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49章 傾國而來
黃太吉看了一眼不動聲色的多爾袞,輕輕點了點頭。
黃太吉坐卧不安,於八月初八日派遣爾代,伊圖等率兵 20個牛錄前往松山支援。
由於明軍主力大軍出動,清軍壓力突然增加。許多清軍將領扛不住壓力,崩潰也許就是下一刻。
八月初六,黃太吉于瀋陽接多羅睿郡王多爾袞,多羅肅郡王豪格自錦州遣使奏報,得知大明會集九邊精銳十余萬抵達松山,明軍勢大,廝殺正酣。
「但憑皇上發話,臣以皇上馬首是瞻!」
黃太吉目光轉向了多爾袞,眼中有一絲冷意。
黃太吉說完,頭也不回,進了大門,絲毫不顧外面驚天動地的哭喊聲。
看來這一場國戰,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誰也不敢妄言。
眾軍都說洪承疇善於用兵,果然名不虛傳,怪不得連多爾袞、多鐸這些傢伙,都有退兵之心。
突然,遠處蒼涼的號角聲響起,緊跟著,一隊人馬出現,滿清王公大臣追隨,白牙兵護從,簇擁著一個身材臃腫,金甲貫身的中年將領,向著房屋之處迤邐而來。
「準備作戰吧!下面有你忙乎的!」
「豪格,多爾袞,明軍來犯,氣勢洶洶,聽說你二人宿營樹林之中。你們難道就不害怕,被林子里的虎狼給吃了嗎?」
八旗漢軍這時還沒有成立,只有鑲黃、鑲白、鑲紅和純青色四旗,但人數和八旗蒙古基本一樣,都有3萬之數。
站在山崗之上,黃太吉看著遠處明軍大營,不由得怔了半晌。
多爾袞心裏「咯噔」一下,下意識向杏山方向看去。
「皇上,明軍有兩條補給線,一條是從寧遠經塔山過杏山運至松https://www.hetubook.com•com山城,另一條是筆架山經杏山至松山城。皇上,你的意思是……」
黃太吉點了點頭,目光幽幽,看著明軍的陣營,忽然問了起來。
「所有人,全部處死,家眷發往寧古塔為奴。」
黃太吉看了一眼豪格,不置可否。
黃太吉指著個個垂頭的將領們,語氣慢慢嚴厲了起來。
多爾袞冷冷看了一眼黃太吉的背影,擺了擺手,早有一群清軍上來,刀砍槍刺,外面的哭喊聲很快戛然而止。
黃太吉眼中的那一絲陰冷,讓多爾袞心頭怒火中燒,但他不動聲色,面色平靜,徐徐道來。
他這樣的性格,做守成之君可以,要開拓進取,先天不足。別的不說,和城府極深的多爾袞相比,豪格就遜色許多。
「皇上,那就是王泰所部。我軍騎兵曾與之交戰,其部驍勇善戰,火器犀利,尤難對付!」
多爾袞上前,輕聲稟報。
中年將領身披金甲,額頭冒汗,但面無表情,身旁武士舉著黃龍大傘,亦步亦趨,畢恭畢敬,更有無數面目猙獰、雄壯異常的白牙兵在兩旁跟隨,氣勢迫人至極。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九,錦州城南,乳.峰山。
宣府總兵楊國柱陣亡,洪承疇使王泰代之,清軍不明所以,並不知道明軍內部變動。
朝鮮藩兵 1500人,由朝鮮平安兵使柳琳統率,他站在末端,臉色難看。
八旗滿洲、與八旗蒙古、四旗漢軍,構成黃太吉麾下清軍戰兵的整體。
「臣和肅郡王的看法相似。明軍傾國來攻,志在錦州,不如避其鋒芒,暫且退守,明軍師老餉匱,必和*圖*書不能持久。明國天災人禍,變亂不斷,我軍只需靜待時機,徐徐而進,譬如伐樹,用不了三五年,關外盡歸我大清,再圖南下,大業可成。」
「多鐸,聽說你也想撤兵,戰場上也是高高在上,將士在山下廝殺,你在山上觀看,你又算是哪門子的統帥?」
張存仁的疑惑看在眼中,黃太吉輕輕冷笑一聲。
不過,黃太吉心裏清楚,除了蒙古藩兵,這增加的兩三萬新丁,戰鬥力恐怕沒有多少。
在他們跪著的前方,一處寬敞的房屋,幾進院落,也不知是從那戶漢家大族掠奪,門外地上的斑斑污黑血跡,更不知發生了什麼。如今,房屋外面雄壯的白牙兵環列,人人持槍執刀,院內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虎狼之士肅然而立,顯然是某位重要清軍將領的大帳。
長壕蜿蜒,木柵為牆,戰車無數,旌旗蔽日,營寨林立,戰馬廝鳴,大陣嚴整,密密麻麻,無邊無際。
「其他人,還有看法嗎?」
「張存仁,明軍的補給線,有幾條?」
黃太吉轉頭,邁步向山下走去,臉上原來焦躁的表情蕩然無存。
黃太吉站了起來,邁步向外。
看到眾人都不說話,黃太吉的長子豪格,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黃太吉暗嘆自己御駕親征,來的及時,剛好穩定軍心,不然即便換做濟爾哈朗或其他大臣,這些傢伙可能就輕易退軍了。
豪格雖然做戰勇猛,屢立戰功,但性格懦弱,優柔寡斷,從他的建議就可以看出,以持重為先。
黃太吉進了大堂,在中間的座椅前背手而立,猛然轉過頭來,看著堂中眾將,目光炯炯。和_圖_書
三五年,也不知道,他還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
「各位,廝殺了半個多月,勞師無功。朕想問問,接下來,這仗你們打算怎麼打?」
張存仁曾是祖大壽的部下,又是寧遠衛人,長期駐紮關寧錦防線,對遼西走廊地形的熟悉程度,自然十分熟悉。
「睿郡王,你是什麼意思?」
「杜度,你怎麼看?」
黃太吉身後所跟文武官員,浩浩蕩蕩,衣冠禽獸、披甲武夫,人人都是面色凝重,緊緊跟隨。
「大軍集前,后無守兵。他這是什麼意思,是有破兵良策了嗎?
