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人的味
家教
下一代往往感到奇怪,何必要事事一力擔承搞上身呢?有老師的錯,有社會的錯,有上帝的錯,也有自己的錯……
「為甚麼有鴿又不好呢?」
特別是從前的老人家,遇着子孫有不符合大體的事做出來,一個個便爭先自責,坐在酸枝大椅上氣喘喘,家門不幸,教子無方起來。
直到,我看見鍾玲玲寫的
和-圖-書
:「只因在潮中的不能説潮,在雨中的不能說雨。」我覺得這話不是絕對的,也可以反過來講……不是的,我應該説,直到,很多個夜,睡不着,便聽見窗外一陣陣嬰兒的呻|吟聲,又哪來這許多嬰孩伏在窗外牆外?上一代總認為上一代負責教下一代。
何況論到「教」字,下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代才辛勤得緊,要教上一代怎樣校時間掣錄電視節目,怎樣分辨冷氣機冷熱強弱掣,甚至,或者,如何避孕。總之有來有往,一邊負責道德,一邊專講物質。
「很吵。」
她傳授我烹飪常識,弄清楚白鱔秤尾與尺尾之別,一種骨多一種骨少,蒸熟了的魚胸鰭不直豎hetubook.com•com,就不是游水貨色,用手捏雞胸一口氣吹動雞尾嫩毛,上下其手一番,就知道那雞肥不肥,是不是雲英……教會我飲和食德。
後來我搬出來獨居,她堅持要在新居拜神,在四個角位放四個蘿蔔插香燒燭,必要這樣才住得安心。我算是下一代,自然覺得這是不切實際的智慧。
終於明白那是白鴿聲,像聽見https://www•hetubook•com•com母親胸有成竹説:「很吵,很吵……」原來如此,所以我說,在潮中方能説潮,在雨中方可說雨。
吃着,也不忘家國大事。在家鄉雞初征香港時,我們整天嚷着要吃,她便說,那不過是雪藏雞。見日常灌輸的飲食文化不奏效,便曉以民族大義,厲聲道:「家鄉雞,家鄉雞,你們家鄉知道在甚麼地方?」
「有鴿便不好了m.hetubook.com.com。」
至於我的母親,講授範疇卻比較廣泛。
「不過區區幾隻白鴿,又吵到哪裏去呢?」我以為這又是無謂的憂慮,沒有根據的傳說罷了。
只要待到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光景,一切終歸會明白了解的。
我答:「是的,有人養鴿。」
祭神儀式完成,她望出窗外,不望風景,山光水色一番,反着眼於對面後窗一羣白鴿,說:「唔,有人養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