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日影行
四個印象
日本人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健康。由北至南,由大都市到小村莊,我碰見的日本人,尤其是小孩子和青年人,都是面色紅潤,體魄强健的。從小孩子的衣著和健康情况看,可以知道國家和父母在他們身上所用的工夫。我會特意往大都市的橫街鑽,也逛進南部小村的農舍附近,只想找一兩個衣衫襤褸、面有菜色的小孩子看看,也許不是沒有的,可惜我總碰不上。如果想知道我所碰見的日本孩子大概是怎麽樣子,在香港銅鑼灣日本人學校下課的時候,就不難見到一個個「樣版」了!
第三和_圖_書個印象是:愛畫畫愛寫生。當我看見水族館裏,小孩子站在魚池前,小心地一筆一劃把魚的外形繪在小圓畫簿上,又抄下說明文字時,還以為是老師要他們做的功課呢!可是,一轉身,一個頭髮斑白的老人家也在畫,一個青年人也在畫,這就引起我的注意了。往後的日子裡,隨時,在公園裏、郊外、動物園,都可以看見母親細心坐在孩子身旁,看他們寫生。成年人也隨身帶了小册子,對有興趣的東西又抄又畫。這種做法,實在容易增强人們的觀察能力和記憶;也使我想起和*圖*書有人說:當年,日本發動侵華行動之前,已經擁有一張比咱們中國自繪更精細的中國地圖,因為連某街轉角有一口井,有多少尺深也記上了,這全憑到中國作間諜的日本人的觀察和記憶而繪成的。我會懷疑過這個說法,因為不相信人有如此能力,現在卻不由不信。
也許,過於匆匆,我能捕捉的表面特點還不夠多,但所構成的印象,卻夠令人難以忘懷了。
第四個印象是:愛研究生物。老早聽說日本天皇是個業餘生物學者,還以為只因他生於深宮之中,閒來無事才會搞些研究名堂https://www.hetubook.com.com玩玩罷了。怎料,到了日本,無論在大街郊野,都輕易碰見携了捕蟲網和盛蟲膠籠的孩子,一本正經地趕路去捕捉昆蟲。十一二歲的成一群,不必大人陪伴;六七歲的也一堆,倒勞煩做媽媽陪着走。在南部一個長途車車站裏,我就看見兩個小孩對著捕回來的昆蟲指指點點,說上一大串話,身旁兩個大人卻俯下身來專心地聽,認真得像上課般。這種風氣怎樣子構成,實在值得想一想!
第二個印象是:愛旅行。夏季正是學校放暑假的日子,也是日本學生傾巢而出,到外https://www.hetubook.com.com邊旅行的日子。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己負着小背囊,乘坐旅遊車,穿州過省的遠足去。看他們小小年紀,卻不慌不忙,很有秩序的上車下車,就知道絕不是初出茅廬的旅行家了。中學生大學生和青年人更不得了,他們多是三五成群,整套旅行裝備:又大又重的背囊、厚底長柄的旅行靴、結實但不古怪的牛仔褲,男男女女,拿著一本全國旅行手册,便闖蕩江湖去。在車站裡、國民宿舍裡,都見他們忙着計劃第二天行程的情况。在深山郊野,都見他們像一小縱隊向前挺進,這樣的練習,要全國皆www.hetubook.com.com兵,又有甚麼稀奇?
每天,在繁盛的街道上,擁迫的地下鐵,滿是歷史的勝地古蹟前,閒靜的國民旅舍内,我碰見無數黃膚黑髮、樣相我們差不遠的日本人,就告訴自己:「好好看他們一眼,看他們究竟有甚麽特點,有甚麼可怕。」看著看著,一個個沒有提防會有人這樣看他的日本人,迎面而來,又打從我身旁擦過去了。到如今,他們的個別樣貌,我一個也記不起,但凝聚起來的特點,雖然很表面化,卻依然明明白白印在我這過客的腦海中。
一九七一.十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