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作者:木蘭竹
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44章 大樑護城河

第244章 大樑護城河

廉頗都看樂了。
又有大臣勸說,雖然大樑被圍,但魏國還有許多城池。為何魏王不逃出城,到其他城池繼續抵抗秦國?
廉頗抱著手臂冷笑:「我要把整個大樑都淹了,你能看?」
蒙毅沒有給魏王考慮的機會。他倨傲地說明來意,給魏王甩鍋之後,就立刻離開大樑城,半點沒有給魏國卿大夫與他辯論的機會。
朱襄忍了攻城戰敵我傷亡慘重的不適,也要去親眼見證魏國的下場。秦王政一通假惺惺的話,世人立刻誤會長平君對大樑即將遭遇的慘狀於心不忍,特意來拯救大樑。
朱襄蔫了:「是。」
長平君求了秦王許久,才為大樑城中的魏人求得了一線生機。
以魏國的兵力,除了大樑能守,其他城池都是一碰就破。
他主動請纓,要去大樑為廉公搖旗吶喊。
寡人心善,見不得太多傷亡。
他為將時正是秦昭襄王最霸道的時候,所以常打防守的仗,對修築堡壘最擅長不過。
朱襄立刻道歉:「好吧,舅父錯了,夏同怎麼能和政兒比?」
顯然,魏王在哪個城池,廉頗就會圍住哪座城池。
雖然魏國還有大量城池沒有被攻陷,廉頗只是直搗大樑城。但魏王是不指望其他城池的封君郡守派兵來救他的,只能寄希望楚國、趙國和燕國。
雖然他已經三十九歲,按照這個算虛歲的時代,已經是四十不惑的年紀。但在廉公面前,他還是那個唯唯諾諾的毛頭小子。就像是青年秦王政在他面前,還是那個暴躁易怒的嬴小政一樣。
此次www.hetubook•com•com隨侍朱襄前來魏國的人,正是朱襄的腦殘粉蒙毅。
魏國一些大臣也在不斷勸說魏王,趕緊投了,別拉著大伙兒一起去死。
朱襄沒好氣道:「政兒,你說什麼傻話?坐在夏同坐過的椅子上久了,你的腦袋退化成夏同了嗎?我這名將的真實水平,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
現在魏王可沒有這個本事。
提建議的人的真正目的只是讓魏王開城門,自己一家人能活下去而已。至於魏王逃不逃得掉,「被秦國俘虜」的自己可管不了。
魏王增不由有些埋怨朝臣,為什麼不在秦國宣戰的時候就勸他離開。
若不是魏王不忠不義,秦國就不會攻打魏國;若不是魏王不投降,大樑城就不會被淹。
蒙毅前腳一離開,後腳大樑城就亂了。
我是秦人,分不清。
朱襄道:「我……」
國君受國民供養,就該在國滅時與國同死。
秦王政已經在朝臣中留下了心機深沉喜怒不定難以揣摩的印象,但面對舅父,他的情緒永遠會波動得厲害。
嬴小政這才變回秦王政,命令丞相長平君親自押送糧草去大樑,順便勸降。
水淹大樑肯定浮屍無數,朱襄這樣軟弱的懦夫哪能見得!
廉頗橫眉:「我是將軍,軍中的事我說了算!」
原本魏無忌還在的時候,還能依靠魏無忌的聲望和勇猛,提升魏軍的士氣,讓魏國各貴族慷慨解囊籌得軍資。
於是魏王和大臣在為自刎殉國的人落了幾滴眼淚后,立刻開和圖書城門,讓守軍驅趕城民湧出城門吸引秦軍的注意力,魏王和宗室混入人群中逃走。
秦王政說寡人心善,在世人耳中就是秦王虎豹之心。
他相信至少趙國肯定會來救他。魏國和趙國是真的唇亡齒寒啊!
「什麼叫做腦袋退化成阿父?我比阿父強多了!」嬴小政怒視舅父,「舅父你再這麼說,我就不讓你去大樑!」
因有大臣殉國,本來有了投降之意的魏王增猶豫不定,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朱襄道:「魏王派無忌的門客來噁心我,我要替無忌親眼看到大樑城破!」
大樑是最堅固的城池,所以魏王才會在大樑固守待援。如果換作其他小城,魏王早就被俘虜了。
城中人心惶惶,不少人想要偷跑。
相反,現在長平君就在城外。這是大樑城最後的機會,只要魏王投降,所有人都能活下來。
這麼簡單的方法,廉頗騎著馬在大樑城周圍逛了一圈之後,也發現了。
朱襄到達大樑的時候,事有碰巧,大樑還真的差點生靈塗炭。
這些話不是朱襄教的。
廉頗一巴掌給朱襄扇背上,差點把朱襄扇地上。
他破口大罵:「我看魏無忌一點都不想看到大樑城破!滾回去!」
什麼?昏庸的是前一個魏王?
魏國也有鐵骨錚錚之臣,讓魏王不要學習韓王和齊王那兩個丟臉的貨,讓全魏國的人都和韓國人、齊國人一樣抬不起頭。
雖然他是秦王內吏,但他不僅是秦王政夢境中的寵臣,也是蒙武的兒子,蒙恬的弟弟。他想跟隨朱襄磨和_圖_書礪自己,秦王政立刻就允許了。
廉頗看出大樑城的弱點時,還挺納悶。
誰知道這攻破大樑之功,居然伸手就有?
