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三十一章 怒火
若是久了,這可如何是好?
高熲聽得動心了,到了他這個年紀、地位、人生境界,早已把權力、名譽、金錢看淡了。他在乎的是朝廷能否圓滿運轉、老百姓能否過上好日子、兩朝皇帝沉甸甸的信任。
高盛道因父功,在開皇年間受封為應國公,所以高家也是一門兩國公的典範。受封之初,高盛道按照「三品以上,門皆列戟」的標準申請列戟,希望自己也獲一套。但是柳彧卻說「僕射之子更不異居,父之戟槊已列門外,尊有壓卑之義,子有避父之禮,豈容外門既設,內閣又施!」
子女們也都起身喊了一聲,然後各忙各的。
聖人不太喜歡胡亂宰人,可是楊集卻不會介意這結,他回來以的,勢必勸說聖人對隴西李氏大開殺戒。
默然半晌,他向高熲說道:「誠如父親所說,我大隋就是當今天下最為強悍、最為霸道的存在。即便要修長城,那也是畏隋如虎的域外之敵,而不是大隋。」
作為建隋元老之一、議事黨的宰相之一、尚書省右僕射,高熲聽了這種言論、這些議案、皇帝模稜兩可的態度,怎麼可能不憂心忡忡、夙夜難寐?
「還不是蘇威,他今天提了一個極其荒謬的議案,然而聖人聽了蘇威的議案和慫恿以後,似乎動了心……」這裏也沒有外人,事情也不是什麼機密之事,高熲索性把修長城的提議說了一遍。
高靈上前,關切的詢問道:「阿耶近來可是壓力大了?」
高熲的續弦妻宇文氏不停的絞寒問暖、長媳不時給眾人添茶,而高熲的長子高盛道捧著一本書,不時美滋滋的喝一口茶、不時與老三高表仁說上幾句。
所以,他很期待。
高熲臉黑如墨的「嗯」一聲,訓斥起了女兒:「你好歹也是也是我的女兒,焉能像個下人這般?丟人!」
如是別人這麼說,或許可以斷定為危言聳聽;然而太史令庾質和太史監章仇太翼經過不斷推斷之後,也是這麼說。這兩人的言論等於是權威之言;尤其是章仇太翼,他的推論無一不準、從未出現偏差。假如今和-圖-書年發生特大暴雨、發生特大洪澇災害,真不知有多少百姓在災情中受災、死亡。
高熲有了些許溫暖,說道:「沒有什麼,就是感到煩躁。」
想到此處,高熲不禁長嘆一聲,說道:「事實上,我已經了辭了好幾次,可是聖人每次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大隋離不開我,希望我繼續為國出力。若是再次請辭,無論是從情面上、還是政事上說,估計聖人還是不會允准。」
高表仁頓時不說話了,倒不是他畏懼父親權威,而是父親言之在理。就拿涼州北方來說,其實是沒有長城的,然而突厥人愣是不敢越過楊集在突厥境內劃下的長百里的「無人區」、「非軍事區」。
其根本原因便是精力不足、力不從心。如果自己主動退下、給新人讓路。到時候做一做學問、教一教族中子弟,閑來與好友品茗飲酒、賞月吟風,那也不負此生了;如果戀棧不去,反而不美。
高熲愣了一下,隨即說道:「聖人登基至今,向來是有功者賞、有過者罰,他雖然有個『抄家皇帝』惡名,可這種話的說的人,皆是橫行霸道、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的罪人,然而聖人面對百姓之時,卻是愛民如子、仁義愛民,其仁厚之名,當之無愧。即便是最為挑剔的人,也不能否認聖人對百姓的寬厚大度。」
宇文氏眼看著老頭子今天很是反常,關切問道:「阿郎,是不是在議事堂受誰的氣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間已至大業四年二月。洛陽雨水不絕,一條條筆直的街道被雨水沖刷得煥然一新,青石路面塵土泥灰洗滌一凈,變得油亮油亮的。連綿不絕的春雨淅淅瀝瀝的灑落而下,將整個河洛平原籠罩在雨幕之中,江面和土地上都飄起了一層白霧。
老三高表仁聞言,不解的說道:「阿耶,自秦以來,長城一直是防禦北方鐵騎的有效軍事工事;在我大隋漫長邊境線上,先帝時期修建的巍巍長城也是突厥騎兵難以逾越的障礙,如果朝廷循序漸進的沿著邊境修上一道,也能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效抵禦域外之敵。」
