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平等分享的生活
也許,我早已忘記了被人尊重的快樂,因為我們窮不起。窮最難捱的不單是經濟負擔,更是心靈上的去權。當社會越來越富裕,生活越來越方便,香港人卻是越來越不快樂。今天,我透過行動破碎了自己的牆壁,自己也決定跟更多不同背景的朋友建立關係。
露宿一宵
這天晚上在文化中心的露宿者不算多,他們都帶備足夠的厚衣和棉被睡覺。正值情人節,文化中心外有許多年輕人正在街頭賣唱。
曾經試過跟一個朋友在中秋節,和一個婆婆分享兩張飯票,最初婆婆以為我們拿出的是兩張紙,所以沒有什麼反應。只是當我們把飯票交在她的手中,肯定的告訴她,這裡可以換得兩餐飯,她的眼睛便立刻發光似的看著我們,然後感動萬分的不斷說感謝。最後,我們就跟她聊了一回,互相關心和分享一下生活的狀況、碰見的困難。許多人以為我們是義工,其實平等分享不是一種施捨的行徑。事實上,許多時候婆婆會回問我們住在哪裏、會不會很夜回家、在哪裏讀書,這類問題。當我們也分享我們自己的狀況,彼此坦誠的聊一回,就在這一刻,隔空就建立了一道無形的關係。下一次,在相同時間相同地點,我和朋友們會不約而同地四周張望,看看會不會碰見之前遇見的婆婆,心中默默掛念她的身體狀況。
夜街同行
早上八時至九時 分享回顧時間 通州街玉石市場
被尊重的快樂
——摘自「區區有飯開」
那天分享的晚上,我坐下來,跟幾位無家者談天。我不是認識那個電視中的那個人,而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跟你訴說,他們自己的故事,他們為何要走到街頭露宿,不去租一間房。坐在電視機前,你無法想像。
今天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到處都是財團,每一個地方都充滿各式各樣的集團式餐館。而這些集團式餐館的食物和服務都講求一致性,但就因著這種追求,餐館內只有機械式的問候,欠缺了地區小店那種溫暖的人情味。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深水埗的北河燒臘店,那時候明哥親自為我端來一碗湯,端給我的時候還跟我身邊的朋友說說笑笑,講的是最近一次到一個團體分享的經歷。那天晚上,這店子就像家一樣,吃飯、聊天、吃完以後還幫忙把麵包入進保鮮袋裏,準備另一次的分享。
如果有人邀請你去露營,我相信你一定會帶枕頭、睡袋、帳幕等等,但這天晚上,我們睡覺的裝備只有紙皮一張,還有多一件厚衣。兩點多的時候,我躺下,這裡看上去會看見一個很深很深的黑處。這天晚上,就在這裡,開始幻想自己是一個無家的人,如果要睡多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究竟我能不能撐下去呢?
我第一次參加平等分享時,不是每月一次的大行動,而是一次無聲無息的小行動。那次只有幾個人,我們沒有帶甚麼來,只是推了一手推車的飯盒,十數支水,就到無家者的住https://www.hetubook.com.com處,派起飯來。
活動流程:
就平等分享來說,我認為最主要的特色有兩點:有一群「傻人」,還有「源源不絕」的資源。
我個人跟一些南亞人士在巴士上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從此我不敢接觸他們。也是那種「三不」的反應,自覺井水不犯河水就足夠。
在「繁華」的香港背後,你們知道其實每一天,每一區都有不少的人,可能是無家朋友,可能是紙皮公公婆婆,連食一餐飽飯的能力都沒有……「區區有飯開」就是希望可以在每一區,尋找一些小食店,成為愛心飯店,讓大家可以買下手寫飯票,再分享給區內的社群,令他們能得到一兩餐的溫飽。另外,若各區也找到不同小店,可以將資源分佈各地,令小店多一點生意,對抗大財團的壟斷及霸權。歡迎各有心人自己行動,到指定的飯店買飯票,再分享給社區內有需要的人。
今晚在街頭上,還碰見許多人在分享,在夜裡讓愛走動。
凌晨十二時半至早上六時 露宿體驗 文化中心
一張約二十元的飯票,當它被一個市民買下的時候,那時候價值是二十元。社區的小店因此也獲得了二十元。跟派飯不同的是,一間小店要舉辦一次派飯,除非有熱心人士贊助,否則必須要自行承擔當中的成本。但一張飯票,它代表著一個市民對小型商店的支持。這二十元,是歸於店舖的收入。
這天下午,天橋響起嘹亮的歌聲。這是戰友們跟翠姨一同慶祝生日時所唱的生日歌。下午二時,我們拿著芝士蛋糕到天橋跟翠姨慶祝生日,在此之前,我們沒有告知過她會有人跟他慶生,加上我們特意挑選她喜愛的芝士蛋糕跟她慶祝,所以翠姨看起來特別開心。
早上七時至八時 平等分享體驗活動
但人生的黑夜,試問又有多少人願意打開眼睛面對和承認那份內心的寒冷和顫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若果我們不面對自己,其實我們的心靈仍在露宿。在這寒冷和黑夜的一刻,我只想起上一次在這裡聽到的幾句歌詞。
最後心裏面的答案很自然的否定了自己:如果我每一天都這樣睡,必須靠打散工獲得三餐,沒有綜援,我只能夠期盼有一天能夠找到一份長工,然後我可以找到單位租住。但我相信在達成這個願望之前,我需要許多運氣和努力,還有年日和機會,但難道這就是我人生可以夢的全部?難道上樓就是夢想嗎?
