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身逐因緣法,心過次第禪
第一百零九章 道門咸集
李無為卻是面上沒有任何不妥的神情,和各門各派之人打著招呼,哪怕是對於和林禽有著「眾所知周」的關係的魚璇寂,也是親熱問禮,禮貌周到。
各路高手紛紛入座,接受龍虎山弟子奉上的香茗。喻彬雖然在道門中沒有半分身份和地位,但是由於他代表的天子殿乃是整個西南道門之牛耳,因此便象徵性的進入了內門之中,喻彬神情有些緊張,甚至還不如紀天這個小孩子來的自然。
令人驚奇的是,久違出山的長春觀主李無為也親自來了,陪著他前來的居然還有萬壽宮的余北園、天靜宮的常祿。
所有人都知道,他在等待著什麼。
天師府中已經裝扮一新,新添了數十把座椅,但是只有如符籙三宗、陰山等在道門中顯赫一時的大門大派。連李無為這種在湖北一代道門領袖人物,都只能恭陪末座,如霍山派這種小門派,就只能在門外觀禮。
大殿裏面不知道
https://www.hetubook.com.com
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鴉雀無聲,而受此氣氛的感染,門外的各門各派也都自覺壓低了聲音,停止了攀談敘舊。人陸陸續續的到齊了,令人頗有些奇怪的是,已經近乎封山的天子殿居然也派出來了人前來賀禮,雖然來的人地位不是很高,只是一個叫做喻彬的剛剛入內門的弟子,但是天子殿前些年遭遇了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會追究天子殿的無禮。
也就是說這個少年,是和皂閣山掌殿黃星散一樣輩分的高手!
可惜,原本神情可掬的天師,隨著時間的流失,臉色變得越來越焦躁不安。而當未時一到,他更是整張臉都變得冰冷,坐在椅子上,甚至連眼皮子都似乎懶得抬起來一下。
尚玉樓在道門中成名多年,立刻引來了不少相熟的人打招呼,那名小弟子也是落落大方,在隱廬為他介紹各門高手的和_圖_書時候,他也是有禮有節,老成持重,體現出和年紀不相符合的沉穩。
至於隨來的各派弟子,則在外進的大廳內享用茶點,互相認識問好,氣氛熱烈融洽,負責打點一切的自然是天師府張啟運門下的弟子了。
張啟運等龍虎山的長老們臉色也變得難看到了極點,時不時的問身後的弟子,得到了都是失望的回答。
這個少年,正是林禽的首徒紀天,因為黃星散不敢貿然收下紀天,只能代師收徒,與紀天師兄弟相稱,因此紀天的輩分此時在皂閣山山上已經無人能及。
要知道,能夠被各門掌教帶來參加大會的弟子,都有不成文的規矩——以後定然是該門的核心弟子,甚至有可能接替掌殿之位,皂閣山乃是符籙三宗之一,門下出色的弟子早就已經名震道門,而這名小弟子卻從未有人見過,偏生尚玉樓似乎對他十分喜愛,處處流露出溺愛之處。
眾人的神色均有點凝www.hetubook.com.com重,誰都知道這個會議乃皂閣山大戰之後最重要的一次集會,此時道門早已經貌合神離日久,一個不好就要四分五裂,整個道門正道都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未時已經過了,但是似乎天師依然沒有起身主持的意思。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無為居然帶著道門公會的舊人前來龍虎山,不由得讓人遐想聯翩,和那個應該已經在長江之上,與天下第一道門高手爭鬥的那個人聯想起來。
可惜扶雨若玡沒有親來,否則在場的諸位又可以一睹仙子的絕世姿容,不少人心中感到有一絲失望。
更讓人驚奇的是,尚玉樓稱呼這個少年「師叔!」
長春觀、萬壽宮、天靜宮,這都是當年隸屬於道門公會的門派,在江北一代曾經也是甚是活躍,但是眾所知周,當年因為得罪了林禽,而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一戰之下,蛇山之上血流成河,道門公會中的精銳可算是折損了大半和_圖_書,從此道門公會一蹶不振,形同虛設。
可惜皂閣山有規矩年逾六十便要上歸來峰,此時的皂閣山已經不存在有比黃星散輩分更高的人存在,因此這個小少年不可能是黃星散的長輩新收下的小徒,因此這少年的身份,引來了諸人的猜測。
陰山風卻寒姍姍來遲,商卻風最近數年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多數道門交往便交給他了,茅山王絞、李宸下落不明,來的是他的師弟尚天琪,兩人都是參加過皂閣山大戰的,對龍虎山余怒未消,遲遲不肯進入正殿,在門外和同樣參与過皂閣山大戰的幾名交好的弟子攀談以示不滿,其中便包含那個百事不關心,只關心如何保命的保命大師李天逸。
聽到這個消息,張天師霍然起立,朗聲笑道:「諸位請暫移貴步,與我共同迎接酥醪觀的道兄。」
各路世家也紛紛前來,其中便有邢家和令狐家等門代表。
費家新任家主費萬年帶著費家的「忠、孝、義」三名https://m.hetubook.com.com頂尖高手前來,與相熟的天心北宗劉海蟾等人攀談。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皂閣山也派來了重量級人物參會,儘管黃星散因為閉關修鍊未曾出席,但是也派來了剛剛出關的黃星散首席弟子尚玉樓,身邊跟著的一個十三四的少年,更是引人注目。
終於,一個皂袍龍虎山弟子一小跑的跑了進來,語帶興奮地道:「羅浮山酥醪觀飛箝先生使者到。」
此時離著未時已經只有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了,大抵該來的門派都已經到齊了,天師府中十余張大椅和幾十張小椅子也有了各自的主人,在最引人注目的中心位置,坐著的除了龍虎山的一眾掌殿之外,就只有以符籙三宗為代表的道門中的最上乘的門派。
坐在首座之上的年輕天師引來了各路人馬的側目,人人都在揣測,這個年輕的天師,能否擔負起龍虎山中興的重擔,能否擔負起道門中正道的光。
這三個人的出現立刻引起了諸人的側目,也同時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