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
简体版 | 繁體版
搜尋標籤民國,結果共70筆

鶴驚崑崙/ 王度廬 /

本書為王度廬所著《鶴鐵五部曲》第一部《鶴驚崑崙》。

《鶴驚崑崙》原題《舞鶴鳴鸞記》,發表於一九四○年四月《青島新民報》;有廿四回,都五十萬言,單行本改以今名。按報上連載時序,本書是在《寶劍金釵》、《劍氣珠光》之後;然以小說人物關係而言,實為五部曲之首。主要是描寫江小鶴與鮑阿鸞之間愛恨情仇的「命運——心靈悲劇」。今先將故事梗概簡述於次:

江湖上有一位老武師鮑振飛,執掌崑崙派門戶,人稱「鮑崑崙」。鮑振飛門下,有一劣徒江志升,因犯淫戒,遂為鮑振飛率徒眾慘殺。江志升的獨子江小鶴年方十歲,本欲懷刃為父報仇,卻為鮑振飛所阻,將他收留下來;日後漸與鮑振飛之孫女阿鸞生情。鮑振飛心懷鬼胎,日夕不安,終想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小鶴遂以十四歲之髫齡,逃脫虎口,流落於江湖。待小鶴逃到秦嶺時,為九華山無名老俠所救,收為關門弟子,盡傳絕學。

十二年後,江小鶴藝成下山,鮑振飛自料不是敵手;遂利用龍門俠嫡孫紀廣傑對阿鸞之癡情,將阿鸞許配於他,想藉龍門俠之力,為鮑家擋災。孰知阿鸞深心之中,猶自念念不忘江小鶴!

紀廣傑自恃驕狂,又心疑阿鸞與小鶴有私,乃沿途遍書「捉拿江小鶴」的字樣,欲激小鶴出頭拼鬥。小鶴本欲下手懲戒,卻在正陽縣(屬河南)看見紀廣傑放賑救災,心敬他是一位「俠義」,遂含垢忍辱,不與計較,並在暗中幫他劫富濟貧。後紀廣傑大鬧武當,失足墜崖,也多虧小鶴相救,始得活命。

鮑振飛亦知紀廣傑不可恃,遂遠遊川中,不敢回家。阿鸞聞聽爺爺流落在外,心中不忍,便匹馬單刀前往尋找;經過秦嶺時,為賊寇擄上山去;紀廣傑來救,亦失手被擒,二人乃雙雙成為階下囚。江小鶴趁夜下山,將兩人救出險地。阿鸞感到恩仇糾葛,情孽牽纏,實是無法解脫,遂跳崖尋死;未料又為怪俠鐵杖僧所救,將她送往雲棲嶺九仙觀中暫且棲身。

江小鶴遍尋阿鸞不獲,只好死心;卻輾轉入川,將鮑振飛拿下,擬解回故鄉鎮巴,當著地方父老之面,為民除害。那知途中鮑某被鐵杖僧救走,小鶴追至九仙觀,卻碰見阿鸞。阿鸞為救乃祖父之命,情願自刎替死;小鶴搶救不及,阿鸞已血濺五步,氣若遊絲。在小鶴下山找車之際,阿鸞垂危之軀再為九仙觀惡道姑所擄;雖復為小鶴的啞師兄所救,然傷上加傷,回天乏術,終於淚盡燈枯,香消玉殞!

小鶴被惡道姑所誆,趕上武當山要人,獨鬥武當「七大劍仙」;最後才得知阿鸞早已玉落珠沉,而鮑振飛也懸樑自盡。自此恩仇了了,意冷心灰,乃返九華歸隱,改名「江南鶴」雲。

本書主題始終圍繞著江小鶴與鮑阿鸞自小至長的「愛」、「恨」糾葛關係而作種種經營。作者以細入毫芒的筆觸來描寫「鶴」之恨與「鸞」之情;終因愛、恨不能相容,鶴、鸞悲而失侶。是以本書原名《舞鶴鳴鸞記》,富有相當濃的文學意味;而江小鶴下山尋仇,鮑崑崙一夕數驚!則為《鶴驚崑崙》題中應有之義了。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緬北之戰/ 黃仁宇 /

這是黃仁宇先生的第一本書。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抗戰時期的戰地報告,是記錄中國抗日遠征軍在緬北進行會戰的實錄,也是研究緬北戰爭的第一手歷史資料。

本書從中國部隊進入緬北地區保護「東京路」開始,以記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戰鬥場面。作者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以最切身的角度記下了這場戰爭的各種實況,非常珍貴。

