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德國和俄國一致同意,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地區都應當享有獨立建國的權力,在未得到對方同意之前,兩國都不對以上地區採取合併行動。俄國對於德國同奧地利地區的合併不採取反對行動,德國對俄國對摩爾多瓦的主權不表示異議。
霍夫曼猶豫了一下,然後輕描淡寫的說道:「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不過是在等待戰爭結束而已。難道還有比我軍投降更壞的消息嗎?」
當然,我們只是提出一個建議,最終決定的權力還是在於您。不過我認為,此種決定的權力不會在您手中停留的太久。當時機錯過之後,決定德國命運的權力就將轉移到協約國手中了。」
至於基輔這邊,簽完協議后的斯大林下午就迫不及待的返回莫斯科去了,和德國人的談判只是戰鬥的一部分,說服黨內同志接受這份協議則是戰鬥的另一部分。
在政治上,蘇俄支持德國同協約國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條約,對於德國是否保留君主制不持反對意見。俄共布不支持德國境內的顛覆君主制的政治運動,但也不會幹涉德國民眾自發的革命行動。而德國則承諾,德國領土上不會建立協約國用以發起向蘇維埃俄國進攻的基地,德國也不會派出軍隊或其他人員協助協約國軍隊干涉俄國革命。
當然,斯大林認為除了托洛茨基等少數人之外,大多數黨內同志是會接受這份協議的,即便是同德國人開戰,他們也未必能夠拿到比這更好的條件了。重要的是,如果利用戰爭奪取這些地方,並不能讓人民委員會獲得多少榮譽,畢竟現在人民委員會手中的部隊並不多,真要向德國人開戰,主要還是要依賴地方上的軍隊,打贏了也是地方軍隊的功勛。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人民委員會將會獲得最大的榮譽,而憑藉著這一巨大榮譽,人民委員會將極大的增強對於烏克蘭、白羅斯、拉脫維亞等地區的地區蘇維埃的領導權力。
斯大林坐在沙發上換了個舒服的靠姿,這才對著宋雲桐回道:「至少要拿到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國才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縱深防禦,否則德國人從和_圖_書立陶宛出擊很容易就能把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打穿,最終威脅到彼得格勒。
而威爾遜總統提出的十四點原則中,民族自決這一條應當會被東歐各民族所引用,以作為民族獨立建國的根由,至於美國也會藉助民族自決這一原則,把自己的勢力深入到美國過去所無法涉足的地方。
斯大林點了點頭認同的說道:「當然應當如此,帝國主義不過是想要利用我們而已,不過我們會好好的給德國人上一課的。今天就到這裏吧,等你們回到莫斯科的時候,我們到時再聊……」
德國把停戰的希望寄托在美國人身上時,突破了興登堡防線的協約國部隊卻正一路向德國的邊境線狂奔,成排成排的德軍向協約國軍隊放下了武器,主動成為了協約國的俘虜,這一情形在一年前是不可思議的。
至於我和另一部分委員則認為,如果德國人能夠拿出足夠的誠意的話,那麼我們應當遵守協議,先穩定了國內的秩序再談其他。所以,拿不拿得到立陶宛,這是黨內各委員們支持這份協議的基礎,我不得不堅持。」
霍夫曼瞧了一眼宋雲桐,便一言不發的走出了書房,朱和中就跟在了他身後。兩人很快就到了走道另一頭的小客廳內,這裏只有一張圓桌和兩張沙發,其他傢具似乎被搬走了。
宋雲桐突然起身走到了一邊牆上掛著的地圖看了許久,方才指著圖紙說道:「或者,你們放棄立陶宛,然後讓德國和奧匈帝國放棄烏克蘭以西地區,這樣你們就可以同匈牙利、羅馬尼亞聯繫上了。
早上10點21分,霍夫曼和斯大林草簽了協議。協議中約定:再接下來的一周內,德國將會先把東烏克蘭交給蘇俄;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德軍從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撤退;11月底之前,德軍從白羅斯和西烏克蘭地區撤離。
