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宋好兒郎

作者:史小刀
大宋好兒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二 位卑未敢忘憂國 第六十二章 臣祝大宋萬年

卷二 位卑未敢忘憂國

第六十二章 臣祝大宋萬年

可你硬要說那歌姬是兒媳婦兒……這話卻也沒毛病。
王堯臣剛走近就聽見了秦為的話,沒好氣的道:「不是讓你插諢打科,而是要擺功績,哭艱難,蠢!」
誰要是在第一天就給人找不痛快,那說不好就會被朝臣們群起而攻之。
面對這些目光,趙禎仍舊一臉淡然,他知曉內情,所以有恃無恐。
王臻跟著點頭:「你本就是一身功勞,犯得著插科打諢么,那樣只會讓人覺得你是誇功冒賞了。」
「臣附議!」
可沒多久,所有人都祝福過了。
大伙兒都在看著趙禎呢,就想看他會有怎樣的反應。
殿內是很暖和,所以他那鐵青的面色格外的引人注目。
可他說的這番話卻留在了群臣心裏。
男人嘛,摸黑上炕的這點愛好總還是不缺的。
先前他那話問的古怪,什麼叫做提及殺人就興奮?
趙禎點點頭,大伙兒都準備聽他的自辯。
他們本想揶揄一句,有身份的人誰吃豬肉啊,尤其是這種比較腌贊的部位。
可看秦為那大快朵頤的模樣,還時不時舔舔嘴唇。
王臻來了,二品樞密使的官服,讓不少人都下意識靠邊站了站。
皇城外無數官員,有的在小攤邊吃早飯,有的是買了東西在手中吃,但誰都沒有秦為的牛。
你一個好好地文官,不想著怎麼做好朝廷政事,偏偏作死地要去練兵。
所以說宋朝經濟自由是一回事,但從不保護百姓、特別是自耕農的利益卻有些奇葩。
這廝太囂張了啊!
又是新的一年,群臣們第一天上朝。
他這話說的大言不慚,邊上的人卻都嗤之以鼻。
王臻沒計較這個,他看了看御史那邊,有些遺憾的輕嘆一聲,「今日怕是不安生,那個……北伐軍之事,本來你能用戰功抵消一二的,可陛下封了你平陽侯,連那劉小娘子都給了淑人誥命,群臣那個不眼紅,你要小心了……」
可趙元儼就是稱呼陛下。
畢竟朝會第一天就有和_圖_書人給皇帝添堵,這事兒也不算小。
這一陣雙方打平,秦為雖然得了嘴上便宜,卻也是被趙元儼潑了一盆污水。
這事兒是怡春樓引起的,但怡春樓背後的人確是趙元儼。
趙禎說了幾件年底留下的事,大家議了議,然後就沒事兒了。
一時間,多個御史言官像是吃了激素的老母雞,一個勁兒的扯著嗓子嚎叫。
誰都知道這叔侄二人彼此提防,就算趙元儼把趙禎誇成花兒,群臣們也是不信他沒有怨言的。
權貴好玩兒這本就是不是什麼大事兒。
……
這一招移形換影大法使得不錯啊!
周圍人瞬間又推退了好幾步。
秦為一臉無辜的道:「陛下,臣有事要說。」
趙元儼的眼中多了怒色,然後又變成了溫和。
而偏偏這些御史又要站出來彈劾。
這一刻皇城彷彿感受到了千年前的哭嚎聲,連宮門打開時都悄無聲息的。
這種文官界的敗類,他們豈能放過……
秦為正準備說話,趙允讓卻搶了話頭,他斜睨著趙元儼說道:「聽聞皇叔最近的眼神不好?據說夜裡摸到兒媳婦兒的床上,還睡了一覺……」
宮門口兩老一小頓時成了矚目的焦點,他們方圓兩米之內,無一人敢上前。
按理趙禎接下來就是賞賜宰輔們早飯,然後大家各自散夥。
群臣們又是一陣憋笑,就連趙禎都臉色猙獰的低下了頭,生怕一個控制不住就笑出聲來。
汴梁出了個紈絝趙允讓,朝中又出了個少年權臣秦為。
秦為起身舉杯,說道:「陛下,臣祝天下一統,祝大宋萬年。」
所以他顯得格外的醒目。
今日你還是地主,明日可能土地就賣給了別人。
為大宋殫精竭慮……這說的不正是勤懇為國的他們嗎?
