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補涼
生津助液滋養強壯
人體胸腹腔內的器官,通稱為臟器。任何一個臟器,如肝臟、脾臟等器官,若然受到——燥氣影響或傷害,身體就會感到不適,輕微的不適情狀,通常是覺得乾燥熱氣唇紅目赤;稍重的,兼見口苦口乾,津液不足,喉舌生膠;更甚的,連內臟也感到乾涸,呼吸短促,心和-圖-書情煩躁。這種不適情狀,不妨稱為臟燥,有人以為臟燥只發生於秋天,其實四季天時都可能發生的。
民間大眾早已習慣用為食療品,「清補涼」通常是用下列的藥物組成:淮山、百合、蓮子、南杏、元肉、芡實、薏米。亦有人加沙參、玉竹。食甜食鹹可隨意。
由於「臟燥」所發生的病hetubook.com.com狀,有人把它作為「熱氣」來處理,於是飲涼茶,或服用苦寒清熱的藥劑,甚而配合瀉劑以攻伐之,可是,往往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引致病狀加深。原因是:「燥氣」與「熱氣」的處理方法不同,清理熱氣,就是用涼劑或苦寒攻伐之品有時亦無所謂;清除燥氣若用苦寒攻伐之品,則燥氣可能更盛,問
m.hetubook.com.com題就更加複雜了。
須知道,除了外界氣候影響發生臟燥之外,各個內臟器官都可能發生「自發性」的臟燥問題。倘內臟器官素有「內傷」,或者是「內分泌」、「腺體」有問題的,發生臟燥情狀,就應及早設法消除,否則,給糾纏得日子耐了,就有可能引致複雜的內臟疾患,治療就有困難了。
清燥除熱潤澤臟腑
https://www.hetubook.com.com
每個人的身體,不時都會發生一般性的「臟燥」問題。例如:脾氣暴躁,唇紅耳赤,可能是「肝燥」;舌苔黃厚,喉舌生膠,口臭唇焦,咳嗽連聲,食慾不振,有可能是「肺胃燥涸」;周身疲倦,沉沉欲睡,兩脇不適,皮膚感到蟲行蟻走,可能是「脾燥」所致;大便困難,結如羊屎,小腹肌肉不時感到拘束,和圖書非疼非痛,口臭難聞,舌苔厚膩,此類情狀,每與「大腸燥涸」有關。
清除臟燥問題,不宜隨便飲用苦寒的涼劑,因為「苦能生燥」,把燥氣刺|激起來,臟燥情狀就更甚了。從經驗得知,清除臟燥,或預防臟燥,最好用「清補涼」,有效又好食,除了初起感冒傷風不宜食用之外,通常用為潤臟除燥食用品,既能「清」熱除燥,又能「補」益身體,且有「涼」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