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肆見聞
退書・退書
回頭書的內容是完整的,也無破損缺頁,如果你不「喜新厭舊」幾本,或許「懷舊」會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做出版,要準備接受別人的退書,有那一本書發到市場會全部賣光?或多或少總是會退一些回來,你對退書這麼大驚小怪,倒眞使我大吃一驚!我告訴你:即使像《讀者文摘》那樣暢銷的雜誌,一樣會有退書。可是你有沒有打聽一下,人家是怎麼處理退書的,據說他們把退書投入太平洋,却不肯爲了一些蠅頭小利,把舊雜誌廉價出售。所有那些在舊書攤上大批銷售的書刊,都是自貶身價,最後吃苦頭的還是自己。我告訴你:不要以爲多賣幾本回頭書,你的損失就小了些,其實剛好相反。我敢拍胸脯說,你每多賣一本回頭書,起碼少賣三本新書!」
(全書完)
爲了使夢想成眞,出版社只好在報紙上大做廣告,打出的宣傳口號是:「回頭書」便宜賣!
便宜的「回頭書」!
全省各地的書店,和_圖_書把賣不出去的書紛紛退回出版社,出版社的負責人愁眉苦臉,望著像山堆似的退書,他希望自己是魔術師,把這些書「變」回去,「變」回到每一家書店裏,最好「變」成每一個家庭書架上的私人藏書,永不再回來。
隱地 (1937-)本名柯青華,浙江永嘉人。政工幹校新聞系畢業。曾任《靑溪雜誌》、《新文藝月刊》、《書評書目》主編,現任爾雅出版社發行人。著有散文集《心的掙扎》、《快樂的讀書人》、《歐遊隨筆》、《我的書名就叫書》、《誰來幫助我》等書。
廣告登出去後,這家出版社臨時租了一個門市部,把倉庫裏成箱成綑的退書全部排列出來。一位作家可能看到了這種情形,他撥了一個電話給這家出版社的負責人:
「有什麼不好?『浪子回頭金不換』;回頭,表示一切重來,表示一種再出發、再攻
和_圖_書
擊,無論如何,『回頭書』總比『風漬書』或『水漬書』聽起來要高明些,起碼也比較新鮮感!」隱地一生與書的緣份至深無悔,他是書的作者、編者、出版者和評論者,他曾經主持《書評書目》的編務,也寫過《我的書名就叫書》這種介紹「書籍身世」的趣味小品集;隱地的出版事業堪稱成功,又以警句體的短文側身當代暢銷作家之列,這些成績都是來自他長年浸淫|書香世界的經歷。
「別人的書你如何處理我管不著,不過我的書我不希望你放在『回頭書』裏當破書賣!」
《我的書名就叫書》,爾雅出版社
一九七八年版
一九七八年版
「你既然明白這種道理,很抱歉,我們必須繼續賣回頭書,尤其是你的那本回頭書!」
「你放心,我不會要你一毛錢,不過我還要說一句:寫書,是你的事情;賣書,則是我的事情;你還是多花點腦筋,設法寫本暢銷書吧!你寫不出暢銷書,就永遠會和回頭書、風漬書、水
和-圖-書漬書以及什麼其他的破鬼書糾纏在一起!
「我們也是不得已,四十、五十、六十甚至七十元的一本書,我們一律只賣二十元,你當然會相信有些書我們眞的是虧本在賣,可是不這樣賣,我們會更慘!最近退書實在太多,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沖擊過來,連倉庫都爆滿了。可是書報社和書店仍然不停的把書退回來,不知退到那一天纔會干休……。」
「當新書賣也好,當破書賣也好,損失的是我們而不是你,每本書百分之十的版稅,我們不能因爲四十元的一本書,如今只賣二十元就少付你一半版稅,我們仍然照定價付版稅給你,所以我敢擔保,最最不喜歡『回頭書』的是我們,而不是你!」
〈退書・退書〉一文以輕鬆、調侃而不失嚴肅的對話組織而成,當然這是一個經驗之談,出版機構將「退書」轉變為「回頭書」的經營藝術,以及作者的困擾、出版家的苦心,在精省的篇幅裏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以下,是其中兩段廣告詞:
「我不管『回頭書』、『風漬書』或『水漬書』有何不同,和_圖_書在我看來反正都是一些賣不出去的書。你把我的書當『回頭書』賣,至少事先應當跟我打一聲招呼,徵求我的同意。你這樣一聲不響把我的書混在阿貓、阿狗的破書堆裏一起大拍賣,做得太過分了。這種做法,對我的名譽損失實在無法評估。到底是怎麼回事,是我的書賣不出去嗎?必須這樣敲鑼打鼓的大廉售……。」
「你不必因爲付了一點版稅給我,對我說話就那麼神裏神氣,請問我那本書到底有多少退書,大不了我把三千本的版稅全部退還給你,也不過只有一萬二千塊錢。好了,現在你可以不把我的書當『回頭書』賣了吧?」
「難道所有的費用都要我負擔嗎?豈有此理,你是強盜還是出版商?」
「去你蛋的暢銷書,任何該暢銷的書,到了你這個霉氣的出版社,都會回頭的!」
新書出版,發行全省各大小書店,有些被讀者買了回家,有些書「命運不佳」,沒有為讀者看中,而各出版社的新書源源不斷向書店進攻,書店只得宣告大客滿,把一些塵封日久而仍然未售出的書退回出版社,是謂https://www.hetubook•com.com「回頭書」。
「你也許可以把一萬二千元還給我,却仍然不能解決我的問題,我投資在這本書上的不止於版稅,還有紙錢、排版費、印工和廣告費等等……。」
「老兄,你在攪什麼鬼,把我的書當『回頭書』賣,『回頭書』是那一個王八蛋想出來的餿主意,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回頭』兩個字,可不是什麼好字。」
「道理我也懂,問題在於我不是《讀者文摘》,我只是一個小出版社,要我把所有退回來的書都投到太平洋,恐怕最後連我自己也必須跳太平洋。『回頭書』的讀者,多半是學生,他們以吃牛肉麵的錢改吃陽春麵,節省下來的幾塊錢,當然買不起動輒四、五十元的一本書,二十元一本正合他們的胃口。他們不在乎書的封面是否稍有磨損,他們更不在乎書的新舊,他們注重的是書的內容,他們總是一群精神上的飢渴者。我們剛好有這樣的書,便宜的賣給他們有什麼不對?而你勸我把所有的舊書投入太平洋裏,以提高新書的身價,我不以爲這樣做很切合實際……。」
何謂「回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