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第15章 驕傲

第八卷

第15章 驕傲

「要的是什麼?我要的是我漢人的驕傲,我漢民族的驕傲!我要的不是他們形如乞丐,要的不是他們卑微如螻蟻,要的不是他們面黃肌瘦、忍飢挨餓,更不要他們被建奴視做「人畜」,任意凌|辱和屠戮!」
「大人,你究竟想要什麼?」
那些歷史上悲慘的景象和時刻,無數百姓被屠殺,漢人的髮髻成了金錢鼠尾,脊樑被打斷,膝蓋骨被抽,文明被閹割,國民成了奴民。
「大人,陳先生和顧先生,他們心知肚明,不妨聽聽他們怎麼說。」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制枝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司馬遷之語,真是一派胡言!」
王泰冷笑一聲,陡然間心硬如鐵。
「朝廷判我為亂臣賊子,昭告天下,我也會告諸萬民,我王泰對大明忠心耿耿,對大明百姓苦心積慮。我要告訴天下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宗室、士大夫、豪強、貪官污吏的天下。」
「大人,你要麼是大奸大惡,花言巧語、居心叵測,要麼是千古先賢,為國為民、嘔心瀝血、雖九死而未悔。反正,在下是被你說服了。」
漢人的驕傲!漢民族的驕傲!
「朝廷派來使者,勸我回歸朝廷,我明言永尊大明為正朔,不傷害王室任何一人。然則君王難忍藩鎮之憂,與河南公然決裂,王泰亦措手不及。王泰對大明有情有義,不然在下只要隔斷漕運,京師便會徹底癱瘓。」
一旁的陳子龍和張煌言,也是看著王泰,聽他的解釋。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在王泰看來,這純粹是飽漢不知餓漢飢,一個上之使下,對於此時疾患重重的大明,完全是扯淡。
「那就在報紙上把www.hetubook•com.com這消息發出去的,也讓天下的百姓知道,我王泰有后了。」
「我不能為了大明王朝的所謂正朔,束手就擒,誤了天下千千萬萬的漢人,也誤了我華夏數千年的文化和文明!」
他倒不是中傷和攻擊崇禎,但大明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他真的一點責任沒有嗎?
王泰目光轉向了傅山。
「我在河南兢兢業業,不過使百姓吃飽飯而已,百姓便感恩戴德,募兵、練兵踴躍,戰場上出生入死,無一次有臨陣脫逃之舉。百姓淳樸,只需有口飯吃,朝廷和地方官府不能如此,便是喪盡天良,豬狗不如!」
衙門大堂上,王泰幽幽問出一句話來。
「王大人,你真不是為了天下之主?」
王泰冷冷說道,眼神幽幽。
河南衛軍驍勇善戰、甲于天下,隨著將來的走勢,河南衛軍必會攻城掠地,攻無不克,天下必會為河南衛軍所攻取。王泰有后,這標志著河南衛軍可以像以前一樣,開疆擴土,不會因為王泰自身有變故而戛然而止。
顧炎武肅拜一禮,鄭重其事。
「先生,在下曾上稟君王,願為革新變法,根除大明弊政流血犧牲,除吏治腐敗、去宗室頑疾,解豪強|暴虐之患,富國強兵。結局如何,不言自明。」
李自成還好,一旦建奴問鼎中原,那就是漢民族的噩夢了。
「大人為國為民,舍盡家財,毀家紓難,在下自慚形穢,自愧不如。」
陳子龍和顧炎武對看一眼,都是暗自讚賞。
傅山微微一笑,目光轉向了陳子龍和顧炎武二人。
「李自成只是造反造慣了,在乎的是縱橫馳騁、掌握他人命運的快|感。建奴在乎的是大明的花花世界、金銀財寶,對百姓猶如豬狗。」
王泰看著窗外的秋雨,面色凝重。
