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新宋2·權柄

作者:阿越
新宋2·權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附錄 攻戰志 之四 野戰術(上)

附錄 攻戰志

之四 野戰術(上)

以上就是宋軍所謂「常陣」的構成了。這個結構看起來似乎還不錯,面面俱到,攻守兼備,有正有奇。在兵力上,少到一萬多,多到五六萬甚至上十萬,都可以使用。不過,這個常陣的最大缺點,就是有點不切實際。因為中後期以後,宋軍的騎兵已經比較少,所以,常陣中很多原本要用到騎兵的地方,就不得不為步兵所代替。而在思想上,常陣上所有騎兵的運用,目的都不是為了打擊敵人的隊形,擾亂敵軍,追殺敵軍,其目的都只是為了在關鍵點上抵禦對方騎兵的衝擊。
在前陣的前面,還有先鋒陣與策先鋒陣。
但顯然這隻是一個影響極大的誤會而已。一個簡單的常識就是,由宋太宗皇帝在雍熙年間御制的「戎萬全陣」,需要十四萬九百三十人布陣,而且主要是針對河朔地區對契丹的防禦。但是,從雍熙開始,一直到宋太宗逝世,宋軍的戰史上就從來沒有發生過十四萬餘人集結在一個地方作戰的事件!在宋軍的戰史上,惟一一次有可能使用到「平戎萬全陣」的事件,發生在宋真宗皇帝整頓邊防之時,當時宋軍曾經聚集鎮州、定州、高陽關三路大軍,在定州布起一個半永久性的大陣,構築第一道重兵防線。不過這次整頓河朔邊防的行動,在檔案中只記載是出於宋真宗與他的謀臣們之手,因此它採用的是「平戎萬全陣」的可能性極低。所以,所謂的「平戎萬全陣」,也許把它當成一種從未應用於實戰的戰術研究成果來看待,可能更加符合事實。
我們知道,在當時一般情況下,布陣時每個騎兵佔地面積至少是縱橫兩步,我們簡單地將這三萬騎兵擺成一個正正方方的大方陣,佔地面積就多達7平方宋里!而事實上,這樣的編隊是不可能發生的,單單一個前陣中,最後一列的騎兵與最前一列的騎兵,距離竟然達到7宋里之遙,這實在是太過於荒唐了。而且,在布陣的時候,也不可能採用正方形的平均分佈態勢,而一般是用5/3的比例排布前列與后列的兵力。而且為了保證戰鬥力,一般也會以50人分為10列,組成一隊,每隊正面寬度50到65步,各隊之間至少相隔10步左右。如果是以這樣的標準布陣的話,即使遼軍的縱深長達20隊即100排,遼和_圖_書軍的這個前陣的正面寬度,也將長達8宋里!而實際上,100排的縱深,也是極不可能的,要知道,宋軍騎兵的縱深,一般不過10排而已。所以,遼軍這三萬騎兵的前軍,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它的正面寬度一定超過了10宋里!
不過這種排場,在當時也只有遼軍擺得出來。前期的宋軍集結三萬騎兵倒也並不難,但沒有人敢這麼擺排場。太宗皇帝御制的「平戎萬全陣」,在當時來說,至少在設想上也算是大手筆,但太宗皇帝就算是紙上談兵地想想,這裏「平戎萬全陣」里騎兵的總兵力也不過三萬多點……
樞密院的官僚們一廂情願地相信他們繼承和發展了自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陣戰術,但實際上,宋軍只有兩種陣戰術,那就是方陣和圓陣。其中主要是方陣。
所以,遼軍「成列不戰」的戰術傳統,其中也是有血的教訓的。
元豐五陣法在趙頊去世前一年才全面在軍中普及,它對宋軍戰鬥力的影響,是在趙頊去世以後才展現出來的。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宋軍能一直保持對西夏的戰略攻勢,我們相信有三個原因,第一個自然是趙頊在位時付出慘重代價才奪來的對橫山地區的部分控制權;第二個可以歸功於著名的「淺攻戰術」;第三個,就應當歸功於五陣法的持續推行。
而在中軍陣的後面,又有拒后陣。拒后陣的任務,是防止敵人抄掠糧道。拒馬河之戰,君子館之戰,望都之戰,宋軍都在糧道上吃了遼軍的大虧,真是刻骨銘心。所以後來在拒后陣的基礎上,又加了「策殿後陣」,來接應殿後部隊。
而從中期開始,宋軍在野戰方面的劣勢,則主要是由於缺馬而造成的。軍隊機動力的落後,讓宋軍陷入了先天的被動。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任何指揮上的失誤,都會被無限放大,帶來慘痛的後果——這是非常悲慘的事實,因為實際上的戰爭與許多文學作品的描寫往往相差甚遠。戰爭在實際上,常常是由一連串的失誤組成的,獲勝的一方,只是失誤較少的一方。
而所謂的「授陣圖」與「將從中御」,則的確是曾經發生過的僵硬教條主義事件。不過,必須明白兩點:
