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作者:秋來2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根據地 第1021章 明軍當中有錘匪

第二卷 根據地

第1021章 明軍當中有錘匪

什麼狗東西,也配在本督師面前謀划軍略,他也配?
此種說法被上官駁斥。
陳新甲越說越激動:「所以臣才不予餘力的請洪承疇速戰速決,解決盤踞在錦州外圍的清軍韃子,大明再也拖延不得了!」
因為清軍在今天一戰當中基層官員死傷不小,許多被提拔上來的固山、牛錄額真明天還得親自率領士卒衝殺。
明軍大多數軍將都看得明白,清軍雖然困錦,但實際上確實窺伺松山。
至於關外的韃子,他都沒想過。
但目前這兩個都想要為大明好的人,開始摒棄外敵,因為政見不同,相互幹起來了!
故而更加不想分兵去駐守其餘地方。
若是祖大壽再死命衝鋒,怕是第三道防線都得被撕破。
幸虧在錦州外圍設了三道防線,以及各種壕溝,不利於他們衝鋒。
外敵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朝堂都得聽我的,只有我的策略被貫徹下去,大明才能變得更好。
至於馬紹愉如此空洞的建議,洪承疇都當是放屁了。
經過多鐸派人仔細探聽和觀察,建議濟爾哈朗明天分兩路進攻西石門。
主要是清軍背腹受敵,極為不利。
作為僕從軍的蒙古人自是無力反駁,衝上去送了命。
明軍安營完畢的第二天,祖大壽乘勢指揮步兵從城內殺出,欲闖出清兵的圍困,與洪承疇回合到一起。
畢竟他當年就是被錘匪打的連兒子都成了俘虜。
洪承疇叫王朴調整狀態,然後派人去清軍叫戰。
此戰,大明斬殺清軍首級超過五百,殺死固山額真、牛錄額真四十餘人。
如松山一破,不僅僅錦州失去犄角,而且牽動全局動搖!
打了四次的仗,就贏了一次。
隨著濟爾哈朗下令讓巴牙喇去狙擊大明總兵楊國柱,不可避免就被射殺了。
大明援軍合力作戰,清兵拚死抵擋,使之無法與城內明兵聯絡。
待到高啟潛回來之後,洪承疇更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界。
特別是高啟潛,就算手底下殺良冒功他也不在乎,只要給朝廷辦事和_圖_書就行。
乳峰山位於錦州南郊女兒河畔之陽,距錦州僅五、六里。
大同監軍張斗,鑒於長嶺位於寧遠至塔山、杏山、松山、錦州之間,為防敵抄後路,建議洪承疇在長嶺駐軍一支,也未被採納。
多鐸自是不肯明軍這般行動,於是指派投降的蒙古人前去牽制,吸引明軍的彈子、炮子,他在命令清軍殺出去。
而多鐸也命令部下以紅衣大炮進行反攻,如此一來,雙方倒是打的有來有往。
楊國柱也不含糊,率領麾下拚命反擊,雙方一下子就陷入苦戰當中。
因為他看唐通的車營,非常像錘匪的車營。
反倒是清軍這邊,作為此番圍困明軍的統帥濟爾哈朗,他的臉色極為難看。
洪承疇其實是有些賭氣的,但聽了唐通的建議,也是頷首,那就隨軍多帶著糧食。
明松山路副將金國鳳率守軍三千人,「戮力死守」,激戰四十日,清兵被迫解圍而去。
反正執行皇帝的命令,什麼時候決戰,也不是自己單方面能控制的。
其實洪承疇內心依舊是不想與皇太極進行決戰,只要皇太極帶著人馬前來支援,他就憑藉手中的糧食固守,等待皇太極的進攻。
不愧是天朝上國,真要發了很,豈是這種關外韃子能夠打的贏的?
