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欣賞
(一)前篇
李清照及其詞
四十七歲後,她的生活,陷入悲劇的命運之中,極目破碎的山河,悵望淪陷的故里,悼念死去的丈夫,不禁百感交集。她的風格,又由清麗婉約一變而爲悽愴沉痛,近於蘇辛豪放一派。〈感懷詩〉的「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琨」;〈武陵春〉詞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聲情激越,和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樣的奔放,已不似純粹女性的作風了。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捲簾人」,可能是一個小丫頭,問的是什麼呢?作者在上文沒有交代。但從下面這個捲簾人所答的「海棠依舊」來看,可能問的是「夜來風雨,海棠花怎麼樣了?」那丫頭只隨便囘一聲「依舊」她聽了這話,似乎生氣的說:「傻丫頭,你知道嗎?經過這番風雨之後,海棠的葉子漲大了,花却消瘦了啊!你知道嗎?」
「雨疎」和「綠肥」相承,「風驟」與「紅瘦」相應。花被風吹,葉爲雨潤,所以一肥一瘦,形象各殊。紅綠本是形容詞,這裏用來代替花葉,字面上多美,好似一幅惲南田的彩色畫。
這一首詞祗有三十三字。從聲音上說,節奏很和諧;從格律上說,平仄和用韻都合乎詞的規定;從意義上說,這一首小詞,活是一幕生動的戲劇。
昨夜雨疎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重陽時節清照遙寄明誠的一首詞。
「樓前流水」二語尤妙,她不說自己在盼念,而云樓前流水應知其盼念,她這份癡情,好似要請流水作證似的。流水本是沒知覺的東西,但在詞人眼裏,往往覺得它有情感,有生命,有動作,這在美學上稱爲「宇宙的生命化」。清照填詞,最喜歡用這種修辭法。
唐宋人對文學作品的學習,首先是摹擬,從古人入;最後是創造,從古人出。摹擬的方法,一是詞同義異,一是詞異義同。前者是修辭上的手法相同,所含的意義不同;後者是修辭上的手法不同,所含的意義相同。李清照〈一剪梅〉詞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顯然從范仲淹的「眉間心上,無計相廻避」化出,此卽所謂「詞異義同」。《世說新語》的「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本是隨意點景,不涉情韻,而清照的〈壺中天慢〉,却用來點醒「多少遊春意」的詞境(見圖,略),便覺情景兩融,心事如畫,這便是所謂「詞同義異」了。
重陽時節,她又寄明誠一首〈醉花陰〉,詞情繾綣。明誠歎絕,一心想勝過她,閉門謝客,廢寢忘餐,寫了三天三夜,得五十餘首,連同清照這首〈醉花陰〉詞,一起送給他的好友陸德夫看。德夫看罷,微笑說,有三句最好。明誠問那三句?德夫道:「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那知正是清照所作,好勝的明誠,不免有點惘惘然了。
「肥」字本是日常的口語,容易用得俗(庸俗);但清照以「綠肥」連文而與「紅瘦」相擧,却雅不可言。「瘦」字原是形容花的憔悴,但從詩人內心的深處一看,又不勝其悽惋。原來這裏的「瘦」,不僅說花,而兼指人。〈鳳凰台上憶吹簫〉的「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可爲旁證。短短一首小詞,偏她來寫,有這麼多的曲折,這麼深的意趣https://www.hetubook.com.com,眞是聖手!
