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戰國之平手物語

作者:落木寂無聲
戰國之平手物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終卷 落木之章 第二十七章 內大臣,源氏長者以及……

終卷 落木之章

第二十七章 內大臣,源氏長者以及……

平手汎秀從西國率領大軍返迴路上,才剛由播磨走到攝津,離京都還有四五天的路程,就已經有下級官員帶著隊伍舉了旗幟前來接洽了,還有不少僧侶、商賈、學者、職人之類的隨行,顯然是趁機會過來攀關係或者討賞的。
但是聽了第二條就感到第一條不算什麼鳥事。
這陣勢,閑雜人等厚著臉皮出沒,就等於自討沒趣。
他轉而提出了兩個要求作為替代。
再加上去年的改元,可以說京都人已經徹底承認並接受了新時代的到來。
最終在京都西郊落座休息時,輪到時任正二位內大臣的一條內基主持歡迎,參与的成員包括關白二條晴良的胞弟真言宗高僧尋惠,出身皇室由青蓮院為根基取代延歷寺繼任天台座主的尊朝法親王,當世連歌界公認第一人的里村紹巴等。
管他是不是謙虛呢,那不重要。
這人是作為「南朝忠臣」的身份死的,一旦平反,那就得承認——至少部分承認南朝的合法性。也就相當於否定——至少部分否定了現有政權的合法性。
平手汎秀當然不願意莫名其妙背上一口大鍋,而且從各方面考慮他和_圖_書現在並不怎麼著急開幕的事,反倒覺得等一等沒什麼不好。
接下來每一天,都會遇到新的「迎賓員」,級別也是越來越高,從五位的侍從,到四位的參議,再到三位的中納言,但隊伍的人數卻是逐漸變少。因為場面大了,沒兩把刷子的不敢往裡面摻混。
第一是,既然征夷大將軍暫時不方便,就姑且先討一個已經廢棄多年的「鎮守府將軍」來過渡一下。
本來這玩意兒應該像「征夷大將軍」一樣被足利家的人壟斷,但由於室町幕府統治太不穩定,經常狼狽地被人趕出京都。
更重要的是,全方位超越了落跑在外的足利義昭,成為扶桑列國獨一無二,身份最高的武士,而不再是並列了。
伴隨的還有淳和、獎學兩院別當的榮譽性職務。由於歷史過於悠久,史料保存不善之故,現在沒人能準確描述這玩意兒到底是幹嘛的,學界存在很大爭議。對外人來講,反正搭配食用味道更佳就對了。
長官有獨斷裁決之權,而次官則有協助裁決之權。
另一方面,按照傳統慣例,「源氏長者」這個和_圖_書稱號,原則應該由天下所有源氏後裔之中,官位最高的人擔當,負責祭祀祖先、召集族人、調解爭端、推舉氏爵之類什麼屁用都沒有但又充滿神聖感的各項工作。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心態。
首先,權大納言和內大臣同屬「太政官」的行列,有權領導朝廷,不過前者是「次官」之首,後者是「長官」之末。
現在平手汎秀官位到了這份上,又是公認是新田義重的後代,正兒八經源氏後裔。雖然族譜上有五代人記載存疑,不過普遍被認為是「戰亂時期動蕩導致」而絕非「攀龍附鳳隨意編纂」。
然後,即將升任左大臣的一條內基,他的臉綠了。
他是十幾歲的時候就如此自稱並手持了補完過的系譜,而非勢力大了需要名目時才臨時抱佛腳拿出來救急,可信度怎麼說也比后北條和德川他們強點。
按說第一條就不該同意的。「鎮守府將軍」這個職位由於一些歷史包袱,非常容易讓人聯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搬出來很是麻煩。
公卿們的意思是,先把這傢伙控制起來,或者乾脆……然後更好辦事。
毛利家降https://m.hetubook.com.com伏之事,消息傳得飛快,足令天下震動。
律令制從唐朝學來了「四等官」的說法,從上到下分別是長官,次官(或曰通判官),判官,主典。
與其這樣,還不如乾脆踢開足利義昭,把征夷大將軍的牌位給出去算了!
甚至包括武田勝賴、德川家康這些有正事要請示的都得排在後面。
事先大部分人都覺得,毛利輝元面對平手汎秀出於絕對的下風,多半是要敗北不敵的,誰要覺得能贏會被懷疑腦子不太正常。
給新田義貞平反這動作可就……可就太恐怖了。
但真正塵埃落定的時候,依然有不少人會感慨萬千甚至痛苦哀嚎。
平手汎秀私底下認為,這種對不能反抗的事情心存僥倖是人類的劣根性之一,自欺欺人總能稍微讓心裏舒服點,直面現實卻是非常痛苦的,只有少數心性堅硬的豪傑能夠克服之。
一條內基這個人以公卿的標準,算是言行很直率的,寒暄了不到一刻鐘就道出正題,那就是他自己即將晉陞為左大臣,而空出來的內大臣之位,意思就很明顯了。
這年頭只剩下象徵意義了,各地武士和平和圖書頭百姓完全不會在乎,然而公卿們的心裏,還是有明顯區分的。
雖然只負責祭禮性質的工作,但積年累月的空缺也挺讓人頭疼的,總得有遞補啊!結果近五十年這頭銜就落在源氏出身的公卿久我家的頭上。
第二是,作為新田氏的後人,希望給族中的大英雄新田義貞平反。
畢竟足利義昭人還活著,還跑到了島津家那裡繼續活動,而非被拘禁在什麼世外之地。如果朝廷現在就讓另外的人擔任將軍的話,多少會有一點尷尬。
順帶著,平手義光則由「從五位上中務大丞」轉任「正五位上,刑部少輔,兼近江守」。這是應了汎秀的要求,刻意讓兒子也順著自己的路線走,營造一種繼承過程中的儀式感。
由「正三位權大納言兼左近衛大將」到「正二位內大臣兼左近衛大將」是一個很關鍵的過程,並非簡單加官晉爵。
正好,上一代「源氏長者」久我通堅,剛死了沒多久,他兒子久我通敦非常識時務果斷表示不接著幹了,讓朝廷「另請高明」,倒也不是謙虛……
同時為了保證官職與階級相匹配,至少「從二位」也是必要的。事實上公卿們決定直和圖書接給到「正二位」。
以後如果平手汎秀再跟足利義昭碰面的話,論幕府地位是該前者向後者施禮,但按朝廷體制則正相反,後者需要向前者致敬。「征夷大將軍」的頭銜雖然實際世襲,畢竟名義上還是接受宣旨敕令的任命才有效,幕府規矩和朝廷規矩相左時,顯然還是應該以朝廷為主。
所幸的是,自后醍醐這個「大天狗」死後,幾百年來朝廷從來都是直面現實,保持理智,一點也沒有追尋夢想,奮力一搏的意思。即便個別皇族或公卿突發奇想要搞事情也會馬上被同僚們拉住手腳。
都到了這個份上,最關鍵的「征夷大將軍」是不是也水到渠成呢?
但是換個思路,在慘烈的環境下依然堅持奮鬥不息好像也一種值得尊敬的品質,持續不懈的努力拚搏偶爾可能達成看似全無希望的成果,比如山中幸盛他們屢敗屢起,最終得到貴人相助奇迹般的復興了尼子家。
這個問題,一條內基卻犯了難。
此事意義非凡。
人世間的道理總是正反兩面都能講通,真是糾結啊!
總之就是「源氏長者兼淳和、獎學兩院別當」的旗號,也即將與愉快地插在平手汎秀的頭上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