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楊銓此時也站在了李達一邊向著宋雲桐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認為財政委員會要拿出強力的措施打擊這些外國投機者。還要打擊和這些外國投機者勾結的中國商人和銀行、錢莊,他們要是聯起手來,所能動用的資金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美國的工業技術雖然比我們強,但和歐洲各先進工業國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過去美國是依賴於高關稅來保護國內市場,從而阻止了歐洲工業品進入美國市場。雖說威爾遜總統上台之後削減了美國關稅,但其平均關稅還是保留在了27%左右。
戰爭結束之後,歐洲各國原本轉入軍事製造的工業肯定是要恢復為民用,那麼現在是全球進口額第一的歐洲地區,不僅將會大大的削減進口商品,還將向世界重新出口自己的優勢產品。
劉元趕緊搖著頭回道:「不,我不會……」
兩人在辦公室外的走廊內等待的時候,劉元有些好奇的向同事問道:「接下來我們該做什麼?」
宋雲桐微微頷首,覺得李達說的很有道理。只是這個時候坐在另一側的計劃委員會委員楊銓卻出聲反駁了,「我對李達同志的說法有異議,我不認為當前應當繼續向重化工工業傾斜資源。」
而到了去年,關外地區加上山東一地和唐山、天津等地的工業產值達到了119億共和元,現代工業產值上升到87.3%,手工業產值下降為12.7%。按照這些數據計算,從1912年到1917年,革命軍事委員會治下的工業產值大約增長了11.9倍,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值。
統計局對這些年的各項經濟數據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我認為這幾年工業產值的快速增長是有其原因的。從1912年到1914年的工業發展主要動力是來自國外的大量投資,從1911年到1914年來自德國、美國、俄國、英國、法國的大量投資,基本都流入到了基礎建設和生產部門,從而推動了東北和山東工業的快速發展。
5萬鋼鐵工人和30萬紡織工人,你覺得選擇哪一方更容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去年關外和山東地區的重化工工業的產值約合25億共和元,其中和圖書屬於國內私人資本的不足1億,屬於外國資本的約3億多,屬於革命委員會的則超過了20億元。
開墾新田的拖拉機、製造化肥的化工廠、發電站都來自於重化工工業,就像楊銓同志說的,工業生產最終還是要同農業生產進行交換的,而對於重化工工業的投資,受益最大的還是農業。農業發展了,農民收入才能快速提高,他們才有能力去消費……」
所以我認為,當前不是壓縮對重化工工業投資的時候,相對於中國的人口和土地,我國的重工業規模不是過剩而是過於不足了。比如去年關外煤炭產量1070萬噸佔了全國產量的一半,但是去年關外的電力用煤超過了400萬噸,個人燃料和取暖用煤超過300萬噸,動力用煤超過200萬噸,冶金用煤300萬噸……總用煤量超過1200萬噸,還欠缺200萬噸。
「杏佛說的也很有道理啊。」宋雲桐的想法又有所改變了。不過這邊李達已經反駁道:「我反對楊銓同志說的,盲目向重化工工業集中資源的論斷,現代工業首先就是重化工工業,不發展重化工工業就沒有現代工業可言。
聽到這樣的問題,宋雲桐的氣勢就回來了,他蓋上了自己面前的筆記,向著兩人點頭說道:「只要統計局有詳細的數據,計劃委員會能夠提供反制的措施,我在會上是一定會支持你們的想法的……」
從這一點來看,即便戰爭結束了,美國至少還能保住自己的國內市場。而且和美國市場的規模相比,美國出口的商品總值不及其國內市場的十分之一。但是日本和我國不同,日本和我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實際上都是依賴於外部市場的開放,比如過去兩年裡革命委員會製造業產值的接近一半都是面向出口的。
李達從面前的文件中抽出了一件打開后說道:「確實還有一個問題要講,就是根據同去年的外資流入比對,我發現今年年初以來,流入我國的外資從每月1-2億美元在四月時突然突破了3億美元這個有記錄以來的高位,上個月又突破了4億美元,本月前10天已經達到了2億美元。
