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這是恨自己這個皇帝不死啊!
上萬人你一言我一語,嘈嘈雜雜,但他們畢竟是有素質的讀書人,很快就變得統一起來。
「孤跟二哥說話的時候,閑雜人等不許插嘴!」
「你平時的溫良恭儉讓呢,你平時的仁義禮智信呢?」
「諾!」
「我等今日上書請命,只是想讓陛下行寬鬆之政,與民休息,並無悖逆之心……」
咱都這麼節儉了,這些人竟然還嫌棄咱吃得多,這是恨自己這個皇帝不死啊!
正當老朱思緒亂飛,拚命地想著如何最大化利用擴音器之時,突然聽到朱允熥大喊「你可知罪」四字。
好像自己剛剛腦子一熱,把平時敢想不敢說的話給說了……
「誰知道啊,反正我不認識此人……」
楊士奇覺得自己大概率活不到明天了,只能橫下一條心,將心裏的話都說出來。
不過細聽之下,好像還有那麼幾分道理,也就隨他去了。
很多跟著吵吵嚷嚷的百姓,直至喊完才意識到,自己是來請求朝廷減免賦稅的呀,應該是站在皇長孫那邊,咋就被皇太孫給帶偏了呢?
「楊士奇是誰的人?」
秦德順趕忙附和道。
然而,朱允熥面對這山呼海嘯般的質疑聲非但沒有懼色,反而有幾分躍躍欲試。
可即使這樣,當他看向擺在城牆上的幾個大箱子時,思緒也不禁飛揚起來。
老朱聽到這句話,羞愧得恨不得拿袖子把臉給遮上。
「既然不論貧富貴賤,士農工商都走著同樣的路,過著同樣的橋,那麼為啥交稅的時候要分什麼貴賤?」
此次新稅法,本就對京城百姓影響不大,所以不論結果如何,都不影響他們打工賺錢。
這貨這番話,搞不好能讓他們團滅!
只有京城百姓非常感興趣,恨不得趕緊回家取小板凳,看這對皇孫大罵三天三夜。
「以下犯上,本數大不敬之罪,你竟然還敢說自己無罪!」
正在樹蔭底下嗑瓜子的勛貴三人組,在聽到楊士奇的補救之言后,也發表了一番看法。
和-圖-書楊士奇真該死,好好的扯什麼皇家,非得拖著所有人一起死!
「都閉嘴!」
「這人可以啊!」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
朱允熥聽到這個名字只感覺有點熟悉,然後從袖子里摸出個小本本,將楊士奇的名字暗暗記下。
朱允熥只是「喂喂」了兩聲,就將城牆下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學生再補充幾句!」
「學生楊寓,字士齊,江西泰和人。」
楊士奇壯著膽子再次走向話筒,硬著頭皮胡謅道。
湯和肯定的點點頭。
朱允炆這番話一出,頓時迎來滿堂喝彩。不論是跪在地上請命的學子,還是遠處看熱鬧的百姓,都不禁為其鼓噪吶喊。
「此人有點意思!」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都能圓回來?」
這群人是嫌棄咱這個皇帝吃得太多了!
反正他丟人的事多了,也不差這一件。
楊士奇偷偷看一眼皇太孫,心裏琢磨著咋說才能把剛剛的話圓回來呢?
