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紅光罩頂 丹陽皇后現身
「不會是拷打,大人問問話,很快就會放她回來。」
孫和說,他聽人說過,那是大貴、吉祥之象。至此,他便開始留意鄭家了。夜晚難以成眠時,他便起床到外面走走。鄭家與他家相距不遠。他第一次去看,那天夜裡很靜,繁星高懸在天上,閃著動人的光輝。孫和什麼也沒有看見,但他相信鄭家會有些異象,不然,乃妻不會看見。他第二次去看,仍選在深夜裡,這次他看見了,鄭家屋頂,果然有一片紅光。
「天要一個人發財,就會讓他挖到一罈金子,成為一個大富翁;天要一個人貧困,便發一場大火,使他所有財物,付之一炬,變得一無所有。」
「皇帝的老婆,便是皇后,皇帝有很多老婆,除皇后之外,其餘的便是妃子。」
「我是舉個例子給你聽。若你該發財,我便相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挖到一罈金子。」
「我們有個辦法,你派人去金陵接她回來。」
「既如此,我去把姑娘接回來。」鄭丹成無奈。
聶石問:「丹陽有『搶親』的習俗?」
孫和想,給以重聘。
「該貧窮呢?」
「是個好方法。」
他不敢不去金陵把女兒接回來,送她去刺史府。他心中存有一絲希望,莫不是刺史大人聽到相士的話,要把自己的女兒送往長安去做后妃?
鄭丹成還是不答應。
公孫玠在潤州(令江蘇鎮江)刺史府做一個小官。
「異在哪裡?」
薛頡來到,絡腮鬍子,身材魁梧,拳頭像巴斗一樣。
孫和是有錢人,他的兒子孫治勝雖說才學不高,但還讀了幾天書,要娶親,在丹陽來說,可以挑精揀肥。為什麼看中鄭家這個貧寒的女兒?
「那你有不相煩我們的辦法嗎?」
「遵命!」
「是的,大人。」
「你要相信。兩年內,定會有動靜,這兩年,你千萬不要把女兒嫁出去。」
公孫玠本已隨藩落健兒離去,這時,忽然又獨自來到鄭家。
「我問你,」李錡開口道,「你說,那姑娘被相士相出,有后妃之相,並且會生天子?」
公孫玠把丹陽所得鄭爾朱有后妃之相的傳說說出。
孫和的妻子經常外出赴宴,回家時,總要經過鄭丹成家門口。有一夜,她看見鄭家被一片紅光籠罩著。她以為是失火了,上前細看,不是,她心中覺得有異。
汪斌與鄭丹成見面的第二天,孫和託媒人來提親。
「你相我女兒會做皇后?」
他正作安排,事情卻有了變化。
「還有,打聽一下,丹陽是https://m•hetubook•com•com否正在傳說鄭家有紅光罩頂,又傳說鄭姑娘被相出有后妃之相,且可生天子。」
「這是丹陽人的福份。」
「那樣,太麻煩你們了,不好意思。」
「那你到底相出什麼了?」
「她不在家。」
「如果將這個消息送回,我可能會因此做了大官。」
「我想一想。」
公孫玠一見李錡這種神態,突然感到害怕。
「她去了金陵,對不對?」
「門一開,你便知道。」
四
他聽到一件怪事,大財主孫和向貧窮的鄭家求親,竟碰得一鼻子灰。
「紅光?起火,是不是?」
李錡吩咐道:「去把薛頡請來。」
「一個姑娘做了皇后已是高不可攀了,還有比身為皇后更高貴的嗎?」
「你想,皇上會對我怎樣?」
「但得帶一顆人頭回來。」
「立刻收拾,前往丹陽。」
「她沒有出事,只不過刺史大人想見見她。」公孫玠告訴他。
「沒有。」鄭丹成問:「你們是哪兒來的?」
「是的。」
公孫玠又交代幾句話後,回身要走,忽然間,停下步子。
