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京都的美術館、博物館巡禮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澤田重隆
澤田重隆
來到京都之後,我總利用工作餘暇參觀美術館和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經常舉辦企畫優良、内容充實的展覽會,所以我也常常報到。其中又以一九六九年所舉行的「日本國寶展」為最,可稱得上是空前絕後的大型展會。
其中最難忘的一次是岡崎公園中的近代美術館所舉辦的畢費(Bernard Buffet)展、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展、小磯良平回顧展。這幾回我都是專程前來欣賞的。
從三条通轉彎前往美術館的那條路是神宮道通。走到中段有一間大型藝廊,叫做「山總美術」。這裡蒐羅了許多近現
和-圖-書
代、品質極高的西洋美術畫作,非常值得慢慢鑑賞,所以每每走過此地我一定繞進去看看。去年偶然在這裡看到三件懷斯的作品,大為感動。我國的國寶大都集中在關西,又以京都(約占百分之二十)為中心。全國共八百多件國寶中,就有二百七十件,也就是全數三分之一強的寶物,在那次展會中一舉推出。由於規定嚴格,也不再移至其他縣市開展,只有在京都這唯一一次。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就從東京直奔而來了。琳瑯滿目的世界級名品一一在眼前呈現,宛如烙刻在我的眼瞼上,直到現在還是印象鮮活。向所有人宣示「京都是藝術文化的寶庫」的京都市和其博物館的壯舉,令所有人只能低頭拜服。
像這樣的一日www•hetubook•com.com行能有如此感動的經驗,後來再也沒有機會遇見。
至於京都市立美術館也常有東京都美術館遺漏的各種美術團體展,所以我也看了不少。
東福寺、鳥羽街道、深草、藤森、墨染、丹波橋、伏見桃山、中書島。
京阪電車的站名如下:
南新地、魚屋通、納屋町、大手筋通、帶屋町、革屋町、風呂屋町、瀨戶物町、鷹匠町、銀座町、御堂前町、問屋町、城東町、御駕籠町、西奉行所町、東奉行所町等。
這個藝廊也蒐集了青木敏郎的作品,不時會舉行個展和常設展。他在歐洲研究荷蘭的繪畫,習得林布蘭、維梅爾、霍爾班等人的古典技巧,是日本少見古典寫實派表現卓越的畫家。我極力推薦各位一定要去欣賞一次。和-圖-書可惜今年春天,這個藝廊進行改裝工程。可能要等到秋天才會再度開放吧!
懷斯展是在一九七四年。那時他在日本還不太出名,而我看到他八十八幅佳作,受到極大的衝擊,至今仍深深為之傾倒。他以充滿詩情的筆調,畫下美國的山河和人物,現在已是無人不知的寫實派巨匠,也是世界級的畫家。小磯良平先生則是我最尊敬的畫家,因為他出身關西,特別展出了他許多未發表的作品,所以具有別處所不及的優點。
可能是因為它雖然是京城的一部分,卻是一個擁有獨自歷史的城下町(衛星都市)吧。當地町的自治組織直到現在都還留著城下町的影子。尤其是大手筋的御香宮大門,還堂堂留著伏見城正門的遺跡。另外,在棋盤式複雜交錯的小巷裡,還看得hetubook.com.com到蟲子窗的商家林立,由此可以窺見它還是城下町時的昔日繁華。占據町區中心的連棟巨型酒倉,氣勢威壯的景觀連京都都找不到。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將伏見視為異鄉的原因之一吧!由於這個緣故,從京都到伏見的時候,我還是無法抹除「從京都出發的小旅行」印象。
(全書完)
我對舊地名和町名有著強烈的興趣。雖然町區隨著時代而改變,但是我很高興許多城下町當時的地名和町名,到現在還依然保留著。一邊打探町名一邊沿街尋訪時,商人町、工匠町、諸侯宅邸町的配置圖就會一一跳躍出來,令人興奮不已。這些町名如下面所記:
伏見的町名之旅
為了本書的採訪,我去到許久不見的伏見。坐京阪電車從京都市中心只要三十分鐘左右,就可到達「京都市伏見區」,然而不知為何總覺得它很遙遠。
一旦得知在東京遺漏沒去的展覽,偶爾在京都開展了,有時會順便過去看看,也曾專門為看展飛奔而來。當我覺得此展非看不可就會馬上前往,把一切擱在一旁,並不是因為我的意志堅定,而是因為我沒把旅行這事看得太難,總是抱著盡可能自由輕鬆的決定之後就行動的心態。
附帶一提,當京阪電車在七条駛上地面,朝著中書島前進時,就好像有一個機制將我們切換到時光隧道,走進歷史的世界中。讓伏見變得遙遠的元凶十之八九是這個原因吧。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