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八百七十八章
正因為如此,革命委員會對於此次建成儀式相當重視,工業委員會的委員不僅親自到場,還特意邀請了身份有些尷尬的克利姆特參与了剪綵儀式。
雖然1917年東西兩線協約國都遭遇到了失敗,但是處於戰場之外的德奧戰俘們獲得的信息可比國內的同胞們全面的多,特別是對於美國在宣布參戰後動員起來的人力和物資,在革命委員會的報紙和廣播中都講述的非常詳細了。
在這些報紙和廣播的分析中,同盟國已經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即便德國繼續在東西線獲勝,甚至於俄國直接退出戰爭,都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之後,協約國的人力和物資已經壓倒性的戰勝了同盟國,而柏林現在最好的出路就是在還佔據戰場上的優勢時贏得一個體面的投降,而不是期待什麼和平協定。
到了1917年6月為止,約有32萬名戰俘安置於鄂木斯克、伊爾庫茨克和阿穆爾軍區,遠東地區天寒地凍,俄國人又不給戰俘足夠的飲食和禦寒衣物,對於不適應這裏酷寒氣候的德奧戰俘來說,無疑就是一場謀殺。
1913年,巴登苯胺純鹼公司發明了添加鹼金屬鹽的釩催化劑,活性較好,不易中毒,且價格較低,在工業應用中顯示了優異的成效。
1911年,奧地利人C·奧普爾在赫魯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塔式法裝置。六個塔的總容積為600m,日產14t硫酸(以100%HSO計)。
如果不是1915年革命委員會同阿穆爾總督區開始大規模開發https://m.hetubook.com.com小興安嶺-布列亞山鐵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建設礦區和礦區到佳木斯之間的鐵路,使得阿穆爾軍區突然發覺這些戰俘不僅不是負擔還是一筆可以變現的財富,估計還有大量的德奧戰俘會默默無聞的在戰俘營中凍死餓死。
1881發起,德國巴登苯胺純鹼公司的R·克尼奇對接觸法進行了歷時10年的研究,在各種工藝條件下系統地測試了鉑及其他催化劑的性能,並在工業裝置上全面解決了以硫鐵礦為原料進行生產的技術關鍵。
至於奧地利人,隨著戰局的發展,奧地利政府甚至連國內的民眾都快要顧不上了,更何況是這些遠在東亞的戰俘。因此對於逃到天津的奧地利戰俘,奧地利領事館採取了閉門不納的態度,不僅不給他們提供返回國內的幫助,甚至連食物和住所都不提供。
正因為他的這種主動性,克利姆特才會被革命委員會賦予了越來越大的責任,比如研發改進第一化工廠的這套接觸法生產硫酸的裝置。
並不是沒有人想要趁機逃離東北就此歸國的,不過德國外交官勸說他們還是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比較好,因為德國在華的僑民和那些中國人從俄國人手中租借的德國戰俘足足有七、八萬人,德國政府並不希望因為救援了一兩百名戰俘而讓其他人遭到針對性措施,更何況協約國對於德國的船隻和僑民特別的敵視,他們也難以確保這些戰俘能夠安全的返回國內,因此還不如讓他們待在和德國關係密切的東北hetubook.com.com境內更安全一些。
和在俄國人的戰俘營中缺衣少食的生活相比,替中國人工作的德奧戰俘至少獲得了食物、保暖衣物和有效的治療。在北京和同盟國斷交之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外交官在視察了革命委員會為本國戰俘提供的待遇后,也認為革命委員會已經竭盡所能的救助了這些戰俘。
賓步程心情舒暢的回道:「到今年年底,接觸法製造硫酸的產能大約能突破30萬噸,加上鉛室法等製造硫酸的產能,預計總的產能可以上50萬噸了。工業委員會認為,我們應當停建其他落後的設備,主要投入到接觸法生產,兩年內再上30萬噸的塔式裝置,從而徹底完成硫酸自產……」
1906年,美國人F·G·科特雷耳發明高壓靜電捕集礦塵和酸霧的技術在接觸法工廠獲得成功,成為凈化技術上的重要突破。
硫酸在三酸兩鹼的化工基礎原料中佔據了第一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廉價的硫酸不僅能夠極大的降低其他產業的生產成本,還能夠促進其他產業的生產規模。
截止1917年8月,俄國在東線俘虜的戰俘達到了230萬人,其中210萬戰俘是來自於德國和奧匈帝國,這些戰俘大多被送往了西伯利亞、遠東和中亞安置。
已經多次歷經了這樣場面的吳川,駕輕就熟的和工人們打著招呼,然後詢問了一些安全生產和工人的福利待遇問題,和廠里的領導們交流了對於廠內子弟學校及工人們的軍事訓練情況,這才離開了熱情的工人群體,開始觀看起了新設備和-圖-書。