「大人——。」公孫玠欲作辯解。
「你一定得把女兒接回來,」公孫玠說,「我們馬上會派幾個健兒輪流在你家守候。」
「大人有所不知,我的兒子孫治勝在不久前,說了一門親事,親家姓鄭。實不相瞞,我兒孫治勝是個士子,卻不喜歡讀書,我便想早早替他討房媳婦,管一管他。」
她一點也不猶豫,快步向這邊走來。
「是的。」
「你有萬貫家財,但卻難保,我相你怎樣祈福除災。」
「做太守?」家人驚異,「你立下什麼功,竟可做太守?」
公孫玠想:向李大人李錡說,丹陽有一個姑娘鄭爾朱,據相士預言,她有后妃之相,並會生位天子,李錡對這事定會感興趣。如果把鄭爾朱送往京師長安,她若真做了妃子,又生下王子,王子獲封太子,太子登基為皇帝,那麼,李錡立有大功,會獲皇上封賞,自己也會獲李錡重用,從現在的幕府人員,高升為丹陽太守。……
「我不懂發財和貧窮與我有什麼關係。」
「怎樣?」
「我——我不信。」
「公孫玠,」李錡見到他,問:「你不是回丹陽省親,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鄭家房間大大小小只有四間。
公孫玠聽後,心中大喜;李錡不會殺他,並且,還要派他去丹陽
https://www.hetubook•com.com做太守。
鄭丹成不信:「不可能。」
「還沒有回來?」
他回家後,立即差人打聽鄭姑娘行蹤,知道人去了金陵,再打聽人在金陵什麼地方,他打算前去金陵搶親。不達目的,絕不干休。
「來去需多少天?」
「四天。兩天去,兩天回。」
媒人說:「鄭家不識好歹。」
「回丹陽來做太守,夠大了吧!」
汪斌道:「你的女兒的確有這個命。老實說,還不只此。」
「他說,女兒還小。」
他所以肩負三大重任,是皇帝李适對他特別信任之故,當然,歲獻江南珍寶,天下少見,也是李适對他特別厚待的緣故。
「為什麼去金陵?」
潤州刺史府要人,鄭丹成知道非同小可。
他知道,可以「搶親」,但若惹得對方翻臉,也有麻煩。告進官府,便吃官司。如果說,先到官家走動,等於是報備,就可不了了之。
「果真如此,我可為你作主。」
孫和一聽,心中感動,幾乎要跪下來。
「大人,小民孫和,來向你請安。」
三
鄭丹成點頭。
「對。」
公孫玠去鄭家偷看,並沒有見著鄭姑娘,因她已去了金陵。
兩人又說了一些民情,談了一些閑話,孫和逐漸將話鋒轉入主題。
「遵命!」
「小民擔心會鬧進府來。」
丹陽有一個傳說,鄭爾朱所以有這個名字,原因是她這一家並不是漢人,鄭丹成的祖先原是南北朝時的胡人,在丹陽落腳,幾傳而至他這一代。
「他說,還不想把女兒嫁人。」
「若是鄭家再三心二意,你們搶親,也是他們理虧在前,若成為訟案,我定會於大堂之上對他加以斥責。」
「那個相士的話,可信嗎?」
「凡是我能幫忙的,我不會拒絕。」
藩落健兒一擁而入。
「孫家有意娶她為媳,因此她避往金陵。」
唐代官制規定:地方官太守、知府,皆由吏部選派。且這些官員在走馬上任之前,還要獲皇上接見、恩准,並不是任何人都可勝任的。而潤州刺史李錡,卻可獨斷獨行。
「遵命!」
一聽李錡要召來薛頡,公孫玠有些害怕。他想:該不是召薛頡來殺自己吧?得趕緊想個法子保身。
「那是什麼?」
李錡,是皇室中人,他是淄川王李孝同的五世孫。
那是鄭爾朱,她,不請自回。
「還有一個姓孫的生意人,也發覺鄭家有異。」
孫和大喜,恭敬行禮,「謝謝