如夢令
到了宋代,在山東濟南的柳絮泉上,忽然出現一位劃時代的女作家,表現了她的優越的創作才能,那便是我今天所要講的「女詞人李清照」。
鳳凰臺上憶吹簫
她十八歲和明誠結婚,夫妻倆除了詩詞之外,最喜歡硏究的是金石美術。家本寒素,沒有錢買書,但遇著自己心愛的碑文,情願當了衣服買囘來欣賞,自謂「葛天氏之民」。他們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家庭中,寫作上,所得到的是柔美,是溫馨,是人間無比的愉快。一次,明誠遠出,清照寂寞深閨,泫然在錦帕上寫寄了一首〈一剪梅〉詞:
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徽欽二帝被擄北上,明誠奔母喪於金陵。不久,青州被金兵攻陷,幾十間屋藏書,悉燬於火。高宗南渡的第二年,明誠起知北寧,後改知湖州,駐家池陽。明誠旋應詔走建康,受暑發瘧,病勢甚劇。是年八月,清照連夜趕到,病已不起,卒年四十九歲(長清照兩歲)。清照寫了一篇很沉痛的祭文,中有「白日正中,歎龐公之機敏;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等句,哀婉動人。
可能是明誠紀念她的誕辰。清照三十一歲時,有一幅寫眞的小照:剪水雙眸,盈盈倩影,纖纖的素手,拈著一朵放散出清芬的鮮花(見圖,略),令人意味到「雲鬢斜簪,徒要敎郎比並看」的神情。小照的右上角,明誠題了一行隸書:「易安居士三十一歲之照。」兩行楷書:「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眞堪偕隱!」最後是:「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題於歸來堂(德父,明誠字)。」這幾句簡短的題識,不僅表明了她爲人的個性,填詞的風格,並且也記錄了她在三十一歲時是什麼年號和甲子。這對於我們考證她的生年,他們結婚的時期,以及寫作〈金石錄後序〉的年代,都有很大的幫助。
清照的求知慾很強烈,最喜歡讀書。有錢自然買書,沒有錢當衣服也得買書;有時間自然看書,沒有時間半夜點起燈來也得看書。由於學習的努力,胸懷的瀟灑,理想的高超,這些內在的因素反映在詞裏,自然空靈悠遠,博大崇高,形成獨立自足的小天地,如〈攤破浣溪沙〉的「枕上詩篇閒處好,門前風雨晚來佳。終日向人多蘊藉,木犀花」,寫詩人面對着枕上的詩篇和眼前的景物,娓娓地傾訴自己的情感,清遠閒適,不就是詩中王孟嗎?又如〈漁家傲〉的「天接雲濤連海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這般神秘的氣氛,詼詭的描寫,使你感到意境無比的靈奇,出於詩人超乎尋常的想像,不就是屈原的〈天問〉嗎?憑豐富的想像力,把靈魂提升到最聖潔、最崇高的領域,不知有人,不知有我,不知有天地。這種作風,南唐二主以後,只有東坡、稼軒才有此本領,沈之庵說:「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之蘇辛,非秦柳也。」這確是千古不易的妙評。
她原是精通音律、長於詩歌的人才,親自嘗過創作上的甘苦,因而更能深入地欣賞詞和詞人。她的〈詞論〉一文,評南唐中主的「小樓吹徹玉笙寒」,「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評柳永《樂章集》,「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晏殊、歐陽修、蘇軾,「雖學際天人,然作爲小歌詞,皆句讀不葺之詩」;評王安石、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小歌詞則人必絕倒」;評晏叔原「苦無鋪敍」;評賀方囘「苦少典重」;評秦少游「主情致而少故實」;評黃魯直「尙故實而多
https://m.hetubook.com.com疵病」。五代以來的詞人,在她嚴格批評的筆下,可以說,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了。
「東籬」二句,寫一個寂寞的黃昏。東籬把酒,暗香盈袖,藉以遣愁,詞意宕開,妙在仍是重陽景色。
蔡文姫是蔡邕的女兒,慘遭黃巾之亂,擄到北方,替胡人生了兩個兒子,過了十二年流浪的生活。幸虧曹操念舊,贖她囘來,哀痛之餘,用血和淚寫了一篇長達千言的〈悲憤詩〉,敍述她十二年來不幸的遭遇,哀楚動人。詩聖杜甫的代表作〈北征〉,無論事實的鋪敍,情景的描寫,體裁的運用,都是脫胎於〈悲憤詩〉的。王闓運評杜詩:「五言惟北征學蔡女,他蓋平平,無異時賢。」可以意味到這首詩在文學上的價值。
中國唯一偉大的女作家
宋朝是詞的時代,李清照的詞,雖說流傳的只有五十首,但在格律上、內容上、修辭上,比之當代的大詞人如柳永、蘇軾、秦觀,毫沒有愧色。從創作方面說,她的白描的手法,美妙的韻律,眞實的情趣,樹立了個人完整的作風,較之班昭、蔡文姫她們,更能發出博大篤實的光輝。所以,李清照本人的成就,不僅是宋代的女詞人,而且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女作家。
