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1章 紛繁複雜
大家都有點拿不定主意,眾說紛紜之間,內閣那邊已經竣事,擬的是忠、襄、恭、端四字。賽尚阿對這等文字全然無解,直接擺擺手,示意交給賈禎來看。
「你們聽見了嗎?老六這番話說得在理。」皇帝毫不掩飾心中的讚賞之意,大聲說道:「本年四月初八浴佛節,朕在圓明園九州清晏叫大起的時候,和杜受田說過的話,你們也知道嗎?」
「那好,待林拱樞服滿之後,帶領引見。」
「是,臣弟知道的。」
「林則徐兩朝老臣,一朝亡故,朝廷為體恤老臣計,賜予其身後榮光如下:第一、在賜謚易名之後,追贈太保;入祀京師昭忠祠;于福建原籍,廣東虎門,暨新疆、雲貴等立功省份建立專祠;賞銀一千兩治喪;任內一切處分悉數予以開復。」說到這裏,他停了下來:「你們說說,還有什麼?」
一行人跪安而出,下面要召見的就是剛剛才改調刑部左侍郎的肅順。進殿之後躬身跪倒,行了大禮,只聽御座上的年輕人問道:「肅順,這一年來你在九門提督任上所作所為,朕都看在眼裡,尤其是此番英人入京之事,你更是辦得妥善,這些,朕都是知道的。」
皇帝把摺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放在一邊:「來人?」
皇帝笑了:「你起來說話。」
「林則徐乃是閑員,臣等不敢妄議。」
軍機處這邊也得到信兒了,正在手忙腳亂的做著準備。一朝老臣亡故,首先是要擬謚。這是內閣的差事,軍機處中只有賈禎是領著體仁閣大學士的職分——擬謚從來是內閣的執掌,所以,這件事他是當仁不讓。而其中還有一點尷尬的就是:花衣期在即,福建巡撫的這份奏摺,可謂來得真不是時候。
所謂的花衣期是指朝中有喜慶之事——例如皇帝的壽誕——前三后四七天中,朝中大員都要身著喜慶的朝服,在滿人的習俗中,叫做花衣。按照慣例,在這幾天的時間中,外省有m.hetubook.com.com諸如官員出缺、省內有災情之類的事體都是要押后陳奏的——林則徐出缺的奏聞偏偏趕在花衣期之前的兩天奏報,想來皇上的心情也不會很好吧。
過了一會兒,看賽尚阿等人身影從門口出現,遠遠的走過來,眾人知道,軍機處的見面結束,接下來就是他們了。果然,六額附景壽今天做帶引大臣,笑呵呵的走近,先給奕請了安,站起之後說:「皇上宣召,王爺,列為大人,請和我進去吧。」
「嗯?」皇帝知道賈禎的話從何而來,虎門銷煙引發兩國武裝衝突,雖已過去多年,朝野民間卻還是糾結依舊,若是允許在虎門設立林則徐的專祠,怕是會給很多人一個錯誤的認知:皇帝還沒有忘記當年之事,所以才特為降旨,以資鼓勵、獎掖林則徐當年之功。若是那樣的話,於他日後逐漸要推行的新政、和英人做更大範圍內的貿易往來殊堪不符。倒是不能不認真考量的諍言呢!
