退出閱讀

效法蕭伯納幽默

作者:沈謙
效法蕭伯納幽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紀念沈謙特輯 沈謙先生的典範意義

紀念沈謙特輯

沈謙先生的典範意義

——原載九十五年一月二十四日《青年日報》
做為學者:先生中學時即致力文學理論的整理與闡發、文學批評的實際運用、古今文論的融會貫通。其第一本著作即《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其碩博士論文都以《文心雕龍》為主體,而有《文心雕龍批評論發微》、《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批評》相繼問世。先生將《文心雕龍》理論引入現代文學並結合現代修辭學,成就一家之言,為兩岸和-圖-書學者所公認推崇。
做為教育家:先生多次擔任教育行政工作,最見其有「修之於廟堂之上,而折衝於千里之外」的斡旋能力,充分照顧上下員工。而其身任教職,更成就難以企及的偉大教育家之典範。
先生不論治學寫作教書乃至做人,最可貴者:寶愛古典又喜歡新知、依循傳統又極能通變、尊重舊說又迭有創見,其一生扮演各種角色對社會都卓有貢獻。
做為文化人:先生不僅長期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且在廣播電視擔hetubook•com•com任文化講座、於社會團體奔波演講,其才思敏捷,詞鋒所煸,動人心弦,聽眾無不折服。
先生上課時,不僅內容豐富,且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學生如沐春風。其靈感常如泉湧,隨時提出嶄新觀點,讓學生應接不暇,課後仍感餘音繞梁。
做為作家:先生中學即開始創作散文,早歲作品清新俊逸,成年之後幽默中見透闢之識力,寬厚中隱含春秋之意見。先生散文最可貴處是流露高韜之性情與寬厚的人格。讀先生散文,知其以和-圖-書「讀書、教書、寫書」為職志,最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種友、懷萬般情」,綜觀先生一生,其人格與文格完美契合無間。
做為社會人:先生從不以個人私利介懷,從不知仇恨為何物,既喜歡結交天下英雄豪傑,也關心凡夫俗子的生老病苦。先生曾撰文〈得饒己處且饒己〉,其實先生嚴以律己,厚以待人,於「饒人」處,最見寬闊襟懷。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先生以個人的學術影響力與廣泛的人脈關係,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尤其促和圖書成修辭學界「兩岸一家親的興旺景象」,程祥徽教授推崇先生為「開啟兩岸修辭學界溝通往來的第一人」。
先生天資聰穎而又博聞強記,篤志好學而又勤奮自勵,讀起書來「飲如長鯨吸百川」,在建國中學時曾經一週讀完二十一本小說、在師大求學時八個月點讀《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其兼治新舊文學,根柢深厚。
鄭明娳
沈謙先生,筆名思兼。民國三十六年生。
經師可https://www.hetubook.com•com貴,但在古今書籍中尚不難訪得,人師於當代世間無緣則難以尋覓,先生經師位置早經學界肯定,其人師角色更為同儕佩服嚮往,其品質其風格其典範,宜乎長存不朽!
然而,先生偉大之處更在於課堂之外,指導學生讀書做人乃至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無不全力以赴。有時苦口婆心諄諄教誨、有時當頭棒喝使其恍然大悟、有時關愛備至寵溺有加、有時委婉不責任其自悟。其因材施教之方:變化多端,無不湊致,讓旁觀者驚歎。凡此種種,若非親炙眼見,絕難感其偉大之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