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九百九十一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九百九十一章

秦國鏞頓時啞然,他是前清派出國留學的,在法國和比利時學習陸軍和機械花了7年時間,但是歸國后卻沒有用武之地,只不過在陸軍部委了一名閑職。民元之後,他通過相熟的法國駐北京武官白里索,也是袁世凱的政治顧問,向袁世凱提議購置飛機,開辦航空學校,以為未來空軍的基礎。
潘世忠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眼神有些飄忽的說道:「是啊,不去哈爾濱的話,我估計也就只能在這裏修修飛機了。不過看到這樣一架飛機,我覺得以後就是給我飛機都未必修的了。
想到這裏,秦國鏞也不得不搖頭說道:「大總統去后,到現在繼任總統的人選還定不下來,據說為了恢復國會和憲法的問題,各方到現在都沒有爭出個結論來。我看,之後哪怕新總統上台,不是共和黨坐上那個位置,估計也不會有人惦記我們這裏了。」
哈爾濱那邊發展的太快了,那些英國人和法國人只會在我們面前炫耀他們本國的飛機有多麼先進,但是看到這架飛機不也還是楞在那裡說不出話來了么。
秦國鏞試駕過這款飛機,他落地后就告訴了航校的老師,因為這款飛機的緣故,恐怕他們的飛行教材和課程要進行全面的更換了,航校的幾名英法教官也認同了秦國鏞的這一說法。隨著東北在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英國人同樣派出了不少飛行員前來中國,一方面是為了了解東北航空技術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能夠對中國的航空事業保持一定的影響力。
這款民用航空飛機的設計其實要比Y-450複雜的多,在經過和*圖*書了長期的風洞試驗獲得的大量數據,加上俄國飛機設計師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和美國飛機設計師威廉·愛德華·波音提供的一系列設計理論,馮如完成了后掠式機翼,整流罩,襟翼和可收放式起落架的設計,再加上新的儀錶和雙向無線電通訊系統,這已經不再是一架飛行玩具,而是一架真正的飛行機器了。
因此,航校第一期訓練班雖然在1914年順利結業,但是北洋根本就沒有飛機安置他們,最終這些學員全部都去了東北,加入了東北航空公司擔任農用飛機和郵件飛機的飛行員去了。為了能夠讓第二期學員按時畢業,秦國鏞不得不接受了東北航空公司的資助,這才勉強讓南苑航校支撐下去。
而原本只是用來停放航校飛機的南苑機場,現在也正式成為了一處商用飛機的起飛場。東北航空公司不僅給航校送來了24架教練機和小型飛機,還派出了6架飛機進駐南苑機場。
1917年,革命委員會在北京地區的影響力更加擴大,在徐世昌的默許下,革命委員會幾乎就接收了南苑航校和南苑機場。再對南苑航校及機場進行擴大投資后,南苑航校在1917年末增加到了4個班,原本的一年培訓期也延長到了2年,生源也從北洋軍官擴大到了普通中學生。
耿謹文思考了數秒后說道:「只要貴方下定了決心,那麼等到貴方的特使見到了那位,自然就會有所結果,我以為沒什麼可狐疑的……」
和之前法國派出的普通飛行員不同,英國人派出的都是擊落過德和-圖-書國戰機的精英,這也使得南苑航校的教學水準上升了一大截。還沒有正式被革命委員會所吞併,南苑航校就已經分享到了附帶而來的好處。
這是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由中國人開創了一種新技術的商業化而不是西方。當然英國人堅持使用英國飛行員飛行這趟航班算是挽回了一點列強的顏面,如果再陰暗一些,當前的西方世界正忙於戰爭,誰也不了解東方發生了什麼,因此只要英文報紙上有選擇的報道,那麼依然還是能夠保證西方世界在任何科技上的第一地位的。
在這樣的戰爭期間,不斷提高飛機性能就意味著勝利,英國人自然不會願意再讓法國人把持著對於南苑航校的影響力了。東北的各項事業發展的太快,因此對於航空人員的需求始終是不滿足的,不像北洋政府訓練出了幾十名飛行員都用不上,因此只要能夠進入南苑航校,也就意味著能夠同未來的中國航空人士搭上關係了,英國人也就把飛行員派來這裏當飛行教官了。
簡單的說,中國人使用的技術都沒有超過英法當前的技術水平,甚至還有所不如,但是中國人一直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好像他們是按照圖紙在拼湊一架飛機,而英法的工程師們卻還在不斷的試驗著那些技術可以用在飛機上。
南苑航空學校的校長秦國鏞和航校修理廠廠長潘世忠帶著一群老師和學員站在機場草坪西側的開放式木棚下,觀看著草坪上正準備起飛的一架下單翼雙引擎飛機。
