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附註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弩拉.歐佛雷恩(Nuala OFaolain),能夠與她相識是莫大的榮幸。我也要感謝馬克.史塔佛(Mark Stafford)的友誼支持。在此我還要感謝珍.奧圖(Jane Otto)、戴尼爾.麥南契(Daniele Menache)、瑪莉亞.卡格曼(Maria Kargman)、布蘭達.馬許(Brenda Marsh )、吉利馬.波勒(Guillemette Bowler)、道格拉斯.克勞佛(Douglas Clover)、朱利亞.道夫(Julia Dorff)、威廉.范德葛立夫(William Vandegrift)、莉莉安.法拉力(Lillian Ferrari)以及我的姊姊潔.賽門(Jai Simmons),當然,還有傑克。
奧登基金會的執行長愛德華.孟德爾頌、威廉.梅瑞迪和孟若.史皮爾,以及藍燈出版社都同意我引用奧登的詩〈海〉和〈鏡子〉。我另外從亞瑟.克許編輯的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版本引用詩集,該書於二〇〇三年出版。本書引用的《暴風雨》出和圖書自於百立康(Pelican)莎士比亞版本,由彼得.荷蘭於一九九九年出版。
我要感謝伊蓮.高斯塔(Elaine Koster)長年不斷的鼓勵,也要感謝她在專業上慷慨指導。我也要慎重感謝雙日出版社(Doubleday)的戴伯.富塔(Deb Futter),本書的編輯流程自始至終都相當愉悅,他在編輯作業上也展現我未曾見識的天賦。
羅伯.米契爾以及奧斯卡.費諾兩個角色取自於渥特.班雅明《啟迪》該書的第九章〈打開我的圖書館〉,該書由薛肯出版社於一九六九年出版。奧斯卡出現在第九章的長篇大論出自於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的學習生涯》。米契爾引述布朗寧的〈賽托波島上的卡力班〉所要指涉的就是蓋斯特。白化症的病症描述出自於國家白化症與長期色素不足症組織(NOAH)。
(全書完)
莉莉安.拉帕可的故事改編於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三年間發生於阿根廷的「污穢戰爭」,當時確有許多人離奇失蹤。推估「消失」的人口數字有多種不同的講法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過大多的人數估算在一萬至二萬人之間。這部分的寫作細節參考了瑪雅廣場母親們的證詞,主要由馬迪德.瑪莉鮑斯基(該組織創辦人)口述,這些資料出於一九九七年路邊石出版社發行的《超越死亡的愛》。
「他們為輕薄的書本注入其他人的作品。」這句話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整本小說從頭到尾都可以看到莎士比亞的影響,有些出現在艾絲特.查普曼勸告的話當中,有些出現在羅伯.米契爾的對話中,也有的出現在羅絲瑪莉的觀察紀錄當中。
本書第二十一章羅伯.米契爾討論里爾克的話出自於《杜依諾哀歌》,該書由蓋瑞.米蘭達翻譯,亞祖出版於一九八一年出版。本書經常出現對收藏櫃與收藏品的描繪大多出自於派崔克.莫瑞的《奇珍收藏》,該書由湯瑪士.哈德遜公司於二〇〇二年出版。本書出現有關稀有收藏品的部分來自於麻州劍橋的「跛鴨圖書」出版的一本手冊。紐約公共圖書館伯格收藏區負責人伊塞.蓋維茲有關珍本書真偽的討論非常珍貴,在此感謝他撥冗指教。羅絲瑪莉談到亞瑟給她看的歌雅的畫作取名為〈稻草侏儒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幅畫完成於一七九一至九二年間,目前收藏於馬德里的幕塞歐美術館。
梅爾維爾寫給納桑尼爾.霍桑的「阿嘉莎的信」出現在本書的第十三章與十四章,這封信原文摘錄於梅瑞爾.戴維斯與威廉.吉爾曼於一九六〇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重新印製的《梅爾維爾信件集》,不過這本書目前絕版。信件的原稿目前存放於哈佛大學學院圖書館的赫曼.梅爾維爾特藏區。其他有關阿嘉莎的通信紀錄以及有關梅爾維爾的生世之謎,題材取自於由赫雪.派克執筆的《赫曼.梅爾維爾傳記》,這本傳記共有兩冊,這兩冊前所未有的學術著作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別於一九九六年與二〇〇二年出版。赫雪.派克也發表過一篇相當有幫助的文章:〈赫曼.梅爾維爾的十字島:調查報告與年代記事〉,這是一九九〇年三月出版的《美國文學》第六十二冊的第一章。我也引用了紐頓.亞文的《赫曼.梅爾維爾:批評傳記》,維京出版社出版,目前絕版;以及羅瑞.羅伯森-羅倫的《梅爾維爾傳記》,麻塞諸塞大學出版社出版;另外還有布蘭達.懷海波的《霍桑傳記》。另外還有即將校和*圖*書對完成的《赫曼.梅爾維爾:他的世界與作品》,由安德魯.德班科所寫,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克諾普夫出版社二〇〇五年出版,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寫作靈感。本書引用的《白鯨記》出自於大眾平裝書版本,採用西北大學出版社的版本。其他篇幅較短的引述取自於《白色夾克》、《大騙子》、以及《雷德本》。
我受到豪爾赫.路易斯.波赫士相當大的啟發,我也從他的《幻像的動物》這本書採用了許多的元素,尤其是第六章,該書由企鵝現代經典叢書出版。許多有關時間概念的思考出自艾略特.懷伯格編輯的《完全圖書館手冊》,該書出自英國的企鵝出版經典系列,二〇〇一年。我還特別引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論書籍的分類〉,另一篇是〈時間新論〉,第二篇文章所摘錄的部分就是本書的第十二章,也就是蓋斯特在琵巴第收藏的時鐘上讀到的德文引言。我另外也從波赫士寫的有關莎士比亞記憶的短篇故事中引用了兩行話,這則故事出自他的《小說選輯》,本書由安德魯.赫利翻譯,由維京出版社於一九九八年出版。
話說回來,書本並不是生命的重心,人才是生命的重心。我要將這本書獻給邁可www.hetubook.com•com.雅歌(Michael Jacobs),他成就了我的寫作生涯,也造就了我饒富意義與挑戰的生命。我感謝他給我的愛,也感謝他回報我的愛,還有我們的馬修與艾瑪,我也深表感謝,我要在此感謝他們對我的包容。
我在班寧頓學院的訓練過程中也結識了喬安娜.安德森(Joanna Anderson)與朱蒂.羅莉(Judy Rowley),她們是我親密的朋友與寫作的伙伴,她們給予我的協助言詞難以道盡。我感謝她們在知識上的啟發,謝謝她們誠心相待,也感謝她們長期的陪伴。
我也要感謝班寧頓學院的寫作研習會表達感謝,我特別要對艾斯可.曼寧雀(Askold Melnyczuk)、道格拉斯.鮑爾(Douglas Bauer)、瑪莎.庫莉以及愛麗斯.馬迪森(Alice Mattison)表達感謝。席拉.柯爾慷慨撥冗閱讀並與我討論本書初稿,我相當感佩她的協助。我同時也感謝黎安.瑞克特(Laim Rector)與比思席拉.哈金斯(Priscilla Hodgkins)在研習會中締結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