魏國和韓國原本都擅長製造精良兵甲。魏國和韓國的地減少了,人口大量流失,無力再製造新的兵器和盔甲。就算湊出了足夠人數的青壯年,沒有老將老兵帶著訓練,沒有足夠的兵器和盔甲,不過是烏合之眾。
以前他不想上戰場殺人,現在都變成名將了,早就拋棄了曾經的道德底線。魏王居然派魏無忌的門客來噁心他,還想繼續利用被逼死的魏無忌,朱襄忍不了。
蒙毅口齒伶俐,臉皮很厚,不僅將戰爭所有的過錯都推到魏王身上,還在入城時將這件事散播了出去。
引天然水系作為護城河當然沒問題,但首先城池地勢要高,其次城池要能在河堤決堤后也能排水的水渠。
於是廉頗一邊派人圍住大樑的城門,順帶嚴防援軍,一邊派民夫準備水淹大樑城,完全不派人攻城。
現在魏國強盛時留下的「遺產」,已經被武安君白起滅光了。
他因害羞躲了很久,現在終於能站在朱襄身邊,幫朱襄做事了。
秦王政疑惑:「只是搖旗吶喊?舅父你不當主將嗎?」
白起的殲滅戰不僅讓他們的將領斷代,也讓他們失去了大量的精良兵甲。
修築堡壘防禦線,和修建城池的選址差不多,只是大小差別。
精兵不是等新的一代青壯年長成之後就能補充。
長平君顯然知道秦王和信平君這對狼狽為奸的君臣是什麼樣的人,擔心大樑城破生https://www.hetubook.com.com靈塗炭,特意來勸降。
廉頗懷疑,大樑城一直沒有被人攻破,只是沒人攻打而已。
大樑城門大開,無數城民死在踐踏中,還有無數城民在推擠中落水溺亡。
依照廉頗的吩咐,朱襄派出使臣以他的名義勸降,告知魏王秦軍已經準備妥當,等雨一下,就水淹大樑城。如果魏王不投降,所有城民都會被淹死。
但秦軍居然用水攻,還在用水攻之前先通知整個大樑城他們要用水攻了。魏王的堅守待援就成了笑話。
魏國曾經有精銳甲兵幾十萬,武力值比戰國初期弱小無助真可憐的不入流小國家秦國強多了,是戰國初期第一強國。
大樑都沒有。
魏王增嚇了好大一跳,差點被嚇出病來。
魏王增一拍大腿,對啊!為什麼沒人早提這件事!早點提,寡人不是早就跑了,哪會被廉頗圍住?
若雨下起來了,長平君就會驅車回咸陽。是大樑城的魏人自己不願意被救,那就怨不得別人,在大樑城與昏庸的魏王同死吧。
朱襄:「……」
厲害的將領都能簡單地預判天氣。現在天氣陰沉,廉頗猜測不久就要下雨。雖然現在也能水淹大樑城,但有雨更省事。
秦王政說信平君軍紀嚴明,世人想起了信平君屠燕國城的暴虐。
大樑城建造時,依託丹水等五條河流,讓其環繞大樑城,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網。
這一線生機就在雨下起來之前。
如果大樑降了,寡人保證約束秦軍不在大樑亂來,信平君廉頗的軍紀是出了名的嚴明。
他若脾氣好,會頭鐵去長平?和_圖_書會在廣陵城不服就干?
歷史中,王翦的兒子王賁攻打大樑時沒有強攻,直接反過來利用大樑城的天然護城河,引黃河水和鴻溝水淹了大樑城。
說完,那鐵骨錚錚之臣立刻自刎朝堂,率先殉國。
廉頗曾聽白起說水淹楚國城池的事。白起做成此事,現派人修了一條水渠引水淹城,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他本來以為攻打他國國都一定很困難。當年他圍困燕都,看見燕都城牆堅固,都是圍而不打,叫話燕王派人來談判。
見朱襄來了,廉頗大罵:「你來做什麼?」
魏國和韓國的精兵都是被武安君白起打沒的。
朱襄站直身體,試圖揉被廉頗拍疼的背,但是揉不到,可凄慘:「廉公,你放心,我守過城,這點血腥嚇不倒我。」
廉頗往旁邊「呸」了一口,鄙視道:「我看你不能。你先去勸降,就說我要水淹大樑城了,如果魏王不投降,整座大樑城都為他陪葬。如果魏王不肯投降,你就滾回去。」
大樑城城牆又高又堅固,城牆外是密布的水網,攻城器械難以施展,兵陣也難以排開,非常易守難攻。
此戰若是很多無辜魏人被淹死,都是魏王的罪責。
大樑城自帶引水河流,只需要稍稍引導一下就行。
朱襄自認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不知道為何別人都說他脾氣好。
朝臣都很無語。
朱襄來時,廉頗正在等一場雨。
他道:「能!」
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大樑城為什麼要修在五條河流交匯處的平原低洼處,這不是專門引人水攻嗎?主持修城池的人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