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作者:木允鋒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明契約論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明契約論

但這種惡行令人髮指,而且他還信口雌黃,說現在的儒生祖上都是和留夢炎一路貨色,還說聖賢書教出的都是秦檜杜充之流……
刨祖墳啊!
我們有權選新的。
「或許我真該出本書了。」
但你們是以一個良民身份餓死的。
但這終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解釋。
百姓不交稅,那是百姓毀約,君主可以用律法懲罰,保護不了百姓那就是君主毀約,百姓也就沒有義務再供養君主。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所以宋朝的百姓不需要為趙家盡忠,他們交了稅,趙家卻不能保護他們,那他們憑什麼給趙家盡忠。
張顯宗說道。
緊接著第二天,京城街頭就出現了大量揭貼,甚至還都有儒生守在揭貼旁邊,向百姓解釋其內容,無非就是楊豐的種種惡行,還有他這些行為包藏的禍心。雖然面對他的時候,就算拿著弩也不敢扣動弩機,但只要不是站在他面前,儒生們還是非常英勇的,再說那也不是那個儒生怯懦……
當然,胡元肯定不是。
小公主憤然哼了一聲。
而且皇帝陛下還下旨,要那些官員奏事都走正規渠道,登聞鼓是給百姓鳴冤的,你們奏事就奏事,跑去敲什麼登聞鼓啊!
很可怕啊!
這就是大明。
也更合理。
契約論。
小公主瞬間目光轉向張顯宗,後者趕緊一臉嚴肅……
任何皇帝都要求自己的大臣為自己盡忠守節,他們做官拿俸祿一刻就已經在這份契約是按了手印,但他們沒有做到,那麼他們就是宋朝的叛徒和姦臣。
張顯宗說道。
楊豐指著張顯宗很是惡毒地說道。
士子們顧全大局沒跟他一般見識。
這個義務包括盡忠守節。
明明就是為了維護大明禮儀之邦的形象。
「算你會說話!」
楊豐的惡行成功引爆了儒生們的怒火。
這誰能忍?
就像一份契約。
張翰林甚至不敢再討論下去,他趕緊起身告辭。
既然這樣那就沒什麼可說了。和-圖-書
但大臣不一樣。
百姓和君主簽訂了契約,百姓交稅供養君主,供養宗室,供養君主的文武百官,供養君主的軍隊,而君主要保護他們的安全。
楊豐繼續鼓吹他的歪理邪說。
至於那些翰林的登聞鼓上奏,這個留中不發,不給處理就行。
禍不及家人!
至於市井流言……
那明明就是顧全大局!
但是,又很合理。
保護百姓是君主的義務。
真正矛頭直指的,其實就是那些南宋時候降元,然後元末又降其他勢力,最後全都跪伏朱元璋的世家,尤其是儒學世家,這些才是最符合楊豐所指。甚至部分平民出身的儒生也被區分出來,比如張顯宗,他家就是平民百姓,全靠他媽編草鞋和朱元璋的普及教育才成長起來。
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
怎麼是怯懦呢?
天命……
楊豐說道。
總之當日發生的情況,就是翰林院幾位編修,修撰們帶著國子監和京城的一些士子,到登聞鼓院擊鼓,向陛下檢舉兩本妖書及其出版者大夏國使者楊豐。
不就是話語權嘛!
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這種話能被喊出,絲毫沒有讓張翰林震驚,畢竟對於一個鎮壓饑民造反的官員來說這很合理,他是鎮壓饑民造反的,對他來說面前的先是造反者后是饑民,無論如何不能造反。只有鎮壓了造反者,剩下才是饑民,哪怕你們餓死,你們也不能造反,造反的性質就變了。
是的,很合理。
他們有選擇的權力。
「你笑了嗎?」
「哼!」
但這個契約論卻需要迅速放出,以應對各地儒生的抨擊。
儒生們都知道天命是騙人的,只不過他們以天命來迎合帝王,帝王也知道天命是騙人的,只不過借天命來騙百姓,為自己的家天下做解釋,甚至百姓絕大多數也都知道天命是騙人的,畢竟這是個敢喊出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時代。
所以當趙www•hetubook.com.com家不能保護他們祖宗時候,那他們的祖宗當然也不需要為趙家盡忠。
得知消息的楊豐指使其義女當街毆打士子,被眾士子們痛斥之後惱羞成怒竟然拔槍相向。
你們為什麼不等著?
