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死亡祭儀

作者:伊莎.西格朵蒂
死亡祭儀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二〇〇五年十二日六日 4

二〇〇五年十二日六日

4

基於警方一再要胡吉詳述他在十月三十號星期日凌晨一點左右的行動,朵拉確信那應該是驗屍判斷的死亡時間。警方也一再逼問胡吉為什麼挖出哈洛德的眼睛,以及眼睛的下落。胡吉堅稱他沒有碰哈洛德的眼睛。他除了自己的一雙眼睛之外沒別的。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朵拉覺得他真可憐。她猜想他說的是實話。雖然她只略看了一下案情,但她覺得像胡吉這樣似乎意志薄弱的人非常不可能在長時間單獨拘禁及嚴厲審問之下還能說謊。
朵拉得知書在印行之後很快廣為流傳,這也是因為兩位作者都是地位崇高的知名學者。天主教徒跟新教徒都據此對抗巫術。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法律,也就是今日的德國、奧地利、捷克共和國、瑞士、法國東部、荷蘭以及義大利局部。朵拉震驚地發現這本書到現在還定期再版。
朵拉突然知道馬修是如何獲得這些文件的了。指派替嫌犯辯護的律師有權調閱警方資料。因此這些文件胡吉.蘇利森的律師全都可以到手。朵拉很快翻閱紀錄,看哪幾次偵訊是有律師在場的,好得知他的律師是誰。最初幾次胡吉是自己一個人。這很正常,通常大家一開始都不會要求有律師陪同,可能是因為覺得這樣會讓自己顯得可疑;但是等情況不妙以後他們就會有所遲疑了,然後就會拒絕在沒有律師的情況下回答問題。胡吉顯然就是這樣,朵拉看見他在偵訊最後要求要有律師。
最後的證人是布恩斯蘭咖啡館的酒保跟https://www.hetubook.com.com把海多爾從醫院載到市中心的公車司機。
這部分她就如魚得水了。內容全部都是冰島文,或許這就是龔特萊家決定雇用冰島人的原因。每一頁上都滿是潦草的註記,可能是馬修試圖自己看懂的努力。大部分文件的右上角馬修都寫上這是警方偵訊誰的紀錄,以及此人跟哈洛德的關係。胡吉.蘇利森的偵訊報告佔了大多數,目前他還被警方拘留,等待檢方起訴。朵拉頗感興趣地發現在偵訊過程中他的身分一直都是嫌犯而非證人——這等於已是定他罪了。因此他跟證人不同,沒有毫不虛假地陳述事實的義務。他愛說什麼都可以,雖然這樣在法庭上對他沒有好處——如果嫌犯說自己在案發時刻跟唐老鴨在一起吃飯之類的話,通常法官都會不高興的。
一眼望去這裡的文件似乎不夠多,應該無法涵蓋所有的調查資料。或許馬修只設法弄到了部分;事實上他能夠不經由正式管道就能到手這些文件已經讓朵拉驚訝了。她翻閱之下發現是警方偵訊紀錄的影印本。上面的印記註明日期是兩星期前。
指派給他的律師叫做芬納.玻卡生。朵拉知道這個人。他通常都被指派為被告的辯護律師。換句話說,沒有客戶主動去找他。朵拉確信只要有足夠的錢,他會把警方文件交給馬修。她對自己的推理能力感到滿意,開始閱讀內容。
接下來有幾張影印的現場照片。雖然黑白影像十分模糊,還是能看出和*圖*書有多嚇人。現在朵拉更能深刻體會發現屍體者的驚駭了。她懷疑他是否能走出這個陰影。
一開頭簡短的介紹說《女巫之槌》是數一數二的惡名昭彰之書。一四八六年初版,原是指導宗教審判官如何辨識、起訴並處決女巫的書籍。書中描述的黑魔術跟某些平民的習慣在現在看來是褻瀆,而當時則可處極刑——罪犯被活活燒死。這篇文章說此書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跟巫術是實際存在的現象,而且是邪惡且違反自然的。新的法規認定光是相信黑魔是女巫施法的各種誇張描述,大多是跟惡魔性|交等等。最後第三部分制定起訴女巫的規章,強調可以用刑求讓嫌犯認罪,隨便什麼人都可以作證指控嫌犯,無論該人是否有污點也無須符合任何標準。
酒保叫做博卓.榮申,那天晚上大概一點的時候他替海多爾服務過。接下來一小時海多爾又叫了他幾次,最後兩點的時候他的朋友們到了。酒保說他記得海多爾,因為那天晚上他喝得又急又快。
