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導演萬歲

作者:張雲
導演萬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1126章 《魂斷威尼斯》的美!

第1126章 《魂斷威尼斯》的美!

而這部電影算是徹底成就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維斯康蒂,而是格里高利·派克。
一時間,美國狼煙四起,各地的警察局成為了最為忙碌的地方。各州頻頻有銀行被搶,從普通的小銀行到州銀行,搶銀行的風潮越演越烈,以至於在佛羅里達的一個城市,該城市最大的一家銀行在一天之內被三撥不同的人搶了三次,到最後,連這家銀行的負責人都被搶得麻木了。
「如果把斯約史特洛姆的《鬼車》看成是一部黑色寓言的話,那麼維克多·弗萊明的《綠野仙蹤》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光明童話。我要說的是,很多時候,當人們失去信念,失去勇氣的時候,能夠支撐他們走下去的,只有善良和純粹。不管世事多麼的艱險,也不管命運是多麼的坎坷,有的時候,強大的軍隊和帝國會灰飛煙滅,把世界都踩在腳下的偉人最後會變為一抔黃土,但是那些光明的史詩和傳說卻能夠流傳幾千年!這就是純粹的力量!」
「斯約史特洛姆的瑞典風格,總是那麼的迷人。《鬼車》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一部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魔幻神話寓言。北歐神話,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神話之一,瑞典人身上有這種天生的傳統。斯約史特洛姆的電影,最大的風格就是他能夠為電影創造一個魔幻的環境和心理暗示。觀看他的電影,你不會認為世界上存在這樣的場景,存在這樣的世界,但是裏面發生的事情,卻是的的確確發生在你的身邊的,而且讓你覺得豁然開朗。」
「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導演拍電影,其實是在拍他自己。電影是導演內心的一面鏡子,通過它,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導演的內心世界。維克多·弗萊明是一個純粹的人,對於他來說,名聲和金錢是不重要的,他看重的就是電影本身,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內在自由。他如同一頁白紙一樣,所以拍起這部同化電影來,他能夠展現出他的那個純粹的內心世界,並且能夠依靠這種力量感染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
而符合這個條件的孩子,在好萊塢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16歲的格里高利·派克。
當期的《時代周刊》賣得脫銷,加印了十幾次都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各大媒體紛紛對約翰·迪林傑採取的宣傳。於是乎出現了一個恐怕會永遠載入史冊的事情:一個國家因為一個搶劫犯瘋狂了起來,而且幾乎一分為二。
照理說,一個搶銀行的人,應當受到民眾的唾棄才是,但是在美國,不管是在加利福尼亞州還是在紐約,不管是在五大湖地區還是在佛羅里達,迪林傑都受人尊敬,有的地方甚至買起了他的人偶,而且買得很好。
「而畫面的美,只是第一個階段,這部電影的特色之一,是通過創造了這樣的一個唯美的世界,展現了人心的美。一個作曲家,帶著喪女之痛來到威尼斯,想在這個城市裡面療傷,藉助城市的美來斬斷自己內心的痛苦,但是卻因為城市的美景而變得更加憔悴。這種情況,直到他在旅館裏面邂逅一個美少年才改編,對於這個美得如同天使一樣的少年,作曲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戰慄之中。即便是在瘟疫流行的時候,別的人慌不擇路地逃離這個地方,他也依然留下來,只為多看那個少年一眼,最後一次m•hetubook•com.com命喪黃泉。」
斯約史特洛姆的這部《鬼車》,之前就因為其獨特的風格而備受矚目,結果斯約史特洛姆沒有辜負觀眾的希望,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但是也有人對這部電影提出了猛烈的批評,這種批評,引發了一場好萊塢電影人內部的一場大爭論!
