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哲學,結果共24筆

中國文化講話/ 羅香林 饒宗頤 劉百閔 林仰山 徐慶譽 錢穆 /

香港廣播電台1954年春特請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兼東方文化硏究院院長林仰山教授——Professor F.S. Drake 轉約港大同仁擔任廣播,以中國文化為總題,共分六題:(一 )中國民族,(二)中國文字,(三)中國文學,(四)中國美術,(五)中國哲學(先秦),(六)中國哲學(秦後)。由香港大學東方文化硏究院及中文系同仁分別擔任撰稿,由簡又文先生用粵語廣播,講詞經先後刊載華僑日報。

各篇以適合社會一般聽衆的需要為目的,內容力求簡明通俗。又因廣播時間的限制,對毎一問題只能提出大綱,未便詳細敍述,逍漏的地方很多。今為便於社會一般人士瞭解中國文化起見,將原稿略加訂正,並附列參考書目,印成專冊,以廣流布。

中國文化問題,範圍廣泛,自非上述六題所能槪括,更非短短數萬言所能暢述無遺。但如果把這部講稿作為瞭解中國文化的初步介紹,對社會一般讀者,或亦有所裨益。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西藏生死書/ 索甲仁波切 /

希望每個人不畏懼死,也不畏懼活;希望每個人死得安詳,死亡時能夠得到最有智慧、最慈悲澄明的關懷;希望每個人透過心性和真相的徹悟,找到終極的快樂。

《西藏生死書》是一本契合時代需要的書。書中,作者索甲仁波切深入討論了如何認識生命的真義,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幫助臨終者和亡者。《西藏生死書》提供給讀者的,不僅是有關死亡和臨終的理論性描述,還有實行的方法,可以用來了解死亡和臨終的真相,幫助自己和他人死得寧靜而充實。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紙牌的祕密/ 喬斯坦.賈德 /

出版21年,全球翻譯36種語言,媲美《愛麗斯夢遊仙境》的當代哲學經典!

活著的感覺是如此美妙,人們卻淡忘了這種感覺;

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是不可思議的奇蹟。

漢斯的媽媽在他年幼時離家出走。數年後,漢斯和爸爸兩人決定驅車前往哲學的故鄉希臘,尋找媽媽的下落。途中,漢斯邂逅了一位謎樣的小矮人,小矮人送他一個放大鏡。不久之後,漢斯意外獲得了一本精巧的小書,恰好可以用放大鏡來閱讀裡面的故事。

一個宛如童話世界的奇幻故事就這麼展開。漢斯一面和爸爸繼續開車前進,一面又在放大鏡底下,看見兩百年前一個神秘的島嶼上有兩個落難水手,他們身旁有五十三個奇妙的人物,都是從紙牌裡面走入現實世界的。這趟虛實交錯、奇妙動人的旅程,除了帶領漢斯一步步前往母親的所在,同時也開啟了他對生命和世界最美好的想像與驚嘆……

和《蘇菲的世界》一樣,《紙牌的祕密》能為不同生命階段的讀者帶來截然不同的體悟:年幼的孩子可以享受這本書中宛如童話的故事樂趣;年紀長一點、具備基本哲學思考能力的孩子可藉由本書開始思索關於人生最基本的哲學課題;一般的成年讀者更可以藉由這本書去思索在忙碌生活中已然忘卻,甚或是全然不曾思考過的人生大哉問。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維根斯坦的甲蟲:26個讓你腦力升級的哲學思想實驗/ 馬丁.柯亨 /

風靡台灣的英國哲學怪才馬丁.柯亨又來了!繼暢銷書《101個有趣的哲學問題》、《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之後,為你帶來26個讓你絞盡腦汁的哲學思想實驗,讓你深入哲學家的腦袋,找到腦力升級的工具!

馬丁.柯亨的著作是一場智識的饗宴。他探討歷史上重要的思想實驗,不僅展現出淵博的學識,而且妙語不斷,偶爾還有引人發噱的虛構情節,使得這部著作的哲學價值更添趣味。——Zenon Stavrinides,布萊福德大學

馬丁.柯亨的著作對主流哲學家有許多妙趣橫生的評判,其寓教於樂的獨特寫作風格,就是為了讓一般讀者也能親近哲學觀念。——George MacDonald Ross,里茲大學

數千年來,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科學家都共同採用一種效果強大卻又神秘難解的技巧,本書實際上就是這種技巧的發展歷程,記錄前人為了解釋這個世界所提出的各種理論……思想實驗的重點就是想像力。——馬丁.柯亨