接著是有嫌疑,至少是暫時有嫌疑的人。其中當然包括胡吉.蘇利森,他一直堅稱自己無辜。朵拉急急看過他的偵訊紀錄。胡吉說那天晚上他跟哈洛德在市郊斯克雅弗德的一場派對上碰面,之後一起出去了一下,哈洛德說要回去繼續派對,胡吉就自己回市中心去了。開始幾次偵訊胡吉都沒說他們倆一起去幹什麼,只含糊地說在墓園散步。後來他發現自己蒙上殺人罪名在林格伯特的公寓拿哈洛德要買的毒品。他發誓在那和_圖_書之後就沒見過哈洛德,他懶得再出門,就待在家裡了。他無法說出這些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說自己醉得一塌糊塗加上嗑藥神智不清。
這本書的作者據說是兩位道明會士:當時科隆大學的教廷督導雅各.史賓格跟薩爾斯堡大學神學教授兼提洛爾宗教審判長亨利希.克拉瑪。本書大部分內容據信由後者所撰,因為他自從一四七六年開始就廣泛參與起訴女巫。教宗諾森八世促成此書撰寫,由此看來他也不是個特別討人喜歡的角色。他在一四八四年頒布了名為「至高希望」(Summus desiderantes affectibus)的教宗訓令,授權宗教審判團起訴女巫,視巫術為褻瀆,開啟了歐洲獵殺巫師的風潮。
公車司機也記得最後一趟車上載了海多爾。那班車上沒人,他們兩個聊了起來,討論醫護系統的現況以及老人糟糕的待遇。據朵拉看來海多爾的不在場證明似乎滴水不漏。哈洛德的其他朋友也是。只有胡吉例外。
答案在最後。警方偵訊了海多爾,當天他一直在市立醫院工作到午夜。他在醫院打工,所以沒去派對。海多爾一個月會去醫院幾次,如果有人生病或是請假的話他就去代班。他帶了換洗衣服,在醫院洗澡換衣之後,搭公車去市中心。他說那時他的車壞了,並且提供了修車廠的名稱。海多爾說他本來打算換車去斯克雅弗德的,但錯過了最後一班車,就決定直接去市中心的咖啡廳等其他人,而不叫計程車或是走路去。他說他有和*圖*書打電話給他們,他們說就要來了。他在約一點的時候到達布恩斯蘭咖啡館,叫了一杯啤酒,他說兩點多的時候那些人才終於搭計程車來。
這位教宗在老年時還飲用人乳並且換血,試圖延長壽命。此舉非但沒能讓他返老還童,反而讓三個年僅十歲的男孩失血過多喪命。
所有參加派對的人說詞都一樣。派對九點開始,兩點結束,然後大家一起到市中心去。哈洛德在午夜時分跟胡吉一起離開,但沒人知道為什麼。這兩人只說他們要出去一下,然後就搭哈洛德叫的計程車走了。兩個小時以後其他人放棄等待,去酒吧喝酒了。警方詢問有沒有人打電話給胡吉或是哈洛德,他們的回答也都一樣:那天晚上哈洛德手機電池沒電,打電話給胡吉則手機跟家裡都沒人接。哈洛德家裡的電話也沒人接。至於當天晚上他們何時回家,這個問題看來只是形式而已。這群人在不同的時間離開,有些到清晨五點還沒回家。名單上的那幾個學生最晚離開,那時之前沒出現的醫科生海多爾也到市中心來了。朵拉繼續看下去,希望警方也有偵訊他。他似乎是唯一一個謀殺案發當時沒有在派對上的人。他在哪裡?朵拉想知道。
朵拉行動電話的鬧鈴提醒她現在差十五分五點。她很快翻到最後的驗屍報告。真奇怪,她想著站起來。第七部份的分隔頁之後什麼也沒有。這部分是空的。
接下來是其他的證詞,歷史系的老師等等。內容主要是他們對哈洛德有多少認識,而大家的回答也都一樣——除了在學校之hetubook.com.com外沒有往來。哈洛德遇害的那天晚上在教職員大樓的會議旁邊又有個問號。這次會議是為了慶祝跟挪威某大學的巨額伊拉斯莫斯獎學金合作計畫。朵拉從字裡行間推斷所謂的「會議」其實是一直進行到深夜的雞尾酒會。最後的客人在午夜離開。除了系主任岡納.格斯維克跟哈洛德的論文指導教授索爾博卓.歐拉夫森之外,所有的名字都眼生。
這些紀錄並沒有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而是依被偵訊的對象來整理的。有幾個證人只接受了一次偵訊。像是大學的門房、清潔工、哈洛德的女房東、遇害當天晚上載過哈洛德跟胡吉的計程車司機,以及幾個同學跟老師。發現屍體的歷史系系主任被偵訊了兩次,因為第一次他震驚過度語無倫次。朵拉憐憫這個可憐人;這種經驗一定非常嚇人,發現屍體倒進自己懷中的恐怖可以從他的每一句話中感受出來。
她放下印出來的資料。雖然這很有趣,但一本已經有六百年歷史的書對釐清哈洛德.龔特萊之死的疑雲沒有什麼幫助。她看錶發現自己只剩下一小時。她把資料釘在一起放到旁邊,轉回檔案夾,翻到第六個部分:警方調查。
印表機印出來五張紙而非朵拉預期的一張。網頁的資訊顯然不只螢幕上顯示的分量,朵拉一面走回辦公室一面閱讀。
警方一開始也懷疑哈洛德參加斯克雅弗德派對的朋友們,但他們是以證人的身分接受偵訊。總共有十人,包括朵拉之前在檔案中看到的那五個名字中的四人,唯一不在的是醫科學生海多爾.克里斯地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