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第86章 班師

第五卷

第86章 班師

眾將都是一驚,王泰也是心頭一驚,他抬起頭來,向著遠處的城牆上看去。
「過了這個村,沒有那個店。好好看一下,遇到看上眼的,留點心思。」
「那就多煩勞鄉親們了。」
眾將慨然領令,哈哈大笑。一旁的顧絳微微一皺眉頭,輕聲說道:「軍中嚴禁喧嘩,大夥都注意一下,天子就在城牆上!」
崇禎心頭怒火上升,拍了一下椅把手,「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王泰和洪承疇等人一路前來,城外人山人海,潮水般的歡慶人群,讓他這個見慣了大場面的閑散之人,都不由得大吃一驚,甚至有些受寵若驚。
「小娘子,你……」
「多謝你了,真香!」
「離京時,河南衛軍三萬人,宣府軍一萬五千,大同部一萬六千,共六萬餘眾,如今回來,只有兩萬出頭。16萬援錦大軍,折損過半啊!」
城外聞訊而來的京師百姓,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群情激奮,吶喊聲連綿不斷,聲震雲霄。
看到洪承疇等人過來,幾個白髮蒼蒼的老者上前施禮,阻擋住了一行將官的道路。
「走吧,別亂了陣列!想通了,明天我給你批假!」
除了河南軍南歸,王朴大同部和李輔明宣府部回歸山西相隨,洪承疇麾下眾軍,包括吳三桂和以及祖大壽等人的大軍則是駐守寧遠和錦州等地,關寧錦防線,也難得地獲得了短暫的安寧。
馬上的文世輔,此刻不由得浮想聯翩。
「是!是!是!大人,小人一定找個正經女子,不讓大人費心!」
「什麼怎麼過啊?」
否極泰來,還是苦盡甘來和-圖-書
陳新甲心頭一酸,這個王泰,可謂是搶盡了風頭,不僅能生財理財,還能領兵打仗,真真正正是簡在帝心。
崇禎眉頭一皺,看著李待問,目光冷厲了起來。
此刻,他才真真切切體會了王泰話里的意思。
城牆上,以大明天子崇禎為首,內閣首輔周廷儒等內閣大臣、兵部尚書陳新甲及六部官員、司禮監眾太監,皇親國戚,錦衣衛環繞,氣氛祥和,熙熙融融。
趙應貴回過頭來,臉上不自覺一紅。
城外百姓歡騰一片,喜笑顏開的場面看在眼中,崇禎臉上的怒氣終於逝去,也和城外的百姓一起,向著城外看去。
曾幾何時,他縱橫江湖,那裡有這樣的情真意切,百姓又何曾這樣真心實意地對過自己。
「鄉親們,大家放心,只要有我大明的將士在,韃子就休想禍害百姓! 」
松錦大戰,事關大明國運,牽動了大明上下,上至天子、滿朝大臣、地方官吏,下至凡夫俗子、引車賣漿之流,凡大明國民,無不關注。
因此,援錦大軍痛擊建奴的消息傳來,舉國沸騰,京師百姓歡呼雀躍,大軍班師回朝,前來圍觀、迎接的百姓也是人山人海,萬人空巷。
王泰轉過頭來,看到趙應貴左顧右盼,目不轉睛向人群中張望,馬鞭輕輕抽在趙應貴的甲胄上。
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讓他現在還雲里霧裡,有些不實際的感覺。
崇禎發出一聲嘆息,重新拿起千里鏡,觀看回師的大軍。
崇禎剛要發火,太監上來稟報,來的正是時候。
不過,這樣一來,一和_圖_書旦貴為駙馬,王泰也就沒有了呼風喚雨的機會,只能交出權柄,混吃等死。就讓他富貴一生,逍遙快活去吧。
寧遠城內,直言進諫,差點客死異鄉。峰迴路轉,隨軍出征,如今歸來,封妻蔭子,很快就要衣錦還鄉。
「董士元、李定國、劉朝暉,還有楊震,沒有娶妻的,都要加緊了。明年的這個時候,你們每個人,都得娶妻……生子就加緊吧!」
旭日初升,金風細細,城牆上,崇禎皇帝和一眾大臣正在向東北方向張望。
「陛下,大軍昨日已經到了通州,河南衛軍一萬五千人,宣府軍六千,大同部一千兩百人,其他各部四萬人,共六萬三千人。所有將領,都已來京師。」
洪承疇和張若麒等人對望了一眼,都是滾鞍下馬,上前接過了酒杯。
「文兄,這裏面,可是有不少的大家閨秀,你看上那個,兄弟我給你保媒拉縴,解決你的個人問題。你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你老文家考慮一下。你娘他老人家,可整天等著抱孫子呢!」
「陛下聖明,果然是王泰的河南軍!」
「好!」
「你以為我是你,左擁右抱,眠花宿柳。關外征戰不斷,我那有那心思和機會!」
王泰眼神示意了一下外面的人群,一本正經。
崇禎輕輕搖了搖頭,嘆息一聲。
一旁的徐大成騎在馬上,並沒有訓斥自己的手下。他拍馬走了幾步,看向懷中的方巾,上面的鴛鴦戲水圖案栩栩如生。
「陳卿,班師的將士,應該快到了吧?」
洪承疇飲完酒,百姓們熱烈地喝起彩來,洪承疇臉色平靜,和*圖*書對著周圍的人群,大聲說了起來。
崇禎和眾大臣都是精神一振,站了起來,一起向北城外看去。
