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另一方面,當事人周遭的人也不一定都能體諒,比如有誰能理解居然會有人興起控制不了的衝動,想傷害另一個人,甚至傷害某個孩童呢?這當然會讓非當事者心生畏懼,他們該如何確定患者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執行那些危險的妄念呢?
儘管如此,深怕有一天會控制不了自己意念,這種憂慮對當事人卻是實際存在的威脅,這種威脅令他們難以忍受,並且使他們陷入莫大的恐慌中。基於這種原因,他們會不斷觀察、質疑自己與自己的行為,不斷注意可能顯示他們會失控的各種跡象,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於是這種精神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砌築的牢獄圍牆也越來越高,終致無法克
和-圖-書服。
(全書完)
第一次聽到「強迫症」這種病時,我一方面感到著迷,同時又大為震驚,這種完全發生在腦子裡,隱而不顯的症狀,對當事人而言有時卻是真真切切的地獄,因為他們越是想掙脫強迫意念的束縛,越是想擺脫這些令人畏懼的想像,將它們驅出腦海,它們就越是強大。
這些意念往往帶有攻擊性,帶有宗教或性|愛特質,而且往往陰險地指向患者最愛的事物、人,或是他們最大的恐懼。強迫症一旦發作,就可能擴及各種生活領域,逐漸剝奪患者的自由。當事人心中懷有莫大的羞恥感與
和圖書
罪惡感,因此往往要等過了好多年後才有勇氣告訴他人,尋求協助。另一方面,這種疾病通常不會立刻被人認出,尤其在鄉下地區,不一定立刻就有辦法找到能正確診斷這種症狀的專業人士,因此專家認為平均霈要七年半的時間,強迫症患者才有機會開始接受適當的治療。越及早接受治療,他們就越容易擺脫強迫症狀,效果也越佳。患者本身所畏懼的也正是這一點,他們深怕會控制不了自己,向自己腦裡的惡魔屈服,實際上除非另外出現其他嚴重的病態心理,像是完全缺乏同理心、良知或責任感等障礙之外,全世界都未見有這種案例。因此有人說:「強迫症患者和-圖-書是沒有犯行的罪人。」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想並不代表做!」如此看來,一般人的恐懼其實是毫無理由的。
雖然這本書純粹是虛構的,書中描述的病症卻以事實為基礎,只不過書中主角的病情極為嚴重頑固,一般的強迫症很少會到這種地步。另一方面,每一個「正常人」也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強迫行為:誰不曾再次返回家裡檢查熨斗是不是真的關了?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曾短暫有過怪異的念頭,曾經在短短一瞬間強烈想要說出唐突不得體的話,甚至做出危險的事情。一般而言,這種念頭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會固著在強迫症患者腦裡。「正常」與「病態」的界線是會改變和_圖_書的,某人認為特別潔淨的,在另一個人看來可能是洗手怪癖。普遍而言,我們可以說,一旦這種情況讓我們感到痛苦,就是該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強迫意念(包括所謂的「巫術思維」,相信光靠自己的意念或特定儀式就能影響事物的發展過程)往往導致強迫行為,例如不斷洗手或檢查,而在文學作品或電影裡這一類的強迫行為(據估光是在德國,就有約一百五十萬名強迫症患者)經常被表現為荒謬又可笑的怪癖,這使當事人與他們的家屬承受的壓力更大。強迫症症狀的範圍與程度可以擴大、嚴重到致使他們無法過「正常」的生活:例如為人父母者再也無法照顧自己的子女,因為他們和*圖*書深怕會傷害子女。對強迫症患者而言,他們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另一些人再也無法開車,再也無法經過擺放蠟燭的架子,總是遠離尋常的廚刀或其他「武器」,或是忍不住一再進行外人眼中看來異常可笑的數字儀式,因為他們害怕不這麼做就會「出事」;另一些人則認為自己會突然性侵他人……諸多恐懼多到無法一一列舉。除此之外還加上之前我們所說的,每天都伴隨著他們、令他們難以忍受的羞恥感;以及深恐有人會發現他們「不對勁」,發現在他們身體裡住著一個「惡魔」的恐懼。「什麼都得藏起來」……這種試圖掩飾內在折磨與痛苦的嘗試會帶來莫大的緊張,甚至可能導致生理上的負面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