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種形式上的統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其實意義不大,因為地方上的經濟並不和我們完全相連,比如雲南經濟和法屬印度支那更為緊密,西藏同英屬印度的往來更為密切,長江流域各省及廣東地區和英、法等國的貿易往來依然是地區經濟的重心。
但是在我看來,哪怕我們準備了這麼久,能否完成這樣一個大計劃都是存在疑問的。因為即便是我們自己黨內,能夠清楚了解和精確控制的各級黨組織,是否超過一半,我也是心存疑慮的。」
我認為,要使五年工業計劃成功,制定一個書面上的計劃只不過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需要一個及時的信息反饋系統,一個把計劃變為系統工程的能力,和在計劃實施中進行控制的能力,這樣我們才能得到一個不會偏離設定目標的結果。
宋雲桐沉默了許久,方才若有所思的向著吳川說道:「您擔心的不是計劃,而是經濟?我們也許能夠完成計劃,但是經濟卻未必會因為我們的計劃而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
這就是我所說的統一中國的物質基礎,當然我們也可能採取另外一種統一的方式,比如像朝鮮那樣,尋求一個強大的盟國的支持,最終用武力徹底的統一國家,然後把整個國家的反動勢力清理一遍。但是,這樣一來就意味著我們要向我們的盟國一邊倒的靠攏,從此在國際政治上不再有什麼獨立的立場了。
哪怕是農業委員會也不會反對發電站的建設,水利樞紐帶來了灌溉水源和排灌站所需要的電力,哪怕是那些農用拖拉機等機械和化肥、農藥,都需要工業部門擴大生產。
這一結果讓當初反對向朝鮮民主共和國轉讓鍊鋼先進技術的共和黨黨員感到無語,但是吳川對此卻毫不覺得意外。後世的北朝鮮人口超過了2000萬,也無法支撐起一個基本的工業體系,更何況是現在這個人口不到五百萬的朝鮮民主共和國,他們甚至連小學教育都沒有普及,也沒有足夠的配套工廠,就想要建立起一個最先進的鍊鋼廠,完全就是幫助中國這邊消化自製的鋼鐵設備了。
宋雲桐終於輕輕吐了口氣說道:「只要完成了一個五年計劃,我相信日本就會放棄和我們和*圖*書打上一場的決心了……」
日本比德國的地理形勢要好一些,如果他們放棄陸軍全面發展海軍的話,那麼日本大約可以通過向東南亞地區的擴張來滿足自己的工業產能。而德國的地理形勢就太糟糕了,他們要想向中東地區擴張,就得先打倒法國和蘇聯。
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而這樣大的計劃一旦落實下去也必然會引發地方政府之間的爭論,我希望計劃經濟委員會在選擇項目落地地址時能夠在效益和公平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畢竟我們也不能無視地方政府的意見的……」
而在梁廷棟拋出了城市公社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初步探索后,以宋雲桐為代表的一批經濟部門的黨員們,也需要一個宏大的社會主義建設計劃來捍衛自己的理念。到了這個時候,五年工業計劃就進入到了成熟的階段了。
吳川點了點頭說道:「實際上美國在戰爭中的計劃經濟模式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範本,一個沒有受到戰爭打擊的工業國家,通過計劃擴張了自己的工業產能,但是在戰後卻不得不廢棄戰爭中擴建的產能,因為美國的國內市場不夠大,而外國人有消費的需要,卻支付不起美元。」
所以,我們現在所推動的五年計劃,也許是在增強我國抵抗帝國主義的物質力量,但同時也可能成為下一次世界大戰的誘因。世界各先進工業國將會因為世界市場的不足而發生矛盾,最終形成兩大對抗的陣營,一個屬於帝國主義,一個屬於社會主義。」
因此在會議的最後,吳川做了一個簡要的總結,「那麼今天的會議上我們至少可以確認一點,就是推動五年計劃進入實施階段的時機已經到來了,而這一計劃的完成也將使我國建成初步的工業化,從而真正具備了在物質基礎上統一全國的必要性。
過去我一直反對一些同志提出的儘快出兵統一全國的請求,就是因為我認為在不具備物質基礎上的統一不算是真正的統一。什麼是真正的統一?不是說地方政府宣布效忠中央,同意中央政府在地方上駐軍,就算是統一了。