在哲學與科學的各個領域中,思想實驗都扮演了核心性重要角色,藉此在「心智實驗室」裡釐清複雜的觀念,解決各種謎團與問題。本書以獨特方式呈現出濃縮的思想實驗歷史,邀請讀者主動參與這項影響力與成果都超乎意料的傳統。

本書的核心,即是取自這段迷人歷史的生動案例。包括牛頓那隻裝滿水的水桶、柏拉圖的秘密洞穴、聖阿奎那的食人天主教徒、伽利略從比薩斜塔丟下的那兩顆球、維根斯坦那隻裝在火柴盒中的甲蟲;此外,還有氣體人的天梯、貼滿漢字的房間、穿越時光的雙胞胎、烏龜與人的賽跑等等有趣的思想實驗。每一則實驗之後都附有一篇討論,為讀者提出可能的推論與後果。

在本書末尾,作者詳細探討思想實驗的方法,並提出關鍵要點,供有意運用思想實驗探索新事物的讀者參考,迅速提升讀者的思考能力。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梁漱溟 /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九二一年初版,本書為一九二二年十月之第三版——透過審視東西文化的發展和局限,重新評價儒家思想;是梁漱溟先生「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漱溟先生力抗新文化運動全盤西化的論調。從穿透文化的表層,探究文化的根源,理出傳統文化的精要,以求用固有的文化解決中國的問題。他指出文化緣於生活,生活緣於人們的態度,而態度出於意欲。他說,由於意欲的不同,中國、印度和西方形成世界上三種不同的文化形態:西方文化是「竭盡全力去滿足欲求」;而中國文化是「遇到問題,強調隨遇而安,與欲求調和」;至於印度文化則是「因為欲求與現實有矛盾,便將兩者都鄙視,只強調宗教」,這便是他所稱的世界文化的三條路向。本書中對於東西文化本質的說明、差異的比較和分析,極富開創性和啟發性,對後世影響甚深,並被視為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西方的沒落/ 史賓格勒 /

《西方的沒落》是20世紀上半葉德國著名哲學家史賓格勒的作品。在書中,作者以文化形態學為模型,以歷史比較的觀相學為方法,參照有機體的生命節奏描述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並在比較視野下揭示了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沒落的命運。「西方的沒落」不是歷史的預言,而是歷史的批判,是對資本主義文明及其賴以確立的歷史理性的批判。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

從困頓到覺悟,一封信改變了一個十四歲少女的世界……

有一天,十四歲的蘇菲放學回家,發現信箱裡有一封給她的信,沒有郵戳,沒有寄件人姓名。信中的字條寫著兩個問題:「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

一天天過去,蘇菲不斷收到匿名信,在某個神祕導師的指引下,她透過信中文字,開始修習「哲學課」,認識了從希臘哲人到康德、從馬克思到佛洛伊德等西方哲學家所思考的大問題。

同時,蘇菲還接到另一些不尋常的來信,是「艾勃特上校」寫給「席德」的生日卡片和信件。蘇菲不認識席德,但兩個女孩的人生卻不斷交錯;另一方面,匿名哲學課仍繼續透過信件進行,蘇菲越來越著迷於人類千百年來反覆爭辯的哲學和人生問題,不過此時,她所生活的世界卻出現不合常理的驚人變化,彷彿魔術師的戲法,好戲才正要上演……

面對一連串的奇異事件,以及神秘的「艾勃特上校」,蘇菲開始運用學習到的哲學知識來應對,但事情的真相卻遠遠超出她的想像。當蘇菲漸漸釐清了所有謎團後,終於再次能以「彷彿乍見」的眼光,審視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生活的藝術/ 林語堂 /

「生活的藝術」是幽默大師林語堂最為人知的著作,最早以英文的方式書寫向外國人講述中國人的生活哲學。

他自稱是「有東方精神也有西方精神的人」,也是少見深刻了解中國又能以優美英文風靡美國的中國人;是難得肯面對中國民族性的優、缺點,不避諱批評中國是根本敗類民族,卻又有意願、有能力為中國辯解的中國人;是罕見真切明白西方人,尤其美國人之所好,在投其所好時又能維持民族風骨的中國人。

最足以代表上述這些複雜特色的著作,就是「生活的藝術」一書。它是中國作家高踞美國暢銷書籍排行榜第一名長達一年的唯一著作;也是林語堂譯本最多、銷路最廣,也最膾炙人口的傑作。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瑪雅/ 喬斯坦.賈德 /