大明頃九邊精銳,黃太吉御駕親征,瀋陽兵丁搜刮殆盡,滿蒙漢 20旗,雙方雲集 30萬大軍于松山一帶,足可以震古爍今。
這便是滿清皇帝黃太吉了。
蒙古各旗的固山額真阿賴、恩格圖、伊拜、以及毛海等人,以及蒙古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敖漢,奈曼,察哈爾四旗兵。
「朕倒要看看,明軍真的如此勢大?」
多鐸跟在多爾袞身後,滿臉的疑惑。
滿洲八旗 6萬人,加上蒙古八旗、漢軍四旗,共 12萬人,再加上蒙古外藩兵、瀋陽征丁,此次的清軍大軍總數,已經超過了 16萬人!
黃太吉御部嚴苛,誰也不敢求情,那些個臨陣脫逃者磕頭碰腦,痛哭流涕,求饒聲撕心裂肺。
努爾哈赤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建立八旗滿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增設之四旗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每旗設固山額真(漢名都統)一,梅勒額真(漢名副都統)二,下轄甲喇(漢名參領)五,每甲喇轄牛錄(漢名佐領)五,以三百和_圖_書人為一牛錄,因此每旗大約7500人,八旗滿洲共約6萬人。
金甲將領所到之處,所有清軍都是單膝下跪,那些個雜役、包衣們更是跪伏在地,不敢抬頭。
但無論是八旗蒙古,還是四旗漢軍,真正掌握他們手中軍事權力的,還是滿洲王公大臣。
安平貝勒杜度說完,輕輕咳嗽了幾聲。
阿濟格緊咬嘴唇,屁都不敢放一個。
「一字長蛇陣,從塔山向北直至松山,蜿蜒盤旋,而13萬重兵屯于松山,大眾集前,后無守兵。洪承疇用兵,不過如此!」
「阿濟格,聽說洪承疇大軍剛到,你就對部下說:「戰場上兇險,不如退兵,萬事大吉。是不是真的?」
「皇上,我軍與明軍在乳.峰山、黃土嶺、東西石門對峙,我軍憑藉山勢,居高臨下,明軍糧食從關外運來,糧道漫長,師老餉匱,再用不了幾個月,冬日來臨,明軍必會退去。」
「將領都是這樣士氣低落,避戰逃戰,那些個普通將士,又那有心情作戰?」
八旗蒙古皆以兵籍編製,地位略低八旗滿洲,而高過四旗漢軍。
黃太吉看了一眼屋外跪了一地的俘虜們,眉頭微微一皺。
「那就是河南衛軍王泰的營地嗎?」
「皇上,這都是戰場上的逃兵,許多人都是兩藍旗、鑲紅旗的奴才,等候皇帝的發落!」
滿洲八旗除了鑲藍旗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鎮守瀋陽,正紅旗旗主,烈親王代善垂垂老矣沒來,其他各旗旗主,比如豪格、多爾袞、多鐸、杜度、阿濟格等人,以及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都是悉數在列。
黃太吉軍事眼光毒辣,在這一點上,自己遠遠不及。
黃太
hetubook.com.com
吉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看向了一眾將領和大臣。黃太吉面色陰沉,多爾袞的話看似冠冕堂皇,實則全是花架子,徒有其表,一點用都沒有。
八月十一日,黃太吉又接到奏報,明軍來勢兇猛,反覆衝鋒,不懼死傷,正白旗、鑲藍旗、鑲紅旗在明軍攻擊下傷亡慘重,請派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大部前往,協力拒敵。
不但是豪格滿臉通紅,就連剛才鎮定自若的多爾袞,臉上也是一紅,二人俯首帖耳,不敢言語。
黃太吉目光看向滿蒙漢大臣,蒙古那些大臣自不用說,都是依附於滿洲大臣,可就連那些足智多謀的漢臣們如張存仁、石廷柱直流,此刻都是沉默不語。
乳.峰山東坡,一片寬大的的緩坡上,幾十個赤著上身的清軍將領,五花大綁,露出腦後的金錢鼠尾,他們個個垂頭喪氣,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漢軍旗烏真超哈諸將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石廷柱、張存仁、祖可法,祖大壽之子祖澤潤等。
黃太吉心驚肉跳,感覺事態不妙,傳檄各部軍馬,雲集瀋陽,定於八月十五日起行。黃太吉命濟爾哈朗留守,不顧鼻子流血不止,御駕親征,也足見他對錦州、松山戰事的擔憂。
看向風中飄蕩的一面面「王」字大旗,黃太吉眉頭微微一皺。
崇禎八年(1635),黃太吉正式編立蒙古八旗,每旗設固山額真(漢名都統)一人,梅勒章京(漢名副都統)二人,甲喇章京(漢名參領)二人,分統所屬蒙古牛錄(漢名佐領),部眾3萬。
有目睹雙方騎兵交戰的漢臣,在一旁畢恭畢敬回道。
多爾袞看了看黃太吉的背影,壓低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