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其心可誅
沒幾日。
快馬加鞭。
陸仲恆向皇帝奏報。
既感到新奇,又寄予了厚望。
用一年的積蓄,解決各種問題,不然朝廷年年沒有積蓄,年年疲於應對。
皇帝原本不信任太監,不信任勛貴,只信任大臣。
只是誰能保證呢。
除了國內大規模的屯田事宜。
原劉猶如的派系,被清算,陸仲恆,韓昊,張雲承等,全部歸京,人人興奮。
「劉興祚認為以豪格近年的做派,有歸降之意,你怎麼看?」
惟北直保、河六府向議免征,今量行每畝加征六厘。
「大事去矣。」
隨著他的歸來,原來劉一儒提拔的官員,皆一一被彈劾。
劉興祚對鴨綠江以東的平安道,派出了不少的人去打探形勢。
下旨戶部勒限各撫按查拖欠根因,一一指名糾參,以憑懲處;如過限不參,一體重治。
因為大周沒有張居正。
是歷朝最年輕的閣臣。
後世的一些自媒體和個人,採用出自這一時期日本學者提出的觀點,來否認明朝的數據,提高偽滿洲國的威望。
根據大周屯田黃冊與賦役黃冊,戶部所統計的各類田畝,合計七億八千三百七十五萬二十四畝。
「勿哭,沒事的。」
那麼這段時日以來,金江鎮的精力就白費,新合軍的犧牲也白白浪費了。
另外朝鮮沿海島上可以養人的,有薪島郡、綢緞島、馬鞍島、椴島、身彌島、洋島、威化島、黃金坪島、豆老島、綾羅島、羊角島、穩城島、巡威島、翁木島
m•hetubook•com.com
、道島、大和群島等。明朝的田畝數據,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前,沒有任何觀點質疑。
連璠皓都看不下去,上疏營救。
平安道的軍馬調動頻繁,各軍都開始了戒嚴,聞到了大戰前夕的硝煙味。
讓裘世安總理戶、工二部錢糧,設署建牙,以總督體統行事。
一處是洪武年,一處是萬曆年。
草原奴兒干司遼東大雪,草原凍死牲畜無數,到了第二年,奴兒干司發生了水災。
忠順王上疏了一封奏疏,結果幾個月下來,朝廷的形勢走馬觀花,看的他目瞪口呆。
皇帝照準。
還是他印象中的侄兒嗎?
長痛不如短痛!
又殺陝西巡撫,又關押戶部尚書,還輕易罷免閣老。
漁政的大小漁船,合計五百余艘。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突然發動戰爭,遼陽的軍力,只夠維持防禦,無法出擊。
商人,參客。
而且有了奴兒干司的金江鎮,將有寬廣的縱深,形勢不可同日而語。
還不等他想出對策,朝廷就下了公文,要從遼西調軍回國平流寇。
他雖然不滿意劉一儒,但更不滿意璠皓。
同月。
「自是考選,唯論錢糧,不及撫字,士風一變。」
當初就是他的奏疏,要求對流寇斬盡殺絕,以絕後患,所以皇帝聽取了他的意見。
金江鎮治下。
奴兒干司早收復一年,金江鎮的隱患就早一年消除。
再有鼎鼎大名的濟州島,古代建立過耽羅和圖書國,能養活一國的巨島。
不加強遼陽的軍力,如果遼河套發生了戰亂,那麼當下取得的好形式,將全部白費。
直接告訴官員們。
國內大飢。
在鎮江。
按他的想法來說,喀爾喀草原與科爾沁草原,雖然金江鎮收復遼河套不滿,但也不會發動戰爭。
皇帝深以為然,並且告知百姓們,是他的百姓,就應該同仇之志。
到了崇禎朝,又恢復到了數十年前,張居正清丈田畝前的數據,七億萬畝田。
但是唐清安認為不止。
~~~~~~
劉一儒安撫道。
張居正在萬曆時期施行考察法,然後清丈全國田畝,明朝的田畝數,在萬曆朝達到巔峰。
應要求嚴詰各省巡撫和巡按御史,限部文到達三天之內,開列拖欠官員職名具奏。」
否則。
湖廣足天下熟也正是出於這一時期。
如騰井宏,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畢業生,提出了明朝田畝數據不對的觀點,提出幾處認為不合理的地方。
據載為十一億六千余萬畝,張居正死後,他的改革受到清算,清丈出來的田畝,迅速被原來的鄉紳重新侵吞回去。
唐清安收到了劉興祚的書信,看完了他的想法,詢問身旁的朱秀。
萬一發動了戰爭,因為朱秀無力支援遼河套,導致遼河套歸而復失,到時找誰說理去。
各地官員們,還真不是他們不想拍皇帝的馬屁,以此得升高官,只可惜。
皇帝見考選官員中,不少人在任職期間沒有徵www.hetubook.com.com足錢糧,大發雷霆。
日本在東北偽滿洲國。
其心可不可誅,就不得而論了。
聽到恩師的話,周世豐心中落地,恩師願意出手保他,那他還有機會。
遼東境內眾多的中小型水利設施,讓遼東境內的水災得以控制。
鎮江到金州,又從金州到瀋陽。
但是張居正清丈田畝時,湖廣大開發,當地大興水利屯田,以及占城稻等雙季稻新作物,替代了原先本土的單季稻。
不久。
兩個人的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
而這幾名日本學者,正是在日本入侵中國的那幾年,提出來的論點。
一個蘿蔔一個坑,民間兵荒馬亂,朝臣們興奮至極。
皇帝無法親眼看見各地的形勢。
天災,人禍,兵亂。
侄兒瘋了?