而這部電影的公映之後,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好評如潮。
「我覺得維斯康蒂的這部電影是有野心的,這位年輕的義大利導演牌藉助這部電影探討了一個深刻的藝術話題,那就是什麼是美。」
「《鬼車》是一部好電影,一部傑作!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斯約史特洛姆的下一部電影了。」
而更絕的還是在後頭。
第二,民眾對於政府也是不滿的。這一點,先前並沒有像這一次表現得如此的淋漓盡致。當羅斯福成為總統的時候,很多民眾是反對的。但是那種反對,也只是集中在言語的聲討上面,隨著羅斯福的位子坐穩了,民眾的反對聲也漸漸少了下去。但是自從羅斯福上任之後以來,他的一個又一個的動作,政府的一個又一個法令和表現,讓民眾大為失望,尤其是羅斯福和華爾街財團勾結,利用手中的權利為洛克菲勒等財團牟利的事情,引得民眾對現在的政府十分的不滿。
「好呀!」
這部電影在民眾那裡受到的歡迎程度某種意義上說甚至超過了《鬼車》和《綠野仙蹤》。整部電影散發出來的那種純粹的美,讓人痴迷。
至於其他的兩部電影,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可以說,這一個晚上,不管是夢工廠還是新線和米高梅,全都收穫了勝利的果實。
這說明起碼說明了兩點。第一,民眾對於財團的態度是十分不滿的。華爾街財團壟斷了美國的經濟發展,這一點其實沒有什麼,因為這麼多年來美國就是這麼過的,之前民眾對此並沒有什麼錯意見,但是這幾年,尤其是最近的一兩年,民眾對於華爾街財團基本上沒有什麼好感。之所以這樣,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夢工廠旗下媒體以及《華盛頓郵報》這些媒體的宣傳,以洛克菲勒財團為首的華爾街財團干出的一系列的事情,使得他們在美國民眾那裡形像極其不好。
唯美,使這部電影的最大特色,而同時,深刻的藝術性,是這部電影最閃亮的特質。
「從《風》到《鬼車》,斯約史特洛姆都貫徹著瑞典風格,這種風格如同一股清新的風,給好萊塢帶來了無盡的啟發。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從《風》到《鬼車》,斯約史特洛姆也在經歷著極大的改變,在《風》裏面,我們看到的是那種自然史詩一樣的壯美,但是在《鬼車》裏面,這種自然的壯美變成了自然的兇險之美,同樣是迴腸盪氣。」
民眾對於迪林傑的態度,完全就是對待一個英雄。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個人不是什麼犯罪的人,他是正義的化身。
一個拍電影的人,當你自己真誠了,你的電影就會真誠,觀看你的電影的觀眾,就會感受到你的這種真誠。這是一個循環。
在心裏面,約翰·迪林傑詳細地闡述了他為什麼要搶銀行。他的解釋是,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他覺得銀行是直接導致社會黑暗的根本源泉,全美民眾其實都生活在這種陰影當中。所以他要和_圖_書向華爾街財團作戰,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喚起民眾的警覺。
「這種人心的美,比起單純的景物的美,更加的讓人感慨萬千!」
在這部電影裏面,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是作曲家心儀的那個男孩。當初維斯康蒂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對這個角色的定義就是這個男孩必須是美的化身,美得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對他心動,但是同時又不會生出邪念。
大投資,維克多·弗萊明導演,加上一部深受老百姓喜歡的著名小說的改編。
「幹得漂亮!」
對於這三部電影,好萊塢電影人給予了充分的肯動。
有趣!刺|激!好玩!