雙倍價值的愛心飯票
今天在香港,我們幸福嗎?半年前的我也懂得回答「我幸福」,因為我們可以有電腦、有學返、有飯食。但當今晚分享之後,我對幸福的定義又有多點修正。我們幸福,因為我們被尊重,我們還有機會,我們還能夠有選擇。
晚上十一時半至凌晨十二時半 分享及反思時間 文化中心
還記得John說了一句「I don't need money,but respect」。https://m.hetubook.com.com他的話表達出他在生活遇到歧視和不平等對待下的感受。在今晚的分享中,當John從容地跟我們分享他的故事和趣事,我們笑著聽,他也繼續笑著說。我們的笑,是一份認同和瞭解。他的笑,是一種被認同,被肯定的回應。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六至十七日,一班香港教育學院的大學生,參加了他們莊會舉辦的露宿者體驗。筆者作為其中一個帶領他們體驗露宿的人,跟他們在文化中心度過了一個晚上。
你跟他們交談以後,他們也很樂意跟你分享。在此之後,你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你會在有空去探他們,打風落雨,你也會擔心。有一次在轉冷前夕,心裡突然不寧靜,於是就晚上突然走了出去,將一些別人給我們的衫,轉交給無家者。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情人節和元宵節走在一起的這個二〇一四年晚上。在寒冷天氣警告生效的日子,我和幾個朋友一同走到文化中心,一來看望一下這裡的無家朋友,二來決定在這裡睡一晚,體驗一下露宿者在這個溫度下的感受。
這個生日,我看見笑容滿面的翠姨,這份發自內心的開心正正是物質所不能及的。平等分享,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關心身邊的人,也讓身邊的人和故事感動自己、鼓勵自己,繼而努力的繼續活下去。一份心意,足以讓人快樂;快樂,其實可以好簡單。
以馬內利,不是在詩歌裏,不是在場刊裹,不是在言語裏。是在街裏,在生活經歷裹,在分享裏。願以馬內利與每一個貧富貴賤的人同在,也不要讓我們自以為滿足,其實分享不算什麼,因為我們不是義工,不是施捨,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行動,我們只不過在做一個路人可以做的關心,還有將我們感受到的愛分享出去。不過下一次,可能下一個聖誕,當我們籌劃活動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把資源運用得更合適。
「你們記性還真好,記得我說過我喜歡吃這個蛋糕。」翠姨合什許願,又吹了蠟燭。我們便一同分享這個蛋糕,還有一同拍照留念。
很多人會覺得,我也一直覺得,何必辛苦自己,我們也不是他們,我們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有他們的,為何要幫忙推車賣紙皮?但事實上,寫Paper、趕Deadline比起這一切來得更辛苦。吃飽飯到街上與婆婆邊閒聊邊推著手推車,享受晚上一點寧靜,不用用腦運算混亂的論文,又感到窩心的同行,更比其他運動更有能量消耗,婆婆能做到的,我更應做得到。
再想一想,其實這根本不是夢想,只是人的基本需要和追求。原來一個人窮,不但是物質上的缺乏,自信、希望和夢想才是最大的缺乏。一個人,最悲哀的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已經再也沒有動力工作。
長夜漫漫是如何走過……
今天,如果一個正常人走進麥當勞,我相信他不會看到麥當勞老闆,事實上誰是老闆,我也不知道。我大概會瞧一下麥當勞叔叔傻笑的臉m•hetubook•com•com龐,然後默默為他那蒼白僵硬的臉色禱告,最後趕快把一個加大碼的三號餐吃掉,然後離開。
常常看見有人在愛心飯店打開錢包,買下一大疊的飯票。旁觀的人或許以為這是跟社福機構在社區裹派飯沒有兩樣。但單憑以上的文字,應該足以說明了飯票在關愛意義上跟福利機構的不同之處。但除了這個人情關顧的重點外,究竟一張價值約二十元的飯票如何搖身一變,轉化成四十元加上金錢以外的價值呢?讓我們逐步逐步瞭解一張飯票是如何被充分運用。