那麼,宋軍在野戰方面的看家本領「陣戰術」,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除此和圖書以外,還有所謂的「無地分馬陣」,這是由中軍大陣直接控制的輕銳機動部隊,布置在中軍大陣的四周,供隨時調動。
不過,我們前面也說了,要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宋軍。所謂的「常陣」也好,所謂的「本朝八陣」也好,在《新宋》所描寫的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的熙寧、元豐年間,都已經被取代了。早在熙寧二年的時候,在趙頊的領導下,宋朝君臣掀起了一場有關陣法的大討論,趙頊練兵的決心不容忽視,於是,當時所有的「帥臣」,都被要求說明自己對陣法的看法,然後由汴京進行總結,完善陣法,先在京師選兵操練,然後向各地推廣。後來徵求意見的範圍又擴展到全國軍民。大致上,宋朝君臣恢復了李靖的陣法。最初被試驗的,是李靖的六花陣法,但六花陣只是圓陣,趙頊對此並不滿足,他對於六花陣主要只適用於平原寬闊地帶作戰尤其不滿,下詔說敵人不可能特意將就宋軍來選擇平原作戰,於是又下令在李靖陣法的基礎上,研究、恢復方陣,此後逐漸定下了修改版的方、圓、曲、直,銳五陣法。
這樣的陣容,看起來的確是旌旗密布,聲勢驚人,如果我們再考慮到他們背後還有一個十萬兵力的中軍陣,那種場面上的震撼,實在是任何大片都無法比擬的。不過很不幸的是,這樣的布陣,實際效果往往是難以指揮,首尾不能呼應。
其次,這二者從中後期開始,便逐漸被修改、完善,乃至於取消。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陣法對宋軍究竟有多重要!
有關前陣,曾經發生過一件很壯觀的事情——遼軍在與宋軍作戰的時候,有一次,竟然布成十幾萬軍隊的大陣,而單單在前陣中,便聚集了三萬騎兵!
所以,這兩件事,在某種意義上,只是宋軍超前的作戰理念所導致的歷史悲劇,但它們指向的,其實正是歷史發展的方向。如果我們以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宋軍的話,將此當成一次失敗的新式戰術實踐便可以。「授陣圖」與「將從中御」的確在宋太宗時代造成了很大損失,但如果有人用這個來作為宋仁宗時代宋軍失敗的原因,那就會顯得相當的可笑。
嚴格來說,我們今天所講的,應當叫「陣戰術」才對。因為宋軍在傳統上,是非常重視和_圖_書結陣而戰的軍隊。明白了這個,我們才能理解當年正統派出身的宗澤將軍見到草根出身的岳飛將軍這位軍事天才時,為什麼要特意傳授他陣戰術,並且認為只有懂得陣戰之術,岳飛將軍才能進入一流將領的行列。
先鋒陣類似於今日的前衛部隊,一般由最精銳的士兵組成,由兩到三名悍將統率,擔負全軍最重要的攻堅任務。策先鋒陣是策應先鋒陣的部隊,一般由騎兵組成。
其實宋軍中也有一些兵法家與將軍們對重視陣戰的傳統很不以為然,他們相信陣戰術是才智平庸的將領才需要使用的。但在樞密院的軍事典籍中,對這種意見進行了反駁:諸葛亮靠著對八陣圖的重新理解與改進,以巴蜀數萬弱卒,讓司馬懿這樣的出色將軍,統率著十萬大軍的優勢兵力,也只能堅壁不出;馬隆將軍憑藉三千步兵與八陣圖,轉戰千里,擊破數萬騎兵,收復涼州!這的確是很有說服力的案例,無論如何,將諸葛亮和馬隆視為用兵庸才的人,也只會是那些只懂得紙上談兵夸夸其談的人而已。不過,到宋軍的時代,諸葛亮和馬隆的陣法早已經沒有人會用,宋軍真正繼承的,是唐代名將李靖的陣戰術。
但很荒謬的是,這樣可笑的事情卻一直在發生著。
宋軍的陣戰術,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裏了。我們的《攻戰志》還剩下最後一章,在最後這一章里,我們將要了解的是宋軍的行軍,紮營、情報戰等等細節,請各位不要遲到才好。
了解了這些歷史,在開始進入介紹宋軍的陣戰術前,我們還必須要先澄清一個誤會,很多人一聽到宋軍的陣戰術,就會條件反射似的想起著名的「平戎萬全陣」,想起所謂的「授陣圖」與「將從中御」……
請絕對不要懷疑宋軍重兵集團的作戰實力。著名的君子館之戰,宋軍犯下一系列的指揮失誤,最終讓自己陷入重圍,並且還是在缺少冬衣的情況下,在嚴寒的天氣中與遼軍正面對決——在這種佔盡劣勢的情況,雖然數萬宋軍最後全軍覆沒,但遼軍的傷亡人數竟然也大體相當,連遼軍名將耶律休哥也受了重傷!最初可能誰也想不到,耶律休哥幾近完美的謀略,換來的,竟然是一個接近兩敗俱傷的結局!甚至有很多人認為,當年如果不是因為惡劣的天氣條件www.hetubook.com.com讓宋軍幾乎無法張弩拉弓,耶律休哥的這種輕率舉動,也許真的會弄巧成拙。