既有內部民族獨立的要求,又有美國在外部的支持,因此奧匈帝國在戰後瓦解已經成為定局,至少捷克人是肯定要從奧匈帝國獨立出去的。對於德國和俄國來說,一個民族國家林立且被帝國主義所支持的東歐地區,顯然是動亂之源。
朱和中和*圖*書關上門,隨即就向霍夫曼問道:「電報里說了什麼?是壞消息嗎?」
23日晚,正在陪著他們一起用餐的霍夫曼收到了一封電報,然後在晚上的會談中-過去這些天里晚上的會談幾乎不會談及正事,算是四人進行私下交流感情的聚會-不過今晚顯然不一樣了,霍夫曼的耐心似乎被這幾天的協商給磨滅了,因此在晚上的會談中頗為無禮的向斯大林建議道:「我們這些天來爭執的問題已經討論的差不多了,我認為再討論下去也是浪費時間,不如就在明天10點之前結束談判,如果貴國依然不肯讓步的話。」
霍夫曼沉吟了好久,才繼續問道:「讓美國站到我們這邊來,過去幾年裡我們一直在嘗試,但是一直都沒有獲得成果,吳川打算怎麼做到這一點?」
宋雲桐此時卻要慎重的多,他並沒有為談判的成果洋洋得意,反而向斯大林提醒道:「德國方面簽署這份協定並不是出於本意,他們只是為了想要逃避戰敗的責任而採取的暫時策略。俄國同志應當小心為上,切不可完全的信任協議。」
從16日商談到23日,這八天里霍夫曼和斯大林在疆域的劃分上陷入了僵持。看破了德國人底牌的斯大林,毫不客氣的要求德國人吐出戰後侵佔的俄國領土,而霍夫曼這邊則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問題上和斯大林糾纏不休。
然後,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立陶宛,可以成為中立國,把蘇維埃俄國同德國的疆域完全隔離開來。這對於蘇維埃俄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嗎?」
對於霍夫曼的話語斯大林是有所準備的,畢竟蘇維埃俄國想要不費力氣的拿回那些被德奧侵佔的領土,對於過去的德國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德國陷入了對於未知前途的恐懼,這才會不得不讓出他們吞不下的利益罷了。
宋雲桐向著朱和中微微頷首,朱和中這才開口說道:「吳川主席也認為,這樣的局勢只能令協約國有所忌憚,但未必會讓他們對德國做出退讓。所以,接下來的關鍵還是,要讓美國站到德國一邊。」
朱和中沉默了數秒才說道:「吳川主席也做不和-圖-書到這一點,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貴國的皇帝陛下,我們只是把吳川主席的話語傳遞給貴國皇帝而已。」
這個晚上對於霍夫曼和斯大林來說,都是一個難以入睡的漫長夜晚。雖然當晚兩人並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但是第二天早上再度會面后,斯大林終於還是向霍夫曼表示,如果德國願意把西烏克蘭也交給俄國,那麼他就願意在立陶宛和波蘭問題上做出讓步。
25日一早,宋雲桐和朱和中也被霍夫曼送上了前往柏林的火車,他將會在這裏處理德軍撤離的事務,還需要清理掉某些有可能阻礙德軍同紅軍進行交接的人員。
斯大林和霍夫曼簽署協約的時候,義大利戰線上的協約國軍隊發起了對奧匈帝國的最後一擊。總數高達110萬人的義大利方面軍從全線向奧軍發起了進攻,在這次進攻中義大利軍採取了飛機協同作戰的戰術,低空飛行的義大利飛機給奧軍的預備隊及炮兵陣地給予了重大打擊。
有一部分委員確實想要藉助談判和德國人拖時間,他們認為現在是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德國革命的時候,因此不能讓這些德國軍人撤退回國,最終成為政府鎮壓革命的幫手。
因此在臨上火車之前,斯大林還不忘向宋雲桐、朱和中道謝道,「如果不是你們的從中斡旋,人民委員會想要收回以上這些地區,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俄共布不會忘記中國同志帶給我們的幫助的。」
宋雲桐看著地圖說道:「我來之前主席和我說過,他說奧匈帝國在戰爭結束之後已經沒有存在下去的基礎,因為這場大戰已經激發了東歐各民族的民族主義,因此戰後東歐各民族應當都會選擇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
不過對於霍夫曼這種不加掩飾的威脅,對於斯大林來說就不是什麼愉快的體驗了。再加上,他還在思考著霍夫曼用餐時看過的電報內容是什麼,才會變得這樣焦慮。因此一時之間他也沒有出聲去回答對方,宋雲桐等了一下就乾脆的出聲道:「不如我們暫停幾分鐘,霍夫曼先生和朱和中同志去另一個房間坐一會,我和斯大林同志留在這裏說上兩句。」