醉花陰
清照有一篇類似自傳富有情韻的散文——〈金石錄後序〉(見附錄),是她五十二歲時寫的,自題「紹興二年八月」,「二年」實爲「四年」之誤。南宋考據學家洪邁,曾看見《金石錄》及這篇後序的原稿,慨然的題道:「……時紹興四年也,易安年五十二矣!自序如此,余讀其文而悲之。」(《容齋四筆》卷五)案明誠題清照三十一歲象贊(見圖略),末署「政和甲子新秋」,據此推算,易安實生於元豐六年(一〇八三)七月,十八歲和明誠結婚,她寫這篇後序時爲紹興四年八月,剛滿五十二歲,所以文內說:「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十八歲),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五十二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按原題當爲「紹興四年甲寅八月朔」,甲寅爲年干,非日干。抄寫的人錯將「四年」寫成「二年」,後人又以紹興二年爲壬年,並非甲寅,妄加「玄黓歲」三字,並移「甲寅」於「朔」字之上,於是年干變爲日干,一誤再誤。)
開首二句「雨疎風驟」這四個字給我們的「溫度覺」是料峭的春寒。「昨夜」點出了時間,是剛剛過去的一個晩上。「濃睡不消殘酒」,暗示出這幕劇的女主角,是喝醉了酒一睡睡到大天光的自己。她終於醒了,在她的記憶裏,還留下這麼一幅雨疏風驟的圖畫。
「簾捲西風」,卽西風捲簾,妙用倒語,音響入雲。人在簾內,花倚籬邊,以花比人,清瘦如畫。本欲藉酒遣愁,而愁不可遣,徒增人瘦於花之恨。陸德夫歎賞此詞,說是「旖旎纏綿」,眞有眼光。
由於中國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國家,不少優異健全的女性,受了思想的限制,環境的束縛,以及生理上的障礙,不能盡量發揮她們的天才,所以女性文藝的創作,在數量上感覺非常的貧乏。漢代四百年間,人才輩出,女作家可憐只有兩位:一個是班昭,還有一個是蔡文姫。
她不僅善於運詞,最難得的是憑她卓越的天才,自造新詞,自立新意,建立了一種迴環頓挫婀娜多姿的詞體。如〈聲聲慢〉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一連下了十四個疊字,眞是如珠走盤,古今所無。調名〈聲聲慢〉,她便將這些疊字雙聲連成一氣來象徵聲聲慢,造成蕭瑟寂寞的氣氛,暗示自己的情感。此外的名句,如和-圖-書「寵柳嬌花」、「綠肥紅瘦」、「柳眼梅腮」、「撚金雪柳」,都用得特別新奇,富有文學的創造性。
一個偉大的作家,他之獲致成功,必須具有三個優越的條件:第一、要有豐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獨特的創造力。因爲沒有豐富的情感,無異喪失文學的生命;沒有超奇的理想,不易達到空靈博大的境界;沒有創造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絕不能樹立特有的作風。在北宋詞人中,情感、理想、創造力,三者俱備,而能獨往獨來,自成一體系的,只有蘇軾和秦觀;其次應該數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唐代詩人,據《全唐詩》統計,共二千多家,比較出色的女詩人,只有薛濤和魚玄機。她們雖說都有敏捷的才華,創作的本領,但在文學上的成就,比之於李白、杜甫、王維,畢竟差得太遠。
佘雪曼敎授講
這裏有一段神話:趙明誠幼小時,夢見一本奇書,醒來只記得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不解何意,以告伊父趙挺之。挺之是個圓夢專家,笑著說:「孩子!『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將來可能是『詞女之夫』啊!」後來格非以清照妻明誠,而清照正是一位優秀的女詞家,這個離奇的夢,不期然而然的應驗了。
「被翻紅浪」,是敍她自己從被窩裏翻身起床。紅是被面的顏色,浪是被面的皺紋,皺得像一起一伏的波浪。
班昭是班固的妹妹,爲《前漢書》補寫了〈八表〉和〈天文志〉,替她哥哥完成了史學上不朽大業。最有文學趣味的作品,應該是〈東征賦〉,被收在昭明太子的《文選》裏,饒有詩情,下開建安曹王一派。那時大經最馬融,對於漢書訓詁,未能徹底明瞭,不惜卑躬屈節,登門請敎,由於當時禮敎過嚴,兩性之間,不便直接通話。於是班昭在樓上講書,馬融跪在樓下聽她敎書。班昭講完時,馬融才帶著筆記囘去,進行經史合一的硏究。從這裏你可以想到班昭才華的富艶,學問的淵博,爲二千年來的女子吐一口氣。
「多少事」,卽別後之事,要說又不想說,終於不說,詞情幽咽,妙有頓挫。
「慵」,懶也,懶得梳頭。原因是伊夫遠出,沒心情化妝。但當聚首時,「雲鬢斜簪」,打扮得花枝招展,如〈減字木蘭花〉一詞所說,多麼美啊!現在呢,不特起床時頭不梳,到天晩頭也不梳,〈武陵春〉的「日晚倦梳頭」,〈浣溪沙〉的「髻子傷春懶更梳」,同有「自伯之東,首如飛蓬」之感!
