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士兵即部隊
——論訓練、照顧、激勵、啓迪
142 一項傑出的表揚作為
請接受我衷心的欽敬以及感謝各位的戰果之意,並請記住,各位於昨夜十時越過萊茵河的突襲行動將可確保更大光榮戰果之來臨。
最後,來看看最後一段。祝賀性的講話不可老是專注於業已成為過去的事情上面。巴頓先把所有的功勞都記到了他部隊所創下的戰果上面,接著又利用已成的戰果來預言,預祝即將來臨的未來會能創出更大的光榮。讚美是一種激勵,而激勵則應以指向未來的方式為之。
失敗了,肯承擔失敗之責;成功和*圖*書了,則把功勞歸給他人,這種將領必能成就大業。在任何情況之下,列舉出大家功勳的嘉獎函及通令,對於士氣的提昇極具影響作用。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二十二日之間,各位總共奪得了六千四百八十四平方英里的敵人領土,估領了三千零七十二座都市、城鎮、村莊,其中的都市包括:特里爾(Trier)、科布偷茲(Koblenz)、賓根(Bingen)、窩姆斯(Worm和_圖_書s)、緬茵茲(Mainz)、凱薩斯勞騰(Kaiserslautern)、魯德維西哈芬(Ludwigshafen)等。
頌揚之聲響徹全球,更好的是,馬歇爾將軍、艾森豪將軍,布萊德雷將軍都親自嘉勉各位。我本人此生所獲致之最大榮幸是,在這種偉大的事情裡,我的名字能與各位排在一起。
致第三軍團全體官兵以及第十九戰術航空司令部的同志:
各位俘虜了十四萬零一百一十二名;擊斃或撃傷了九
和-圖-書
萬九千名敵軍官兵,實際上可說是徹底消滅掉了德國的第七及第一軍團。歷史上,在這麽一段有限的時間裡,再也沒有更為偉大的成就了。若干批評者以及一家懷有敵意的報紙絕不錯失任何機會,經常指責巴頓性喜搶奪榮譽,然而,凡是研究過歷史記載的人無不發現,巴頓總是不斷地簽發嘉獎函或開口表揚屬下人員。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巴頓發布第七十號通令,祝賀自己軍團的成就。這就是典型的巴頓:
這場偉大戰役之所和*圖*書以成功,端在各位紀律化的勇猛果敢精神、堅定不移地盡責奉獻、勇毅無比地冒險犯難、地面部隊之進展神速以及所向無敵的戰鬥轟炸機不分晝夜持續打撃潰不成軍的敵人而所致。
來仔細看看這篇不同凡響的文件!此乃誇獎下屬的一個範本。係以點名的方式列出各單位的名稱起頭,一再地使用「各位」這個語詞,而「我」這個代名詞卻出現得很少,主要的是用在表示巴頓此生所獲致之最大榮幸是「在這種偉大的事情裡,名字能與各位排在一起和_圖_書。」能幹的經營管理者會把聚焦點定置於屬下的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身上,同等要緊地,請注意文句中所使用的形容詞不多,而所舉出的事實卻不厭其煩。巴頓精確地總結了第三軍團戰果方面的具體數字資料以及單位名稱:六千四百八十四平方英里面積的土地、十四萬零一百一十二名俘虜等等。一般的頌揚之詞大多流於虛泛,在空洞模糊的形容詞裡面打轉。最能發揮效力,最具說服力的誇獎之詞要能精確地列出成果、名稱、日期、數字以及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