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孔子的幽默
一登龍門,聲譽十倍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七三四),李白正當三十四歲的壯年出遊襄陽,謁韓荊州。韓荊州,名朝宗,以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有令譽,喜獎掖後進,當時流傳的名言:「生不用封
https://m.hetubook.com.com
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膾炙人口的成語「登龍門,聲譽十倍」即典出自此〈與韓荊州書〉首段。李白在文章開端用了兩項典故:首先是以周公吐哺之事,讚美韓朝宗之禮賢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https://www.hetubook.com.com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曹操〈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求賢若渴,以韓荊州與周公相提並論,無上抬舉。
鯉魚躍龍門,民間傳爲美事,知識分子素重聲譽,一經名家援引品題,如登龍門。又科舉時代指會試得中,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
www.hetubook.com.com:「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千百年來令人心嚮神往的「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或作「身價百倍」),何等快意!
——九十四年五月二日
其次則以蒙李膺援引如登龍門,形容名士對韓荊州之景慕。《後漢書.李膺傳》:「是時朝廷日亂,綱紀頹弛,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爲登龍https://www.hetubook•com.com門。」又《世說新語.德行篇》:「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爲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爲登龍門。」後漢李膺,風度高雅,品格嚴整,德行操守自視甚高,宏揚禮教,明辨是非,以天下爲己任。後輩讀書人,一旦登堂入室,得到他的肯定稱許,都認爲無上光榮,如登龍門。
龍門者何?歷史上龍門有多處,一、在河南洛陽縣南,即伊闕。二、在內蒙古察哈爾赤城縣雲州堡東北,即古和圖書獨固門。三、在山西河津與陝西韓城之間,大禹所鑿,《尙書》所謂導河積石至於龍門者也。或曰即呂梁。四、在四川廣元縣東北,亦名蔥嶺山,龍門水源出其中,即禹貢梁州之潛水。五、在四川峨眉山中,亦稱龍門峽。「登龍門」之龍門指河津之龍門,去長安九百里。《太平廣記》引《辛氏三秦記》:「龍門之下,每歲春季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燒其尾,而化爲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