「確實,李達同志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m.hetubook•com•com。」宋雲桐忍不住暗暗點頭在心裏認同道。
和兩人一牆之隔的辦公室內,統計局局長李達已經拿起了兩人送來的文件向宋雲桐講述道:「1912年關外三省加青島一地的工業產值約為10億共和元,其中手工業產值佔了六成,現代工業的產值佔了四成;1914年關外三省加膠州地區的工業產值達到了26-27億共和元,手工業產值下降的二成半,現代工業產值則上升到了七成半。
這些外資八成以上都流入了東北、山東和河北三地,其中三分之一流向了工廠和基建,剩下的三分之二卻流向了市場,在不停的收購各種物資。我調查了一下,最近流入日本的外資數額也比年初提高了一倍,大部分資金同樣流向了市場。
但是我反對李達同志所說的,接下來我們應當繼續向重化工工業加大投資的提議,因為吳主席之前已經下了結論,戰爭將於今年內結束。也就是說,過去刺|激我們經濟成長的戰爭景氣,過了今年就沒有了。因此在考慮工業發展計劃的時候,我們應當先去掉戰爭對於我國經濟的刺|激作用。
此外就是,我們應當學習美國,對國內的幼稚工業採取高關稅的保護……」
而去年這一地區的輕工業產值超過了55億元,革命委員會佔了55%,外國資本佔了15%,國內私人資本則佔了30%,由此可見輕工業投資這塊完全可以向私人資本放開,他們也樂於投資這種見效快的產業。
靠著牆的林同志從口袋中掏出了一包煙,「先等一等,如果缺少文件的話,我們還得回去找。抽煙嗎?」
而且,當前我國的重工業產值只佔了工業總產值的30%出頭,還不到輕工業產值的一半,沒有一個發達的重工業作為輕工業的保障,輕工業也發展不下去啊。一個機器和核心配件都要向國外採購的輕工業怎麼和國外的廠家進行競爭?這隻能進一步阻礙我國重工業的發展。
此外,根據我們的調查,東北四省的可耕地至少有40億畝,已經開發的耕地達到了2億畝,其中5000萬畝是革命以來開墾出來的。1912年東北糧食產量不到1000萬https://m•hetubook•com•com噸,去年的糧食產量則超過了1650萬噸,這些年糧食的產量增長,主要是來自於新田、化肥和電灌的貢獻。
一般來說,重化工工業產品的消費對象是輕工業,而輕工業產品的消費對象是農業和個人。所以,想要消化掉重化工工業的產品,就必須投資興建輕工業,而想要發展輕工業又要提高農業產值和個人收入。總結一下就是,輕重工業和農業的投資應當符合一個比例,而不應當盲目的向重化工工業集中。
從1915年到1917年的工業發展動力,則戰爭景氣帶來的促進作用又超過了投資帶來的促進作用。而對投資進入深入分析的話,我認為投入重工業獲得的產出是遠遠大於輕工業的,不管是戰前還是戰爭爆發之後。
更何況,輕工業能夠生產一些農具、一些棉布、一些傢具、一些麵粉,但是製造不了飛機、大炮、機槍和輪船。從1911年革命開始,我們和北洋軍打過,和日本人打過,和俄國人打過,和荷蘭人打過,還差點同英國人動了手。雖然我們贏得了每一場衝突,但是勝利的基礎和我們此前大舉建設的重化工工業是分不開的。
只是楊銓同志根本沒有妥協的意思,他再次反擊道:「一個現代化的年產100萬噸粗鋼的鋼鐵廠,總投資1.6億美元,吸納的工人還不到5萬人;一個10萬紗錠的現代化棉紡織廠,投資約250萬美元,可以吸納5000人。
投資重化工產業,每萬美元的投資,只能提供3.125個崗位;投資輕工業,每萬美元的投資,可以提供20個崗位。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力資源富裕,但是教育程度偏低的國家來說,投資輕工業要比投資重工業更容易發揮出人力優勢,也能更好的擴大工人階級的人數。
根據我們搜集到的資料,在這場戰爭中收益的主要三個國家的工業,是美國、日本和我國,假如算上列強的殖民地的話,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三個地區經濟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當然,這些殖民地的發展速度是不能同美、日、我國相比的。