《蘇菲的世界》作者賈德最新哲學小說,入選聯合國讀書人每周新書金榜。

在南太平洋的國際換日線上,痛失愛女的生物學家遇到一對神秘夫妻。這位西班牙妻子安娜有一種驚人的美。每個人看見她覺得似曾相識,可是都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她……作者在永生與必死之間,在天使與蟾蜍之間,宣告了人類對於永生的憧憬及對生命永不妥協的渴望。

《瑪雅》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是帶有懸疑色彩的愛情小說,還是深寓哲思趣味的散文隨筆?或者,是探討生命起源以至人類演化的科學著作,還是關心永恆並且觸及來世與輪迴的宗教假設?正確的答案是:以上皆是。如果再加上解說西班牙畫家哥雅的瑪雅畫像的神奇軼事,內容就更完整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湖上閒思錄/ 錢穆 /

「湖上閒思錄」係錢穆先生探討中西文化比較之著作,在哲學、科學、宗教、政治、社會、人生會合等多方面均有討論。先生自言,『歷史限於事實,可以轉就本己真相即明,而文化則寓有價值觀,必雙方比較,乃知得失』。「湖上閒思錄」就人文與自然、精神與物質、情與欲、理與氣等項進行比較,抉隱發微,不尚空論,為治中國文化者所必當研讀。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愛與生的苦惱/ 叔本華 /

叔本華創作的《愛與生的苦惱》講述了:唯有站在最高的立場,才能獲得絕對的真理。

慾望越強烈、越貪求我欲之滿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越多越深。

一個人的認識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為天才,苦惱最多。

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和倦怠之間擺動,這二者就是人生的終極要素。

妄想產生的歡喜愈大,一旦消失,所得痛苦也愈深。

儘管人生多熙攘紛雜,但對它的眷戀、對死亡的恐懼,原本就是幻想在作祟。

當我們快樂時,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當處在痛苦中時,則覺得度日如年。

一個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在他酣睡時,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時刻,就是在他覺醒的瞬間。

親情經常擊敗自私心,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以維護子女。

苦惱並非從外界注入,它就像流不盡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們心底,但一般人都視而不見。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愛的藝術/ 埃利希.弗洛姆 /

猶太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埃利希.弗洛姆是一位出色的精神分析社會學家。

《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

《愛的藝術》中最偉大的貢獻無疑是糾正了弗洛伊德關於愛情與性有著莫大關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後者決定前者的錯誤判斷,同時提出了一個人積極的、引人向上的愛情觀。愛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衝動,也不再過於褊狹地指向男女之間的性別之愛。

此書的人本觀點尤其值得稱道,作者認為愛情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類擺脫人際孤獨感的必然之路。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的前提就是擁有愛的能力,這能力是能將愛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的因素,比如奉獻、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每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茫茫人海中尋求另一個獨立的個人來實現統一,擺脫孤獨,這就是愛情。歸根結底,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事,而非慾望的事,也非人類本能的事,這裏的人不是被本能與慾望所驅使的野獸,而是能將本能與慾望控制於掌中並以人類高尚的精神性作為應答人類生存問題答案的理性人。

弗洛姆還談了許多愛情的錯誤形式並在書的最後一章詳細闡釋了愛的實踐,紀律、集中、耐心、興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戀、積極活動分別是必要條件和特殊條件。其實,這些東西與其說是獲取愛情能力的條件,還不如說是一個人理性生活的條件,不論你是不是打算去愛別人,只有你生活在這世界上並有著擁有美好生活的願望,作為一個個體,你需要去獲得這些條件,唯有如此才能在與他人的聯繫中收穫快樂和對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個傭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過一生。

《愛的藝術》實在是一本精彩絕倫的小書,對於我來說是一場愛情觀上的撥亂反正,對於很多以對愛情嘲諷與不屑來逃避自己的生存困境的宅男們來說,也是一場深刻的教育,弗洛姆本人也以自己的幾十年的感情生活詮釋了愛的藝術需要時間的打磨,但是愛的本體——人要對未來與當下充滿生活的信心,而不只是活下去的生存慾望。愛不應成為一聲嘆息,一場絕望的苦旅,而應成為生活激昂奮進的目標,成為一個對世界慷慨的贈與和人類不朽靈魂的禮讚。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易中天 /