hetubook.com.com大人。」並且表示:「待小兒婚事辦妥後,再來重謝。」
「豈有此理。」
鄭爾朱所以去金陵,原因是金陵和丹陽相比,那裡繁華得多。在那個地方,容易遇到皇家貴人。
「無人不感激大人。」
二
「你向我提及鄭爾朱有后妃之相,且會生天子,是否冀望我封你為官?」
「若是她父母不肯回答,可否用點壓力?」
「不敢!不敢!」聶石說:「人來就好,還送來大禮,我受之有愧。」
「我說出來,你要相信我,」汪斌十分認真,「我不是混吃混喝之輩。」
他這一家有什麼奇?也說不上來,但卻引起一個相士汪斌的注意。
「有什麼要問的,好不好問我?」
丹陽太守聶石,緩步走進客廳。
「替天行道?」
他不但嚇住,且嚇得要死。
鄭丹成想,如此一來,也不致再受到孫家的騷擾。
「不是不嫁,兩年內,如非皇室人物來提親,一律拒絕。」他接著叮嚀:「不然,你女兒的命運如何,就不知道了。」
「我說過,她去了金陵。」
李錡一指公孫玠,「公孫玠之頭。他向我說謊,不能饒他。」
孫和向聶石說:「大人,有件事,要請你幫忙。」
你家有錢,但是人家女兒不嫁,你又奈何?
薛頡,是李錡身邊的四名「藩落健兒」之一,這四位藩落健兒皆為胡人、突厥人,個個群絡腮鬍子,身材高大,武功非凡。他們是李錡的護衛。薛頡則是藩落健兒中的頭頭,官居兵馬使。
聲音是陌生的。
「那你來相我,所圖為何?」
「你說,鄭爾朱有后妃之相,還會生天子?」李錡再問。
「你們——你們——。」他舌頭打結。
李錡這時神情凝重。
「曾見鄭家屋頂被一片紅光籠罩。」
「他答應了吧,」孫和說,「訂親成親,選在同一天。」
「是不是相士的話,傳到潤州刺史耳中,要把我女兒捉去加以拷打?」
鄭家把姑娘去金陵什麼地方,瞞得緊密密的。
「告訴我們,她在金陵什麼地方,我們去金陵找她,再坐船去潤州。」
公孫玠匆匆返回潤州,並且,立即謁見身任三職的潤州刺史、浙西觀察、鹽鐵轉運使李錡。
「官爺放心,我們沒那個雄心豹子膽,敢與官家作對,不聽官爺的吩咐行事。」
「大人,請問,是誰之頭?」
「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如有紅光罩頂,表示這家出貴人,且是貴不可言。」
但他問:「刺和-圖-書史要見我女兒做什麼?」
什麼原因,最初大家不知,不久,話傳出來:一個相士說,鄭家姑娘有后妃之相,並且,還會生個天子。
他看見一位姑娘,背一個包袱,提一個袋子,在街的那頭出現。
「異在何處?」
公孫玠想了想,覺得這件事十分重要。
「到金陵去取人。」
「進去看看。」薛頡下令。
「我來替天行道。」
「不敢望做官,大人喜歡就好。」
「若無其事,不必帶鄭姑娘回來。」
「可問她父母。」
「為什麼?」
他們看到鄭丹成之妻,但未見到他的女兒鄭爾朱。
「你率領二十多名藩落健兒,隨公孫玠去丹陽,把一個叫鄭爾朱的姑娘接回潤州,不得有誤。」
孫婦說:「十六歲了,還小?多大年紀才算大呀?」
「你們在找什麼?」
「既然如此,你想混一頓飯吃,也沒啥指望了。」
一
「他說,再過一兩年,他才會考慮這事。」
「如果你不去接,就告訴我們住址,我們自己去接。如果你不把住址告訴我們,我們就把你送到太守府。到時,可就有你好看的了。」
他吃過早飯,收拾收恰,準備動身。
「她還會生一位天子,天子,就是皇帝,你的女兒,將來會做太后,榮華無比。」