約翰·迪林傑現在也成為了明星,罪犯裏面的明星。他的事情在媒體上宣傳之後,美國的銀行搶劫案開始普遍上升,在他的影響之下,很多搶劫犯重操舊業並且紛紛把目光盯住了銀行。而很多之前沒有干過搶銀行事情的年輕人,一些混混,把約翰·迪林傑看成是他們的偶像,穿著和迪林傑一樣,頭型一樣,他們學著迪林傑那樣,拎著衝鋒槍搶銀行。
在這部電影中,派克的表現讓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驚叫連連,他們把他稱之為「世界上最美的少年!」
「《綠野仙蹤》是一個鏡子,所有人都能夠在裏面看到自己的醜陋,《綠野仙蹤》也是一個火把,所有人都能夠從裏面感受到光明和溫暖,《綠野仙蹤》更是一份審判書,每一個觀看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對自己的良心進行審判。」
迪林傑很忙,美國的警察們很忙,夢工廠的人則更忙。
迪林傑是一個神出鬼沒的人,他思維縝密,一般的警察根本就拿他沒有任何的辦法,即便是調查局的人對付起來也相當的不容易,可以說,迪林傑的出現成為了調查局有史以來最頭疼的一個人。而羅斯福更是趁著這個機會向調查局施加壓力。自從他當上了總統以來,千方百計想拉攏埃德加·護胡佛,但是埃德加·胡佛就是不打理他,時間長了羅斯福是滿肚子的怨氣但是又敢發出來。
而我突然從這樣的事情中,生髮出了很多的想法來。
而對於這種場面,我是很感慨的。
「美,是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共同的感受!我覺得,這部電影可能是好萊塢歷史上最美的電影之一!寂寥的海面,濃濃的白霧,在海面上飄搖的船,面容憔悴的男人,高大的建築……這樣詩意的景象在這部電影裏面隨處可見。作為一個義大利人,維斯康蒂了解威尼斯的靈魂,他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最能夠表到他思想的景色並且通過這些景色的美來感染觀眾。」
除了說明自己搶銀行的根本目的,迪林傑還用十分漂亮的文字講述了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認為,童話電影是最能夠考驗一個導演的電影。考驗的不是他的藝術性,不是這位導演有沒有資格稱之為大師,考驗的是他的內心。一部同化電影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導演的內心純粹不純粹。好萊塢絕大多數導演拍童話電影都是無法拍好的。即管他們有出色的技術和導演實踐水平,但是他們拍不好。」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在,我覺得民眾對於羅斯福和當前政府的態度,已經開始接近那個臨界點了。
約翰·迪林傑在1932年的最後一個月掀起了一場讓全美和*圖*書都熱鬧的「銀行搶劫事件」。他在俄亥俄州乾的這一票,算是一炮打響了。
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坐著意義相同的事情。
在洛克特克電視台的銀幕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在一個大咖啡館裏面,很多人坐在那裡安靜地喝咖啡,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突然一個報童闖了進來揮舞著手裡面的報紙大叫了起來:迪林傑又搶銀行了!原本安靜的咖啡館頓時亂了起來。「被抓住了沒有!?」人們大聲問道。
這個發現,讓我很是開心。
事實也的確如此。我也覺得在好萊塢,沒有人能夠比維克多·弗萊明更加適合拍攝這部電影。他是一個純粹的人,拍出來的電影自然也是純粹的。
金·維多對維斯康蒂的這部電影給予了極大的讚賞,他認為維斯康蒂的這部電影不僅僅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種嶄新的電影語言和電影的關照方式——關照人的內心、探究美的意義。
這三部電影的首映,拉開了1932年好萊塢聖誕檔期的帷幕。維斯康蒂的這部電影,首映地點在夢工廠第一影院,作為夢工廠在聖誕電影檔期的第一部電影,公司對其十分的重視。
「總所周知,美是所有哲學追求的源泉。在美學史上,這個詞語就是真理和終極。年輕的維斯康蒂運用了這樣的一種方式,運用了一個男人和一個男孩之間的朦朧感覺來揭示了這個詞語的內涵。」
