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隋主沉浮

作者:碧海思雲
大隋主沉浮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五十四章 楊集教育蕭皇后

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五十四章 楊集教育蕭皇后

蕭珣即將上任,諸事繁多,閑聊了不久,便拿著楊集贈送的冊子與蕭璟告辭而去。
說到這裏,又向蕭珣道:「涼州解決了無數個種族之間的矛盾和戰鬥,我們將這些成功案例匯總成冊;每有新官即將上任,都要將之學好,以便他們能夠冷靜、合理的處理突發事件。只不過這個冊子還有許多缺陷,以及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沒有獻給朝廷。稍後,我給兄長一套吧!相信這套方法能夠幫到兄長。」
皇族就是一個世家,自然也有自己族產、府庫,所以皇家產業不是大隋王朝的產業;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代表皇族的宗正寺如果要想拿下某個店鋪,也要出錢去買。只是楊集不明白蕭皇後為何忽然提起此事,他在腦海里回想了一下朝廷的處理方法,這才說道:「如果記得不錯的話,這些店鋪和酒樓被朝廷以同等價錢賣給宗正寺了,所得錢財納入國庫。而宗正寺派專人管理,每年獲得的兩成利潤皇家庫藏、三成分給皇家各府、五成交給皇家女子基金會以做賑濟之用。怎麼了,難道出問題了不成?」
楊集說道:「儘管考慮好了,可是有些機會稍縱即逝,一旦失去,就會追悔莫及。」
「嫂嫂說得太對了。」蕭皇后的話令楊集產生濃濃的共鳴。正如蕭皇后所說,世家門閥其實就是世上最大的商人,而中小世家和普通人家沒有多少權力,如果不按他們的規矩辦事,他們有的辦法將其殲滅,對他們構不成威脅。之所以口口聲聲說商賈卑微低賤、無商不奸,並且一直強烈要求朝廷重農抑商,其實主要就是害怕皇族進入商場,搶佔他們的利潤。
「更重要的是基金會每年捐錢贈物的善舉是不可抹煞的事實,各個郡治的百姓基本上都知道。當人們將店鋪、基金會聯繫起來看,就能知道皇族與黑心奸商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且也理解和支持皇族經商。只要站在皇族這邊,那些流言蜚語自然不攻自破。」
「如此就好!」蕭珣鬆了一口氣。
楊集嗤之以鼻,向蕭穎說道:「我們姐弟認識的時候,你還是一個只會哭鼻子的小丫頭,你豈能我們姐弟的交情?」
「正是鑒於漢靈帝的無奈,我和你阿兄認為公是公、私是私hetubook•com.com,兩者之間必須要有嚴格的區分,絕不能混為一談。皇族可以捐贈錢財,朝廷如果遇到難題,皇族也可以借出去;但是朝廷不能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名義強取皇族的產業和錢財,其他世家門閥更是不行。」
蕭皇后一下子就泄氣了,十分沮喪的搖了搖頭:「我當然沒有了,不然我著什麼急呀?」
歷朝歷代的皇帝皇后之中,如果論起經營名望和賢名的高手,楊集認為史上的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最成功,而楊廣和蕭皇后根本就資格和他們比。他得藉機好生教教楊廣和蕭皇后。
「你這法子能行嗎?」蕭皇后看了妹妹一眼,發現妹妹一雙明眸之中也充滿了濃濃的懷疑之色。
並不是不想取。
在皇族之內,蕭皇后就是當家主母,她平時也關注族產之事,有些無奈的向楊集說道:「那些人的確無法從買賣方面污衊皇族,可他們卻說皇族作為天下正朔、天下表率,既不能像商賈那般操持低賤之業,也不該與民爭利。」
楊集被她打敗了,他狠狠地撓了撓頭,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我的好姐姐,你都當了幾十年的王妃、太子妃、皇后了,怎麼還這麼天真呢?我問你,臉能當飯吃、還是能當衣穿?史上的英明君王,又有幾個是要臉的?更何況,可憐又需要幫助的人多的是,而且我們皇族確實是賺錢去幫人,這能叫騙人嗎?你又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一旦朝廷想要徵收商稅,他們又說商賈雖然卑賤,但也是大隋子民,而且還說商賈走街串巷行商南北、為各地帶去稀缺之物,有功于社稷。若是朝廷徵收商稅必然使商賈心生怨憤,到處詆毀朝廷、以謠言蠱惑『百姓』造反。