「眾目睽睽之下多少人都看見了,你竟然還要說謊!不要臉!」
畢竟大宋如今連燕雲十六州都沒收回來,還談什麼天下一統,這話秦為說出來是期許,可和-圖-書趙禎說出來就是吹牛逼。
那豬腳軟嫩Q彈,咬一口直流湯汁,香味濃郁,讓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趙元儼對秦為含笑道:「秦承旨武能上陣殺敵,文能監管各部,堪稱是少年有為。只是先前卻見你提及了殺人……」
趙禎本是饒有興緻的聽著,此刻不禁舉杯道:「好,那就大宋萬年。」
誰都知道北伐軍的實際統領者是秦為。
這季節天亮的晚,秦為就啃著一個鹵豬蹄來了,右手還端著一杯豆漿。
「啟稟陛下,臣並未唆使北伐軍在城中鬧事!」
秦為楞了一下,然後就點頭道:「您放心,插諢打科我可是好手。」
秦為若是不開口說點什麼,日後少不了被人揪住此事不放。
這是想讓秦為避重就輕堵住趙禎懲戒他的想法。
這事兒許多人不知道,但也有幾個了解趙元儼的朝臣,聽說過細情。
這也是群臣決意要彈劾他的原因。
你丟人不丟人!
這份執念不是衝著趙禎,也不是沖群臣,單單隻是他對前塵往事的諸多不滿。
這是說秦為是殺人狂,可殺人狂都是變態,而且都是武將。
「秦為,此事你是當事人,你來說吧。」
秦為微笑看著這一幕。
又或者……這些人就是授了某些人的意,故意出來搞事情的!
你秦為雖不算正經的官二代,但好歹也是正經的書香門第,什麼叫做窮苦出身?
這話聽著很是平常,卻暗藏譏諷。
秦為被噴了一臉口水,只得頻頻點頭,表示自己待會兒定然會聲淚俱下,學那孟姜女把皇城給哭倒了。
在坐的君臣都面色古怪,有人也忍不住了,於是咳咳咳的咳嗽聲在殿內回蕩著。
他起身致歉,可話都說出去了,致歉有屁用。
各種話都是話裡有話,明爭暗鬥的,讓宰輔們看了好戲。
這是大宋特有的官稱,也是對皇帝的一種愛稱,特別是宗室長者們。
這都能忍,果然是狠人啊!
這話誇讚了群臣們https://m•hetubook•com.com做事勤勉,可卻有些過譽了。
可他卻並有發火,甚至表現的很淡然,只是抬頭看向秦為。
不過王堯臣並未和呂夷簡他們站在一起,而是徑直來到了王臻和秦為的身邊。
這個扯遠了,一句話,隨便一個大些的地主,家裡的佃農人數都能碾壓北伐軍。
本以為趙禎在這種情況下定然會黑臉。
他們覺得這樣稱呼能區別於其他的朝臣,顯得他與皇帝更親切一些。
而百姓最慘,一旦遇到災年或是家中遭難,大多隻能賣地,然後舉家去佃種地主的土地。
然後隊列中就有御史站了出來,「陛下,臣彈劾司事局副承旨秦為,縱容部下、徇私枉法,打砸城中商鋪!」
趙元儼是皇叔,更是當初他爹趙恆繼位的主要競爭對手,如今他爹死了,兒子繼位……可偏偏大權卻落到了太后劉娥手裡。
「定王這是冷了?」
新年新氣象嘛。
這二人的出現,無形中給趙禎分擔了不少的壓力。
他們到底是真不知情,只是單純的彈劾秦為護犢子,還是有意打壓武人的發展?
秦為啃完最後一口,隨手把骨頭扔給了牆角處野狗,「這不是元旦的時候做多了,若是再不吃就壞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可是窮苦出身,哪會捨得浪費。」
可偏就有人想在這朝會的第一天,給這個剛上崗沒幾年還不適應的小皇帝添點兒堵。
這老頭兒的氣場太足了,干不過啊!
可人家一個地主,甚至是地主的管家就能把那些佃農管的服服帖帖的,你呢?
而且這事兒很多人都知道,你秦為還想狡辯?