「香冷金猊」——「金猊」是焚香的香爐燒。猊,狻猊,亦卽獅子。古時香爐往往塗金作狻猊狀。空其中以焚香,香從狻猊的口噴出來。相傳狻猊喜歡烟火,而香爐則時時離不了烟火,故倣其形製爲之。古人焚香,多在晚上,爐香冷時,天已大明,藉知開首一句,點明時間。
這時清照精神上受著無比的打擊,孤零零的一個人,抱著一顆破碎的心,東西漂蕩。同時爲了「玉壺事件」,幾乎下獄。又以才鋒太露,批評文學作品的水準過高,引起好多人的不滿。竟有人誣陷她改嫁張汝舟,駡她失節。其實女子死了丈夫,另外嫁一個丈夫,並不算不道德的行爲。魏蜀吳三國的開國之君,娶的皇后,都是同別人結過婚的。卽以宋朝來說,范文正公小時,曾隨她母親「拖油瓶」到朱家去。王雱死後,王安石(王雱的父親)硬把他守寡的兒媳婦改嫁別人。所以,李清照卽令改嫁,在那個時代裏,也並不算什麼罪過,何況她實際並未改嫁。吳衡照的《蓮子居詞話》(見附和圖書錄),俞正爕的《易安居士事輯》和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列舉了若干生活上的證據,證明她再嫁這件事完全是小人揑造的。胡適也說:「改嫁並非不道德的事,但她根本不曾改嫁,而說她改嫁了,那是小人的行爲。」
至於女性在藝術方面的成就,西晉時代只出現一個衞夫人,她的書法是學鍾太傅的,筆意秀美,鍾太傅贊她「婉如芳樹,穆若清風」。書聖王羲之未成名時,衞夫人曾授以筆法,而爲其入室弟子,在書學發展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休休」三句,全是白話,陽關本是地名,王維詩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後播入樂府,以爲送別之曲。這裏的陽關,更轉為挽留。意思是說,陽關一曲,那怕唱到了千萬遍,我也沒法留住他。〈蝶戀花〉的「淚濕征衣脂粉滿,四疉陽關,唱到千千遍」,亦寫別情,可能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新來」三句,是自己對於「瘦」的解釋,不是病酒,也不是悲秋。是什麼呢?可不是離懷別苦嗎?拈鍼搭線,映帶得妙。
身世與性格
她的情感,一種是女性的,反映在詞裏是清麗、活潑、纏綿、柔婉,這在幼年和婚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點絳唇〉的「和羞走,倚門囘首,卻把青梅齅」,寫出了少女時代的嬌羞;〈減字木蘭花〉的「怕郞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郞比並看」,活是一幅新婚少婦向她丈夫撒嬌的自畫相。生命的最大快樂是愛,〈浣溪沙〉的「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這類的艷詞,顯然眩示飛揚的文采,旖旎的年華,企圖掀起對方熾熱的情感。眞想不到一千年前,半封建時代,出現了這樣大胆的女性!當明誠離開她時,這個不堪寂寞的少婦,不免黯然神傷,顧影自憐,寫出了像〈醉花陰〉、〈一剪梅〉、〈鳳凰臺上憶吹蕭〉……這一類悽艶纏綿的作品,風格極近秦觀,却又罩上婉約一派的色彩。
「莫道不消魂」,與結尾兩句,自爲呼應,情景交融,有如畫龍點睛,傳神阿堵,而栩栩欲活。少游詞:「人與綠楊俱瘦」,和這兒的「人比黃花瘦」,都寫得好。
詞人三條件——情感・理想・創造力
代表作欣賞
「瑞腦」,香名。「金獸」,香爐,亦卽「金猊」(詳下「金猊」條)。爐裏香消,天邊雲重,與上文的「愁永晝」連成一氣,顯示她在明誠遠出所感到的寂寞,而有度日如年之感!