慶祝生日,對一般人來說,是必然的事。有的人會到開派對慶祝,有的人會選擇食自助餐慶祝,有的人會選擇去主題公園慶祝。今天我們跟翠姨在天橋上慶祝,這裡十分平凡,但卻有著特別重的人情味。
南亞人士在香港,被稱為「啊叉」,是一堆我們可以明知他們是弱勢,但也不太願意關心的人。在香港人的眼中,南亞人士自成一群、獨立、難以溝通。從菲傭事件就可以看見大家對南亞人士有「三不」的反應——你們可以存在,但不要霸佔我們的資源、不要干擾我們生活、不要成為我們一部分。
透過這一次的分享,我們把派對餘下的食物都分享出去了,沒有讓食物被浪費掉。
今天,若果口袋裏多了一張二十元紙幣,我們可以選擇加一元去探望麥當勞叔叔,也可以選擇買一張飯票,跟老闆聊一下,也許問候一下身體,最後再把二十元的飯票交到有需要的人的手中。
今晚七時半收到一個電話,一間教會的聚會今晚剩下十六盤食物。一聲呼籲下,八個傻人就出動,將食物入盒叮熱,再分享給附近的朋友。
這就是愛心飯券的奇妙之處。
走了一段路,我終於走上前與婆婆一同推一輛手推車,我終於發現它的重量,比想像中重,很多很多。以為以往自己有做運動,手瓜力也不錯,但怎料,推這半程路手已酸軟起來,真想停下來休息,但婆婆一直推,我終於感受到她的力量。我這麼年輕,她這麼年邁。前三轉,婆婆都獨自一人推兩輛手推車,這是那麼大的能力與能耐。最後,回收站已關門了,婆婆只好繼續推沉重的車子,到家樓下鎖起,等明天一早起來再拖它們走數條街去賣,又賣得多少錢呢?
為甚麼說他們是「傻人」呢?因為這群人是有假不放,將本來可以好好休息,或做自己的事的時間,拿出來跟他人分享——不只是物資的分享,而且是時間的分享,是社區的重建。正如曾生說,政府不做的事,我們來做,十倍二十倍地奉還。
一輛手推車,佔了馬路逾一半的位置,在繁忙的太子街頭,車輛左閃右避,婆婆帶著我們,勇敢地繼續向前走。經過一條大馬路,婆婆推著車子直走,沒有為意遠處一輛私家車駛近,幸好司機減速,隨行的Maz也帶著婆婆走過這條危險的大馬路。以往曾聽過許多司機埋怨的聲音:「推著車的婆婆公公又不看馬路!」換著是我,趕著走到將關門的回收站,彎著身和*圖*書子,低下頭,腳因天氣轉變而痛起來,手推車很重,又推了三轉紙皮車,這是第四轉,已累透了,根本沒有空間在意路面情況,也無可奈何吧。
今天的你,面對人生,長夜漫漫是如何走過?你還有本錢毫無代價地唱最幸福的歌嗎?如果還有,請為此感恩。
這也許就是一份現實的無奈,一根刺植在每一個睡在街頭上的人。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等待黎明的一刻、等待生命的黎明來臨的一刻。但到了人生黃昏的年歲,到底黎明還會不會來?實在毫無把握。
生日快樂!
這段路,是婆婆帶著我走,我跟著她走過很多不熟悉的街道,她的力量推著手推車,我隨著她的力量推著走,是窩心的平等分享。
這樣子想著想著,已經睡了。不知道是睡的位置比較當風,還是自己的内心也充滿冰冷,一下子忽然間覺得很冷很冷,冷得自己也醒來了,才發覺自己的雙腳冰冷得僵硬和麻痹了,於是自己乾脆拿掉厚衣套在腳上,希望可以儘快渡過這個冰冷的黑夜。但離破曉時分越近,氣溫就越低,身體也越冰冷。這個時候,整個人也盡量縮進柱子內,希望牆壁可以擋一下冷風,但其實自己無論怎麼坐、怎麼睡,也擋不住那份寒冷的侵襲。
因此亦言,這一張價值二十元的飯票,有二十元歸於支持小店的存活,又有二十元歸於老人家和有需要人士他們的一餐飯。這樣加起來一共是四十元,還加上許多不同的關心。送出同時,也收回許多。
這一種分享,不是從面書裡簡單一個按鈕的分享,而是一種用生命來投入,用時間來付出的分享,這是切切實實的分享,是與朋友的分享。
就讓我們每一天好好的為被人尊重而快樂,也為尊重人、建立平等的生命關係而快樂。
飯票的第二個功能,在於跟不同人分享的過程中,我們把那二十元的一餐飯送了給他。他可以隨時到相應的愛心飯店換購一餐飯。這一次,同一個二十元,但不是小店盈利,而是分享對象的得益,例如執拾紙皮的婆婆的一餐晚飯。
這些資源從那來的?是從我們平常「多餘」的物资中騰出來的,不用刻意,從來我們生活中就有多多少少的資源被浪費掉,而平等分享就是將這些本來應該送到「人」手中的物資,物歸原主,而不是送去堆填區。
在文化中心,我看到一個幾個矛盾的景象:有人有床有屋卻寧可「吹水」吹通宵,有人卻沒有屋沒有床要睡紙皮和硬地;有人三五知己或者情侶一對對地相聚,有人卻獨自一人與孤單同眠。在一個旅遊景點,一個宣傳高級藝術文化的地方,卻有一班連基本就業機會都缺乏的人流浪在四周,這公平嗎?