當然,因為東北已經開通了商業航班的關係,這趟京津商業航班的光環https://m•hetubook.com•com就有些遜色了,再加上這家載人客機還是中國製造,就更加讓北京的外國人對這趟航班有種說不出的怪異感。
朱爾典望了一眼對飛機檢查完畢下來的英國機師,方才回道:「我想麥理少校還是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的,而且貴方既然想要把這款飛機賣給我國,總要讓我們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沒有比一趟實際的飛行更能體驗這架飛機的性能了。不過我倒是擔心另外一件事,貴方是否已經有所決定了?」
按照英法對於東北航空事業的研究,他們都認為馮如在飛機發動機的研製上確實存在著一定天賦,但是這種天賦還不足以拉開中國和英法在飛機製造上的差距。真正的問題在於,中國人在整合當前科技上的效率超過了他們。
另外兩架則是最新式的K-17,裝備了兩台馮式-5直列水冷式發動機,每台325馬力,下單翼飛機。這也是馮如設計局出產的一款民用航空飛機,能夠攜帶15名乘客飛行750公里的旅行。
所以我要去哈爾濱,我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也設計出一款不錯的飛機,給這些英國人、法國人瞧瞧。看著他們啞口無言的樣子,我心裏就特別痛快……」
雖然北洋上下都知道飛機在戰場上是有用,但是有用的飛機他們又買不到,因為歐洲戰爭爆發的關係,法國人自顧不暇連飛機的配件都不肯出售給北洋政府了,更不用說完整的戰鬥機了。當然,法國人對於革命委員會那邊就不同了,他們用大量的發動機交換了革命委員會生產的飛機,完全不顧及是否會因此hetubook.com.com增強革命委員會的武力。
秦國鏞在觀看飛機之餘,還不時的打量著左前方正在同英國人交談的幾位中國人,他瞧了一會之後不由小聲對著身邊的潘世忠問道:「你真的打算去哈爾濱了嗎?」
朱爾典微笑著說道:「我聽說去年東北已經開通了幾條商業航線,對於你們來說這樣的商業飛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難道您對東北出產的飛機沒有信心嗎?不過我對於麥理少校的技術還是很有信心的。」
戰爭初期,德國空軍給英國人帶來了不小的傷害,雖然英國人找不到證據證明是東北增強了德國空軍的力量,但是他們並不願意繼續掉進同一個坑兩次。
潘世忠瞧著草坪周邊圍觀的人群和南苑機場周邊的林木等景緻,口中漫不經心的回道:「這裏的變化可真是不小,如果不是過去常來這裏的人,一定不會知道這裏原本是皇家的狩獵場。我記得那邊的機庫原本是一片樹林,我們身後的教學樓過去是一片馬棚……」
絮絮叨叨的回憶了一會之後,潘世忠突然向秦國鏞問道:「你覺得,大總統去了之後,政府還顧的上這所航校嗎?」
雙方又繼續交談了一刻鐘,飛行機師終於過來通知朱爾典等人可以乘坐飛機,當一次天空旅客了。除了朱爾典和羅乃音之外,泰晤士報京津總編伍德海特意從天津趕來了北京,來乘坐這第一趟京津載人航班,準備以親身經歷向讀者報道。
這6架飛機中有4架是南苑航校師生比較熟悉的運輸郵件的Y-450,1915年定型生產,硬殼木機身,雙翼飛機,能攜帶450公斤重的貨物起飛,航和_圖_書程550公里。
最終袁世凱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向法國購買了12架飛機,聘請了4名法國教官,委任了秦國鏞擔任航空學校校長一職。袁世凱未必對空軍的威力有多麼了解,但是為了拉攏法國人,他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至於之後東北空軍在戰爭中的作為傳播開來時,袁世凱雖然也想用南苑航空隊為北洋軍助威,不過當他發現法國飛機幾乎不能用於作戰後,也就熄了這份心思。
他們以為東北那邊只會投機取巧,因此在研製出駱駝式戰鬥機擊敗了德國飛機之後,就認為東北不可能再研製出比駱駝更優秀的飛機了。但是這架民用客機就證明了,東北一定還有一款不會弱於駱駝的戰鬥機。他們想知道東北最好的戰鬥機是怎麼樣的,我也一樣。
隨著革命委員會在關內的勢力日漸增長,袁世凱的精力也越發的分散到了其他方面,對於只會消耗金錢卻不能立刻投入戰爭的航空隊也失去了興趣。
耿謹文笑容不改的說道:「我對於東北生產的飛機還是很有信心的,過去幾年裡我們向海外出售了數千架飛機,反應都是不錯的。我只是有些擔心,麥理少校對於新飛機的接觸時間是不是太短了些,也許還是讓我們的飛行員駕駛比較合適。」
在他們的左前方,和英國公使朱爾典、秘書羅乃音站在一起的耿謹文瞧著草坪周邊的圍觀人群,不由對著朱爾典說道:「京城百姓倒是挺喜歡看熱鬧的,也是,畢竟是第一次正式開通北京到天津的航行,以前飛機只不過在北京周邊飛行表演,確實挺讓人新鮮的。不過貴使真的打算乘坐飛機去天津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