「佳節又重陽」——「又」字透進一層說。秋雲慘重,已感蕭索,况值重陽,情何以堪?後主詞「小樓昨夜又東風」,王維詩「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字和「倍」字,都和本詞有神似處,用來一些不着痕跡。「廚」一作「幮」,於義爲帳,時值中宵,枕帳初涼,升起一段深閨懷人的遐想。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以宋神宗元豐六年(一〇八三),生於山明水秀的濟南。父親李格非,古文寫得很好,有名的〈洛陽名園記〉,是一篇具有綜合性的美妙散文,蘇東坡曾備致贊美。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詩和散文,都寫得不錯。丈夫是太學生趙明誠,能詩能詞,而且是中國有數的金石考證家。她自己呢,從小https://m.hetubook.com.com就聰明好學,「詩情如夜鵲,三遶未能安」,便是她少年時代的作品。她有著這麼多超乎尋常的憑藉,而自己又刻苦奮發,努力向上。一個半封建時代的女性,在詞壇上獲致的成就,能夠平視柳晏,媲美蘇秦,絕不是偶然的了。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囘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她爲人豪爽,硏究學問,有極其細緻的學習精神。據〈金石錄後序〉的記載;有一天,她和明誠在歸來堂中,指堆積著的書史,說某件事在某某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誰猜中誰先飮茶。當她猜中的時候,這個風流倜儻的少婦,懷著勝利者的心情,舉杯大笑,一不當心,那杯茶竟倒在自己的懷中,「不得飮而起。」你看她這人多瀟灑,多豪放,多有趣,活像紅樓夢裏的史湘雲。
「薄霧濃雲」四字,從韋莊詞「霧薄雲輕」化出,點出暮秋天氣的不清朗。「雲」一作「雰」,「雲」字熟,「雰」字響亮,看起來,「雲」字似乎好些。
她的卒年不能考定,周密《浩然齋雅談》記她在紹興十三年端午進〈帖子詞〉,可見她在公元一一四三年尙存,享年當在六十以上。《宋史》沒有她的傳,僅於〈李格非傳〉下輕描淡寫的說:「女清照,詩文尤有稱於時,嫁趙挺之之子明誠,自號『易安居士』。」《宋史.藝文志》著錄了《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六卷。文集今不傳,詞亦散失甚多。《直齋書錄解題》作一卷,又云別本五卷,《花菴詞選》作三卷,王鵬運四印齋所刻的名《漱玉詞》,以《樂府雅詞》所載二十三首爲主,再從北宋選本和說部中採輯了二十七首,共五十首。我現在依據趙萬里的輯本,重加排比,分正副篇,正篇四十九首,副篇十一首,都加以校箋,正整裡中。
「寶奩塵滿」,是鏡匣蒙上了一層灰。「日上簾鉤」,指時光不早。「任」字冠下兩句,表示什麼也不理,那離懷別苦的滋味,使她無精打采,升起黯然銷魂的惆悵。
他們過了十多年的鄕居生活,明誠接連在萊州、青州做官,搜集的圖書多至數萬冊,金石彝器也羅致不少。他們硏究考證的工作,憑著這些珍貴的資料,眼光更擴大,條理更細密,見解更客觀。夫妻倆合作的《金石錄》這部大書,著錄的三代彝器及漢唐以來石刻凡二千種,共三十卷,無疑地是歐陽修,《集古錄》後一部最有系統的著作。
其實清照的詞值得贊美的,應該說是她善於運用人人能懂的白話,配合美妙的音律,寫出內心微妙的情緖。如「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好就好在保留了民間歌謡的影子(辛稼軒〈醜奴兒近〉,自注「效李易安體」,也是學她用歌謠式的白話;五代以來流傳下來的好詞,都是用白話寫的啊!)張端義說:「『黑』字不許第二人押。」清照詞有「險韻詩成,扶頭酒醒」,這裏的「黑」字,我想便是所謂「險韻」了吧!下面「梧桐更兼細雨,到黄昏點點滴滴」,又用四個疊字形容雨聲,照應前文。最後一句「怎一個愁字了得」,用「了得」二字,來加重「愁」字的語調。其愁之重,重到千萬斤,這兩個字眞用得好,好得了不得啊!
「武陵人遠」,指遊子;「烟鎖秦樓」,指自家。清照塡詞,意境與詞調往往相關。「烟鎖泰禳」與「鳳凰台上憶吹簫」,同用吹簫引鳳的故事。李白〈憶秦娥〉詞有「秦娥夢斷秦樓月」之句,藉知此一「秦樓」,當指自己所憑之樓,而凝望遊子早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