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50章 膠著
漢軍旗,智順王尚可喜「天助營」陣地,火器犀利,驍勇善戰,
宣府屬於山西行都司,山西總兵李明輔作為副將輔助王泰,也是起穩定軍心的作用。
張煌言冷冷一聲,似乎恨鐵不成鋼。
今天,終於是撐過去了。
一營明軍終於靠近了清軍防線,雙方一陣貼身肉搏戰之下,山坡上留下了無數雙方的屍體。明軍所剩無幾,只好悻悻退去。
「蓬!蓬!蓬!」
眼看著一營明軍手舉盾牌,結陣而來,尚可喜大聲吶喊,火炮、火銃一起開火。
「開炮!」
張煌言目瞪口呆,也不知道是為戰場的慘烈,還是為藩兵騎兵的臨陣脫逃。
王廷臣話音未落,清軍步陣也是且戰且退,徐徐而退,看樣子也要脫離戰場。
「無論是漢人,還是蒙古人,見風使舵者多,趨利負義者多,趨炎附勢者多;潔身自好者少,急公好義者少;至於捨生取義者,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戰馬七千多匹,甲胄九千多副,火炮三千五百多門,反倒成了多爾袞們攻城略地的幫凶,實在是讓人可悲可嘆可恨!
盾車護在身前,滿洲兵、蒙古兵躲在盾車後面,推近明軍大營,伺機以火銃和弓箭手近距離射擊。
鼓聲密集,震人心魄,清軍推著盾車而來,步卒居於中軍,騎兵佈於兩翼,步騎都是拉開了距離,以防止明軍大營火炮的攻擊。
東西石門,惡戰連連,尤其是東石門,廝殺正酣,硝煙瀰漫,炮聲不絕,火銃聲不斷,數萬大軍擠在狹窄的山谷當中,捨命拼殺。
許多清軍身子貼在馬背上,抱緊了馬脖,抽打戰馬,隆隆而來,大地
m.hetubook.com.com
似乎也在顫抖,騰起陣陣煙塵。數十門火炮同時開火,煙霧繚繞,一陣風又驟然飄散。無數鐵球、鐵丸、石頭撕破空氣,劈頭蓋臉,向著滾滾而來的清軍大陣,鋪面而去。
「洪督,黃太吉帶軍佔據了塔山大道,斷了我軍糧道。建奴正在杏山和松山之間挖掘溝壕……」
一夫無能,拖累三軍,龐大的明帝國也搖搖欲墜,數千萬的漢人百姓被屠戮,民族元氣大傷,文化摧殘,何其悲催!
各種火器對準了蒙古藩兵一起開火,炮聲隆隆,連綿不斷,藩兵騎士不斷墜馬,但卻無人退縮。
連續三日惡戰,死傷了七八千將士,卻始終沒有突破東石門,讓他莫名地有些沮喪。
王廷臣看著前方戰場,那些驚慌失措的的藩兵逃兵,讓他一下子失去了興趣。
「跳樑小丑,也敢到這來獻醜!」
王廷臣眼尖,一眼就認了出來。
戰馬奔騰而來,馬蹄聲震耳欲聾,地面似乎也在顫抖。藩兵們揮舞著馬刀,狂呼亂叫,眼看已經要接近明軍的大營。
「就是這些寡廉鮮恥、利欲熏心之輩太多,才弄的大明民不聊生,災禍連連。只有殺盡這些無恥之徒,大明才能脫胎換骨,國泰民安!」
「是役,清軍計斬殺明軍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各種火炮三千五百多門。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
「射擊!」
這些清軍騎士,嘴裏發出怪嘯,嘴裏嘻罵,聲音和胡話
和_圖_書
完全不同,王廷臣久居邊塞,會各種番語,蒙古話也不例外。地面顫抖,無數的蒙古藩兵脫陣而出,繞過清軍步兵大陣,從兩翼直奔明軍大營。這些藩兵長於騎射,即便是滿洲騎兵,也要遜他們一籌。半個多月交戰下來,藩兵們已經習慣了明軍的作戰方式,只要闖過了火炮射程,貼身騎戰,就可以大肆殺傷明軍。
明軍要守大營,並沒有窮追猛打,打了一陣火炮,便結束了清晨的戰鬥。
「把弗朗機炮架上去!」
「回洪督,杏山、長嶺山、塔山,到處都是建奴的大軍,不知多少!」
「都愣著幹什麼,跟我出去應敵!」
明軍中軍之中,洪承疇、張若麒,還有一眾明軍將領,臉上都是難掩失望的表情。
明軍也是火銃齊發,一時間雙方互射,你來我往,不斷有人摔倒,不斷有人被射殺,雙方憑藉戰車和盾車攻擊,戰鬥一時陷入膠著。
「畏威不懷德!該死!」
「蓬!蓬!蓬!」
「把古大興拉下去,陣前斬首!告訴各營將士,誰要敢再說撤兵,古大興就是下場!」
山頂上,看到明軍退去,尚可喜這才一屁股坐在了山坡上,長長吐了口氣。
清軍死傷慘重,但是軍令嚴苛,上官親臨前線,只能血戰到底。
火銃聲不斷,明軍被紛紛打翻,許多人渾身都是窟窿,慘叫蠕動,餘下少數明軍心驚肉跳,盾牌遮護,匆忙退了下去。
當年聽聞尚可喜投降后金,黃太吉聞之,興奮至極,大呼「天助我也」,並賜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來到盛京,黃太吉出城三十里相迎,與上年孔有德和_圖_書、耿仲明歸降時同樣待遇,行「抱見禮」,以示恩寵。