總署衙門一干受賞齎人等在遵義門外的軍機值房守候,等待皇帝宣召。皇上於他們辦差之事大為滿意,各有賞齎,一個個臉上像飛了金似的笑逐顏開,只不過此地不宜喧嘩,各自相見只是拱拱手,道聲辛苦。
皇帝一雙秀眉微微皺起,林則徐死了?自己本來還準備在今、明年的某個時候讓他再度起複,入朝為官的。想不到他竟然天命不久?想來也是讓人遺憾。
聽皇帝口出雋語,眾人同時微笑起來:「回皇上話,正是。」
「是。」奕領班同見,奏答自然也是由他來說:「臣弟秉承皇上諭旨,自當謹慎從事。而與英人會商,乃是為我大清福祉謀的大事,臣弟便是受一些人的指責,為我大清天下計,也全當清風過耳,不值一哂之言。」
「皇上從善如流,臣等佩服。」
這邊洗凈了臉,這邊蘇拉傳旨:皇上叫起了。
皇帝微笑了一下:「你也不用拍朕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馬屁。這一次叫你們過來是想告訴你們,未來的時候,總署衙門中事物將會越來越多,你們要認真的負起責任,特別是與夷人做會商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朕當初和你說過的話。明白嗎?」
眾人到了養心殿門前,有內侍挑起湘妃竹的門帘,大家魚貫而入,在拜墊上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禮,口稱萬歲,然後伏地奏答:「你們上的謝恩摺子朕看過了。此番賞賜本來是要獎賞你們為國出力,在和英人會商之時能夠做到有理有節,大大的漲了我天朝的威風;不過更加主要的是要褒獎你們能夠破除成見,不以蠻夷荒疏為推拒,更不以天下人,尤其是那般清流口中多出不敬之言為杯葛,于朕交卸的差事認真謹慎,朕很滿意。所以才會有前幾日賞齎之舉,這一點是朕要說在前面的。」
皇帝拿過內閣撰擬的稿子,滿意地點頭:「就如同賈禎所言,林則徐老成謀國,不及絲毫之私,這個『忠』字,朕看就很好。也足以慰藉林則徐身後榮光。就定是忠吧。」
皇帝心中一動:京外奏摺,只有城池光復或失守,以及督撫、將軍、提督、學政出缺或丁憂才准用「六百里加緊」馳奏。方今天下承平,各地安然,那麼不用問,一定是有人出缺了。果然,一把拿過黃匣,急急的先看封口「印花」上所具的銜名,看是福建巡撫會銜學政上的:《前任雲貴總督林則徐出缺折》。
慢吞吞地說了幾句,皇帝心中有了決斷:「賈禎,擬旨。」
用過了午膳,皇帝休息了一會兒,門帘挑起,有內奏事處捧著奏摺進到暖閣中:「皇上,福建六百里加急。」
「是。林則徐五子林拱樞任職刑部秋審辦,上一次戶部庫銀失盜一案,他也是從中很出了力的。」
賈禎胡亂地想著,一邊先讓軍機章京備文咨內閣,請即擬謚奏報,一面繼續商談恤典。后一項是比較為難
www•hetubook.com•com
的。林則徐是從雲貴總督任上上表請求病休離職的,也算是閑員,這樣的人不比死在任所內的官員,所以這恤典是不是從優論處,將來易名之後(就是以謚法稱呼,例如若是擬謚為文忠的話,日後再提起的時候,就要以林文忠稱之。這樣的一種過程叫易名),能不能夠入京師昭忠祠、賢良祠,在原籍及立功省份建立專祠,生平史跡,宣付史館立傳,以及生前一切處分,完全開復,都要看上頭的意思來定。「是。臣等已經撰擬了四字,請皇上審閱。」
賽尚阿看在眼裡,心中一動,拉長了嗓子喊了一聲:「來啊。給彭大人取來凈水。」他又對彭蘊章說道:「怕是等一會兒就要叫起了,可不敢在皇上面前失了儀體。」
肅順不是很明白。他為人相當的聰明,唯一的缺憾便是書念得少了點,于皇帝說的話半聽半猜,也能夠猜想出一個大概,趕忙第二次跪倒:「奴才為人秉性不堪大用,幸得皇上不以奴才粗鄙,量才使用。奴才感佩莫名。」
皇帝倒給他的話弄得糊塗了,轉念一想,知道他心情激蕩之下語無倫次,倒也不以為忤,當下繼續說道:「刑部掌管天下刑名,與你的這個性子倒也算是人盡其用,只有一節,到任之後不可魯莽,特別是我大清刑律浩如煙海,卷帙眾多,總要理清了頭緒,方可有著手之處。」
「是。林則徐是乾隆五十年生人,今年六十五歲。」
