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作者:吳曉波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講 兩個民國:從極度自由到「統制經濟」 四個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壞

第九講 兩個民國:從極度自由到「統制經濟」

民國時期長三十八年,只比隋朝多了一年。這三十八年中,其實有兩個民國: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北洋民國,一九二七年到一九四九年的國民黨民國。這兩個民國在經濟上進行了兩次截然不同的試驗:第一次是大自由、大混亂的試驗,第二次是重歸中央集權的試驗。國民黨把它的宏觀經濟治理模式稱為「統制經濟」,即有計畫的商品經濟,或者說是國家資本主義。
民國初建的時候,無論是政治制度、國民思想還是經濟制度,一切堅硬壁壘都煙消雲散了,那是中國知識精英階層思想最混亂和最活躍的時期,他們不相信兩千多年來所形成的文明體制能夠繼續帶領我們往前走,所以要切斷身上的尾巴,反對一切傳統,與祖宗告別,要「打倒孔家店」,甚至有人提出要廢除漢字,從此不讀中國書。如此激烈的文化姿態是春秋時期以來前所未見的。

四個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壞

基本制度的全部瓦解,意味著中央集權已沒有任何著力點。這是自「五胡亂華」的南北朝以來,一千四百年間第一次出現「中央權力眞空」。於是,這段時間成了一個絕對自由,而自由又變得十分嚇人的時代。在思想史上和_圖_書,這是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之後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其間湧現出的傑出人才燦若星河,許多影響深遠的思想家、藝術家、軍事家都出現於這一階段,重要的五四運www•hetubook.com•com動爆發於此際,中國共產黨亦誕生於此際。
延續了兩千年的舊的治理模式不復存在,然而,在大動盪的同時,建設性的理論和模式卻沒有出現,共和政體在中國的誕生,很像一個匆忙製和-圖-書造的「仿製品」。
民國時期,維持大一統的四個基本制度出現了全面的崩壞。從孫中山和袁世凱起,中央就對地方失去了完全的控制力。一九一六年袁世凱去世後,地方軍閥更是脫離了北京的領導,擁兵自重,以鄰為壑,宣導「hetubook.com.com聯省自治」。對全民思想的控制也鬆動了,年輕人懷疑和摒棄一切傳統,「四書五經」皆成腐朽之物,連孔夫子都被打倒在地了,除了宗族意識之外的民間知識及信仰體系日漸疏鬆。社會精英則全部流散到了體制之外,自科舉被廢除後,再沒hetubook.com•com有行之有效的官員選拔和推舉制度,人才在民間大流動,獨立的知識份子階層在春秋之後再一次集體出現,成為統治系統外的活躍力量。在宏觀經濟治理方面,由於產業資源被民間掌握,政府對關鍵性行業的控制力降到了最低,出現了放任自流的市場經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