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新宋1·十字

作者:阿越
新宋1·十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章 集英風波 第十四節

第三章 集英風波

第十四節

趙頊鬱郁許久,突然之間聽到這樣的良策,頓時笑逐顏開,贊道:「石卿真是經世奇才也。」
「同時,又可以依新法循例,以數十提舉分行天下,監督諸錢莊不得提高利息,專門處置錢莊與百姓之間的糾紛。為防諸提舉從中侵害百姓,可仿漢武帝時刺史七條問事之例,由朝廷制定《提舉青苗法條例》,提舉司只可以依法問事,若所問超出職權所管,或者藉機侵削鄉里,地方官可就地鎖拿,報朝廷以聞。
趙頊聽到石越侃侃而談,一條條羅列青苗法的弊病,不由慘然變容,嘆道:「若青苗法真是如此,實是擾民之法矣。便由朕想來,種種奸詐之事,實不能免。卿有何良策可以除弊留利?」
「這亦是所謂知易行難者。」
「是啊,百姓不可得罪,民心不可失。然而又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朕能明察千里之外呢?」皇帝似乎在自言自語,似乎又在問石越。
「臣說並非揣測之辭,是因為那個結論是臣依據各種情況推論出來的,並非妄言空談;臣說並非實有其事,是因為臣終究並不是地方官吏,而且於天下各地方之事,所知始終有限,所以也難說是實事。」
「朕反覆思量,亦終以為卿言有理。然而王安石忠貞能幹,必不欺朕,且青苗法於國頗有利,歲入能增四五百萬貫,有人輕易要廢青苗法,難保不是出於偏見,朕終不能因為一些沒來由的理由而廢除青苗法。」
「皇上,其實臣所言,既非揣測之辭,亦非實有其事。」石越實事求是地說道,他知道說大hetubook•com•com話是說不得的,就算騙得了皇帝,將來王安石面前,一樣過不了關。
「此法古之良吏曾經推行過,然而未能普遍施行。是以一村一鄉一里為單位,由農民自願加入,互相幫助生產的方法。例如某村,有二十戶加入合作社,則此二十戶在做完自己家的事情之後,凡於大家都有利的公益事業,如修路、挖渠等等,皆當一起去做,如此則平時一家一戶難以做到的事情都能做成,二十戶人家一齊得利。又各家各戶,有人有牛,有人無牛,則有牛者助無牛者耕田,無牛者則以相應勞力補償有牛者,如此則不誤農時。又,凡貧苦之家,不能得青苗錢之濟,則合作社其他社員一齊出資幫助他,待到他家境好轉,再還清這筆錢。」
趙頊聽石越說完,不禁擊掌叫絕。
「皇上說的是,王介甫的確是個忠臣,此事天下皆知。」石越對這一點倒沒有異議,實際上皇帝說的全部在理。
「哦?」
石越深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和潘照臨談論時又受此事啟發,便由此想出來一個方法,來解決青苗法的問題。為了防止商人們不肯合作,他更建言,可以強令天下錢莊,若想合法經營,就必須接受借出青苗錢的業務——其實根本不需要強迫,凡有利可圖之事,商人沒有不做的。
石越微一欠身,笑道:「其實此法非臣所創,朝廷早已用過。」
「卿於此可有良策?」趙頊問道。
「以上青苗法實行過程中的種種弊病,皆執政所諱言也。而反對www.hetubook•com•com者則因這些弊病,全盤否定青苗法,不知只要平心論政,對症下藥,青苗法亦可以轉而為良法。」
「其一,商人是言利之人,他們借給農民青苗錢,肯定千方百計要瞞過朝廷,因為朝廷要抽利潤,他們一定是借了也說沒有借。故此朝廷應當讓有司規範票據,凡票據都應有一定的格式,每張票據都有自己的號碼,以方便日後查賬。若不用規範票據,則農民借了可以不用還錢。不過如此,則各地官府中查賬的小吏就比較多事了。
年輕的皇帝聽到石越開口說出這樣的話來,不由目瞪口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石越會有什麼辦法,難道他會平空變錢?
「皇上忘記了昔日朝廷給邊境守軍運糧的事了嗎?」石越微笑道。
「鄉有鄉老,族有族長,可為頭領。此事共濟鄉里,若有循吏為導,則未必不能行。」石越也知道合作社實行起來不是如想象中的那麼容易,但是他和潘照臨推演許久,認為只要不讓地方官吏參与進去太多,則縱使無利,也不至於有害。畢竟地方官吏能從中謀利的機會實在不太多。
「此真良法也!」趙頊嘆道,「然恐愚夫愚婦不能行,須地方長吏督導之。」