不過這一鍊鋼廠的建成除了幫助共和黨驗證了高爐修建的新技術m•hetubook.com•com外,也就是解決了朝鮮民主共和國不會工業鍊鋼的歷史。朝鮮人民黨很快就發現,他們把礦石和焦炭賣給中國,然後再進口粗鋼也比自己生產便宜的多,質量也更有保障。
我們能夠籌集到五年工業計劃的資金,但是並不能保證完成計劃后獲得足夠的市場,除非我們封閉本國的市場,從而迫使各國也向我們開放本國的市場。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現在構建的中俄德經濟貿易圈,至少能夠撐住這個五年計劃吧?」
宋雲桐有些茫然,過了數秒后他才回過神來說道:「可是,我們之前乾的不是也很好嗎?您剛回國時,我們甚至還沒有這麼強大的黨組織呢,我們不是也依舊完成了基本的工業建設了嗎?」
繼續往這條道路推演下去,那麼帝國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鬥爭就不可能避免。而當前英、法所代表的殖民地帝國主義,顯然是難以維繫下去了,接下來代表自由主義的帝國主義和試圖把全球以武力統一在一個帝國下的集權帝國主義,必然會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
對比起日本對於南朝鮮的殖民掠奪方式,革命委員會簡直是聖人。也難怪,朝鮮人民黨這些年來不僅越來越布爾什維克化,在北朝鮮的統治能力也越來越強了,只不過他們欠革命委員會的債務也越來越高了。據說一些在哈爾濱和長春上學的朝鮮人民黨同志已經開始研究,消滅國家差別是否應當從中國和朝鮮的合併開始了。
當然在宋雲桐看來,吳川所指的朝鮮獨立精神,就是確保朝鮮「自願」的掏錢購買中國的工業品,雖然朝鮮民主共和國幾乎沒有外匯支付這些工業品,只能尋求革命委員會的低息或無息貸款,但是這種貿易方式卻把朝鮮完全的綁在了東北的經濟圈上,而革命委員會卻幾乎沒有付出任何聲望上的損失。
雖然各部委的委員們對於為什麼要保存朝鮮可貴的獨立精神感到疑惑,朝鮮如果真要保存這樣的獨立精神,那麼他們就得重新拿起長矛和大刀去對付全副武裝的日本軍人了。
所以,結論就是,五年計劃就是我們統一全國的關鍵。也因此我要求,為了確保五年工業計劃能夠確實和圖書的落實下去,各級黨組織和各地區的革命委員會內部都要進行一場廣泛的宣傳,宣傳工業化的意義和必要性,對於那些不能接受中央推動工業化決議的黨員或地方政府中的非黨人員,要將他們調離領導崗位或是有礙於工業化實施的重要部門。大家對此有沒有意見?」
宋雲桐有些不解的思考吳川話中的意思,這邊吳川又接著對他說道:「制定一個計劃其實很簡單,只要有思維能力的人都能制定一個計劃,不過是好與壞罷了。
對於各部委委員對於五年工業計劃的支持,吳川並不感到意外,畢竟為了推動這一計劃的成型,他至少做了三年多的努力,並建立起了統計局和計劃經濟委員會兩個專門的機構論證計劃經濟的可行性。
對於楊銓等計劃經濟委員會的同志來說,這場大會無疑是一大成功,他們努力了這麼久的研究和計算,終於看到了將要變為現實的曙光,沒有人不會為此而歡呼雀躍。
不過跟隨著吳川走出會議室的宋雲桐卻發覺,吳川依舊保持著一種嚴肅的表情,於是在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后,為吳川泡了一杯紅茶的宋雲桐不由謹慎的問道:「您似乎對於五年工業計劃還存有一定疑慮?是什麼地方還存在著問題嗎?」
所以,最先忍不住的必然是日本和德國。至於它們兩個能忍耐多久,以德國的標準至少要20年,畢竟一戰對於德國的人口損失是相當大的,他們至少得需要一代人的成長才能得到用於戰爭的人口。至於日本,那就要看他們什麼時候和我們和解了,否則他們什麼都幹不了,要不然就要先和我們打上一場。」
於是在會議得出了自己所需要的決議后,吳川向著楊銓等計劃經濟委員會的同志回答並要求道:「計劃經濟委員會所要求的條件會得到滿足的,不過在此之前,我希望計劃經濟委員會能夠進一步論證各項目落地的配套設施是否能夠獲得滿足。
我正是擔心朝鮮失去了這種可貴的獨立精神,才堅決不同意他們的請求,更加深入的介入到朝鮮的獨立統一戰爭中去。反過來,我也同樣不希望中國失去現在的獨立自主性,更何況我們也找不到一個那樣支持我們的盟友。
因此,在和_圖_書發展工業化的進程上,我們可以謀求利用外國的技術和資金,但是在統一國家的進程中,我們最好還是依賴於自己的力量。我們自己的力量來自於何處,正是來自於我國的工業化,只要我們能夠完成初步的工業化,那麼我們就可以解決南方各省同帝國主義暫時中斷貿易往來帶來的損失,也有足夠的力量阻止帝國主義向我們提出那些不公道的要求了。
