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自在的尊嚴
未來的審判
——從哥倫布事件談臺灣原住民的地位
去年宜蘭縣政府舉辦的「吳沙開發蘭陽平原」的紀念活動中,有一場邀請五百名平埔族「遺民」共同參與的活動,原先的目的是對他們「表示致歉」的贖罪儀式;但是,到了最後,因爲當地(漢人)民衆的反對,一場頗具反省意義的哀悼活動,又變成了漢人的聯歡活動,而且原是蘭陽平原之主人的平埔族反而成爲邀來的客人了。
同樣的,在臺灣的反對運動中,從當年處處受牽制的黨外時代到今日堂堂登國會廟堂的民進黨時期,原住民的地位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當年的黨外是以權維護者自居,包括原住民、勞工、農人、老兵等各種弱勢團體在內的少數團體,都是當年信誓旦旦要伸張正義的對象。然而,到了民進黨建黨以後的和*圖*書階段,這些弱勢團體隨著黨內派系的崛起,而逐漸被漠視,甚至視爲毒蠍而遠離了。
然而,在許多慶祝活動的同時,美洲各地的印地安原住民也紛紛展開示威活動,抗議當局的白人心態,哥倫布登陸美洲一事全被視爲「發現新大陸」、「開發冒險英雄」來加以慶祝;然而,背後的問題全被忽略了。原住民們義憤填膺地表示,哥倫布的新大陸航程爲原住民帶來長達五世紀的劫難,應該哀悼而非慶祝。
——原載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十九日《民衆日報》
從美洲原住民的悲慘命運,使我們想到臺灣原住民的情形。在卑南族知識靑年孫大川《https://www.hetubook•com•com久久酒一泡》一書中,他口口聲聲悲歎著人數明顯遽減的自己民族,已經成爲「黃昏民族」了。他雖然沒提到滅族兩個字,但黃昏以後就是死寂的黑暗是衆人皆知的比喻了。
事實上,我們再翻開歷史的記載,當年在漢人先行入侵定居的臺南、高雄等地,當地的原住民「種類甚繁,別享社,社或四人,或五、六百……」(明萬曆年間陳第《東番記》)。這些遍布了整個臺灣西部平原的原住民,也就是日後人類學家合稱爲平埔族的這許多民族,如今已經消滅無蹤了。比起美洲原住民的範圍,臺灣平埔族原住民遭到了更徹底的滅族;臺灣的早期漢人就像哥倫布一樣,站在自己的立場是開拓英雄,是民和-圖-書間故事和歷史的記載所歌頌的,所謂「唐山過臺灣」、「冒死渡黑水溝」這些故事背後,其實是另一民族——臺灣原住民,遭到欺騙、歧視、人權虐待,甚至是滅族而消失無蹤的血淚悲劇。
從去年到今年,民進黨給原住民的實在是離原先的承諾太少了。在國大代表的不分區代表中,泰雅族的黃榮修成爲落榜的第一名;雖然失敗了,但還是排名不低的。到了今年立法委員不分區代表黨內直選,隨著民進黨內部派系鬥爭程度的提高,在利益不夠分配的情況下,唯一的候選人阿美族代表曾紹明名落孫山,明顯地顯現出原住民在民進黨的結構,已經逐漸淪爲陪榜性質的形式意義了。
在國民黨的統治文化裏,原住民已經再三被歧視、忽略,甚至和圖書不斷用「吳鳳神話」這類的洗腦方式,將原住民的心靈徹底擊垮而失去了尊嚴。而口口聲聲講「人權」的民進黨袞袞諸公們,是不是也隨著權力的日益穩固,就忘記了曾經是並肩作戰的這些弱勢團體呢?
如果歷史的命運眞的是這樣,如果所謂進步的民進黨眞的變得「目睭看高沒看低」,那麼,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當臺灣原住民也舉辦同樣的國際法庭時,列席被告的將不只是國民黨,自稱是正義化身的民進黨也是逃不掉的。
這幾年來,隨著反對黨運動的崛起,許多所謂漢人的沙文主義的神話已經遭到一一反駁了。然而,同樣以漢人文化爲中心的臺灣意識,可曾反省過在這土地上另外民族的處境?
在許多示威活動中,來自美洲各地的原住民團體在和*圖*書前一個禮拜就聚集舊金山,進行「原住民國際法庭」。在長達一週的開庭中,各地的代表深痛地陳述他們的族人,從自成天地的自給自足生活狀態,被壓迫到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尊嚴、語言和名字的地步,甚至許多族已面臨僅賸數人的滅族悲劇了。十月十一日的宣判,原住民國際法庭對於被控卅七條罪狀而拒出庭的美國政府,認定美國政府對原住民、黑人、墨西哥人及波多黎各人犯下了滅族、迫害人權,和種族歧視等罪行。
十月十一日是哥倫布發現美洲五百周年紀念,許多慶祝活動,包括最近上映的兩部電影,都轟轟烈烈地展開。哥倫布的故事是世界各地家家戶戶幾都知曉的「英雄事蹟」;包括臺灣的歷史教科書在内,在書中的記載他永遠都是被視爲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