今日的文化超偶來談先秦的文化超偶

二〇〇五年,易中天在中國大陸央視頻道「百家講壇」講了「漢代風雲人物」系列講座,將歷史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給大眾,大受好評,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學者之一,二〇〇六年的「品三國」系列講座讓他聲望與名氣一路攀升,二〇〇八年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系列講座更吸引了愈加驚人的收視人口和媒體佳評。如果說孔孟楊墨老莊商韓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明星學者甚至文化超級偶像,那麽說易中天是今日的明星學者甚至文化超級偶像,一點都不為過。

讓諸子還原為真實的人物,不再死板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易中天所主講央視同名節目的原稿,不受錄製節目時間限制,所以內容比電視節目更為豐富精彩。易中天在書中一一講述了春秋戰國諸子,不但講他們的學說內容,更將這些思想家的生活、成長背景和性格做了生動的描寫,將原本在讀者印象中只是書本里呆板而死氣沈沈的姓名字型大小和說明文字,還原為一個個有喜怒有好惡、敢言敢行、追求真我的人物。

細說先秦諸子思想,為中國崛起溯源

易中天從先秦諸子的背景、動機和理念,一一剖析了春秋時代儒、道、墨、法各家的思想。這樣的剖析不但幫助讀者了解兩千多年來中國在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發展的來由,更為理解廿一世紀的中國崛起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如果說《漢代風雲人物》和《品三國》將中國崛起的氣勢和謀略做了歷史溯源,那麽《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就是在思想上為中國崛起溯源。既然中國崛起在全世界已經被毫不懷疑地重視著,這樣一番重新審視中國崛起的思想源頭,其價值顯然更高。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傷心咖啡店之歌/ 朱少麟 /

馬蒂在絕境下,不得不踏入傷心咖啡店,在那兒,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追求的事物,吉兒為社會奉獻,素園為生活壓力所惱,藤條追求財富,小葉默默地為海安看守著傷心咖啡店,而完美的海安是大家所追求的,但他卻是無可自拔的自戀狂。在一次夜遊一行人到了海邊,每個人大聲地辯論『自由』的定義。最後馬蒂終究不甘於固定的生活,決定放棄升遷的機會,動身前往馬達加斯加島,尋找海安口中的耶穌──自由。在一個有別於台北喧鬧的落後島上,馬蒂追尋著耶穌,她領悟到人來自虛無,終於虛無。馬蒂為保護耶穌而犧牲自己,海安為了耶穌毀了自己容顏后不知去向,小葉也悄悄地離開了。傷心咖啡店關閉,一間新的店開幕,不變的是,招牌上深藍的燈光仍不停地閃爍。

傷心咖啡店深藍色的燈光存在於城市最晦暗的角落,一閃一閃,向每一個傷心苦悶的人招著手……

失去工作,失去愛情,在最傷心的絕境中,馬蒂走進了傷心咖啡店,以一杯咖啡的代價,經歷了人生中最混亂豐富的旅程;她看見了人間最浪漫壯麗的感情,也看見了世上最孤獨無情的人,掙扎著找尋生命意義的漫遊者,還有無可救藥的暗戀狂,他們都敢於用生命作賭注,來換取一個出口,而馬蒂找到的出口名叫自由……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複雜: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 沃德羅普 /

這部書敘述一群美國科學家如何開創「21世紀的科學」的故事,對正在形成的科學的複雜體系做了深入淺出的描述。介紹了「一場新的啟蒙運動」。故事是,美國的一些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越來越無法忍受自牛頓以來一直主導科學的線性和還原的思想束縛。他們在各自領域發現,這個世界是一個相互關聯和相互進化的世界,並非線性發展的,並非現有科學可以解釋清楚的。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上不僅存在著混沌,也存在著結構和秩序,他們逐漸將自己的新發現和新觀點聚集起來,共同努力形成對整個自然界,對人類社會的一個全新的認識。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回憶蘇格拉底/ 色諾芬 /

本書作者色諾芬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他回憶了蘇格拉底一生的言行,著重追述了蘇格拉底對政治、宗教和道德等問題的看法。蘇格拉底是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的希臘貴族奴隸主思想家,他精力充沛、慷慨大方、幽默異常。畢生從事口頭宣傳,語言生動,邏輯嚴密,富有哲理。與人談論時,常從別人的謬誤或矛盾著手,把別人思想引到他要闡述的問題方面來,但他沒有留下著作。因此本書的問世為深入研究蘇格拉底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12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