前陣則在中軍陣的前面,它的兵力約相當於中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讓我們先來看看宋軍最基本的戰鬥陣形——「常陣」。宋軍的常陣由中軍陣、東西拐子馬陣、前陣、先鋒陣、策先鋒陣、拒后陣、無地分陣組成。
首先,「授陣圖」主要只是一種在防禦時部署兵力的手段——皇帝(也許還包括他不為人知的高級參謀)在戰爭前,下令某位將軍與他的軍隊在某個地區建築某種半永久性的陣地工事來防禦敵人的進攻——這才是「授陣圖」的本質,它最主要的問題是,宋軍的地圖測繪水平還不夠先進,所以常常出現陣圖不符合實際地理情況的問題,但因為是皇帝親自頒布的,所以不是每位將領都會有勇氣要求皇帝修改錯誤。
不過,必須承認,相比其他方面的戰術能力而言,宋軍在野戰方面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在前期的宋太宗時代,主要是由於指揮體系的僵硬造成的,不僅僅是「將從中御」,還包括那種不顧實際,要求數路大軍分進合擊、準確會師的「無理戰術」——要知道,在通信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之前,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漢軍曾經以嚴酷的軍法成功做到要求各路軍隊按時在作戰區的某地集結的先例,即使這樣,漢軍也經常會有名將因為不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集結而下獄受審,甚至於被迫自殺——至於要求「分進合擊」后,各路大軍還能配合得絲絲相扣的作戰構想,那隻能出現在神話當中。因此,只能說前期的宋軍過高地估計了他們的戰術執行能力與技術水平。
這也是宋軍中期以後越發地重視陣戰術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造成我們後面將介紹到的宋軍陣戰術上的缺陷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方陣原本是一種進攻陣形,但不幸的是,在宋軍手裡,竟變成了防守陣型。而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宋軍的「本朝八陣」(實際只有七陣,車輪陣即是圓陣,以下按相剋順序排列)——牝陣(卻月陣)、牡陣(鳥翔陣)、沖方陣(直陣)、車輪陣(圓陣)、罘置陣(魚麗陣)、雁行陣、方陣——很不幸的,除了車輪陣以外,在本質上,都變成了方陣,而且,全部是防m.hetubook•com•com禦性的方陣!比如說,沖方陣,是一種窄正面、大縱深,適合在狹窄地形作戰的陣形,但到了宋軍手裡,竟然變成了正方形!幸好宋軍還沒把它變成四面防禦的正方形……
不過,「結陣而戰的宋軍不懼怕任何敢於正面交鋒的敵人」雖然是事實,但意義有限。因為戰爭的本質就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要求敵人堂堂正正地對決,是非常荒謬的。如果宋軍成功地引誘到敵軍與自己的大陣正面對決,那是宋軍將領的本事,但責怪敵人不肯配合,就未免太天真了。
而所謂的「將從中御」實際主要是指,皇帝與樞密院可以隨時根據前線傳回來的戰報,修改、變更前線將領的作戰任務。必須說,這種理念其實相當的先進,問題是,它太先進了,而配套的通信設施與情報搜集能力,卻遠遠沒能跟上。
對中國古代戰爭缺乏深入了解的人,是很難理解當年韓信對劉邦說「陛下能將十萬眾」是拍了一個多大的馬屁!實際上,在古代,真正能夠有效地指揮十萬大軍作戰的將軍,無一不是一時名將。所以,宋軍中不乏有很多將軍,帶著幾千人幾萬人,就打得風生水起,屢戰屢勝,一旦給他十萬兵力,反而就只會結陣自保了。遼軍當年敢如此布陣,實在是有點欺宋軍無人。
其中最核心的部位,是由「車營」組成的中軍陣,俗稱「大陣」。中軍陣往往根據地形,布成長陣或者方陣。如果是方陣的話,那就在最外圍布置拒馬、大車,然後便是步兵的陌刀手、槍手、盾牌手、標槍手,一般來說,每十個士兵裏面,必須有四個槍手,一個陌刀手。這些被稱為「陣腳兵」。在陣腳兵的後面,就是弓弩手與雙弓床子弩搭配排列。而陣中間,往往布置的是騎兵與中軍大將的旗鼓。騎兵(如果有的話)之意義相當於預備部隊,分成「戰隊」與「駐隊」在戰鬥中,他們可以通過中軍陣的四個門輪流出陣與敵人作戰。而最核心的當然是中軍陣中大將的旗鼓,在戰鬥中,各陣之間的配合作戰,便全由中軍旗鼓指揮調動。
而在中軍陣的左右,又有所謂的「東西拐子馬陣」。宋軍的敵人最常用的戰術,就是集結重兵,從側面攻擊大陣,所以宋軍在布陣時,會根據中軍陣的兵力,臨時抽調兵力,組成拐子陣,保護中軍的兩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