要說不恨那是騙人的。
秦為忍不住就低下頭去,酒水噴了一地。
這時王堯臣也和幾個宰輔漫著碎步走來。
趙元儼的慈和依舊在,只是那臉色竟然有發青。
「怎麼想著吃這個?」
今天他就是等著看那些人站出來,好將這些人一個個記在他的小本本上,以便日和*圖*書後慢慢拿捏。
現在這二人聯手要對趙元儼這個老牌皇叔出擊了,趙禎能頂得住壓力嗎。
周圍那些本想偷聽一下的官員下意識後退了幾步。
睡錯了人……
外面的臣子在廊下用飯,聽到裏面密集的咳嗽聲,不禁都茫然道:「外面這般冷都沒聽到咳嗽聲,這裏面是怎麼了?」
一路進了大殿,因為是新年第一次正規朝會,所以大伙兒還是先說了些吉利話,然後開始議事。
也就這兩年好了些。
「臣……」
群臣都在忍笑,倒是憋出了一陣咳嗽。
老陰比壞得很,他竟然裝得沒事兒人一樣,好似剛才的一切都沒生過。
秦為故作歡心的看向他,趙元儼心中更恨。
如今他一看向秦為,那些目光都轉到了秦為的身上。
自耕農在此時就是大宋的根基,可他們卻一直活的岌岌可危。
這是準備提高無人的地位嗎?
秦為心中稍稍思量后就有了明悟。
他下意識看了眼周圍人,那眼神凌厲的能吃人。
「陛下,臣也彈劾……秦為目無王法唆使北伐軍毆打百姓,致多人重傷,手段極其殘忍!」
王臻這才放低了聲音,「陛下心軟,有對你青睞有加,待會兒上了朝你把戰功誇大些,再說說艱難的事,最好是聲淚俱下,懂不懂?嗯!」
「您放心,以後我就叫秦姜女了。」
你秦為竟然管不住一群廂軍……
每個人臉上都透著喜氣洋洋。
就算以前多有嫌隙的仇家,今天見面也會客氣的點點頭露個笑臉。
當年太宗在世時,最寵愛的就是這個第八子趙元儼,甚至在許多朝臣心裏,他已經是內定的繼承人選了。
噗!
這也側面證明了,趙元儼對於皇位還是頗有些執念在心裏的。
不過好在趙恆即位后對這些曾經的手足兄弟還是很照顧的,並沒有像當年的李老二一樣趕盡殺絕。
話鋒話鋒一轉,秦為一臉抱恙的道:「定王難道不願為國盡忠嗎?哦!對了……卻是秦某忘了,定王眼和圖書神不好,每晚都在忙著找床鋪,自然顧不上為國盡忠,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可以理解……秦某失言了,失言了。」
「秦某是為了大宋殺人,這便是為國盡忠,既是盡忠……定王可問問這滿朝文武,那個不是熱血沸騰?大家為了大宋鞠躬盡瘁,每日殫精竭慮恨不得把睡覺的時間都用來辦公……」
宰輔們卻一副理所當然的站直了些。
至於什麼天下一統,趙禎是沒臉說的。
那御史沒好氣的道:「怡春樓乃是正經商鋪,你北伐軍的人去后不僅打砸了人家的鋪子,還打傷致殘多人,甚至有人因此不治身亡!此事你敢說不是你北伐軍所為?」
他看似好奇的問道:「為何提及殺人時你便會面露興奮之色呢?」
君臣一起舉杯暢飲,氣氛漸漸熱烈了起來。
此時氣氛比較鬆散,所以不少人都稱呼趙禎為官家。
秦為一本正經的說道。
他想發飆,卻不能……只能強笑道:「暖和之極。」
等大伙兒情緒平息后,趙元儼也恢復了慈和的氣息。
大宋不遏制兼并,土地流轉的飛快。
只是有次趙元儼喝多了些,就走錯了房間,睡了一個兒子從外面買來的歌姬。
「陛下,臣以為倭國女人能潛入大宋,此事要嚴查。」
趙元儼看了過來,微笑道:「秦承旨……不給陛下說說?」
可到最後造化弄人,真宗趙恆半路殺出。
這是最悠閑的一段時日,隨著時間延續,整個大宋的事情會漸漸堆積起來,讓君臣為之焦頭爛額。
什麼叫一身正氣不懼流言,這就是了!
大清早誰會啃豬腳?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兩三百號人你都管不好,說難聽些,你這個連那些地主都比不了。
身份不對等,站在一起也是自取其辱。
這小子的嘴真是越來越毒了……
如此這個隱喻就變得很有味道了。
小皇帝自繼位開始就一直處在皇權的邊緣,來回忙碌了多少年,可還是躲不過老娘的掌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