1917年9月28日,哈爾濱呼蘭區的第一化工廠內一片歡歌笑語,這座建於1913年的化工廠正在為廠內第三套硫酸製成設備落成進行剪綵儀式。
等到他接受了部分社會主義的觀點之後,他頓時覺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應當聯合起來,把貴族和資本家都送上絞刑台,世界才會變得安寧和平。而在這樣的思想改變之下,原先為了報恩而替中國人工作,頓時變成了更有主動性的幫助中國社會主義者建設國家,壯大世界無產階級力量的工作。
而克利姆特所負責改進建設的這座七塔式裝置,則是把昂貴的鉛材替換為了革命委員會自己能夠生產的鋼材,這一套裝置的成功,使得革命委員會不僅完全掌握了接觸法生產硫酸,還擁有了量產塔式裝置的能力。
因此到了1916年下半年之後,在東北的德奧戰俘已經沒有人想要在戰爭結束前返回國內去的想法了,大家都安心的在東北工作著,等待戰爭結束之後安全的被遣返。特別是到了1917年初,得知了協約國對於同盟國進行了更為嚴厲的海上禁運之後,在對協約國政府的痛恨之餘,德奧戰俘們倒是更加努力的工作,以期待能夠在戰爭結束之後,帶一些積蓄回國去重建家園了。
把這場戰爭看成是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和把這場戰爭看成是統治階級對於底層民眾的謀殺,對於一個人的人生觀來說簡直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即便是剛剛被中國人從俄國的戰俘營中解救出來,克利姆特也只是對於中國人有所感激,但並m.hetubook.com.com沒有消除歐洲人對於中國人的偏見,比如中國人只適合干體力活之類的觀點。
30出頭的奧地利工程師克利姆特作為這套製成設備的主要設計師,被邀請參与了剪綵。對於克利姆特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驚喜,畢竟他現在的身份還是一名戰俘,他並沒有想過自己還能獲得這樣的榮譽。
當戰爭還沒有分出勝負之前,哪怕是已經成為了戰俘,這些德國人和奧匈帝國人還試圖保衛帝國的榮譽,但是一旦意識到帝國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之後,戰俘們頓時就開始轉變了思想,表現出了厭惡戰爭和憎恨發動戰爭的皇帝了。
比如對於化肥的生產,硫酸就是最為不可缺少的原料。1噸普通過磷酸鈣需要消耗360公斤硫酸,1噸硫酸銨需要消耗250公斤硫酸,而這兩種化肥現在就是東北能夠生產的主要化肥品種。每噸化肥大約能夠增加3噸到7噸糧食,效果遠比豆餅等農家肥要出色的多,隨著大規模化肥生產成為可能,原先用作肥料的豆餅倒是可以更多的用於飼料當中去了。
而如克利姆特這樣有專業技能的戰俘,更是直接脫離了戰俘營的管制,擁有了獨立的房間和相當不錯的報酬,他的報酬不僅可以負擔自己的日常用度,還能積蓄下一部分。對於那些從俄國人可怕的戰俘營出來的戰俘們來說,這簡直是天堂一般的待遇。
如果不是革命委員會派兵進入天津,打斷了一群奧地利逃亡戰俘的計劃,奧地利駐天津領事館估計將會成為第一個為本國公民在海外攻擊的駐外機構了。
在詢問了一些https://www.hetubook.com.com關於設備的問題之後,吳川忍不住向身邊的賓步程問道:「現在用接觸法生產硫酸的產能有多少了?總的硫酸製造產能又達到多少了?」
因此每一次吳川來第一化工的時候,總會有許多工人圍上來想要和吳主席說上幾句,說什麼倒是不重要,哪怕是問候了吳主席一聲,得到了回應,這些質樸的工人就很開心了。畢竟和他們過去的生活相比,現在的生活已經讓他們覺得沒什麼可求的了。
克利姆特正是其中的一員,從為了皇帝而戰到趕緊結束該死的戰爭,他僅僅用了不到三周就轉變了自己的認識。當然,他也不能否認,戰俘營中刊印的那些小冊子和報紙,確實極大的促進了自己思想的改變,開始把這場戰爭看成了各國資本家對於無產階級力量的一次大謀殺。
只不過讓第一化工廠領導和工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革命委員會主席吳川居然和工業委員會的賓步程委員一起到了現場。於是剪綵儀式就變得更加隆重了起來,第一化工廠的工人們不是受益於革命委員會大辦教育的第一批中學畢業生,便是辛亥革命之後退役的革命軍士兵,天然就是吳川的支持者。
在巴登苯胺純鹼公司轉讓的技術和設備下,1914年哈爾濱第一化工廠就完成了第一座5塔式裝置,日產硫酸12噸。戰爭爆發之後,德國工廠無法繼續提供關鍵設備,革命委員會同美國方面合作,於1915年在長春建成了由一個脫硝塔、兩個成酸塔和四個吸硝塔組成的七塔式裝置,在酸液循環流程及塔內氣液接觸方式等方面有所創新,提高了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