所以,1912年吳主席提出的投資應當向煤鋼產業傾斜的工業發展政策和圖書是正確的。而且我們也能從目前的數據中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和美國不同,私人資本家並不願意投資,成本、技術較高、風險較大的重化工工業。能夠不遺餘力的投資重化工工業的,只有以國家為主體的投資者。
可見,我們應當繼續把投資向煤鋼產業傾斜,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打好基礎……」
在有足夠的金銀儲備下,我們不可能坐視國內的貨幣通貨膨脹,在我們出手平抑物價的時候,這些外國資金就立刻能夠把收益變現了。我認為,我們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我國的財富就要被這些外國資本收割去了。」
或者說,他也許可以選擇支持一方,但是他並不能說服另一方放棄自己的主張,而吳川卻總能讓雙方跟著自己的步驟前進,不至於讓任何一方感到不滿。這種站在理論高度上的領導藝術,讓搞權力小圈子的委員們根本沒法對抗,因為權力聚攏在一起的,自然也會因為權力而散去。
也就是說,戰爭一旦結束,我們向海外的出口必然會快速下降。而以我國國內市場的規模,是不能容納這樣大的產能的,不是人民不需要,而是人民消費不起。特別是重化工工業,本來就不是直接面向個人消費的,如果產能過剩就更加難以消化了。
但是統一在同一理念下的組織,卻很難被少數人所破壞,除非他們先破壞了組織內部的同一理念。比如現在,黨內普通黨員和中央委員們雖然分工有所不同,但是大家至少都是認同馬列主義的,中間有什麼人想要背叛馬列主義,吳川只要向全黨做一個公開聲明,普通黨員就會聚集在他身邊把背叛者趕出組織。除非共和黨整個高層包括吳川都背棄了馬列主義,導致普通黨員信仰崩塌,黨的組織也就失去了自我革新的能力。
「停!」宋雲桐終於出聲叫停了兩人,他舉起雙手好像是對著兩人投降似的說道:「你們兩個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覺得涉及到工業發展規劃的事情還是應當慎重。等下在會上的時候,我們先討論一下,明天吳主席就回長春了,我認為到時可以把我們的討論遞交給吳主席,由他來下一個結論……」
劉元跟著自己認識的第一個同事林同志來
和-圖-書到了主樓東北角的最高層,把手中的文件送到了一個掛著財政委員會主席的辦公室內后,就和林同志退了出來。
李達和楊銓對視了一眼,又看了看宋雲桐,兩人終於停止了關於輕重工業投資比例的探討。宋雲桐見此也是鬆了口氣,雖然他自覺在財政委員會幹的還不錯,但是每次遇到這樣大方向的爭論時,他就感覺自己失去了方向。在這一點上他不得不承認,他距離吳川還是有著相當的距離的,他始終不能舉重若輕的解決同志們關於這種理論討論上的分歧。
宋雲桐把頭轉向了楊銓,只見這位計劃委員從面前的茶几上一邊翻找著資料,一邊說道:「剛剛李達同志說,從1912年到1917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應該歸功於投資和戰爭景氣,對此我並無意見。
雖然我國的工業發展最快,產值比戰前增長了4倍,但是美國和日本也至少增長了3倍以上。日本也就算了,美國戰前製造業產值200億美元,但是去年就已經超過了600億美元,而戰前全球各國的工業產值也就1000億美元不到。
李達雖然有些焦慮,但還是不甘示弱的反對道:「可你哪來這麼多地種棉花和絲、麻等經濟作物輕工業的原料大多來自於農業,這也就意味著許多糧田要改種經濟作物。你投資輕工業是賺到錢了,可是城市的迅速擴張,和糧食種植面積的減少,必然會引發糧荒的。我們只有一個東北有大量的荒地……」
當然,我們至少要比日本好一點,因為我們的規模比他們大,外國投機資本很難撬動我們的市場。但是讓他們咬上一口,我們至少要白辛苦半年到一年了。」
「……那麼,開會之前,你們還有什麼要說的嗎?要說就要快一點了,還有20分鐘就要開會了。」宋雲桐指了指牆上掛的機械鍾向兩人提醒道。
我認為,這些外國資金流入中日兩國的目的應該是相同的,他們不是為了投資實業獲得高額利息,而是想要在兩國囤積物資獲取超額利潤。畢竟我們兩國在過去四年裡都是戰爭景氣的受益者,現在也是亞洲最大的物資出口國,在我們大量向外出口的當下,他們在我們國內囤積物資,必然會引發中日兩國物價的快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