他的確已經意識到,楊豐的這套理論比什麼天命論更合理。
現在這個問題是儒生們攻擊他的重點,畢竟這樣容易引起共鳴,普天之下都是曾經被胡元統治,這樣也可以解釋成大家都跪了,既然大家都跪了,憑什麼光指責我們?
「胡說,我爹爹明明是天命所歸!」
以大夏國使館的官方名義。
不過對於京城的軍戶,還有那些武將們來說,他們也沒必要管這種事情,因為這同樣幫他們解釋了祖宗的道義問題。
若沒有天命所歸……
楊豐說道。
但是。
他們不能和百姓比。
反正風險也是朱家承擔,對他來說讓新思想傳播就行。
大臣是食利的,趙家拿了百姓交的稅,雇傭他們做事,他們拿了錢當然要承擔義務。
他也沒有符合條件的祖宗。
當然,也可能完蛋的更快。
但是,就像他剛才說的,不能保證每一種選擇都是對的,既然的全新的,那麼有點風險也很合理。
把奏摺直接交通政司不就行了?
剛才只是糊弄一下小公主而已。
可不敢說笑了,萬一被皇帝陛下知道會抄家的。
小公主虎視眈眈地說道。
對於這場鬥毆,皇帝陛下選擇了和稀泥,第一,那些義女們都有治外法權,所以沒法懲處,第二,一群飽讀詩書的儒生,和一群還沒成年的女童當街鬥毆,這要是大張旗鼓的傳播開,你們覺得是她們丟人還是你們丟人?所以最終當應天府上奏,御史抨擊,文臣一致進諫后,最終的處理結果還是讓楊豐約束一下他的義女,另外受傷的無論儒生還是義女,都賜十貫鈔當醫藥費。
很顯然他也喜歡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空洞,虛假,但必不m.hetubook.com.com可少。
寫書當然還需要點時間,不過也不是他寫,這種牽扯到理論的東西超出他能力,這個交給劉姐,她那裡一堆科學家,再找個社科學家給突擊編造一套仿效社會契約論的小冊子,然後直接傳過來就行了。
總之皇帝陛下的處置,完全不符合他的風格。
天命論體系下,造反就是逆賊。
在京城的確無數雙眼睛看著,出了京城還不是文人們的嘴?
揭貼就行。
你這都連大家祖宗也不放過了!
所以國家存續必須有個依據,在民族國家意識沒有出現前,天命所歸或者君權神授是各地一致選擇。
甚至他們祖宗還不乏反抗胡元參加過戰爭的。
他們祖上都是庶民。
「那黃巢,朱溫也是百姓所選,五代十國群雄割據也是百姓所選?」
當然,引爆他們怒火的還有皇帝陛下的不作為。
畢竟他是友邦使者。
這也讓儒生們得到鼓勵。
皇帝陛下表明了態度,他不會幹涉對楊豐的抨擊,最多他也不會回應這種抨擊,所以你們喜歡怎樣做就隨便吧,當他看不見就行。
「你看,連張翰林都在笑!」
既然儒生能給他貼揭貼,那他當然也能給儒生貼揭貼,把這套理論簡單歸納成最短的一小段話,然後在京城貼揭貼。
交稅是百姓的義務。
這屬於強力征服,胡元本身就是一個國,對另一個國強力征服,奴役其國百姓。
小公主憤然說道。
他們也不需要為趙家盡忠。
雖然他是儒生,肯定要指責一下楊豐,包括其他那些沒有這方面負擔的儒生也一樣會指責一下楊豐,但卻已經可以置身事外了。
楊大使很深沉地說道。
你們為什麼不相信朝廷不相信皇帝?