對於主和*圖*書管革命委員會財政工作的宋雲桐來說,這個三國經濟合作的框架協議能夠簽訂下來,這一趟出國就算沒有白跑了。因此,對於斯大林和霍夫曼在談判中不停的消磨時間的舉動,宋雲桐就相當耐的住性子了,只要雙方的談判不破裂,那麼三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成功幾率就會大大的上升。
蘇維埃俄國能夠幫助德國隔離混亂的巴爾幹地區,對於德國來說也未必不是好事。另外就是,你們完全可以支持德國把崩潰后的奧匈帝國剩下的奧地利地區合併,這樣德國也會同意把西烏克蘭地區交給你們。反正都是奧匈帝國的土地……」
斯大林遲疑了一下后說道:「立陶宛的價值可抵不上西烏克蘭,德國人會讓出來嗎?這恐怕奧匈帝國也不會答應吧。」
皇太子略有些躊躇的問道:「是不是要問一問興登堡元帥?軍方要是不承認這份協定的話,父親您的命令也許會遭到質疑。」
另一個房間內,朱和中對霍夫曼也說了差不多的提議,霍夫曼盯著他皺著眉頭說道:「先不說協約國是否會讓我們同奧地利合併,讓俄國人得到了西烏克蘭,那麼就是差不多將巴爾幹半島交給他們了。我們只是想要讓協約國意識到德國存在的必要性,但並不打算讓布爾什維克染紅歐洲。」
蘇維埃俄國則向德國承諾,停下以上地區的游擊隊活動,並同意德軍帶走願意跟隨德軍撤退的人員,對於中國和德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提供方便。
威廉二世怒氣沖沖的說道:「他們什麼時候沒有質疑過我的命令?現在也該輪到一位真正的皇帝發號施令了,難道連你也要質疑我的命令了嗎?」
在另一頭的書房內,宋雲桐則向著斯大林問道:「人民委員會對於這場談判的期望到底是什麼?或者說,人民委員會是想要得出一個真正的協議,還是想要和德國人拖時間?」
皇太子沒敢再勸說,他答應了一聲便匆匆走下了樓梯。威廉二世瞧了一眼走廊上伺候自己的僕人,隨口說道:「我現在沒什麼胃口,晚餐就不要打攪我了……」
不過這些天內三方也不是沒有談出其他的成果的,至少在經濟上三方已經都接和_圖_書受了中國方面所提出的戰後經貿合作的提議,並確定了基本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一條是,中蘇德建立一個三方參与的經貿機構以解決三方的貿易爭端、外匯結算和關稅保護等問題;另一條是,由於盧布和馬克的不穩定,因此在合作初期三方應當先以共和元作為三國貿易結算的貨幣。
於是在10月23日,收到了美國人電報的首相巴登親王馬克斯,再一次致電威廉皇帝,建議其宣布退位以結束這場戰爭,總參謀長格勒納也支持首相的意見,威廉二世憤怒的提醒自己的總參謀長,軍隊曾經發誓要永遠忠誠于自己。但是格勒納沉默許久之後回答皇帝:「忠誠的誓言現在看來只是一個幻想。」
霍夫曼終於閉嘴不問了,他向著兩人握手送別道:「那麼,祝你們一路順風。福爾貝克和沙赫特會在柏林迎接你們,他們會送你們去見皇帝陛下的……」
不過在送兩人上車時,霍夫曼還是有些疑惑的向兩人問道:「僅僅把幾片土地交還給俄國,真的能夠讓協約國對我國做出退讓嗎?吳的後續計劃是什麼,現在是否可以告訴我了?」
威爾遜總統經過仔細的、反覆的考慮,最終把德國人發給自己的電報轉交給了法國人,並向德國方面回復說:「假如德國想要一個寬容一些的待遇,那麼就應該成為一個民主國家。」
讓總參謀長和總司令從自己的房間離開后,威廉二世把自己關在了書房內足足思考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晚餐前才走出來。打開書房房門后,皇帝站在門口叫來了皇太子,臉頰上泛著不正常的潮|紅顏色的威廉二世略有些激動的對著兒子吩咐道:「你親自去電報房給霍夫曼發電,除了波蘭之外,其他什麼都能答應,但是我要求在明天中午12點之前收到簽署協定的消息。另外,請中國人儘快前來這裏,我需要同他們親自面談。」
朱和中搖了搖頭說道:「假如沒有真正的威脅,協約國又怎麼會向德國做出讓步?也只有一個能夠染紅歐洲的強大蘇維埃俄國,才能讓協約國同意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您是軍事上的專家,那麼就應當理解,輝煌的勝利和冒險精神是分不開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