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笵允沉默了好一陣,才向著葉聲請教道:「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展經濟呢?」
9月9日,趕到咸興的葉聲算是看到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場面」,在日軍的殘酷壓迫下,北朝鮮各階層民眾徹底團結了起來,一心一意要把日本人趕出自己的家園。當然聯軍這些日子里不斷高歌猛進的勝利消息,正是讓朝鮮民眾有勇氣起來反抗日本統治的重要因素。
於此同時,剛剛進駐平壤沒多久的西線聯軍總指揮部內,張紹曾等人也同朝鮮人民黨的同志爆發了一場爭執。人民黨的代表李瑋鍾、洪笵圖對於志願軍停駐于沙里院、平壤感到不理解,洪笵圖就比較激動的說道:「現在北方地區的日軍幾乎都集中於開城,南方的日軍則分散於各地鎮壓著起義,只要我們打下開城就能把日本侵略者完全趕下海去,為什麼志願軍要停下來呢?」
而且,開城距離漢城不過120里,隨時能夠獲得漢城的支援,但是我們距離瀋陽卻超過了800里,後勤的路線已經拖得太長了。請人民黨的同志記住一件事,雖然我們在陸地上給了日本侵略者一些教訓,但是日本海軍可是毫髮無損,一旦日本海軍不顧一切在遼東半島登陸,那麼我們就會陷入到被動狀態。
人民軍上校李笵允對於葉聲的到來非常的高興,一邊為其準備了歡迎宴會,一邊試圖說服葉聲繼續派遣裝甲機動旅的部隊繼續南下。對於李笵允的請求,葉聲請其他人離開后,便正色向其宣告道:「李上校,恐怕我部已經無法繼續南下了。而且我這次過來並不是督促部隊繼續作戰的,是來向你通知一個消息的,我部將在原地修整之後準備撤回國內,和-圖-書我希望人民軍能夠儘快的接收我部的防區。」
由於日軍撤退的過於倉促,這些屠殺事件都留下了不少活口,當這些僥倖生還的朝鮮人向人民軍哭泣告狀后,人民軍於是對於日軍俘虜展開了報復。雖然聯軍司令部數次下令制止,但是只要在中國軍隊看不到的地方,人民軍依然我行我素的執行著報復政策。
即便是這樣,當裝甲機動旅打到咸興時,也已經有34%的裝甲車輛和25%的卡車出現了故障,最後不得不通過元山-羅南鐵路承擔了主要的運輸任務。而朝鮮民眾為裝甲機動旅提供的情報、後勤補給、協助作戰,使得裝甲機動旅始終保持著一定的戰鬥力,讓日軍無法衝出各處要隘,最終困死在了群山之間。
當然,朝鮮人的憤怒是有原因的,先不提日軍入侵朝鮮半島后在朝鮮地區多次製造的屠殺事件,光是定州、安州撤退之前,日軍因為無法帶上朝鮮輔助軍隊撤離,又擔心這些朝鮮人會把日軍的情報透露給聯軍,因此乾脆就對朝鮮輔助軍隊實施了屠殺。
葉聲注視著李笵允說道:「支持這樣一隻裝甲機動旅的開銷是很大的,老實說光是訓練用掉的汽油和零部件就是一筆相當大的費用。以朝鮮當前的經濟能力,恐怕是難以支持這樣的開銷的。朝鮮恐怕需要發展自己的經濟,才能夠保證軍事費用的支出。」
張紹曾不以為然的說道:「開城四周都有山脈環繞,城市又處於低地中的高地上,是一處易守難攻的要點。北方的日軍退守此地和北上的日軍會和后,這裏的日軍數量就超過了2萬人,而我們現在的機動兵力不足3萬,貿然前往進攻並www.hetubook•com•com無勝算。
雖然以洪笵圖為首的朝鮮獨立急進派,在看到了這不到10天內夢幻一般的戰果后,非常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完成祖國光復的大業,但是他們並無獨立作戰的能力,因此雖然在人民軍和人民黨內獲得了較多的支持,但是卻依然無法左右聯軍司令部的決定。
支那飛船部隊已經擊沉了三艘驅逐艦,擊傷了數艘驅逐艦,證明了飛船對於海上艦艇的攻擊能力,這個時候把艦隊抽調回朝鮮半島登陸,只會讓支那飛船獲得更大的戰果,也會失去海軍搶佔德屬太平洋島嶼的機會。
9月10日,最高國民會議決定派出李瑋鍾等人作為代表趕赴哈爾濱,向吳川進行最後的請求,並討論關於北朝鮮地區獨立及獨立之後的一系列建設援助問題。就在這一天,元山地區最後一個日軍據點被拿下,朝鮮北部的海岸線上再無一處日軍的據點。
李笵允不都不對葉聲苦苦哀求了起來,表示現在東線的人民軍還不足以承擔起保衛祖國的艱巨任務,志願軍還是應當多逗留一些時間的。特別是裝甲機動旅戰鬥力強大,更不應該首先被撤回國去。
葉聲攤開雙手,聳了聳肩后說道:「我不過是個軍人,對於經濟方面的事情所知不多。不過如果貴方真的有意發展本國的經濟的話,可以向革命委員會正式發出請求,我相信吳主席還是會給你們指出一條出路的……」
而29旅團的殘部則被圍困於長津湖以南,同樣失去了後勤補給和退路,日軍存放于咸興的物資雖然被撤退的柴五郎部燒毀了一部分,但大多數物資還是被咸興城的朝鮮民眾給搶救了下來。現在這些物資就成為了用和-圖-書來圍困29旅團和進攻元山的本錢。
聽完了李笵允的懇求之後,葉聲沉吟了半天後說道:「軍事委員會下達的撤退命令,我是不敢違背的。不過我們可以把裝甲機動旅的裝備保留下來,並留下人員幫助你們培訓一隻能夠使用這些裝備作戰的部隊,只是……」