他不明白,明軍的戰鬥力如何這般強悍了。
當有人提議的時候,無論是濟爾哈朗,還是多鐸都選擇了拒絕。
唐通負責押運糧食,儘可能的多帶些糧草,既然大帥希望明清之間能夠打的時間久一點,那就想法子讓滿清狗韃子流更多的血,等待大帥的雷霆一擊。
「你高啟潛可敢保證此事不會發生?」
作為主帥的濟爾哈朗也深深感受到了明軍帶來的強大壓力,與多鐸命人飛馳瀋陽,把前線的消息送到皇太極處,希望他能夠前來。
陳新甲說到激動之處:「數鎮士卒的軍餉都無著落,他們若是長久的待在遼東,不會被皇太極用重利策反嗎?」
同時明軍也在奮力填充布置和*圖*書在錦州外圍的壕溝,以此來幫助祖大壽下一次突圍,更加快速的衝殺出來。
入夜,點點燈火匯成光的海洋。
再往遠了說,俞大猷也早一步運用過這種車營。
所以,圍繞錦州戰事,松山自然就成為雙方會戰的必爭之地。
拖到天寒之後,清軍也得頂不住。
崇禎頷首,這些日子他也聽著陳新甲等人力主出戰,因為他早就沒錢,也在擔憂。
皇太極此次大規模進兵,其策略是圍困錦州,打在松山。
而駐守西石門的是大同總兵王朴,清軍來了之後,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被清軍發了狠打贏了王朴。
眼瞅著明軍佔據了優勢,馬紹愉向洪承疇建議,應乘士卒銳氣正盛,出奇擊敵,未被採納。
因為楊國柱身死,明軍陷入了一陣混亂,清軍士卒趁勢殺進去,結果誤入車營,在明軍的炮火下打的大潰而逃。
再加上皇帝的威嚴不斷的下降,連吳三桂叫他乾爹的次數都數的過來了。
清軍士氣相對上升。
多鐸回來開軍事會議,臉上也是不好看。
待到第五天,洪承疇再次邀戰,結果清軍開始關閉營寨不出,開始等待皇太極的援軍到來。
當年袁崇煥親自臨戰衝鋒,身上掛了數支箭矢,甚至被突到他跟前。
「大明反賊怎麼可能跟官軍一起來遼東呢!絕無這種可能!」
洪承疇援錦前,有人曾提醒內閣首輔周廷偶:「相公入朝,願首以松山為急,國家安危系焉,舍此無可措手矣。」
其後,皇太極幾次曾試圖打破松山,始終沒有取得成功。
但是在根源而言,而是不粘鍋。
洪承疇又傳令駐營東西石門,以分清兵之勢,使之腹背受敵。
在你們這種蟲豸手中,只能把大明拽進深淵當中,所以只能聽我的。
有些清軍老卒子甚至回想起當年,遇到錘匪車營的慘敗。
濟爾哈朗下了死命令,多鐸自然得接令。
對於賀今朝的所作所為他也有所耳聞,賀今朝不需要太監服侍。
他上有皇帝的旨意,兵和_圖_書部的警告,下有贊畫軍務的張若麟、馬紹愉的督促,不得已放棄放棄他的持久之策。
面對陳新甲的質問,高啟潛直接被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
這些人心裏也發虛,大同那次戰事真是讓清軍記憶深刻,那次極少沒有家裡掛白的。
於是明軍開始推著車,護衛著大將軍炮,轟打多鐸率領的清軍。
洪承疇只能誓師出征,一舉攻破滿清狗韃子的進攻。
皇太極也早已看到松山的重要性,曾派出三萬余騎兵,攜帶紅衣大炮四十位,奮力攻打松山城。
這次濟爾哈朗的臉色陰沉的都要滴出水來,他下令砍了三個作戰不利的牛錄腦袋掛在旗杆上,命令明天進攻無論如何都得取得勝利。
居高臨下,發火炮,投滾石,都極為便利。
出奇的是這兩人貪錢雖然貪錢,但都是一心想要為大明做事的人。
他們身上的鎧甲根本就擋不住炮子、彈子的衝擊。
當天夜裡,洪承疇就帶進駐松山,隨即得到報告,言清軍狗韃子還駐紮在乳峰山東側。
反正人頭報上去了,也不一定能如是賞下來。
濟爾哈朗派人觀察,明兵環松山城結營,步兵立大營七座。
高啟潛和陳新甲其實是一條線上的螞蚱。
那幫軍頭能是他指揮得動的?
可是等白廣恩了解之後,如此列陣的車營根本算不得錘匪賀今朝的獨創,而是從戚大帥鎮守薊鎮的時候創造出來的。
結果清軍再次戰敗。
洪承疇對他們說:「我這麼多年的老督師,還不如幾個書生知曉軍略嗎?」
「絕不能讓祖大壽逃脫。」
不是誰都有靖遼侯的待遇。
乳峰山上山下,營寨林立,旌旗翻飛如浪,戰馬發出陣陣廝鳴,令人怵心。
明軍氣勢如虹,衝上去追砍。
面對白廣恩的請戰,洪承疇也是極為贊同的,既然清軍閉門據戰,那更要趁機逼迫你出戰,同時收集更多的木材,過冬用。
同樣濟爾哈朗見明軍有一營立寨未穩,直接派人去衝殺。
於是洪承疇下令己方士卒連夜佔據乳https://www•hetubook.com•com峰山西側,與清軍對抗。
清軍的高層也都想必須狠狠的挫敗明軍一次,方能請皇上過來增援。
最諷刺的是,這些相互爭鬥的人,還真不是想要葬送大明。
所以高啟潛想要維持大明的統治,對他是有利的!