「你年紀尚輕,又是那等肯于承擔差事的,朕此番改調你到刑部,也是看中了你是可造就之材,若是在刑部能夠做出一番成績來,將來朕於你還有大用處。你不可自誤誤人。懂嗎?」
「是!奴才明白了。萬萬不敢有負聖上所託。」
「這便是了。現今的天下四方不是高宗時代的樣子,我大清也不再是高廟成就『十全武功』時候的大清了。四方蠻夷以發展科技為國本,種種奇技淫巧之物層出不窮,便www.hetubook.com.com是我天朝奉讀禮法,不以這等物事為新奇,卻也抵不過對方船堅炮利,洞開我國門於一役吧?」
「喳!」
「是。林少穆得皇上溫語褒獎,又能于身後獲此美謚,定當含笑天上。」
皇帝從小隻見過林則徐幾面,那時候他還小得很,沒有什麼很深的印象,不過身為後來人,對林則徐當年在廣東銷煙的事迹也實在是太過熟悉了。心中很是感念他為國出力的苦楚:「林則徐總是于朝廷有功之臣,雖于廣東銷煙一事偶有咎戾,也算瑕不掩瑜。皇考於他還是很器重的。」
「喳!」
「還請前面帶路。」
一念至此,皇帝頷首一笑:「既然這樣,就順應賈禎所請,免去在虎門設立專祠之舉。」
「皇上聖率周詳,臣等自知不及,只是,皇上,在虎門允准成立專祠以司祭奠之事,事關英、我兩國國體觀瞻,臣以為,是不是可以……」
「嗯,這樣的話朕也曾經聽皇考提起過。」皇帝又問道:「內閣于林則徐身後之事,可撰擬了嗎?」
「還有一些他的身後事,你們議過了嗎?」
「老夫也認為……詠莪兄?您怎麼了?」
「喳!」
「林大人一生為公,報國之誠,舉朝難有出其右者。可稱天下楷模。先皇在世的時候,偶有提及,聖心也曾經為當年之事嗟嘆不休。稱林少穆實為國家棟樑之才,于聖上交付的差事不避艱險,勇於承擔之處,實勘為我等表率。」
幾個人收拾整理魚貫入殿,行禮之後,只聽皇上問道:「林則徐的年紀,朕記得不是很大吧?」
「是。奴才定當以綺靜庵公為榜樣,多方梳理,總要使事無扦格為歸結。」
彭蘊章勉強擦擦眼淚,擠出一抹苦笑:「彭某失禮了。」
打開看看,果然,內中說,林則徐在本年五月十七,在福建侯官祖宅中一瞑不視。臣等如實奏報,我皇上優遇老臣,自有飾終之典云云。
「是。」肅順趕忙擦了把眼睛,從地上爬了起來:「這一次改調m.hetubook.com.com你到刑部,一來是那裡確實有缺,二來,你這個人啊,性情過於剛愎,有時候容易走極端,若是長期放你在兵馬司衙門,和上官圓鑿方枘,不論是於你,還是于旁的人,都是弊大於利。朕的話,你明白嗎?」
一句話說完,肅順眼眶立刻濕了。皇上知我,總算是這一年多來的辛苦沒有白費!在君前自然不能有慟哭流涕之舉,不過他的聲音也變得很難聽了:「奴才能得主子爺一言褒獎,便是立刻身死,也能含笑地下了!」
彭蘊章趕忙站起來,向賽尚阿一拱手:「多承大人關照之情。」
「皇上所言甚是。臣弟此番奉旨出京,到天津外海之時也曾經見過英人此番北上所乘坐之快克輪船,果然是船堅炮利,反觀我朝武備,雖不致年久失修,卻也不堪大用。皇上著命臣弟與英人會商購買火炮之物,臣弟以為,實為增強我大清海防,保障我天朝邊圉無後顧之憂的聖哲之見啊!」
朝臣謚法,內閣撰擬最高不過一個「忠」字,這已經算是很尊貴的美謚了。清代文臣若是翰苑出身,前面的一個字照例是「文」,後面一個字則是詳述本人生平,政績,人品,德學。最尊貴謚法是的是「正」,不過這個字臣下是不得擅擬——是要出於皇帝特旨的。賈禎端詳了一會兒,又交給季芝昌等人看過。
「是。臣弟自當謹記聖言,不敢有片刻遺忘!」
「就這樣,你們下去吧。」
「可惜了的。」皇帝慨嘆一聲,他說:「上一年朕下詔,讓各地督撫訪薦賢才,福建巡撫上摺子推薦的第一名就是林則徐,不過摺子中說他因為疝症,正在家中休養,朕考慮他舟車勞頓,於他病體不利,本想于日後再行起用,不想,哎,天不假年。」
「萬歲爺?」
皇帝又想起一件事來:「朕記得林則徐之子是在刑部任職的吧?」
「秋審辦?」皇帝訥訥的重複了一句,展顏一笑:「八大聖人之一嗎?」(後文詳見。)
「看看外面有誰在,讓他們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