「再次一等的弊病,則是奸吏借故魚肉鄉民。明明朝廷定二分利,他們收三分甚至六分,自己從中貪污謀利。又有一等弊病,則是官吏生怕在限期內收不回青苗錢,不等農民到收穫的季節,便催令農民還錢,此時農民如何有錢還他?官吏如狼似虎,又不敢不還和圖書,只好典當家產,青苗法由便民反而變成害民。
「不由官府主持其事?」趙頊聽到這匪夷所思的建議,眼睛都瞪出來了。
「石卿,上回在集英殿議青苗法,卿說朝中大臣都是盲人摸象,究竟是揣測之辭,還是實有其事?」趙頊對石越說話,總是顯得很平和,可能這也是一種緣分。
「地方官府沒有政績的壓力,由坐莊放債的債主變成了監督者,可以在錢莊和百姓發生糾紛時從中裁斷,百姓也不至於上告無門。況且縱有姦邪之事,百姓亦當歸咎於商人,不會歸咎於朝廷。可謂恩歸於朝廷,利亦朝廷得享,而怨則歸於商人。
趙頊聞言一怔,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只要皇上廣開言路,何憂不能明察秋毫之微,萬里之遠?」
「其二,商人重利,那些極其貧苦的百姓,因為沒有財產抵押,錢莊必然不會借青苗錢給他們,如此則朝廷應當別有他策,幫助這些小民。」
石越謙遜數句,方笑道:「皇上,其實這個方法也有些要注意的地方,尚要他法補足。」
「皇上英明,民心即是國本,得罪百姓,就是動搖國本。」
「臣有一得之愚,曰農業互濟合作社,或可有所助益。」石越一步一步推出自己的主張。這些建議一旦被採納,會產生多大影響,是他自己都計算不到的。
「然而如卿所說的,若真是盲人摸象,那麼究竟有多少個地方百姓受青苗法之擾,又有多少姦猾之吏從中生事侵擾百姓?朕為天子,亦不能不問。唐太宗所謂民https://www•hetubook.com•com為水,君為舟,民意民心,實在不可輕視的。」趙頊憂形於色。
石越沒料到皇帝會突然召見他,亦不知皇帝有何急事。這時悄悄打量趙頊,竟感覺皇帝越發憔悴了。
「正是。如今青苗法以國家常平倉為本錢,若某地一旦有大災,常平倉卻空無糧儲,則國家危矣。許多元老大臣反對青苗法,正是由此。臣所獻之策,常平倉竟可以不動,朝廷不用花一文錢,而百姓可以坐收青苗法之利,而無受青苗之害。朝廷收入雖然可能較原來的方法要少,但也可以歲入上百萬貫。」
「其實以臣之拙見,青苗法立法之本意甚善,然失之於方法不當,若加改良,未必不能成其為良法。」石越適時拋出自己醞釀已久的主張。
石越自是知道趙頊不易理解,笑道:「其實方法很簡單,只需由朝廷頒布詔書,招募商家在各地建立錢莊,農民可以向錢莊用田產為抵押借青苗錢,立字為據,利息限為二分,錢莊一分,朝廷一分。如此朝廷可以不動常平倉,免徵收執行之勞,坐收其利,而商家自有利潤可得,亦樂於去做,百姓則不受強征之苦。此三者皆有利之事。
「有這等事,朕如何不知?」趙頊被石越說得糊塗了。
「卿言甚善,卿可將此事寫成札子呈上,朕當下中書議行此二法。」趙頊真是難得的振奮,這個石越,的確不是凡品。
「如此,則青苗法之害可無,而青苗法之利可存。此謂之借雞生蛋之計。」
「卿有何善策?」趙頊眼睛一亮。
「臣以為青苗法之失,主要是在於強和-圖-書迫百姓認購,而有些官吏為了多征青苗錢,作為自己的政績,便不惜擾民,中產之家原不需要青苗錢,他們也強迫百姓借貸,甚至讓城市裡的百姓認購青苗錢,讓百姓背上了利息的負擔。而反對的官吏,見識不廣,不知青苗法實行得當對百姓的好處,卻又故意什麼也不做,導致新法不能很好地推行。青苗法的用意,由此全毀掉了。
石越和潘照臨早就把有關青苗法種種商議停當,當下石越便以商議好的方法答對:「臣以為,青苗法的種種弊病,全與官府有關,若是不由官府主持其事,則弊病自除。」
原來北宋時有人想出一個辦法,解決邊防軍的糧草問題,就是讓天下的商人自己買糧食運到邊境,邊防軍的主管給他們開張收條,把糧草和運費的價格寫在條子上。商人們再拿著條子去鹽場,鹽場就賣給他們那個錢數的鹽。如此商人們有利可圖,朝廷不用勞師動眾,而邊境糧草自足。這個方法商人是反對的,因為商人要因此花掉許多的精力和時間,不如直接用錢買鹽好,所以在商人的影響下,這個法子並沒有堅持多久,有時施行有時廢除。
「其次一等的弊病,則在於百姓愚昧無知,有些人迫於貧窮,家裡無米,便借了青苗錢,並沒有用於生產,而是用來度眼前之急,結果到了還錢之時,休說利息,便是本金也還不出來。官吏急著要收回本錢向朝廷交差,便強迫百姓還錢,結果搞得貧窮之人家破人亡。
「何謂農業互濟合作社?」趙頊對此大感興趣。
趙頊有幾分不解,皺眉問道:「此話怎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