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路上談

作者:小思
路上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輯 七好文集 夜市

第四輯 七好文集

夜市

牛肉粥、魚丸生菜湯、生炒糯米飯,好吃,只是也不便宜。「別想當年,又說歷史,五角一碗牛肉粥的日子早過啦!」阿慧老愛用冷水應付我的過敏懷舊症。
夜深了,新填地愈來愈熱鬧,他倆的生意也愈旺,而沉默,在喧囂的夜市裡,卻成了一種跨張的特色。
中央部份的小攤子和*圖*書陸續開了,做買賣的細心把貨物從紙箱裡拿出來,燈一盞一盞亮起就像睡醒的鳥張開眼睛。站在這兒看著空地,怎樣慢慢填滿了攤子,燈怎樣架起來,像電影手法,時間已經在場景變換中過去了。
貼近馬路邊緣的小攤,燈不夠亮,賣的東西也不耀目,不知和*圖*書道他們缺乏了甚麼條件,擺不到夜市的中央去。但接近巴士站那一頭,卻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小攤子。兩個外省人賣鍋貼葱油薄餅。他們一胖一瘦,頭髮都白了,用毛巾紮在額髮間。胖的高大得像金剛,雙手漲紅,那麼不費勁就掀動鍋裡的鍋貼、薄餅,簡直不把鍋裡的熱油當和-圖-書成一回事。老緊閉著嘴,緊得使嘴角向下拉,脣中央的小肉强調的突出來,一副頑固樣子。他很忙,管下鍋管切管賣。由於他那麽全神去煎薄餅切薄餅,對於「賣」便不大放在心上。顧客要買,得扔下錢,自己去拿,很自助式。瘦子只管低頭搓粉做餅,偶爾抬頭,臉上皺紋的多和深,m.hetubook.com.com給人强烈感覺——滄桑的彫刻成果,這夥伴倆很沉默,彼此不交談,也不像別的賣者高聲招徠,他們完全投入,像精心創作一宗藝術品般去弄鍋貼薄餅,使得旁邊的想象和顧客,都顯得很肅穆,不會像普通逛夜攤看熱鬧的輕佻。
黃昏,中環新填地公廁旁的小發電機轟轟響起來。電線一條一和圖書條架在空間,然後懸到小攤檔的鐵管上。聯營的飲食大攤子開得最早,繞佈在它外圍的甚麼椰汁蔗水鹵味小攤,也早鬧哄哄了。中央地段還冷落得很,不必著急,位置大概是號定的,人們也總先吃飽肚子,才來逛雜貨衣物的夜市。
一九七六.四.十八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