「果真有這麼嚴重?」一聽這話,蕭皇後有些坐不住了。
「漢靈帝迫不得已,只好故作昏庸,將能賣的官職都賣了,此舉既能讓世家放鬆警惕,又能挑起世家紛爭,而他則賺到了營造洛陽八關、打造西園八校尉的錢。」
所以他們無論說無商不奸、當重農抑商,還是要求朝廷不能與民爭利,其實都是為自己爭利;朝廷無論怎麼做,他們都是受益人。
蕭珣明白楊集的用意,見他把話題引到政事之上,便說和*圖*書道:「楊太守將往荊州舂陵郡任太守,舂陵是中郡,中郡太守是從五品上。而漢陽是下郡,太守正六品上,所以他是升遷,非是平調。」
楊集送走蕭氏兄弟,又聽說蕭皇后還在;便走向女眷所在的偏堂。
「辦法其實比較簡單!」楊集說道:「就是把店鋪和酒肆、客棧標上冠上皇家字型大小,寫出賺到錢、就拿去賑濟災民承諾書;之後再寫一些醒目的標語,標語內容緊扣『購物等於行善』,類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行善積德』的標語都可以寫。」
進入裏面,只剩下蕭穎陪伴蕭皇后,其他人已經一個不在。
楊集的體魄比巔峰時期的武道強者還要強健,卻被關心情切、不明就裡、慌裡慌張的蕭珣說成了大病,等他把蕭皇后和一群名醫請來,又是把衛王府攪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然而最終的結果讓人大放寬心的同時,又有些啼笑皆非。
一口氣說到這裏,蕭皇后喝了一口茶,接著又說道:「皇族也是世家之一,而且還是最有權勢的世家,憑什麼就不能像他們那樣一邊罵商賈、一邊賺錢?」
蕭皇后終於定下主張,起身道:「我立刻回宮與你阿兄說說!」
「好了、好了!別爭了。」蕭皇后見他們兩口子竟然「秀起了恩愛」、打起了配合戰,頓時哭笑不得的向楊集說道:「此事容我回去考慮考慮。」
「正是!」蕭皇后輕輕頷首,嘆息道:「我也知道天下貨殖有七八成經由世家門閥之手,再進入各個地方各個城鎮的集市,他們轉了幾手,便能從中賺取巨大利潤。而天下有點名氣的商賈,其實也是世家門閥的人。」
「你說得不錯,宗正寺已經從朝廷買下了,然而如今有不少世家門閥犯了紅眼病!」蕭皇后說道:「大興城和洛陽城各市坊的店鋪足有四百多個,其中既有布帛庄、米糧店、油鹽店,也有珠寶等等奢侈品店;此外還有兩百多家酒樓、客棧,所有這些都處於日進斗金的黃金地段。而李氏在關中和洛陽的眾多各類作坊,也是令人眼熱的作坊。」
楊集想都不用想,直接就說道:「要想重新獲得羌人等等族群的信任,最好的辦法就是一視同仁、嚴懲不法官員、嚴懲惡意刁難m.hetubook.com.com和壓榨他們的商人,讓他們相信官府。唯有讓他們相信官府,才能把各項法度推廣過去、才能以中間人的身份解決漢羌、羌羌之間的戰鬥。在推廣法度的過程中,也要因地制宜、求同存異、尊重他們好的習俗,若是生搬硬套、強行推廣,必受其害。」
「文會,為兄慚愧啊!」蕭珣面紅耳赤,大生無地自容之感。
「多謝文會。」蕭珣頓時大喜過望,他起身道謝完畢,又說道:「文會,為兄很想做出一番成績,也有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耐心,可朝廷有任滿即調的規矩,我擔心任滿都沒有成效。你可有一些容易讓羌人首領接受且又省時的辦法?」
這種事由宗正寺卿楊秀負責,楊集並沒有關注,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只好說道:「宗正寺買都買了,他們眼熱、眼紅也改不了這個事實;再說了,宗正寺又不是強買強賣,他們想起鬨都沒理由。」
如果把他們逼急了,四面八方的「商賈和百姓」要麼斷了供應、要麼直接舉旗造反;而歷朝歷代的皇帝放著商稅這塊大肥肉不取,就是擔心這些。
「兄長這話就說得見外了,你也是關心情切,怨不得兄長。」生恐自家舅兄難堪羞跑,楊集不再說這個尷尬話題,轉而問道:「兄長即將前往漢陽上任,可知前任太守楊玄獎去了何處?」
楊集明白了,說道:「然後他們說無商不奸,重農抑商才是長久之道,宗正寺應該所有店鋪、所有產業盡數轉讓給『民』。是不是如此?」
「世家門閥實力相當,關係錯綜複雜,誰也奈何不了誰,便默許了對方的存在、達成了微妙的平衡,同時也有了所謂的按規矩競爭。一旦有人想要進入其中,破壞他們認同的平衡,就會聯手打壓,若是競爭不過,就用權勢去消滅。」
蕭穎好氣又好笑的白了楊集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我認識阿姊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居然好意思說這種話?」