但對於陳新甲與洪承疇之間的對抗,首輔周延儒宛如一個死人一樣,根本就沒說什麼有效的建議,或者說不想摻和這件事。
松山是一個軍事要地,具有重大戰略價值。
於是,高啟潛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反倒帶著皇帝的旨意回去了,倒是不緊不慢的趕路,不知道怎麼說。
洪承疇選擇松山為兵馬集結地,欲與清兵在這裏決戰。
尤其是清軍喜歡抵近射擊,只要射中面門,就能解決敵軍將領,因為其餘地方大多都有鎧甲護著。
而陳新甲同樣是想要維持大明的統治,想要中興大明,從而青史留名。
大明的臣子們,把過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內耗上。
清兵圍三重,只闖過二重圍,就被清兵逐回城去。
明兵安營扎寮的炮聲驚動了圍錦州的清兵,他們看到明兵的逼人的氣勢,無不大駭。
明軍今日才勝了一陣,明日必然會放鬆警惕,咱們不能遇到點挫折就請皇上出征。
故而關寧軍對高啟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非常欣賞。
可是清軍士卒因為被車營打的大潰而逃,擔心錘匪與明軍相互合作,前來遼東打仗。
但在葬送大明這件事上,他們偏偏做到了!
濟爾哈朗命令手下的巴牙喇前去射殺明軍的高級將領。
「殺韃子。」
「殺!」
操炮的朝鮮官軍,看著大明士卒如此神勇,嘴角忍不住上揚。
他下令把糧草屯在杏山、塔山之間,親率六萬大軍進駐松山。
要不然清軍截斷松山與其餘兩山之間的聯繫,錦州不缺糧,寧遠不缺糧,反倒咱們這群援軍缺糧。
陳新甲身為兵部尚書,他都沒有想過這種事嗎?
這趟差事若是再辦不好,關寧軍能不能聽從陛下的調令,那當真是可以預料到的。
入關搶掠的https://m.hetubook•com.com時候,除了那錘匪賀今朝的隊伍,大清還沒有遇到過如此難纏的明軍。
於是這幫清軍在狙殺了大明總兵楊國柱取得的優勢后,被唐通給打了回去,甚至還追擊一陣清軍。
然後清軍內部便悄悄流傳流傳是有錘匪混入了明軍士卒當中,大家遇到車營就得靠邊走就能保住性命。
它處於錦州與杏山之間,為「寧錦咽喉」,關係最為緊要。
明軍駐紮于乳峰山與松山之間,掘長壕,樹木柵護衛,騎兵則駐于松山東、西、北三面。
「督師,我軍是否要配合祖總兵再沖一次?」白廣恩看著唐通立下功勛,心裏十分不得勁。
大明六萬人馬進駐松山周圍,經過一番布置,顯示了它的雄姿盛容。
多鐸親自率軍殺了出去。
洪承疇對此戰果極為振奮,唐通的表現他越發的滿意了。
「請皇上來支援吧。」
尤其是高啟潛明白,像他這種人,如果不能依附皇家,將來是無法生存的。
以及滿桂更是滿身是箭。
祖大壽再次陷入皇太極的手中,朝廷對關寧軍還能控制幾分?
馬紹愉到了寧遠,與張若麒拍檔,再三張揚「我兵可戰」!
或者說這也是南明史的前奏。
再立車營,環以木柵成城。
「大明邊塞,六鎮皆落入賀今朝之手,邊軍大量加入錘匪,有這些人當榜樣,誰敢保證其餘人不會有想法?」
唐通放下手中的火銃,大喊著追上去殺了這幫狗韃子。
至於戰死的楊國柱的位置由李輔明接替,統帥他麾下的人馬,繼續效命。
第二天,清軍攻打乳峰山西側的明軍大營,被擊退。
往好了說是不清楚遼東的形式,對於軍事而言也頗為陌生。
要是沒了朝廷的餉錢,誰會把他放在眼裡?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套路,清軍將領都很喜歡干。
因為他們都收了皇帝給賀今朝的回扣錢了,且拿的還是大頭。
在萬籟俱寂中,不時傳來值夜巡邏的梆子的聲響。
唐通私下給洪承疇提建議,隨軍多帶些糧草,大軍也可以在松山與滿清狗韃子進行對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