按照某位人民軍將領的說法:「既然日本人跑來毀滅了我們的家園,那麼他們就應該葬身於朝鮮。憑什麼毀滅了我們家園的人,放下槍投降后就能安然無恙的回去和家人團聚?」
以李瑋鍾為首的務實派雖然也渴望著一舉恢復朝鮮河山,但他們卻還是知道清朝鮮真正的實力為何,因此並不願意和中國方面進行過於激烈的爭執。畢竟中國方面給出的理由也很現實,中國人民可以出兵保護朝鮮的主權,但朝鮮人民不能指望中國人民為他們報復自己的仇敵。
綜合以上之情報之後,聯軍總司令部認為繼續南下的意義不大,現在最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條橫貫東西的縱深防線,徹底打消日軍獲得增援后的反擊慾望。然後清理防線後方的日軍殘兵,從而建立起北方的朝鮮獨立政權……」
聽說能夠把裝甲機動旅的裝備留下來,李笵允於是馬上追問道:「只是什麼?如果是我們能夠辦到的,我們一定會完成貴方的要求。」
至於西線,日軍甚至已經主動退到了開城,和志願軍脫離了接觸,位於鴨綠江邊的20旅團已經開始有成建制的小部隊出山投降了。事實上20旅團旅團長齋藤季治郎已經派人穿過了鴨綠江向革命委員會投降,之所以日軍不願意向距離更近的朝鮮人投降,因為朝鮮人普遍懷有對於日軍的憤恨,已經有兩個小隊的日軍在向朝鮮和圖書人投降后被處決了。
這使得日軍想要登陸朝鮮北方的計劃失去了可行性,除非他們把已經南下的海軍艦隊和封鎖青島的艦隊全部抽調回來。陸軍當然是支持抽調海軍艦隊為陸軍登陸護航的,但是海軍則拒絕了這個要求。
最後,南方的起義雖然有利的支援了北方的作戰行動,但是日本人在南方擁有的朝鮮支持者要比北方大的多。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南方起義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被那些朝鮮舊兩班地主所剿滅的,甚至都不需要日軍親自動手。
李笵允雖然很認同葉聲的話語,朝鮮人民黨和最高國民會議中的一些成員在開戰後一直擔憂志願軍會留下來不走。雖然中朝友誼的聲音尚在耳邊,志願軍的軍紀也確實良好,但是被日本吞併過一次的朝鮮人已經萌發了國族意識,大多數朝鮮人還是希望朝鮮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不是日本或中國的附庸。
而且中國目前也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革命委員會還沒有一統全國,日本人甚至還在入侵山東,在這樣的時局下,中國人不願意去和日軍硬碰硬,李瑋鍾覺得這還是可以理解的。
朝鮮民眾在各地爆發的起義,有力的支援了打到吉州后力便有所不足的聯軍。一方面東線聯軍在數量上並不比東線戰場上的日軍佔有絕對優勢;另一方面這種高速機動深入縱深的作戰其實相當耗費資源,光是為了確保葉聲這個裝甲機動旅的戰鬥力,就要配備一個7000餘人的後勤支援部隊和大量的汽車。
在這種樸素正義的道德觀念面前,布爾什維克主義也難以阻擋朝鮮人的報復行動了。聯軍最終不得不把日軍俘虜送回了中國境內,在遼寧、吉林等地設置了多個俘虜營
www.hetubook•com•com
。到了9月9日,處於會寧-羅南-茂山之間的第12師團一部已經為聯軍所殲滅,剩餘的12師團主力則被惠山方向、茂山方向、春興里守軍圍困於甲山和白岩之間,雖然12師團主力還具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沒有了後勤補給和退路的12師團日軍距離滅亡只剩下了一個時間問題。
聽到這個消息,李笵允很是震驚,他呆坐在座位上好久沒有出聲,之後才顯得有些慌亂的向葉聲問道:「為什麼要現在撤退?戰爭可還沒有結束,如果志願軍撤離的話,我們恐怕擋不住日軍的反攻。」
最為重要的是,日本根本就沒有一次送上一整個師團登陸朝鮮半島的運輸船,以朝鮮北部的地形,一兩個師團登陸也根本無濟於事。海軍質疑陸軍提出這種冒險的登陸計劃到底是為了保存自己的顏面,還是打算葬送皇國。
葉聲搖了搖頭說道:「我是說我部的撤退,並不是指所有志願軍撤離。當然,在朝鮮局勢穩定下來之後,志願軍也是要撤離的。因為這裏畢竟是朝鮮,我們能夠幫助你們抗擊日本侵略者,但最終還是要靠你們自己的力量去保衛她的。」
本次北朝鮮地區的作戰,雖然給朝鮮人民黨、人民軍帶來了極大的榮譽,也給朝鮮人民帶來了極大的自信心,認為日本人也不過是如此。但是大家心裏還是明白的,這次和日軍作戰之所以能夠勝利,其實主要功勞是在中國方面的支援,不管是前期的物資支援還是後期的直接軍事援助,缺了哪一樣朝鮮人民軍都早就失敗了。
只是眼下戰爭還沒有結束,日本人還沒有趕出朝鮮,志願軍就已經打算離開了,這使得還沒有做好獨立承擔保衛朝鮮責任的人民軍開始慌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