朱允炆那傻孩子就差把罵人的話寫他臉上了,你還問他知不知罪……
不過,他一想到自己名聲在外,認識自己的人很多,介不介紹都瞞不住,也就索性大大方方介紹起來。
「我現在就你上書的內容逐條駁斥,讓你知道自己錯的多離譜!」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皇太孫好像並沒有怎麼生氣,反而鼓勵的看向他,希望他再多說幾句似的。
但是外地來的百姓,還有憋著一肚子氣的書生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迫使皇帝廢除新稅法,恢復到洪武早年的篩子一樣的舊稅法。
老朱看到這逆孫竟然在城牆上罵起仗來,氣得他恨不得命人將其給拖下去。
朱允熥的話本就惡毒,再加上擴音器的加成,直接將朱允炆的小臉氣成豬肝色。
二虎答應一聲就趕緊離去,不多時洪武門前的廣場上突然https://m.hetubook.com.com衝進來五千錦衣衛,將學生方陣、百姓、官員盡數切割開。
「修橋補路,修築城牆、整修河道、前線用兵,賑濟災民等等,都需要錢糧,這才是稅收的根本目的。」
「諸位,趕緊想個辦法,否則今天洪武門前註定要血流成河!」
朱允炆聽到這些一邊倒支持自己的聲音,臉上這才好看點。
「須知這大明不僅僅是天下士紳百姓的,更是皇家的!」
這逆孫沒救了,如此嚴肅的場合,竟然干出如此輕佻之事。
如果不是朱允熥當著楊士奇的面,將楊士奇的名字記在小本本上,深深刺痛了楊士奇,楊士奇充其量從貴賤的角度出發,論證一下歷朝歷代優待讀書人的好處,強調一下讀書人對於大明的貢獻之類。
不論今天這事是否合適,這番話一出,朱允炆基本上立於不敗之地了。
「確實是個人才,如果老夫所料不差,此人未來不可限量啊!」
雖說他不知道此舉能不能補救,但他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周旋了,就看皇帝和皇太孫好不好騙了。
就算他不能收穫聖心,也能收穫百姓的愛戴。
同時也再次鼓起勇氣看向城牆,挑釁似的看向朱允熥。
「但奴婢覺得此人還是太過狂妄……」
「皇太孫殿下剛剛與皇長孫殿下辯論之時曾言,朝廷稅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學生敢問一句,藩王之田地是否交稅,皇太孫名下之田地是否交稅,皇家之田地也是否交稅。」
六部尚書臉色異常難看,彼此互相詢問著。
「陛下聖明!」
再者說,罪不罪的也輪不到這孫子說吧,他憑什麼對自己的事指手畫腳!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同時京城的大門洞開,守衛京城的京營官兵也飛快的沖了進來,將整個洪武門廣場都包圍的嚴嚴實實。
他們首先統一了「皇長孫」的稱呼,其次統一了皇長孫的人品。
算了,先不管了,皇太孫說的解氣先跟皇太孫m.hetubook•com.com混!
老朱聽到楊士奇這番振聾發聵的言論,眼眸霎時變得陰沉起來,臉色更是黑得嚇人。
在楊士奇喊出這番質問后,底下請命的學生方陣霎時間連退三步,藉此跟楊士奇這個反賊劃清界限。
朱允炆本就是個皇宮做題家出身,哪懂這些彎彎繞,三言兩語就被朱允熥給帶偏了。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看看吧,這就是民意!
朱允炆聽到這話也懵住了,自己只是勸諫啊,咋就犯罪了?
哪怕是站在洪武門兩側的官員,在聽了朱允炆這番話后也不由暗暗點頭。
朱允炆也懵逼了,心道自己該不會被楊士奇給害死吧?
其他幾人聞言也暗暗著急,有的甚至腦門上滲出豆大的汗珠。
「該不會是魔怔的怔吧!」
「請三弟解惑!」
咱既不修宮苑,又不亂封賞,每日三餐不過數道菜而已。
「你要是真高貴,有本事你修條路,走到哪兒修到哪兒!」
「朝廷收取賦稅,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還可以找字正腔圓之人宣讀大誥、朝廷的最新文告,既可以讓百姓知曉律法,也能普及洪武正韻……
「我行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上對得起皇爺爺,下對得起黎民百姓!」
「啊呸!」
楊士奇說完這番話,就退到一邊暗暗擦汗去了。
朱允熥搞出這一排擴音器,不僅把城牆下的人鎮住了,就是坐著歇氣的老朱,聽到如此洪亮的聲音都嚇了一跳。
「如若皇家跟百姓一起交稅,那麼天下士紳自然沒有怨言。若是皇家自己都不想交稅,又何來理由強迫別人交稅呢?」
「你在大本堂讀了快十年的書,就學了個無君無父,以下犯上?」
更讓他恐懼的是朱允熥的聲音太大了,大得遠近幾里地的人都能聽到。而他的聲音,超出幾十丈之外都未必有人能聽到,這對他太不公平!
