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巨浪

作者:閃爍
巨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五十九章 謝幕演出

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五十九章 謝幕演出

由此可見「勝利」號地穩定性肯定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戰艦,在航速降低之後更是「穩如泰山」。由此帶來地直接結果是其炮擊準確性遠遠超過了其他大型巡洋艦。另外因為二百四十毫米艦炮地后坐力遠遠小於四百毫米艦炮,且數量較少,所以「勝利」號在戰鬥時地穩定性比「省」級乙型戰列艦還要出色得多!
打到二點四十四分的時候,第二艘驅逐艦也被從「勝利」號的主炮內飛出來的炮彈給幹掉了。
此時,「黃岩島」號巡洋艦才在距離美軍驅逐艦編隊大概一萬六千米處轉向。
二點三十五分,與美軍驅逐艦編隊的距離縮短到二萬一千米的時候,「勝利」號率先減速轉向,將首尾六門主炮都對準了美軍驅逐艦編隊,隨後就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毫無疑問,二萬三千米的距離肯定偏遠。
可以說,這一場規模不大,毫無懸念的戰鬥讓白佑彬過了癮。
到此時,雙方都別想離開戰場了。
此時還在向前「衝刺」地「黃岩島」號巡洋艦還沒有與美軍驅逐艦交火呢!
命中率不算太高,可是在對付驅逐艦這類小型艦艇,且交戰距離超過了二萬米的情況下,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出色了。
以二百四十毫米炮彈地威力一枚就足以摧毀一艘驅逐艦,只要不是偏得太厲害,運氣不是太糟糕,二枚就足以幹掉一艘驅逐艦了。
面對「勝利」號那無堅不摧的兇猛火力,繼續突擊的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即便「黃岩島」號不參加戰鬥,在三點之前,和圖書另外四艘美軍驅逐艦肯定會被「勝利」號一個一個的幹掉。而美軍驅逐艦要想攻擊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至少需要衝刺近半個小時。也就是說,在美軍驅逐艦靠近主力編隊之前,就已經被「勝利」號上的火炮給解決掉了。
其實,當時白佑彬確實沒有好多事情可做。
僅僅一分鐘后,最北面的那艘驅逐艦就被二枚從「勝利」號與「黃岩島」號上打出的炮彈擊中,且彈著點就在戰艦艦尾的左側。最終,這艘驅逐艦在失去了動力的情況下,只能留在戰場上,並且在三分鐘后被「黃岩島」號擊沉。
二點四十一分,「安徽」號首先向美軍一號主力艦開火。
白佑彬是堂堂帝國海軍上將,需要去做上尉軍官就能幹的工作嗎?
美軍的還擊從二點四十三分開始,並且在二點四十五分的時候,八艘「蒙大拿」級戰列艦全部投入了戰鬥。
在發現那艘美軍驅逐艦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后,白佑彬就讓「勝利」號轉移了目標,沒有浪費炮彈。而「黃岩島」號卻仍然在向那艘美軍驅逐艦開火,似乎不把它擊沉就不會罷休一樣。
三點過五分,在收到了楊定方的命令后,「安徽」號首先將航向向右偏了大概十五度。
當然,就算不考慮第四艦隊的輔助戰艦,勝利的天平仍然倒向了第四艦隊。
艦隊決戰的指揮工作由楊定方全權負責,他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提醒一下楊定方,或者下達一些命令。如果再不讓他做點事情,恐怕他和_圖_書還真有可能帶著旗艦編隊殺入戰場。
與「勝利」號「秒殺」對手不一樣,「黃岩島」號用了至少三枚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彈才讓那艘美軍驅逐艦留了下來。由此也能看出,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彈的威力確實比二百四十毫米炮彈的威力小了很多。當時,「黃岩島」號用的還是裝藥量偏大的半穿甲彈,而「勝利」號一直用的是穿甲彈。
現在,決戰的所有工作都已安排到位了。
僅僅五輪齊射「勝利」號就幹掉了第一艘美軍驅逐艦。
就算按照理想情況計算,在使用複合穿甲彈的時候,「蒙大拿」級戰列艦的避彈區近界也在一萬九千米左右也就是說,超過了一萬九千米,只要沒有超過避彈區的遠界,「省」級乙型戰列艦打出的穿甲彈就不可能擊穿「蒙大拿」級戰列艦關鍵部位的水平防護裝甲,也就不可能對其構成致命打擊。
打了幾輪齊射之後,「勝利」號的戰鬥力迅速體現了出來。
二點四十七分,四艘美軍驅逐艦幾乎同時進行戰術轉向。
五輪齊射,僅僅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而且這還包括齊射前瞄準目標所花的時間。
