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台懷鎮
在《寶藏陀羅尼經》中也曾說:「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及有無量天龍八部,圍繞供養。」因此佛教徒們便把經中所說的五頂山認為就是山西省的五台山。
所謂台懷鎮,就是內台一處寺院群的集中地。目前的台懷鎮,為了接引香客、遊客,招待住宿、飲食,也有了公、民營的旅館、商店、飯店、藥店、銀行、郵局,如今還有五個招待所及一個管理局,也有在山上以農牧為生的普通居民。
歷代僧俗四眾佛子,朝禮五台的感應事跡,不絕於書。到了明和*圖*書末,如馨古心律師(西元一五四〇~一六一五年),就是朝禮五台山時,得文殊菩薩親自授戒。近代的虛雲老和尚(西元一八四〇~一九二九年),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的感應事跡,乃是近代佛教界中家喻戶曉的。最近我亦得知,當代的大翻譯家法尊法師(西元一九〇二~一九八〇年)也是五台山出家,靈骨葬於該山廣宗寺。
我們這次究竟要去五台山的哪些地方,當晚在投宿的台懷鎮友誼賓館,用了晚餐之後,邀集了我們領隊、山西省建設局派的陪團、五台山的導遊,到我房間做了一次磋商和協調。結果是由五台山當地的導遊,也就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中國旅行社五台山分社負責人王建平,給我們做了如下的建議:翌日上午訪問顯通寺,經塔院寺再上菩薩頂,下午訪問殊像寺、碧山寺和普化寺。第三天上午,參訪鎮海寺及王宮舊址;下午離開五台,啟程前往大同。
五台山的範圍有二百五十公里,其中包括五座高峰的內側和外圍。因其五座峰頂,都很寬闊平坦,不生樹木但有細草,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它們的名稱與高度是:①東台頂望海峰,海拔二七九六公尺;②西台頂掛月峰海拔二七七三公尺;③南台頂錦繡峰,海拔二四七四公尺;④北台頂葉斗峰,海拔三〇和-圖-書六一公尺;⑤中台頂翠岩峰,海拔二八九〇公尺。其中以北台最高,故有「華北屋脊」之稱。因其地勢高峻,所以氣候涼爽,如《清涼山誌》卷一云:「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酷暑,故曰清涼。」現在的年度平均氣溫在攝氏二十度左右。而台懷鎮的海拔只有一千六百公尺,是在五個山峰的懷中,那是一塊山谷盆地,所以稱為台懷。
五台山之所以成為佛教的聖地,除了自然環境清幽,宜於參禪修行之外,其主要原因是《華嚴經》的〈菩薩住處品〉曾說:「東北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一萬菩薩常住說法。」佛教徒乃把經中所說的m.hetubook.com.com清涼山認為就是中國的五台山。
通常朝禮五台山,就是指台懷鎮的寺院區,它距離太原市二百四十公里,以前沒有公路也沒有汽車,徒步朝禮五台山的辛苦,不難想像。
傍晚七時半,我們總算在暮色蒼茫中,從金閣寺摸著曲折的山路到了台懷鎮。
台懷鎮的寺院群開放成為旅遊及朝聖重點的,現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碧山寺、羅睺寺、圓照寺、廣宗寺、慈福寺、普化寺、殊像寺、黛螺頂、十方堂、萬佛閣、善財洞、集福寺、普壽寺、七佛寺、廣化寺、三泉寺、壽寧寺、文殊寺等。
但是依據五台山遊覽地圖而言,全五台山共有七個景區,台懷鎮寺院群區僅是其中https://m.hetubook.com.com的一部分,其他已經開放旅遊而非遊客必去的尚有六個景區,那就是:①懷南景區,於台懷鎮的南鄰,包括觀音洞、南山寺、鎮海寺、明月池、白雲寺、佛母洞;②南台景區,則有普濟寺和古南台;③清涼景區,包括金閣寺、日照寺、清涼寺、古清涼、火燒寺、獅子窩。④九龍崗景區,包括萬佛洞、龍泉寺、竹林寺。⑤三台景區,包括了北台頂的靈應寺、中台頂的演教寺、西台頂的法雷寺。⑥東台景區,望海寺。目前五台的主要公路是以台懷鎮為中心而通貫到懷南、清涼、東台和九龍等五個景區。至於南台景區和三台景區只有次要的公路。最高峰的北台頂,幾乎終年冰雪,所以只有小路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