站在兩旁看熱鬧的官員聽到這話也傻眼了,他們今天只是想藉助科舉的學子鬧個事,讓皇和*圖*書帝陛下知難而退,重新恢復對士紳的優免政策。
朱允熥這話一出,城牆下頓時響起震天的喝彩聲。
「皇太孫殿下,學生有話要說!」
「然則,橋和路修好后,只有平民百姓走嗎?」
楊士奇聽到這話小心臟當場一緊,皇太孫啥意思,該不會是想記下自己的名字,然後給自己穿小鞋吧?
老朱聽到楊士奇這番話,臉上驀地綻放一個笑容,對著邊上的秦德順說道。
然後口號就變成「皇長孫仁義,救民於水火」,在充分誇獎朱允炆的時候,這幫人還不忘踩一下朱允熥。
城牆下的大臣看到兩個皇孫罵架也是一陣無語,心道皇太孫這是什麼奇行種啊,如此嚴肅的場合竟然罵仗玩?
狐狸的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站在城牆下方的六部尚書,聽了楊士奇這番話暗暗鬆了口氣。
不僅命人給這人請到台上,還將自己的大話筒讓給他。
陳宗禮實在是受不了了,當場朝著幾人低聲咆哮道。
朱允炆看到這一幕,只感覺腿肚子轉筋。
楊士奇看到這一幕心裏那叫一個汗,心想皇太孫也太心急了吧,這就要打擊報復了?
「你知道那個諍字咋寫不?」
現在他們看向城牆上的楊士奇,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恨不得掐死這貨!
「我沒罪!」
「我聽說過,但沒見過此人,今天是第一次見……」
在朱允熥強大擴音器的加持下,一切聲音都被壓了下去。
好在他早就習慣了大孫的驚人手段,這才不至於當場失態。
「趕緊自己去領罪,別牽連無辜!」
「憑啥走路的時候不分貴賤,修路掏錢的時候分貴賤!」
「皇長孫仁義無雙,不容任何人污衊!」
「準備吧!」
在城牆下一片喧嘩之時,就體現出擴音器的重要性了。
「皇太孫乃誅心之言!」
但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質疑皇帝,質疑皇家,要求皇家跟著一起交稅啊!
「上古之時,人之害多矣。若無聖人教之以相養之道,驅其蟲
hetubook.com•com
蛇禽獸,人之類滅久矣!」「二哥,你不用不服氣!」
「皇太孫說的太好啦!」
「軍士前線廝殺,保家衛國,拒敵於國門之外,只保護了平民百姓,沒保護士紳土豪嗎?」
「二虎!」
明明只是向陛下上書,怎麼就搞成這樣了!
因此,在朱允炆被朱允熥一通神侃跟整蒙了的時候,跪在洪武門正門方向的上萬學子紛紛指責起朱允熥來。
「就你還諍臣、諍子?」
「先說第一條吧,啥叫不分尊卑貴賤,官紳一體納糧?」
然而,朱允熥記小本本的行為太嚇人,直接讓楊士奇以為自己命不久矣了。
正當朱允炆一臉懵逼的時候,跪在參加科舉的學子方陣里站起來一個人。
朱允熥正拎著嘴四處找人對線呢,現在看到有不怕死的跳出來,可把他高興壞了。
他們現在只希望老皇帝也能聽到,並且被楊士奇這番話給說服。
「我也不認識……」
「皇室是穩定朝廷的基石,陛下更是大明江山守護者……」
「說得好!」
朱允炆本就帶著氣,現在更是氣上加氣。哪怕明知道沒朱允熥聲音大,他也聲嘶力竭的吶喊著。
不過,這番話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比如皇太孫年輕,不懂治國之道。皇太孫無賴,禍國殃民之類。
朱允炆見朱允熥這樣說,當即做了個請的手勢。
「雖說有冒犯皇爺爺之舉,但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家有諍子不亡其家!」
「因此,皇室為尊,陛下代皇族執掌乾坤,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
楊士奇在看到城牆下方的動靜后,心裏也生出悔意。
這就屬於典型的作死言論了,就差喊出一句「天下不直陛下久矣」了。
若是用此物宣讀聖旨,豈不是全城百姓都能聽到?
「江河堤壩修好后,也只保護平民百姓家的田地嗎?」
這玩意好生神奇,竟然能擴大說話之人的聲音?
「我是為民請命!」
「先請這位學生簡短介紹下自己。」
「臣侍君以忠,民侍君以誠,君待臣民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