當即同意了陸仲恆所言。
~~~~~~
遼河套既然已經收復,形勢落於穩定,那麼已經形成了戰鬥力的兩千新合軍,劉承敏認為應該調給他。
為了防止官官相護,重新提拔了太監。
紛紛帶回來了他需要的消息。
前任首輔璠皓,重新復職。
提出張居正清丈田畝,湖廣數據異常,比旁的地方多了太多,是虛假的。
唐清安留在瀋陽,因為這件事而為難。
孰對孰錯,未可知也。
他建議皇帝,需要用重法。
唐清安對這些無所謂,總之,金江鎮今年的好勢頭,給了他巨大的底氣。
無論是璠皓還是劉一儒當內閣首輔時期,皇帝都沒有見過這等嚴厲的政策。
門生故舊都要和*圖*書他回來,其餘的同僚大臣,也都希望他能回來,所以他只能回來了。
通過葛世峰的態度,劉興祚有了信心,寫了親筆信派人送去給將軍。
只能派了程之信帶領兩千騎兵回國。
朱秀,劉承敏兩名總兵,關於新合軍的使用,產生了爭執。
「啟稟聖人,加派和雜項兩種賦稅,經過多次催促,各地仍然沒有解運到部。
而且治理國家如何能這般兒戲?
「喀爾喀,科爾沁,他們對我們收復遼河套,至今沒有明確的態度。
原來的皇帝,對閣老多麼尊敬,現在就多麼嚴厲。竟然痛加訓斥。
對金江鎮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並提出種種觀點,例如崇禎朝十七年的田畝記載都是一個數,以崇禎朝的虛假,否認前朝的虛假。
陸仲恆新進內閣。
平安道李適舉兵后,鎮江有赫圖阿拉城的牽制,很難發揮全部的實力去應對。
海內海外田畝迅速的擴增,包含桑麻豆蜀黍玉米麥各類農田,合計已經超過了一千一百萬畝。
加派沒有取消,反而是強硬的推行下去。
忠順王無奈。
收復了遼陽,瀋陽,本溪,撫順,鐵嶺,開原,昌圖七地。
璠皓冷眼旁觀。
葛世峰聽到營總的話,倒也沒有反對的意見。
忠順王差點要歸京,去看看是不是被誰找了相似的人替換了,蒙蔽了朝綱。
八旗主力已經敗亡的十之八九,原來的漢軍也消亡殆盡,老奴死了,皇台吉死了。
前項俱作軍餉,事平即行停止。朕因廷議既協,權宜允從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凡我百姓,各有同仇之志,能無好義之思?……」周世豐從牢役口中得知,他的恩師去職歸鄉了。
「將軍應該招降赫圖阿拉城。」
他只看錢糧,其他不論。
把他伴,科爾斯,鬼麻等部,可能又會投向旁人。」
他是不想回來的,但是他沒有辦法。
但是崇禎朝年年戰亂,當然使用舊冊,怎麼可能有功夫去重新清查田畝。
在瀋陽。
瀋陽又新成立了兩千新合軍,但是還未經訓練,無法派上用場,需要時間。
「向緣廣事倥傯,履畝增賦,豁寢無日,久軫朕懷。乃邇來邊患靡寧,軍興益急,戶部諮奏再三,請于每畝除見加九厘外,仍再征銀三厘,前後共銀一分二厘。
幾名日本的學者全面研究后,在四十年代,提出了反對論點。
竟然把戶部尚書關進監獄。
皇帝請回了原來太上皇時期的老臣,希望他們能革除弊端,解決國家的危難。
周世豐茫然道。
數據可能不是全真,有點點水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至於全假。
唐清安猶豫了。
從小在蠻族中長大,深知蠻族性格的劉興祚,認為金江鎮現在需要解決赫圖阿拉城。
現在他對大臣保持了懷疑,不敢用勛貴,所以重新用起了太監,一下子就給了巨大的權利。
過了兩個月。
又有面積大的島嶼,如長行島,中島,廣鹿島,大小長山島,石城島,等境內沿海各島。
讓百姓繼續苦一年。
好多貝勒和蠻族的老將也都死了,沒有值得繼續延續下去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