老家在丹陽,距潤州不遠。
「潤州刺史府來的,要把你女兒帶往潤州。」薛頡回答。
「在大人治理之下,丹陽平安,所以,百姓們安居樂業,這些皆蒙大人所賜。」
「當然還有。」
他回家探親。
「聊表敬意,不敢談禮。」
家裡人奇怪,問:「為什麼急急回去?回鄉探親,不是可多留一段時間嗎?」
「他姓孫,又不姓李,」鄭丹成向他的妻子說,「若是姓李,我會答應。」
「她出了什麼事?」
這日清早,鄭丹成還未起床,便有人敲門。
鄭丹成並不害怕,大白天的在丹陽城中,他不信有誰敢為非作歹。
「大人傳的是個姑娘,不是你這個男人。」
公孫玠接著告訴李錡,還有一個傳說,這個鄭爾朱不只有后妃之相,還會生天子。
「是件好事。」
鄭丹成點頭,暗自發笑,怎麼不知道皇帝。
他覺得娶得鄭家女兒為媳,孫家將來會大富大貴。
「不錯。」
他住了一夜,便要返回潤州。
他託媒人再次前往,聘金銀子一百兩。
「她有后妃之相。」
「找你的女兒。」公孫玠說。
「什麼后妃?」鄭丹成問,他並不懂「后妃」和-圖-書的意思。
「不知她在金陵什麼地方?」
鄭家姑娘遠走高飛,她去了金陵,投靠一位姓杜的親戚。
「一言為定,四天後我們來接人。」
鄭丹成在丹陽不但不是有錢人家,且是小門小戶,夫婦倆,生了一個女兒,取名鄭爾朱,姿容普通。
有一位城裡的紳士孫和來拜望他。
「你不懂,難怪,」汪斌說:「皇帝,你知道吧?」
「若是你所說是實,」李錡慷慨地道:「我派你去丹陽做太守。」
孫和在三天後,派了媒人去提親,並且開始準備辦喜事,他相信鄭丹成會喜出望外,滿口答應。媒人很快從鄭家回來。
鄭家不答應,他想到一個計謀——搶親。派一些年輕力壯的人,到鄭家去把鄭爾朱搶來,和自己兒子拜堂成親,再送入洞房。三天後,新媳回門,送上一份豐厚的禮物,雙方便會冤家變親家。
幾天後的一個夜晚,她又看見這幅奇景。她跟孫和說了。
「封官。」
汪斌偶然間見了鄭爾朱一面,便在暗中多次打量,不久,他上門求見。
「孫先生的生意,做得相當興隆吧?」
鄭丹成聽說送官,身子發抖。
「你沒有這個命。」
他沒有想過,這種涉及皇室的傳說,可能使李錡為之大怒。首先,把自己問斬,然後,把鄭爾朱送進妓院。他想,自己真是荒唐,不知厲害,還想做太守。
「多大的官?」
他問:「什麼人?」
「什麼事?」
「大人,不如將鄭爾朱送到長安獻給皇上。」
他打開門,一看外面,高高矮矮的人有二十來個,手上還有刀劍。
「女兒不嫁,怎麼會為后?」
孫和還是不肯放棄。
「不必客氣,請喝茶。」
他表示自己是個相士時,鄭丹成說:「你不是來告訴我說,我將會挖到一罈金子,而變得大富大貴吧?」
「我不要吃你的一頓飯,況且大魚大肉,我也不感興趣。」
李錡很用心地聽著。
丹陽的孫和,經營布店、雜貨店,環境不差。
「將來再說。」
「可使用任何手段。」李錡威嚴的說,「若是人帶不回來,我不信你們還敢回來見我。」
汪斌告訴他,並不是他有什麼異相,被他看出來,而是他的女兒,生有異相。
「女方家境不好,可眼光卻很高,見我兒子未考得功名,便要毀婚。」
「大人,」公孫玠急說:「鄭爾朱已去金陵了。」
鄭丹成有些猶豫。
「大人,卑職在丹陽聽到一件說重要又不大重要的傳聞,所以趕回來稟報大人知道。至於重要與否,則有待大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