蕭皇后被懟得、問得無言以對;蕭穎反倒是聽不下去了,她有些擔心的偷偷摸摸的看了蕭皇后一眼,見她並無不悅之色,這才寬下心來,她佯怒著向楊集道:「阿姊不但是皇后,還是你的嫂嫂,怎能這麼說話?」
「現如今,我們皇族在www.hetubook•com.com商業方面強勢崛起、蒸蒸日上、破壞了他們認可的平衡,然而他們卻又無法用權勢來打殺,只好利用輿論、民意來逼迫我們就範了。」
稍作寒暄,蕭皇後向楊集問道:「金剛奴,對於那些繳自李氏、突厥的店鋪和酒樓,你有什麼想法?」
「有是有,不過我懷疑你做不到。」楊集看得出蕭珣真想做出一番政績,而不是混資歷,便把捷徑說了:「羌人敬重勇士,你要是帶著誠意進入村寨,再把他們的勇士打敗、打服,然後十分豪邁大氣的把他們撂倒在酒桌之上,他們就聽你的了。當然也不是一定非要你出面,其他人也行。」
蕭珣聽得大為頭疼,連忙出聲求教道:「涼州的種族更多、情況更複雜,類似的種族問題想必也存在,而且不少。不知文會又是如何解決?」
「那你可有化解良方?」蕭皇后許是覺得自己太過急切,稍稍定下心神,用比較平緩的語氣向楊集說道:「金剛奴,我和你阿兄讀過《三國志》、也讀過你寫的《三國演義》。我們都覺得漢靈帝賣官鬻爵的一個方面就是因為沒有供他支配的錢,國庫也許有,可他動用不了。另外一個方面是滿朝文武皆是世家子弟,漢靈帝知道他們野心勃勃,卻又動不了任何一人。」
「正是如此,這也是公開的秘密。」蕭珣目光看著楊集,頗為期待的問道:「涼州臨洮郡與漢陽比鄰而居,不知文會可知漢陽情況、以及必須注意的事項?」
「必須注意事項主要是種族問題。」楊集將自己所知的情況說了出來:「漢陽郡的人口以羌人居多,漢人反而比較少。羌人其實也很嚮往漢家生活、也想融入漢家,但是他們在歷史上上當受騙的次數太多,加上以前那些貪官污員逼良造反、殺良冒功,導致他們對漢人深懷戒備和敵意,有一些封閉的村寨甚至將漢人視同洪水猛獸,不許漢人靠近一步。不過羌人也不是一個整體,由於他們傳承太久、各據一方、缺少往來,使各個村寨、各個城鎮的信仰和習俗出現了差別;一些村寨明明隔河相望,可他們的信仰居然背道而馳。由此而來的問題就是時常因為信仰和習俗的差異打架,他們打架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打架鬥毆,而是會死很多人的和圖書戰爭。」
沉吟半晌,楊集又說道:「現在百姓歸心,你們兩口子無論說什麼,百姓們都相信,要是你們兩口子再以經商行善為主題、聯名寫出一份可憐兮兮、悲天憫人的詔書,不僅攻破一切流言蜚語,還能收割一波民心,在民間留下仁君賢后的美名。」
楊集嘆息道:「真假和後果,你不是很清楚嗎?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還要猶豫不決?為什麼還要坐等麻煩纏身?」
「阿姊,我覺得文會這回說得對!」蕭穎向蕭皇后說道:「如果不好聽的輿情席捲天下,皇族不僅被迫轉讓日進斗金的店鋪,也將臭名遠揚。而各個世家門閥在這個問題上卻是同心同德,他們一定十分默契的挾大勝之勢,向皇族發起進攻,到時候,什麼也保不住。你的子孫後代也沒錢可用,你也不想你的後代成為漢靈帝吧?」
蕭皇后聽到這裏,居然連連搖頭:「這種詔書不寫也罷,如果寫了,不就是騙人么?」
蕭皇后相信楊集和蕭穎明白這些道理,但是不利的輿論指向了皇族、指向了她這個皇后,使她心中又是鬱悶、又是焦慮。她現在說這些,既希望楊集幫她消除沸沸揚揚的輿情,也是想看看楊集究竟有沒有辦法保住皇族產業。
「嫂嫂說得對!」楊集長這麼大,從來沒有見到蕭皇后這般失態過,看來她是真的著急了,然後又來了一句:「那你有兩全其美的法子沒有?」
「楊玄獎去年出任漢陽太守,然而他卻升得這麼快,看來,他在隴西李氏大案中,辦得不錯!」楊集稍微想了一下,立刻明白了過來。由於天水和金城、枹罕、會寧、臨洮、隴西、漢陽等郡乃是隴西李氏傳統的勢力範圍,各郡各縣都有李氏的府邸、別苑、田地、莊園、店鋪。所以他在離開天水成紀縣之前,令參与李虛宗壽宴的官員立刻回去清查隴西李氏的產業,楊玄獎肯定是抓住了機會、搶先把事情辦好,這才升得這麼快。
「肯定能行!」楊集說道:「打出承諾書是讓百姓知道皇族經商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為了幫到更多人。打出標語是可以拉來更多心有善念的顧客,這類顧客面對同樣價格的商品之時,肯定相信皇族店鋪出售的,更何況購物等於行善,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