王泰微微一笑,看了看周圍的董士元等人,朗聲說道:
百姓們拚命把吃的食物塞給過往的將士,就如自己的親人一般,將士們連連謙讓,連聲稱謝,軍民融合,讓人動情。
戶部尚書李待問忍不住,脫口而出。
「大人……」
這傢伙,還真以為自己是大功臣,其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連戰場廝殺的普通士卒也遠遠不如。
「兄弟,要是記得我,明天我還在這裏!」
百姓歡呼雀躍,大聲叫好,洪承疇和張若麒等人上馬,二人都是頻頻揮手,打馬徐行。
天子發怒,李待問趕緊滿臉堆笑,低著一顆花白的腦袋,低聲下氣。
除了江南,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一帶,旱災蝗災連連。山東等省連歲告災,百姓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大明,還是有虎賁啊!」
「陛下,我大明旱災蝗災,自 4月至 8月,吳江一帶,大旱不雨,飛蝗蔽天。官令捕之,日益甚。米價每石銀四兩,流丐滿道,多枕藉死。民間以糟糧腐渣為珍味,或食樹屑榆皮。各處設廠施粥,吃者日數千萬。江南已是如此,何況北地。要編練新軍,談何容易。」
韓未波手握一張紅帕,轉過頭去,看到人群中一個身著白色的年輕女子,正在紅著臉向自己揮手,一瞬間,他不由得恍然若失。
北地如此天災,如何編練新軍。
「李待問,如你所言,推三www.hetubook.com.com阻四,編練新軍就是一句空話了。那王泰在河南,怎麼就編練了新軍,沒要朝廷一兩銀子?」
崇禎坐在御椅之上,目光幽幽,看著東方的天際。
王泰的話語,讓文世輔不由得點了點頭。
「陛下,薊遼總督洪督率大軍到了!」
陳新甲一愣,抬頭看了片刻,趕緊點了點頭。
「王泰治軍有方,可謂獨一無二。可惜這天下,只有一個王泰啊!」
城牆上,看著大軍滾滾而來,肅穆異常,城牆上的朝臣個個喜笑顏開,翹首以待。
文世輔正在人神大戰,一旁神態自若的王泰轉過頭來,湊近了他,低聲細語。
遠處旌旗飛舞,煙塵滾滾,跟著千軍萬馬從天際線上升起,班師回朝的大軍,終於到了。
英雄者,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于倒懸。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崇禎十四年九月初七,京師,北門、安定門。
「各位將軍,你們在戰場殺敵,浴血奮戰,斬殺建奴,救我大明百姓,揚我大明國威,請滿飲此杯,表我等百姓之心!」
京師沸沸揚揚,都說皇帝要將愛女下嫁於王泰,皇恩浩蕩,這王泰位極人臣,福澤深厚,不知是那世修來的緣分。
陳新甲的心裏,莫名地一陣釋懷。
女子說完,害羞地躲進了人群,旁邊的百姓,一陣善意的鬨笑。
文世輔抬起頭來,恍恍惚惚。待看到王泰臉上詭秘的笑容,恍然大悟,立刻紅了臉。
「陛下,那王泰和*圖*書毀家紓難,大刀闊斧,這樣的人才,我大明,可只有一個啊!」
「文兄,你這些年在關外,一個人怎麼過啊?」
內閣首輔周廷儒看崇禎眉頭緊皺,趕緊開口。
「松錦大戰,有我大明天子運籌帷幄,坐鎮中樞,有我大明將士捨生忘死,才有今日之大捷。大家都放心,韃子不足為患,好好過日子吧!」
「那也不能整天洗冷水澡吧!」
看到張若麒笑意盈盈,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王泰不由得莞爾一笑。
陳子龍混在隊伍群中,幽幽發出一句感嘆。
崇禎看了片刻,放下千里鏡,忽然開口。
「陛下,建奴也是死傷慘重,相比較起來,我大明物廣人富,士卒比較容易恢復,各處編練新軍即可。如今戰事平息,正是練兵的最佳時機。」
城外十里,通往城門的大街被擠的水泄不通。大軍一路向前,到處都是熱情洋溢的百姓,他們往經過的將士手裡懷裡猛塞東西,熟肉、餅子、雞蛋、水果,甚至有些年輕女子,塞給那些年輕英俊的將士紗巾、手帕之類。
李定國被衣衫破爛的白髮老嫗塞了個熱乎乎的番薯,他不由得心頭一樂,百感交集之下,他也不撕皮,大口咬了一下,舉起番薯,向老嫗示意。
「后軍,應該是王泰的河南軍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王泰說的沒錯,他是該考慮考慮為文家傳宗接代了。
能得百姓愛戴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諸軍行軍散亂,步伐各異,只有河南軍,步點一致,陣列刀砍斧削,極其完整,就連馬軍,也是如牆而進,自成一陣。
張若麒也是臉色發紅,得意洋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