高熲聽得差點氣暈了過去。
休息了一個冬的老百姓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走向田間地頭,他們挽起褲管、赤腳踏入冰寒的田地里,似乎用腳來感觸和試探土壤里的濕度、軟硬程度。
「確是如此!」高熲點了點頭,長嘆道:「我以往處理政務之時,即便是不眠不休,那也是精神飽滿、旅客無差錯。率軍作戰時,即便是幾天幾夜沒有休息,可一旦聽到戰鼓和號角聲,也能用最佳狀態作戰。可是現在精力大不如前,總覺得事事不順心、人人不順眼。」
「嗯!」高熲應了一聲,向長子訓道:「你媳婦被指使得像個小丫鬟似一般,你也不管上一管?」
次子高弘德數日前去田莊巡視春耕的時候,踩上了沾滿雨水的枯草,摔得左小腿骨裂了,此時正大馬金刀的坐在一張坐榻上,那條綁了一層又一層紗布的左腿放到面前一張矮凳上。
而且他從出仕至今,從來沒有清閑過,年輕體壯之時也曾因為位高權重而沾沾自喜,可是自從仁壽年間開始,他就經常感到力不從心,修通濟渠時,那龐大壓力、繁瑣事務壓迫得他徹夜難眠、幾近崩潰。
聽了高熲之言,高弘德忍不住勸道:「朝廷執行『四格八法』的用人制度,父親今年是六十八歲的高齡,從年紀上說,已是應當歸隱的年齡。既然做得不順心,乾脆辭官歸隱算了,這般一來,也全了一輩子的英名。」
「既然聖人對百姓寬厚大度,而蘇相也不過是提出議案而已,又沒有正式實施下去,阿耶又有什麼好擔心的?」高靈頓了一頓,又說道:「再說了,衛王也是一個崇尚進攻的人,想來也不會贊成修這長城的。到時候,一起反對不就得了?」
不過哪怕是殺光了,高熲也認為合情合理,只因治國之道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賞罰分明」,假如連犯下里通里敵外的大罪的人都不能處以極刑,又如何震懾屑小、如何安天下?
高弘德見兄長默然,目光看向了父親,接著又和-圖-書說道:「阿耶已然年邁,歸隱這天終究會來,且還不遠。與其等到油盡燈枯之時不得不放手,倒不如主動卸下如山政務、留下一個君臣相當、急流涌退的萬世美名。而且阿耶文武雙全、足智多謀,佐明君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王朝。亘古以來,沒有幾人能及。如果辭去官職,以畢生才學來教育族中子弟,可謂是一舉多得。」
「正是如此。」高熲點了點頭,嘆息道:「然而,蘇威能說會道,實在是太會糊弄人了,我根本就說不過他。」
高熲面色更差了,心頭的火氣一下子就冒了出來。他氣呼呼的坐了下來,旁邊的長媳立即給他倒了一杯茶,恭聲道:「阿耶請用茶。」
高盛道瞥了弟弟一眼,不悅的說道:「阿耶身兼要職,乃是聖人和朝廷不可或缺的膀臂,豈能說辭官就辭官?此言萬萬不可再提!」
「哦!」高靈被老父親教訓一通,卻沒有絲毫畏懼。宇文氏卻是白了丈夫一眼:「你在外頭受了氣,回家卻拿兒女撒氣,成什麼話?」
批判了長城,高熲又說道:「再看我大隋初期那幾場決定未來走勢的戰爭,我大隋之所以獲得最終的勝利,完全就是皇帝英明、將領指揮得當、將士們頑強、百姓同仇敵愾。與長城沒有半點關係。所以朝廷只要加固邊境那些重要的邊防要塞即可,剩下的錢財可以用來建設國內、改善民生、加強軍隊的訓練……根本就沒必要去修那勞民傷財、毫無作用的萬里長城。」
聞言,兒女和兒媳們都放下手上「工作」,目光看向了黑著臉的高熲。
過了半晌,他長嘆一聲道:「也不知衛王到了何處,若是回到東京,洛陽想必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過,我很期待。」
這才是他今天無緣無故煩躁的主要原因:今年雪后,雨水充沛,按說春耕無憂才是,然而太史監那些鑽研天文曆法的「智者」卻給大隋君臣一個十分揪心的推斷,他們都說今年將是一個暴雨不斷的年景,現在的雨水只不過一個特大暴雨的徵兆、前鋒。
