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七百四十三章
徐世昌這才收回了目光,簡潔的把周樹模提出的要求複述了一遍,袁世凱還沒有出聲,一旁的梁士詒已經忍不住怒氣沖沖的起身說道:「大總統,共和黨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這要把鐵路和天津交給他們,北京不就成了脫了衣服的清倌人了嗎?此事絕不能答應。」
只是袁世凱也注意到,除了梁士詒氣急敗壞外,徐世昌和周學熙只是沉默不語,他心頭冒上來的火氣終於又被摁了下去,竭力保持著平和的口氣向兩人問道:「東海兄、止庵,你們怎麼看共和黨的提議?」
徐世昌雖然沒有明著勸說,但是這個問題幾乎就堵死了和革命委員會撕破臉的選擇。畢竟想上就上和直接被上還是有些區別的,真要淪落到后一種地步,中央恐怕就真要成為一個空架子了。
看過了這樣的施工場面之後,不對革命委員會生出敬畏之心是不可能的。袁世凱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上來的,他怎麼可能會不明白,能夠組織起數十萬人搞水利工程而不亂,那麼也就意味著革命委員會至少是有能力組織起數十萬軍隊進行會戰的能力了。
在老那森趕到北京,和朱爾典進行了數次長談之後,朱爾典不得不向北京的外交部提出了抗議,要求北京政府儘快解決唐山事件,讓開灤煤礦工人立刻復工,否則英國方面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維護英國公民的財產了。
看門守戶之犬,又怎麼可能去和真正的虎狼相搏呢?若是北洋軍中真有那麼有志氣的人物,那麼前年日本出兵山東時,也不至於讓全國民https://www.hetubook.com.com眾指著他的脊梁骨咒罵了。
「止庵說的好啊。」站在居仁堂門口的徐世昌突然出聲說了一句,驚醒了房間里正在談話三人。看到袁世凱把目光轉了過來,徐世昌不由快走了幾步,上前對著袁世凱見了禮。
關外的狀況大家看的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眼皮底下山東的變化,卻是眾人矚目的。膠東三府實施土地改革之後,去年膠東半島的貿易規模就增加了一倍。雖說其中大部分是由於革命委員會大規模的投資所帶動的,但是土地改革后膠東農民的消費金額比往年增加了將近一倍,這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三人默默無言,最終還是徐世昌打破了沉寂的氣氛說道:「我看,倒不如先責令革命委員會解決唐山事件,看看他們究竟怎麼讓英國人退讓。
這條被稱之為淮北灌溉總渠的人工河道的完成,不僅讓里下河平原和渠北地區300多萬畝土地變為了良田,更是向國內各方展示了革命委員會所擁有的力量。而且原本搖擺不定的魯南、蘇北地區,也隨著這條人工河道的完成徹底安定了下來。
要是他們行事莽撞和英國人發生了衝突,那麼英國必然不會支持把連接關外和山東的鐵路交給革命委員會管理。另外天津城20里內禁止中國軍隊入駐,革命委員會若是不能駐軍天津,對於北京的威脅倒也沒這麼大。」
望著徐世昌看著周、梁兩人的神情,袁世凱不由又追加了一句,「止庵、燕孫也不是外人,有什麼你就直說吧和圖書。」
梁士詒情急之下有些口不擇言,但是袁世凱等人一下就聽明白了梁士詒的意思,失去了天津門戶,北京可不是就變成了想上就上的青樓妓|女了么。
徐世昌這番話語聽著雖然有些令人不快,但何嘗不是對於現實的反應。勢不如人,力不如人,可不只能在道義上和共和黨競爭了么。如果共和黨在處理唐山事件中出了岔子,那麼中央政府說不得還有一絲翻身的機會。
袁世凱聽了頓時一愣,梁士詒也沉默了下去,北洋軍中能打的不過還是清末的六鎮老底子。堪當一面且能服眾的不過是號稱北洋三傑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另外再加個張勳,至於其他人的威望和能力皆不足以單獨統帥一軍。
他們要是真能把開平礦務局拿回來,把天津交給他們倒也不是壞事。法國人現在在天津不是鬧得很歡騰么,共和黨在報紙上整天宣傳些民族、國權的言論,我倒也很想看看他們究竟是怎麼捍衛國家主權的……」
而且在世界航運能力嚴重匱乏的時候,中國也是繼美國、加拿大、日本之後的重要造船國家。去年中國就建造了4.5萬噸商船,而日本也才建造了4.9萬噸而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徐世昌給出的建議更像是一種安慰,革命委員會和列強之間的關係雖然有些撲朔迷離,不過到了今日大家也算是看出了一點苗頭。革命委員會雖然是在沙俄的地盤上起的家,但是交好的卻是德國和美國,對於英國、日本等協約國家始終抱著一種疏遠的姿和_圖_書態。