「很多人說,《綠野仙蹤》適合給小孩子看,不適合大人看。裏面說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一個個奇異的王國,有巫師,有鐵皮人,有稻草人。這的的確確是一個童話世界。但是在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後,只要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我們還會把裏面的那個世界看成是離我們非常遙遠的童話世界嗎?」
12月10日,維斯康蒂的《魂斷威尼斯》公映,這一天,同時上映的還有維克多·弗萊明的《綠野仙蹤》和斯約史特洛姆的《鬼車》。
觀眾看他的電影,不管是有文化還是沒文化的,在看完了之後,絕對不會丟到一邊腦袋裡面一片茫然,他們都能夠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點深刻的東西,能夠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和生活。能夠坐到這樣程度的導演,顯然是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
12月7日。《時代周刊》刊登了一封來信。在平常,普通的讀者寫給《時代周刊》的信實在是太多了,汗牛充棟。但是這封信卻被《時代周刊》放到了封頁上面。
咖啡館裏面不管是相互認識的人還是不認識的人,一個個握手祝賀,喊聲雷動。
赫伯特·胡佛和魯特曼當總統的時候,聯邦政府雖然也某種程度上來說代表了財團的利益,但是基本上他們的工作是公眾的,很多時候也顧及到民眾的想法和利益,但是羅斯福的政府顯然不是。
「我敢說,在好萊塢,能夠把《綠野仙蹤》拍成這樣的程度的導演,沒有幾個,維克多·弗萊明是不多的幾個人之一。不是說其他的人沒有這個水平,也不是說其他的導演在對電影的把握上面比不上維克多·弗萊明,而是因為在好萊塢,像維克多·弗萊明這樣內心純粹的導演,少之又少。」
「這是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
這封信並不是很長,但是刊登出去之後,立刻引起了舉國和-圖-書的嘩然!一個銀行劫匪竟然在美國最重要的雜誌上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說明了自己的觀點,甚至還要向公眾展現自己搶劫的場景和想法。這樣的事情,別說是在美國,就是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這麼多年來,維克多·弗萊明不管在好萊塢電影人那裡還是在觀眾那裡,都得到了一直的認可。人們對於他的這部新片,抱有極大的期待。
「《鬼車》的整體風格,我覺得也不單單是瑞典風格的體現。斯約史特洛姆也受到了柯里昂先生的深刻影響,在這部電影裏面,對於人物的刻畫十分的到位,把人物置身於一個黑暗的魔幻環境當中去加以展現,把人性徹底激發了出來,思想幾位深刻。」
「那個世界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種種嘴臉。每個人都能夠在裏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能夠在裏面學會感動。這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最大的震撼。這也是維克多·弗萊明最成功的地方。」
美國全國上下因為迪林傑人仰馬翻,倒是給這個聖誕節帶來了不少的熱鬧。民眾不用擔心迪林傑來搶他們的錢,他們多的,是笑談。在洛杉磯的很多商店裡面,和迪林傑有關的玩具、聖誕用品琳琅滿目,人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支持迪林傑。
「什麼是美?這是一個被爭論了幾千年的問題,不可能有固定的答案。維斯康蒂用他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有的時候,自然的美景固然是美,但是最美的是人心。一顆純粹的心靈,比任何東西都要重要!」
這決定了這部電影再沒有開拍之前,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相比於斯約史特洛姆的《鬼車》,維克多·弗萊明的《綠野仙蹤》更是獲得了鋪天蓋地的肯定和讚揚。
「好!」
聯邦政府這邊,除了調查局,國家安全局的人也是全體出動。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能夠搶在調查局前面解決迪林傑的話,那麼必然是一件大長臉面的事情,之好以後羅斯福在撥款的時候,可以堂堂正正把大部分的款項撥給國家安全局的而不是調查局。