尚可喜滿臉的煙塵,卻是毫不在乎,他手持馬鞭,厲聲呵斥,指揮著漢軍的炮手們戰鬥,絲毫不顧其部將士的傷亡。
這一次,王廷臣也是目瞪口呆。
第一排火銃兵打完,第二排繼續,第二排打完,第三排繼續,緊接著又是第一排,第二排,周而復始,連綿不斷。
明軍陣中也是火炮聲隆隆,清軍大陣中,不時有將士血肉模糊,人喊馬嘶,無數的傷兵被拖下陣線,或醫治,或只能等待死亡。
「這就……完了!」
經年累月廝殺下來,尚可喜早已經心硬如鐵,唯有無休無止的殺戮,才能填補他內心的不安和恐懼。
「咚!咚!咚!」
都說明軍火器眾多,今天一見,果不其然。
「這似乎是蒙古藩兵!」
王泰向自己的副將、山西總兵李明輔,輕輕點了點頭。
「大人,明軍勢大,志在必得,東石門怕是守不住了。咱們還是撤兵吧,否則……」
王泰神遊天外的時候,隆隆的火炮聲把他拉回了現實。
「洪督,如今糧道已斷,建奴四處搜掠,糧草肯定運不上來。松山城的糧草,可支持不了幾日……」
「開炮!」
王泰瞠目結舌,想不到張煌言年輕時,性子如此剛烈。不過也可以看得出,他對大明王朝前程的擔憂和迫切。
幾十門弗朗機火炮一起開火,無數顆鐵丸如狂風暴雨,卷向了藩兵騎陣。
「這就……退了!」
自八月十九日,黃太吉親臨松山戰線以來,明清雙方在松山連連惡戰,一連三日過去,雙方都是死傷無數,但明軍一直未能打破和圖書通往錦州的封鎖線。
「蓬!蓬!蓬!」
尚可喜臉色鐵青,邁步離開。眾將心驚肉跳,個個緊緊跟隨。
王朴的話還沒有說完,洪承疇已經調轉馬頭,打馬向松山城而去。眾將官面面相覷,只有緊緊跟上。
王泰看著遠處的黃土嶺,陷入了沉思。
他本要奉軍令截擊清軍騎兵,這下倒省事了,對方直接脫逃,撤離了戰場。
家丁們上前,把大喊「求饒」的古大興拖了出去。
「建奴大軍現在何處?」
副將的話還沒有說完,「啪」的一聲,臉上已經挨了尚可喜重重一鞭。
「趕快,裝填彈藥!」
十幾顆五斤的鐵球破空而至,一些越過盾車,砸入清軍大陣之中,鐵球彈跳飛舞,砸出一條條血肉小徑,中者筋折骨斷,血肉模糊,或是人仰馬翻,引起一片驚呼和慘叫。
王泰看了一眼張煌言,本想勸慰對方,誰知張煌言卻是怒聲發作了起來。
明軍死傷無數,卻無可奈何。清軍不但有地勢,而且火器不落下風,明軍要打通東石門,恐怕要死不少人,或許上萬。
主人有難,奴婢們自然要捨生忘死,更何況尚可喜這些漢奸,賣主求榮,一旦清軍主子戰敗,迎接他們的是什麼,似乎不言而喻。
「回去!」
眼看到了明軍大營前,果然,近百輛戰車後面,清軍火繩槍、弓矢齊發,明軍大陣中,將士倒下一片。
哨探前來,驚慌失措,所言讓在場諸將官,一時都變了顏色。
這才打了不到一個時辰,清軍就撤兵了。
洪承疇的臉色,也是變的鐵青。
「準備迎戰!」
主人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這些鷹犬不能,為了保住性和*圖*書命,榮華富貴,得到主人的恩寵,他們只有捨生忘死,和明軍拼個你死我活。
一些鐵球砸在盾車上,木板被砸裂砸碎,木屑紛飛,射傷不少清軍。清軍躲在盾車后,吶喊著向前。
清軍無心戀戰,只怕黃太吉,已經在想著斷明軍的後路了吧。
一門門火炮依次排開,虎蹲炮、弗朗機,還有大號的架銃,火箭,以及說不出名號的土炮等,炮口幽幽,炮手們面色凝重,如臨大敵。
炮彈落入明軍陣中,一片血肉橫飛,慘叫聲中,明軍陣型,立刻亂了起來。
此刻的王泰,看著明軍將士們肅穆的表情,卻是想起了歷史上的悲愴時刻。
戰馬奔騰,煙塵滾滾,藩兵們身子躲在馬後,只顧打馬向前。
弗朗機帶六個子銃,不斷發射,炮聲隆隆,煙霧繚繞,射擊無休無止,藩兵騎兵死傷無數,再也沒有勇氣向前,而是紛紛調頭或轉向,向後逃去或向兩翼掠去。
洪承疇讓王泰擔任宣府軍主將、山西總兵李明輔任王泰副將,一是宣府總兵楊國柱殉國、群龍無首,二是宣府騎兵損失嚴重,王泰的親軍清一色騎兵,正好可以增加宣府軍羸弱的戰力。
黃土嶺下,明軍大營東側,原野之上,清軍滾滾向前,終於,到了一里的距離,號角聲響起,無數的清軍騎兵沖陣而出,他們揮舞著馬刀,狂呼亂叫,狂潮一般向前捲來。
雙方你來我往,明軍一時半會突破不了清軍的防線,眼看天色不早,士氣低落,洪承疇無奈,只有鳴金收兵。
前進中的藩兵騎兵栽倒一片,騎陣中血箭飈射,血霧飆升,前排的藩兵人仰馬翻,絆倒一片,滿地的人馬傷者和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