她左手推著一車滿載的紙皮箱,右手拉著另一車同樣滿載紙皮的手推車,智斌二話不說就上前與婆婆打招呼,幫忙推後面的一輛手推車,我一直跟在後面,想不到可作些甚麼。
早上六時至七時 梳洗及早餐(一件嘉頓蛋糕) 九龍公園
聖誕派對後的剩食
今晚在油麻地和-圖-書天橋底的經歷特別深刻,因為我看見無家朋友John,他是南亞人士,看上去皮膚是黑黑的。在分享的過程中我沒有很大的抗拒,聽完他的故事,我卻破碎了自己對南亞人士的印象(Stereotype),破碎了自己的牆壁。他是一個印度人,是基督徒。生活對他來說從不容易,當中面對許多溝通上、語言上的問題。工作、福利、資源通通都不歡迎他們,原因是他們是移民、他們是難民。所以他們拿的是移民身份,不會有綜援、很難有工作,因為溝通上的問題,被許多人歧視。
「話說醫生跟我預期剩下的日子已經過了,現在我還健在,所以好感恩,希望可以繼續身體健康。」翠姨是一個末期癌症患者,以醫生的預期,她剩下的日子其實已經盡了。但當上一次去覆診的時候,醫生看見翠姨還是精神奕奕的回應他的問題,他覺得可能是因為翠姨的心靈,還有在醫院外過著有意義的生活,令她的生命能夠延續下去。在天橋上看見的翠姨不像一個虛弱的末期病人。反之,翠姨還會主動跟我們交談,跟我們介紹每一個住在一起的朋友,還會解釋每一個他們生活面對的困難。「我覺得人來的時候是光脫脫的,走的時候也只不過是行同一條路,對於那個日子的來臨,我覺得能夠回到天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面對末期癌症,一個倒數的日子,翠姨選擇了樂觀面對,正面的接受這個患病末期的來臨。其實這一份勇氣,實在來得難能可貴。
今天,城市中人來人往,又有多少人願意停下來,談一個五分鐘的話。其實彼此分享,就從二十元的飯票開始表達了我們對長者的尊敬,也從二十元的飯票開始了我們談話的題目。衣食、起居、生活,這些生活的瑣瑣碎碎,也是關心的話題。
一個星期二的傍晚,在太子街頭走了一圈,走過大大小小的街道、伸手不見五指的後巷,經過各名牌商舖、大銀行,來到一個漆黑的小巷,終於找著婆婆。
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
寧願讓樂極忘形的我,
離時代遠遠,沒人間煙火,
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願我可!
寧願讓樂極忘形的我,
離時代遠遠,沒人間煙火,
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願我可!
晚上十時至十一時 平等分享體驗活動 尖沙咀的大街小巷
集團式餐廳不是不好,只是欠缺了小店那份人情味,這是無論麥當勞叔叔怎樣笑也表現不到的人情味。也許就是那份在早上,一走進茶餐廳,只說一聲「照舊」,夥計立刻替你寫下「早餐A、炒蛋、牛肉通、茶走少雪多甜」,然後有一句沒一句的跟你談起昨晚那場球賽的精彩細節。
外面夜夜笙歌,在文化中心,我們就在這裡把湯圓煮熟,然後放進塑膠碗子裏,把湯圓分享給不同的無家朋友。及後,我們也自己吃了一碗然後就睡覺。
縱使不是一次大分享,這裡少少的飯盒已經引來了幾個露宿者,而且他們還陸續有來。三箱的飯盒也不夠他們人多。到底百多億儲備可以幫到他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