大明皇帝天命所歸,君臨天下,百姓跪伏皇權,四夷俯首稱臣,這就是帝國。
「這可真不一樣,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作為食利者享受了權利,那就要承擔義務,宋朝的儒生可謂享盡了各種優待,和_圖_書那麼他們就有義務為趙家盡忠守節。庶民得到了什麼,他們不但什麼也沒得到,反而每年要交沉重的賦稅以供養趙家和文臣武將,他們沒有保衛趙家的義務,因為趙家是靠他們養活的。相反趙家和食利的文臣武將們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安全,結果不但不能保護他們,反而讓他們被異族屠戮,那麼趙家已經沒有資格再享受他們的供養。
但是……
而不是一個逆賊。
「公主,天子自然是天命所歸,宋祚之終亦天命,陛下龍興同樣乃是天命所歸,上天以陛下臨萬民,普天之下皆奉陛下為至尊,君臣乃是之分天定,楊大使不過是巧言狡辯,欲以契約論掩蓋天命而已。」
那當然就是市井流言了。
它提供了國家存續依據。
那你們朱家憑什麼做皇帝?大明憑什麼延續下去?
楊豐只是笑著看他們的表演。
你們要相信朝廷相信皇帝,賑濟肯定會有的,你們只需要等著,哪怕在這期間餓死……
而且和儒生一樣,讓他的義女們負責看著解釋,就選那些最漂亮的打扮的花枝招展,看老百姓喜歡到誰那邊看,貼的時候還就選擇在儒生的揭貼不遠處。這是大夏國使館官方名義貼的,給楊大使之前的話做解釋,避免大明百姓產生誤解,所以誰敢給撕了那就是侮辱大夏國使館,侮辱大夏國,那楊大使會親自上門理論併到禮部控訴。
這樣就分化了敵對勢力。
這是你們大明後來一個鎮壓饑民造反的官員說的,那麼我很想問問你們皇帝,他選擇做安安餓殍還是選擇做奮臂螳螂?」
而這個解釋很明顯比天命論更真實。
什麼我們都是跪胡元的?這天下有哪個祖上不是跪胡元活下來?
他們絕大多數人的祖宗又沒做官的,更沒有宋朝做官的。
當趙家不能保護百姓時候,百姓甚至可以另外選一個新主。
張顯宗沉默了。
但就是因為合理它才可怕啊!
他們有選擇不做安安餓殍的權力,哪怕他和-圖-書們只是奮臂螳螂,但至少他們做的堂堂正正。
所以……
但楊豐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釋。
這樣就更沒有道義負擔。
百姓的選擇不一定成功,甚至不一定是對的。
你們需要敲那個嗎?
「你能保證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對的嗎?選錯了人那當然也要承擔後果,更何況百姓所選就一定只有一個人?百姓所選之人就一定能成功?任何的選擇都要承擔風險,失敗和被利用才是絕大多數結果,這個世界真實而且殘酷。
小公主滿意地說道。
但你們皇帝陛下,可以視為這個新主,畢竟他起於寒微,以身無寸土之被奴役者驅逐韃虜再造河山,百姓可以承認他作為新的契約之君,只要朱家能保護百姓,百姓也會接受朱家的統治。如果朱家做不到這一點,那百姓也有權換一個,如果朱家搞得餓殍遍野,那百姓也有權推翻朱家換一個新君。」
像那些士子都是飽讀詩書,在禮這方面是非常重視,哪怕面對一個囂張跋扈的友邦使者,那也只能以禮相待,所以就算手中有弩,也不能真就朝他射過去。但這與怯懦無關,絕對不是怯懦,事實上這件事傳到揚州就已經變成那個士子恪守禮節,所以寧可退讓來顧全大局。
因為它事實上賦予了百姓反抗皇權的權力。
這就是鼓勵。
「你不爽也沒用,我這其實是在幫你們家重新選擇一套更長久的統治理論,你也不想過兩百年,你們朱家被殺的人頭滾滾吧?想長久就得跳出這套舊的東西,建立一套新的,更合理的體系,然後延續下去。」
所以楊豐的揭貼在各方默契配合甚至部分儒生別有用心的抨擊下,迅速向各地傳播。
很可怕啊!
喪心病狂啊!
但契約論體系下,造反是合理的,老百姓造反的原因是皇帝沒盡到自己的保護責任,老百姓交了稅,你就得保護我們,包括我們在瀕臨餓死時候你得給我們賑濟,你做不到那就沒有資格再要求我們接受你的統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