在革命委員會的援助下,朝鮮民主共和國確實建設了幾條鐵路、公路和一和些礦山、工廠,但是這些礦山、工廠及基礎設施只能幫助朝鮮把資源運到中國境內進行加工。倒不是說革命委員會向朝鮮民主共和國進行技術封鎖,實際上在朝鮮人民黨的要求下,共和黨還給朝鮮人民共和國建設了一個最先進的鍊鋼廠,年產能10萬噸粗鋼。
身為一個小國的悲哀就在於此了,工業革命的出現讓那些小國和大國之間的國力差距變得越來越大了。而從內燃機和電力革命開始,工業化在帶來財富之餘,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陷阱。大國還可以踩著陷阱扛過去,那些小國踩上一個陷阱,也許就永遠都翻不了身了。
吳川微微頷首后說道:「確實,不過我們是借了這場戰爭的東風,歐洲大戰,不,應該說是世界大戰造成的物資緊缺,使得我們不管投建什麼都不需要考慮市場的問題。但是現在不同了,歐洲戰爭已經結束了,歐洲各國的工業能力也在不斷恢復當中,如果沒有外部提供的市場給予我們足夠的容錯,那麼工業計劃的實施也許會出現,完成了建設而背上了欠債,朝鮮的工業建設嘗試不正是如此嗎?」
吳川再次喝了一口茶水,才長吐了一口氣說道:「第一個五年計劃當然不會有問題,但是我們不可能只完成一個五年計劃,中國有五億人口,想要過上和美國人一樣的現代生活,我們至少要達到美國工業產值的數倍以上。
會議室內只是沉默了半分多鍾,委員們就在宋雲桐的帶頭下紛紛表示了對於吳川這個建議的支持。坐在這間會議室內的各部委委員們幾乎都是五年計劃的受益者,他們對於計劃最大的疑問,只在於本部門能夠在計劃中佔有多少比例,而不是質疑這個計和_圖_書劃是否可行。
吳川淺飲了一口香氣撲鼻的茶水,潤了潤自己的喉嚨后才有些疲憊的說道:「計劃當然是好的,不管做任何事情,總要先制定個計劃,做事才不會手忙腳亂。但是計劃經濟?說實話我以為這是一個能力問題,而不單單是思想的問題。」
宋雲桐想了許久,才向著吳川小心翼翼的問道:「您所描繪的這個未來,距離我們還有多久?」
也許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我們還能依賴外部的市場分擔我們的產能壓力,但是在完成第二、第三個五年計劃時,中國的市場就必須要統一在一個政府之下了。到了那個時候,不僅僅國內的市場要滿足本國的工業產能,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外部市場和原料產地,才能滿足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但是如何完成一個計劃,並使之達到我們所設定的目標,那就不是計劃本身的問題,而是如何完成計劃並根據設定目標和實施情況間的差距進行調整的問題。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即便我們在形式上把這些省份都納入了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也無能力讓中央政府的政策在這些省份落實下去,除非我們直接用武力斷絕這些省份和外國的經濟貿易聯繫。但這又會造成兩個問題,地方上的經濟損失中央政府能否彌補?列強如果因為經濟上受到的損失向我們提出賠償,我們是否有能力進行拒絕?
吳川沉吟許久后回道:「我們和蘇聯、美國都是屬於土地遼闊的國家,英法又還佔據著大量海外殖民地,所以最先遇到市場瓶頸的必然是日本和德國。
宋雲桐思考了片刻后,若有所思的回道:「確實,市場需要貨幣才能交換到商品,沒有貨幣就不會有市場。當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恢復了金本位制度,而我們採取了盯緊美元的貨幣政策,至於其他各國都沒有恢復金本位制,也不願意和美元進行挂鉤,所以美國的對外貿易不斷萎縮,就算我們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現在也是我們進口的多,而出口美國的少。
從這點來看,計劃經濟雖然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但絕不是一國的社會主義能夠支持下去的。統合全球的生產原料、勞動力和市場,不僅僅是帝國主義的需要,同樣也是共產主義的需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