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小記
薪傳略記
學生離開學校以後,各忙各的,有些更到外國去了,見面時候不多,只是偶然街上巧遇、一個電話、一封短簡,都充滿了殷殷情意。
一九七七年九月
讀這段文字,心裡很觸動。想想:一堆柴薪為了供給光和熱,毫不計較地拚命燃燒自己,漸漸成炭成灰。人在旁邊看,總歎息說:「盡了盡了。」誰料得,火,已在燃燒中,由前薪傳到後一堆柴薪去,盡的只是軀體,火卻永無盡時——只要後繼有薪!
我看見老師坐在搖椅上,https://www.hetubook.com.com斜陽照着病弱身軀,晚風吹動了絲絲白髮。我清楚知道:明天,要更用心講授我的課、更關心我的學生,因為火正燃燒着我,這種使命,承擔了,便義無反悔。
傳火於薪,前薪盡而火猶傳於後薪也。薪火相傳之無盡,人只見前薪之盡,不知火傳於後薪,永無盡時。
記得初踏教壇那一年,大概有些心怯,對着高大個子的男學生,總板起鐵青臉。學生果然怕得不哼一聲,只是心裡並不服氣。終於,有人要說話了,他在和_圖_書週記裡狠狠的提了意見,認為我不該吝嗇笑容,要學生受苦。還清楚記得讀着週記一剎那的憤怒,甚至責怪學生為什麼只斤斤計較表面的笑容,而不欣賞我傳授的知識。後來,想想自己的老師,也沒誰會板起鐵青臉,憑什麼我會這樣要學生無端受苦?就慢慢用力改過來。到如今,那個男學生已在遠方結婚生子,相信他並不知道當年一篇週記,對我有這樣巨大的影響。
我很幸福,自小就遇上許多好老師。由小學到大學,他們像毫無痕跡的,一點一絲影響了我,點一下,要細細道來,也不www.hetubook.com.com是件容易的事。但,時間並沒使我記憶褪色。從自己當起教師的時候起,面對着學生,老師的面貌音容,反而一天比一天,在腦海裡浮現得更清晰。香港教育制度很容易令人氣餒,有時候,學生的表現也叫人會一下子頹喪了,我也許會說些賭氣話。可是,只要靜下來,想想老師可能都曾遭到同樣的挫折,而他們竟仍默默地擔承下來,走着一條漫長的道路,氣便平息了,第二天,依舊欣然踏進課室去。
我跟學生的深切認識,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順利。有時,我們會鬧意見,鬧得有點大家都不和_圖_書大好過,但我們會盡力找出毛病來,在意見消融後,認識便自然深了一層。
我很幸福,自教書以來,遇上許多好學生。說好,並不是指成績最好,乖乖聽話的那一種。當然,也有成績頂好的,但最重要的該是在感情交流中,我們彼此都承接了對方的影響。
師生間的溝通,許多時候,不會在課室裡找到適當機緣。通過週記、課餘閒聊,收效倒出奇的大。十年來,我讀過無數坦率的週記,嘗試了解、分擔學生的苦和樂。到今天,當聽到學生告訴我,他們的問題解決了;誰不再恨父親了、誰跟鬧彆扭的妹妹和好了、
和圖書
誰想通了一些人生困惑難題,或者說:「老師,我也要我的學生寫週記呢!很愛讀,也用心修改他們的文字。」我便泛起一種難以描述的愉悅心情。說到課外閒聊,理想的當是一盏清茶,在藍天下草地上,師生對談。忘不了自己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有多少得自書房窗下、惠和園小徑上、跟左舜生老師的閒聊中。也忘不了學懂多少唐詩宋詞,是和莫可非老師在維園草地上的談天中。如今,社會環境不容我帶着學生到處跑,但相信,還有許多學生跟我一樣,忘不了在教員休息室外邊,那兩張綠色籐椅上,我們談到黃昏才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