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譯經第一人
《高僧傳》載云:「攝摩騰本中天竺人,善風代解大小乘經,常遊化為任,漢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於彼遇見摩騰,乃要返漢地,明帝甚加賞接,於洛城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可見他是印度到中國之https://www.hetubook.com.com第一位僧人。
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派蔡愔、秦景二人到西方去迎佛來中國。蔡愔等人來到現在的伊朗,遇見兩個印度高僧,一個就是攝摩騰,蔡愔說明來意,攝摩騰就說他由印度來,帶有佛經和佛m•hetubook•com•com像,於是就隨蔡愔、秦景返中國。攝摩騰在伊朗買了幾隻白馬,將佛經及佛像馱返洛陽,當他們入洛陽城時,全城為之哄動,人人跑到路邊來看他們,當時是中國人第一次見到和尙,亦第一次見到毛色雪白之白馬。
攝摩騰又譯作迦葉摩騰,因此hetubook.com.com很多羅漢堂上,有「迦葉摩騰尊者」的佛像,即此位攝摩騰了。
漢明帝於是親自接見他們,並建寺門給他們居住,這間寺門,就是洛陽的白馬寺。攝摩騰帶來的佛經,只有四十二卷,他後來與同來的竺法蘭在白馬寺內譯此四十二部佛經,又成為中國第一部中文佛www•hetubook•com•com經。
迦葉摩騰即攝摩騰
第一個來華印度僧
第一個來華印度僧
五百羅漢中有一羅漢,名「攝摩騰尊者」。這位攝摩騰,就是洛陽白馬寺內兩個印度僧人之一。
相信甚少人知道,這一位攝摩騰尊者,是中國第一個www•hetubook•com.com和尙。在攝摩騰未來中國之前,中國尙未知道有和尙,他來到洛陽,大家見到他穿袈裟,剃光頭,手持佛珠,爭問究竟他是甚麼人,後來方知是一位印度僧人,於是才知道僧人是和尙,和尙是信佛的,和尙所住的地方名叫寺門。總之,中國人知道有佛,有和尙,有寺門,都是攝摩騰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