在政府那邊,約翰·迪林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罪犯,他乾的事情,完全可以判處他絞刑!不管是各州的警察局還是負責這個工作的調查局,都對約翰·迪林傑進行了大肆的批駁,各州紛紛貼出獎金,對於提供線索的人給予終將。
好萊塢市長格蘭特對於維克多·弗萊明的《綠野仙蹤》的評價,被認為是最能夠說明這部電影的評論文章。
這傢伙的文筆很好,如果不去搶銀行,絕對可以寫小說。
因此,這兩部電影之後都獲得成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沒有!迪林傑搶了17萬美元,大搖大擺地走了!」
他甚至在結尾告訴《時代周刊》,因為一個人,他對夢工廠旗下的媒體十分有好感。以後每一次行動之後,他都會給《時代周刊》寫信,以次來展現他的生活觀和搶劫前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斯約史特洛姆是一個懂得不斷前進的人,他的電影,也是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電影。《鬼車》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給好萊塢電影人提出了一個幾乎完美的新視覺:原來電影也可以這麼拍!」
而同一天上映的維斯康蒂的《魂斷威尼斯》,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這世界上,很多東西可以感染人,但是都和-圖-書沒有純粹這東西的力量大。
結果這樣一來,就讓約翰·迪林傑成為了公眾明星,成為了「最牛逼的銀行搶劫犯!」
因為寫這封信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約翰·迪林傑。
他講起了他的童年,悲苦的童年,說起了他的愛情,說起了他在搶銀行過程中的心理和所見所感。
一時間,美國煞是熱鬧。
也就是說,在美國,任何人都可以在發現迪林傑的時候擊殺他而不負任何的法律責任。在美國歷史上,能夠受到如此「禮遇」的人,迪林傑還是頭一個。
政府那邊恨得牙齒痒痒,但是民眾這邊卻顯然是另外一種情況。不少媒體渲染迪林傑的個人魅力,稱迪林傑是一個正義的人,是當代的羅賓漢。有的報紙還報道了很多孤兒院或者是老人院受到了以迪林傑署名的匯款。民眾喜歡迪林傑,他們樂於看到政府的那幫傢伙被搞得精疲力盡的樣子,喜歡看著那些警察一個個雞飛狗跳。
通過迪林傑的事情,民眾的對於政府的反映,至少表明了民眾現在已經討厭這個瘸子和他的政府了。
斯約史特洛姆是把人類和這個世界揉碎了給觀眾看,在他那裡,那是一個黑暗的世界,一個醜陋的世界,通過這黑暗和醜陋,人們會學會自省,而在維克多弗萊明這裏,卻是一個光明的世界,一個溫暖的世界,通過光明和溫暖,人們學會純粹。
羅斯福太急了,他太想獲得眾多財團的支持進而穩固他的統治了。他認為只要華爾街的絕大多數財團能夠支持他,他就不會穩坐江山,但是他低估了民眾的力量。
不知道現在藏在美國某個地方的迪林傑看到了周圍的這種情況會怎麼想。我想這傢伙肯定會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
除了聯邦政府,各州政府也已經被迪林傑和他的追隨者們搞得快要瘋掉了。在中部和西部,10個州宣布迪林傑為全民公敵,重賞10萬美元打聽他的下落。其他的州,那些沒有被迪林傑打劫的州也宣布迪林傑為危險分子,甚至下了擊殺令。
而調查局這一次也的確夠灰頭土臉的,從來沒有這麼狼狽過。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為了這件事情甚至啟動了紅色方案,據說自從埃德加·胡佛當上局長以來,還是第一次啟動這麼高級別的反應系統。
約翰·迪林傑現在成為了一個紅得發紫的人物。在聯邦政府那裡,他是調查局的頭號通緝犯,聽說聯邦調查局已經組成了專門的剷除小組來拘捕約翰·迪林傑。美國總統羅斯福更是在國會的一次演說中把迪林傑比作是一把有可能點燃星條旗的罪惡最火,他命令美國警察系統必須儘快解決這個犯罪天才,尤其是調查局,必須出色地完成這次任務。
這一次,有了這樣的一個機會,羅斯福自然不會放過打壓調查局。
好萊塢的權威影評人亞當·伯恩斯坦撰文對斯約史特洛姆的這部電影給予了極大的讚揚。他的評論十分的到位。斯約史特洛姆雖然身上帶有濃厚的瑞典傳統,但是到了好萊塢之後,他也注意吸取好萊塢的成果,尤其注重研究美國觀眾的口味。所以他的電影,視覺總是恰到好處,一方面帶有濃烈的瑞典風格,一方面又因為好萊塢式的敘述方式而受到觀眾的極大歡迎,同時,最難得的是,他的電影裏面,總是會不經意地透露出深刻的藝術性,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