而以段祺瑞的剛愎個性,把他請回來之後,也許革命委員會的麻煩還沒來,北洋內部的麻煩就要先爆發了。至於馮國璋,現在在南方正過得舒服,除非革命委員會南下去攻打南京,否則這位北洋之犬是不大可能放棄家當全力北上的。
看著袁世凱的臉色漸漸難看了起來,周學熙不免也出聲說道:「我看,對於共和黨的要求也不能直接回絕,他們現在可是站在保護勞工的立場上和政府對抗,要是我們一口回絕了共和黨的要求,民眾恐怕不會理解政府的苦衷,反而會對革命委員會的行動抱有同情,那樣形勢就更壞了。」
袁世凱抬頭看了三人一眼,沉著臉說道:「難道說,我們就這樣乖乖的把鐵路和天津交出去?那麼下一次他們要北京城,是不是我也得騰出居仁堂給他們?」
對於開平公司天津總代理那森來說,這顯然是個無需考慮的選擇。捍衛帝國商人的利益,就是在捍衛帝國的利益。而且開平公司對於朱爾典公使的支持向來都是不遺餘力的,這個時候的朱爾典自然應當站在開平公司的一方。
袁世凱也起身回禮道:「東海兄也坐下說話吧,我們之間就不要拘這些虛禮了。周少朴是怎麼答覆的?他們到底想要什麼?」
而去年冬季開工的隴海路東段工程完成了將近三分之一,導淮一期工程也已經接近完成,革命委員會的這種組織力和資金投入量,實在是讓人感到震驚不已。就連此前對於革命委員會的土地改革政策頗為不滿的山東、淮北鄉紳,在看到革命委員會只花了4個月www.hetubook.com.com時間就幾乎完成了洪澤湖到出海口168公里的人工河道后,大多都對共和黨轉變了態度。
徐世昌瞧著袁世凱的神情,小心翼翼的說道:「止庵說的不錯,若是武力上不能壓制住革命委員會,至少我們不能在民心上也輸給共和黨,否則中央政府就會和前清朝廷那樣動輒得咎,最終喪盡權威而淪亡。」
而向來自詡為國內武力第一的北洋軍,此前最多也就組織不到五萬人的作戰,而在大規模擴軍之後,北洋軍已經很難再進行萬人級別以上的會戰了。一是基層軍官數量不足,軍隊訓練不夠;二便是沒有這許多物資和運輸能力,能讓北洋軍組織一場數萬人以上的大會戰了。
對於英國公使朱爾典來說,唐山事件簡直就是一碟乳酪上令人不快的蒼蠅。在戰爭爆發了一年半之後,英國能夠耗用於戰爭的財力、人力都幾乎已經達到了頂點。中國,主要是革命委員會的治下,已經成為了美國之外對協約國最為重要的物資供應商和信貸來源。
張勳在革命軍手下弄了個全軍崩潰,要不是有著袁世凱的庇護,估計還躲不了一場牢獄之災。眼下這位退居天津含飴弄孫去了,肯定是不會再復出了。說實話,就算張勳想要復出也無可能,他的老部隊辮子軍現在已經煙消雲散,張勳想要再拉起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真是談何容易。
王士珍忠誠的是大清,自從民國建立之後,他就已經沒什麼進取心從北洋核心中退了下去。如今雖然還幫著袁世凱處理一些事情,但是想讓他再去帶兵,卻也是極為可慮之事。
在和-圖-書這樣微妙局勢下爆發的唐山事件,讓朱爾典不由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開平礦務局和中國政府之間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藉助戰爭騙佔了開平礦務局不能說是一件光彩的事,但是誰讓中國沒有力量呢?於是在同情中國之餘,更多的西方人都認為這是冒險家在東方獲勝的又一傳奇事件。
但是現在,在英國需要中國支持協約國把戰爭繼續下去的時候,開平公司激怒中國人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向來主張不對亞洲人低頭妥協,堅決捍衛帝國利益的朱爾典,眼下也不得不思考,到底是要堅決捍衛帝國的利益,還是要堅決捍衛帝國商人的利益的選擇之中了。
只是讓北洋眾人感到摸不著頭腦的是,雖然革命委員會和德國人關係密切,但是戰爭爆發后他們同協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卻是有增無減。正是憑藉著和協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革命委員會去年才能獲得如此巨額的收入,完全恢復了前年對日作戰時消耗掉的實力,並獲得了極大的成長。
袁世凱在心裏反覆衡量之後,終於緩和了些臉色說道:「也罷,先讓他們得意一下,我倒也很想看看,他們會怎麼對付這些英國人。
挖掘這條河道不僅動員了數十萬的人力,還動用了上百台機械設備。這些過去用於挖掘巴拿馬運河的機器,不要說這些中國鄉紳未曾見過,就是那些歐洲人也大多是第一次見到這樣恢弘的機械施工場面。這些不知疲倦的機器足足讓整個工程提前了將近一個半月。
徐世昌只是略一思索,就出聲回道:「若是想要以武力拒之,何人可以為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