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夢的裁剪和僞裝
夢的裁剪和偽裝
——評「解夢書」
這些年來,大衆心理學的書成爲炙手可熱的出版社最愛之一了。其中,最知名的包括張老師出版社和遠流出版社公司大衆心理學系列在內;是以各種「人生指導」爲主的出版品,從育兒、家庭、工作、教育到結婚、戀愛在內,也就是以「個人」爲視野的心理學書籍。
當今,我們可以在市面上買到最多的就是辭典似的書籍。《解夢遊戲》(漢藝色研)、《夢的辭典》(天士)、《夢中情事》(臺視文化)、《夢是你未知的欲望》(新雨)皆是這類的書,其中兩本譯自日文,兩本譯自英文。
在解析夢的四本書中,嚴曼麗《夢中男女》一書是最符合佛洛姆精神的;她的解析往往企圖結合時代的自由潮流,特別是女性意識的了解和尊重;王溢嘉《夜間風景》一書是對有關夢研究之各學科的介紹最深入淺出的一本,也是創作企圖最大的;至於另兩本,在中國傳統有關夢的論述上,份量較重,但整體而言,亦較爲通俗。
這就像對容格集體潛意識的討論,不是中國人習慣的形上學思考,往往產生了相當的阻抗作用。如果我們反用精神分析的理論來將這些翻譯上的阻抗和圖書視爲中國人潛意識的實用主義傾向,也許可以作進一步的啓發。
第三類則是屬於自助式的治療指引。《夢的指南》(遠流)一書,雖然較偏重於與超心理學有關的清明之夢,也可以視爲此類。這些書就像敎讀者如何克服焦慮、放鬆練習、人際溝通、婚姻成長等等的大衆心理書籍一樣,都是以指導如何「控制」或「克服」自我的問題爲主的。
在精神分析的諸多流派中,如果我們加以簡化來陳述,大概可以這麼比喩:佛洛依德將夢視爲個人潛意識的徵兆(sympton),容格視爲集體潛意識的象徵(symbol),而佛洛姆則視爲個人或集體經驗中,追求平等、自由和愛的要求。
大衆心理學書籍旣暢銷且長銷
但,確定的是,在每一個年代,都有這一類的暢銷書。譬如民國六十五年左右的《人生光明面》(校園),稍後的《開放的婚姻》(遠景),以及數年前里奧巴斯卡力的數本書(《愛.生活與學習》、《九號公車上天堂》等等)到最近暢銷書排行榜上高居不下的《新金賽性學報告》(張老師)。這些書甚hetubook.com.com至可以成爲長銷書每隔幾年就出現新的封面,新的版本。
然而,這些龐大數量的出版品,的確是不容易去進行文本分析的:它們雖然環繞著同樣主題,卻以各種面貌出現。
至於四本夢的辭典,將夢完全抽離出各種層面的脈絡,所謂的差異也就只有排列之美、項目之多寡而已。至於《夢的指南》一書,應該是和自我放鬆、催眠或新時代心靈系列來併談;它所著重的清明之夢是較接近所謂的超感官之感知(extrasensory perception),而非一般進入潛意識的皇家大道之夢。更重要的是,它告訴讀者可以去控制夢,而不止是了解夢背後的命運或潛意識。
——原載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中國時報》開卷版
然而,讀者眞能控制眞正的夢?還是被夢所掌握了?就像大衆心理學的書籍中,總是先用一套簡化的理論讓讀者有「已經擁有知識」的感覺,進一步產生可以自助或征服一切問題的信心。人的問題也就像那些條例似的夢項目,抽離了一切歷史的www.hetubook.com.com、文化的或社會的結構,自然就陷入了自以爲已經解決的假相中了。
這些書當中的一小部分,就是關於夢的作品。
至於第四類的書,是以單一學科的研究架構寫出來的,特別是精神分析:佛洛依德《夢的解析》和佛洛姆《夢的精神分析》。另外,像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論》和《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自卑與超越》(以上五書皆爲志文出版),則有相當篇幅談論到夢。至於以其他學科的角度來討論夢的,像睡眠生理學或人類學,則未見中文專書的介紹;甚至精神分析中,討論夢的問題重要性僅次於佛洛依德的容格(C. Jung),亦未見翻譯。
於是,在精神分析原典中,最受阻抗的(誤譯或未譯),是最徹底而具有顛覆危險性的部分;最受歡迎的,是可以立刻應用到一般常識之既有建構上的。
對精神分析的中文引介而言,從三〇年代大陸的高覺敷、朱光潛等人,七〇年代臺灣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到最近大陸再興的佛洛依德熱,都很快地成爲實用心理學合法性的依據。法國精神分析家拉康對美國精神分析之「流行」的批和*圖*書評,也許可以相互呼應。在《精神分析政治學》一書中,美國拉康學派的S. Turkle就指出:「在美國,機會主義、個人主義,和任意主義的特殊結合下,對精神分析治療的接受是奠基於人們認爲只要自己願意,這就可以提供給他一種改變自己的機會。」
佛洛依德丶容格、佛洛姆對夢的精神分析
另一種則是針對特殊領域的:譬如女性成長問題,譬如歷史心理學叢書,譬如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或新時代心靈系列等等。雖然名稱改變了,但基本的原則——人生指導——卻是異中有同。
四種類型的夢之書
臺灣出版的這些有關夢的精神分析作品中,翻譯的品質一直是爲人所詬病的。特別是《夢的解析》第七章,佛洛依德試著以當時神經生理學的基礎來討論夢的機轉,進而爲日後的後設心理學預埋伏筆;但臺灣的譯本卻明顯拘於認識上的限制而錯誤百出。
(全書完)
這些書銷售情形究竟如何呢?是誰買了這些書?那些書最暢銷?爲什麼?這一hetubook.com•com切,沒有確切的資料,恐怕是不易回答的。
另一類則是解夢的討論。這些書以夢作爲案例,輔之以通俗的心理分析或常識來作進一步的討論。這包括了趙懷慶《解夢書》(亞太)、周農建《夢象解祕》(水牛)、嚴曼麗《夢中男女》(野鵝)和王溢嘉《夜間風景——夢》(野鵝)。在這些有關夢的解析中,歷史上的重要夢的個案,前人有關夢的討論,民俗學、精神分析、睡眠生理學、心理學和文學等等,都是普遍引用來作爲解釋之合法性的常見條目。
爲夢建檔、爲夢解析,能指導人生嗎?
事實上,這些年來,大衆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通俗小說、參考書、影歌星出版品等文學類的書一樣,已躋身爲臺灣出版界的重要出版種類之一了。這情形有些類似美國出版界的狀況。記得一些介紹美國書店的文章裏,經常提到「大衆心理學、性、通俗小說,和園藝有關的書」,往往各自占據了一般書店的一大面牆。
將夢當成辭典一般地分類建檔,成爲手頭上可以隨時翻閱查證的參考書,恐怕是最直接對夢的討論了,流傳中國民間許久的《周公解夢書》就是這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