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一生承教

作者:小思
一生承教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舊時衣冠 重燃此火

舊時衣冠

重燃此火

其實,人類在思考和學習過程中,常常產生疑問,是正常狀態,香港學生不會無端地失卻這種生疑發問的「本能」。追究起來,成年人該負很大的責任。首先,是家長方面:不知道什麼原因,中國傳統式的家教,是不容許子女問「為什麼」的。正當孩子好奇心萌發時期,那怕是一滴露水,一顆星星,甚至一下脈搏跳動,都觸發他們無限的疑問。在家裡,問的對https://m•hetubook.com•com象,自然是父母、兄長了,但通常得到的不是圓滿答案,而是「小孩子,別多事!」的苛責。這一嚇,已經夠阻遏力量。有些時候,不是家長不想答,只是不懂答;或工作太忙,下班回家,氣也透不過來,孩子還來纏身問三問四的,一下子按捺不住脾氣,結實給他們一頓罵。如此下來像盆冷水,https://m.hetubook.com.com什麼好奇烈火都熄卻了。本來,還有機會重燃這智慧之火,只要進學校後,老師肯下點工夫,事情就好辦了。我想,當教師的都了解自己的責任重大,但有時,總拗不過一些人為的阻障:例如繁多的課程得趕着完成,上下午班交替間,連想留下來跟學生好好談談的機會也沒有,要解答學生疑問,就不禁力不從心了。當然,也有部分教師是畏https://www.hetubook.com.com懼學生發問,怕自己不能解答,失去「尊嚴」,便先下手為強,誰發問便誰先當災。釘子碰多了,儘管有一肚子疑問,就讓它憋住死掉。
一九七七年七月一日
也許,的確有人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乖乖過着對什麼事情都「唔知呀」的生活,但當教師的,一定不應讓這種不幸假借我們的行動出現。青年和_圖_書人的好奇心,是求知的引線。重燃此火,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般香港學生都不愛發問,相信這是老師得承認的普遍現象。
耐得住成長以來的重重打擊,還肯不斷要求解答疑難的學生,不是沒有,但畢竟不會太多。生疑能力憋住死掉,產生的影響可就嚴重了,慢慢他們養成一種對任何事情——跟自己有關的、沒關的,都愛理不理,或者根本不理的態度。有時候,跟學生聊天,偶然問起他們一www.hetubook.com.com些很切身,似乎不應不懂的問題,答案竟然是「唔知呀!」而最可怕的卻是:在「不知道」之後,竟不曾想想去尋求「知」。「不知道」得如此心安理得,「不求知」到了如斯順其自然,知識和思維都會閉塞了,那跟無知的人沒有多大分別。年紀一天天大了,生理成長,心智卻因閉塞而「發育不良」。於是他們便帶着不辨是非、不求甚解的特色,進入成人世界,過着無知無覺,或人云亦云的「好市民」生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