「小兒之見!」和*圖*書高熲冷哼一聲,說道:「自古以來,長城就攔不了敵人入寇中原的步伐。長城只不過是讓守軍佔據了防禦優勢而已,若是想將之全部發揮作用,每段都要部署足夠的兵力,但這根本就不可能。既然是不可能,北方騎兵只要摧毀某段兵力空虛的長城以後,就能長驅直入。故而,能否抵禦敵軍的關鍵不是長城,而是中原內部強大、清廉;如果中原王朝不是強大和廉潔的王朝,守御長城的將軍和官府面臨敵軍來犯之時,往往會引域外之軍入境,使那看著很堅固的長城形同虛設。」
三是狗一樣的蘇威藉著李氏與突厥走私一案,竟然提出了一項修長城的議案,他建議朝廷沿著邊境線修條東起帶方郡、西至且末郡的萬里長城,這要是修起來,真不知要花費多少財力、人力。
宇文氏一見高熲進來,連忙起身施禮:「阿郎!」
一些官員吏也參与其中,他們的裝束與老百姓毫無二致,也都光著腳走在田埂之上,不時彎腰查看水渠、田埂。如果遇到老鼠洞,都會鄭重其事的插下一面旗子,表示需要修繕;若是遇到情況嚴重者,則要讓人挖掉老鼠窩,重新修上一遍。
高熲陰著一張老臉下職回府,他剛一進入正堂,就看到一家人都在。
「既然聖人這等信重,阿耶今日為何憂心忡忡、怏怏不樂?」高靈關心的問道。
看了父親一眼,高靈暗自一嘆:她的父親剛正不阿、訥于言辭,是一個只會做而不會說的人,其口才和說話技巧遠不如能說會道的蘇威、裴矩、蕭瑒等人;他每每勸諫之時,總是犯顏直諫,最終勸諫的目的非但未曾達到,反而惹來皇帝不快。
停頓了一下,高熲看了眾人一眼,苦笑著說道:「明知如此,我要是再一次向聖人請辭,那就顯得很矯情、很過分了。休要說別人看不過去,便是我自己都會感到自在。」
柳彧的言下之意就是高弘德雖為應國公,可他本人沒有絲毫功績,而且一處府第只能列一套列戟、高氏父子又沒有分家,高盛道的申請不合理。於是高盛道的申請沒有獲得和-圖-書批准。現如今,高盛道官居太僕寺左少卿,掌乘黃、車府二署,不過皇帝如果沒有出巡,他都很清閑。
除了太史監對於天象的預測以外,另外還有幾樁事,也讓高熲十分焦慮:一是當下的隴西李氏的案件;二是軍府撤併。
然而他卻很是不爽:老子在外頭累死累活的,一天不知道干多少事、受了多少氣;可你們倒好,一個二個吃香的喝辣的、優哉游哉的。
見父親憤憤不平、鬱氣難消,高靈目光閃閃,換了一方式道:「阿耶,古往今來明君輩出,然而論起當今聖人,也當得上『仁』字一字,您覺得如何?」
高弘德目光從書本移到父親的臉上,不以為然的說道:「她自己樂意、大家也不想外人下手打攪,這不很好嗎?再說了,這是我們家的傳統,有什麼好管的?」
高熲此刻一眼看去,看到的是一幅家庭和滿、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溫馨畫面。
偶爾有牧民進入那「無人區」放牧,其部落也在第一時間備上厚禮,小心翼翼的邊軍賠禮道歉。所以有無長城當真不重要、與沒必要修,關鍵還是在於自身強大與否。
高熲聞言默然,他覺得自己真該辭職了:現在連女兒看得出這些問題,而自己竟然糊塗了。
尚未出嫁的老姑娘高靈坐在兄長旁邊,用一把小鐵鎚敲碎核桃,把核桃仁挑出來,放在兄長面前碟子里。她剝好一個,高弘德就吃一個。
高弘德雖然沒有當官,可他聽了此言,毫不客氣的拆穿了兄長的用心所在:「說來說去,兄長還是希望阿耶繼續執掌朝堂,好讓『我們』有棵大樹可依。」
高盛道頓時臉色發燙、無言以對,他的確懷有私心,希望父親繼續當官下去,好讓他有大樹可依、得以更進一步。
其實憑著朝廷這幾年興修起來的橫七豎八的水利、水渠,今年只要沒有遇到特大旱災,河洛平原就是一個豐收好年景。但是這時代的耕種水平極為低下,春耕關係到一年收成;所以每年春耕對於朝廷和各級地方官府、大地主、老百姓們來說,不亞於一場攻堅戰,必須提早做好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