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軍佔領了緬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軍可以直趨中東,控制印度洋。緬甸的淪陷對中國戰場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滇緬公路被切斷,西南的國際交通僅靠「駝峰」航線維持。因此,中、美、英三國都認為必須反攻緬甸。

一九四三年春,中國駐印軍的補充、訓練大致完成,反攻緬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時機業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黃仁宇和一群軍官作為先遣部隊,飛過「駝峰」到達印度的藍伽姆,設立新一軍的總部,此後一年半他就參与了反攻緬甸的行動,並且成為一名前線觀察員,當起了戰地記者,一邊服役一邊寫了十余篇文章,投到當時最負盛名的《大公報》及其它報章。一九四五年三月結集後由上海大東書局出版,成為黃仁宇的第一本著作。

本書在出版六十年後重新問世,正可帶領我們進入黃仁宇心路歷程的出發點,對於黃仁宇的人生觀與歷史觀當有更多的了解。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半生緣/ 張愛玲 /

《半生緣》講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顧曼楨家境貧寒,自幼喪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養活。曼楨畢業后在一家公司工作,與來自南京的沈世鈞相愛,世鈞深深同情曼楨的處境,決定與之結婚。曼璐終於也嫁人了,姐夫祝鴻才是個暴發戶,當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厭棄之心,曼璐為了栓住祝生出一條殘計……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張愛玲的筆下一晃就過去了,曼楨和世鈞又在上海相遇,而歲月變遷綠樹早已成蔭……

本書收錄張愛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初載一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一日《亦報》,題《十八春》,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上海亦報社出版單行本;經張愛玲改寫后,以《惘然記》為題連載於一九六七年二月至七月《皇冠》月刊,一九六九年七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單行本,改名《半生緣》。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夢回青河/ 於梨華 /

《夢回青河》是於梨華1963年的成名作。也是她寫作生涯首部長篇小說,寫大家庭的錯綜,是極少數以敵偽統治的時地為背景的華文小說。

作品以20世紀30年代抗戰初期浙江水鄉為背景,通過林氏大家庭在時代動蕩中的悲歡離合,以一個姑表兄妹的三角戀愛為經,以一個大家庭中複雜的人物關係為緯,交織成愛怨錯綜的悲劇,記錄了那個年代人們在愛情和慾望中的狀態,被譽為「民國時代的《紅樓夢》」。

於梨華:海明威曾經說過,第一部長篇小說會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因為那時你的閱歷還不深,無法去掉自我的色彩。我自己年輕時候的個性和小說中的定玉比較相近,小說也正是以定玉的角度「我」來寫的,我那時很像定玉,聰明、頑皮、率真,而又有些心計,曾暗戀過表哥,因為去美國很久不見,所以在小說裡將「表哥」林國一這個人物美化了。但是你們不要對號入座,因為我對每個人物都進行了很多演繹。那時我的這本小說出版後很轟動,電台天天晚上8點至9點會聯播這部小說,一到播時,我的父親就出去散步,他不要聽,因為他覺得書中的父親是在說他,其實不是這樣的。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賽金花/ 趙淑俠 /

作者掌握豐富的中外文資料,以清末名女人賽金花傳奇性的一生為經,當時社會形態和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為緯,從人性及女性的共同感應做出發點,撰寫成這部小說。

立意新穎,言人所未言,內容曲折淒美、細膩深刻,曾在臺、港、美、新加坡等地連載,並榮獲中山文藝獎及金鼎獎。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惘然記/ 張愛玲 /

這小說集裡三篇近作其實都是一九五O年間寫的,不過此後屢經徹底改寫,『相見歡』與『色,戒』發表後又還添改多處。『浮花浪蕊』最後一次大改,才參用社會小說做法,題材比近代短篇小說散漫,是一個實驗。

這三個小故事都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麼些年,甚至於想起來只想到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與改寫的歷程,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得。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了。因此結集時題名『惘然記』。

其中〈相見歡〉、〈色戒〉、〈浮花浪蕊〉是寫於1950年間,張愛玲非常喜歡這三個小故事,甘心一遍遍改寫許多年。她認為『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了。因此結集時題名《惘然記》。』另兩篇小說,〈多少恨〉是電影劇本《不了情》的前身;〈殷寶灩送花樓會是1983年補寫1944年舊作。〈情場如戰場〉則是根據舞台劇『溫柔的陷阱』改編的電影劇本。

免費閱讀加入收藏
2345
跳轉到:
網站簡介 | 商務合作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