雖然比起其他大型巡洋艦,僅有六門主炮地「勝利」號在火力方面顯得過於單薄。但是「勝利」號地標準排水量高達三萬八千五百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四萬七千八百五十噸,遠遠超過了其他配備二百四十毫米艦炮地大型巡洋艦,甚至比「海軍上將」級大型巡洋艦以及「皇帝」級、「皇帝」級乙型戰www•hetubook.com.com列艦都大出了一圈。
三十枚炮彈,擊中目標二枚。
此時,白佑彬作為「槍炮長」的本事顯露了出來。
另外作為旗艦適航性以及穩定性被當作了主要性能。
從瞭望員觀察到的結果來看,穿甲彈落在了美軍驅逐艦后煙囪根部,可爆炸卻發生在驅逐艦艦橋的前方顯然,穿甲彈打穿了好幾層甲板與隔板,最終在驅逐艦前方的彈藥艙內發生爆炸(驅逐艦上沒有為炮塔單獨設置的彈藥艙,而是分別在前後設置彈藥艙),然後引爆了彈藥艙內的炮彈
其實,在「黃岩島」號巡洋艦的主炮開火之前,美軍驅逐艦編隊已經被打散了
「安徽」號的艦長是按照對付「羅得島」級戰列艦的經驗來確定交戰距離的,卻沒有考慮到「蒙大拿」級戰列艦的真實防護性能。
在接下來的三分鐘之內,編隊里的另外七艘戰列艦也陸續向選定的交戰對手開火。
當時,很多參謀都覺得不解。
結果,等楊定方回過神來的時候,主力編隊已經完成了編隊轉向。
如果算上楊定方手上的其他籌碼,那麼這場艦隊決戰幾乎毫無懸念。
因為米切爾沒有重組編隊,也沒有改變戰術,甚至沒有改變航向,所以在二點三十五分的時候,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與美軍主力編隊的距離就縮短到了二萬三千米左右。沒等楊定方下達命令,「安徽」號的艦長就將航向調整到了九十度,並且以主力編隊臨時指揮官的身份,給編隊里的八艘戰列艦安排了交戰秩序。
二萬一和圖書千米的距離,美軍驅逐艦上的五英寸艦炮根本就夠不著「勝利」號,而遠在三萬多米外的美軍戰列艦也不會拿「勝利」號開刀,甚至不知道「勝利」號才是整個第四艦隊的神經中樞。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安排的,就是按序交戰就行了。
二點五十分,第4-3巡洋艦編隊趕了過來。
當然,對二百四十毫米艦炮來說,就算隔著三萬米的距離,也能幹掉驅逐艦。
更重要的是,二百四十毫米艦炮的射速並不比巡洋艦上的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慢多少。
結果,在二點五十三分的時候,「勝利」號收穫了第三個獨立戰果。
只是,白佑彬並不知道,這將成為他親自指揮的最後一次炮戰,同時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交戰海域指揮艦隊作戰。
不說別的,美軍沒有複合穿甲彈,就算把交戰距離縮短到一萬六千米,美軍使用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也不見得能夠砸穿「省」級乙型戰列艦的水平防護裝甲。
因為領航工作由肖定邦親自負責,所以「勝利」號一直呆在安全海域。
不說別的,「蒙大拿」級戰列艦的主炮炮塔正面裝甲的厚度就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二點五英寸(五百七十二毫米),頂部裝甲的厚度為二百三十二毫米,並且在前端(最容易中彈,且容易摧毀炮塔的部位)還有一層八十八毫米厚的加強裝甲。另外,其水平裝甲的厚度也為二百三十二毫米,在關鍵部位還有厚度為三十八毫米的露天裝甲,以及厚度為八十八毫米的強化裝甲,總厚度達到了驚人的三和*圖*書百五十八毫米。而「羅得島」級戰列艦的水平防護裝甲總厚度也不到二百八十毫米!
直到大概三分鐘之後,「黃岩島」號才收穫了第一個獨立戰果。
楊定方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命令4-3洋艦編隊與第4-6驅逐艦編隊從美軍主力編隊後方向南機動。十分鐘后,他由命令重新編好了隊伍的第4-2巡洋艦編隊與4-7驅逐艦編隊以全速向東突擊,爭取儘快趕到美軍主力編隊的前方去。
也許,只有肖定邦與龐晉元這些白佑彬在出任「秋波」號艦長的時候,就跟隨白佑彬的軍官才能明白,白佑彬是學槍炮專業出身的,在離開「秋波」號之後,首先擔任的就是戰列艦上的槍炮長。
等到「勝利」號與「黃岩島」號瞄準最後一艘美軍驅逐艦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將其擊沉了。當時,那艘美軍驅逐艦以超過三十五節的速度,在十二分鐘的時間內狂奔了數海里,離開了「勝利」號與「黃岩島」號主炮的打擊範圍。
沒等到「勝利」號與「黃岩島」號上的官兵為放跑了一個敵人感到惋惜,其注意力就被雙方主力艦之間的戰鬥吸引走了。
當時,楊定方也跟白佑彬一樣,扛著帝國海軍中將的肩章,以第四艦隊司令官的身份指揮「黃岩島」號對付美軍驅逐艦!
似乎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在前線指揮戰鬥,齊射開始之後,白佑彬就接過了「勝利」號槍炮長的工作,以戰區司令官,最高戰場指揮官的身份,為「勝利」號二座主炮炮塔的炮班提供炮擊參數,引導炮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