朝廷大義凜然,天下人議論紛紛,上達天聽、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豪強官紳,下至販夫走卒、hetubook.com.com引車賣漿之流,僻野村夫,人人都是關心起了大明朝廷的未來。
他長久在民間行醫,民生凋敝,百姓苦矣,大明是個什麼樣子,他自然比誰都清楚。
「以大人看來,何為天子之職?」
王泰看了一眼周圍幾人,搖了搖頭。
「大人,你真的要和朝廷割裂嗎?」
「我不想與大明為敵,除非萬不得已,也不會向朝廷動兵。一旦動兵,受苦受難的還是天下的百姓,身居高位者還不是錦衣玉食、悠然自得。再說了,天下之主,孤家寡人,我王泰還真不在乎!」
為什麼田夫人懷的是女孩,郡主懷的就是男孩?
面對傅山、傅青主,這位歷史上博藝多才、負氣節義的著名人物,其在太原地區乃至三晉大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享有盛譽,頗受百姓愛戴,在整個山西乃至於大明境內聲名遐邇,彪炳於後的志士仁人。
他倒是要看看,朝廷的旨意和他的廣而告之,這天下百姓,到底是怎樣的一番心思和反應。
王泰心潮起伏,眼淚差點脫口而出。
「大人真不在乎?李自成、建奴可是真在乎!」
「大人何不回歸朝廷?」
事實上,他也沒有什麼可以掩飾的。
「天子之職,在於愛民,在於富民,有了品格健全的國民,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就像今日的大明,即便是天災不斷,但若是吏治清明,又豈是如今之景象?世風日下、民風萎靡,士大夫、豪強官紳功不可沒。以至於低層百姓嗷嗷待哺、水深火熱,難免對朝廷失望,尚武之風缺失。國不愛民,民又豈會愛國?」
漢人和漢民族的驕傲,他有很是期待自己有看到的那一天。
報紙掌握在自己手上,不再是士大夫們掌握輿論的喉舌,天下人,才是真正的天下百姓。
「大人,如今公主尚未有身,而郡主有喜,大人處境堪憂,此時此刻,郡主懷的,就必須是男孩!」和-圖-書
顧炎武的觀點,也是出奇地和陳子龍一致。
孤家寡人,沒有人與之權力對等,沒有朋友,沒有親情,沒有自由,無人可以傾訴,看看當今天子,就知道這個天下之主,當的有多辛苦了!
「先生,你還沒有說,為何田夫人懷的是女孩,郡主懷的就是男孩?」
先不要說什麼剃髮易服,文明閹割,光是那些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廣州大屠殺、濟南之屠等等,已經是駭人聽聞,一部震驚世界的血淚史了。
秋風秋雨秋煞人,何況是風雨飄搖、天下人言可畏之時。
陳子龍和顧炎武對看一眼,都是一笑,各自分開。
「大人,田夫人出身商賈,地位卑賤,籠絡人心,威望不夠。郡主皇親國戚、金枝玉葉、身份嬌貴。大人要救國救民,須得以郡主之尊,公主之貴。」
「王大人,你雖然一片公心,但你始終是大明臣子。你難道真不想那皇帝之位,君臨天下?」
「大人心胸之開闊,在下望塵莫及!」
「王大人,革新變法,動的就是那些士大夫、豪強官紳的根本,他們又豈能讓你如願?你勇氣可嘉,但卻太想當然了些。」
「王泰回歸朝廷,兵權盡失,且不說王泰自身安危,大明積重難返,其滅亡或許數年之間,流寇鼠目寸光,建奴賊心不死,一旦入關,便是文明中斷,百姓水深火熱,死傷何止百萬!」
傅山沒有糾纏王泰是否想自立皇帝,反而跟著他的節奏,問了下去。
衙門後堂,王泰坐在椅子上,陳子龍和顧炎武在側,另一張椅子上,則是郎中傅山。
漢人還有驕傲嗎?
傅山終於回到原點。
就像歷史上他不肯遷都江南,也沒有讓兒子任何一個人去江南監國,歷史眾說紛紜,但他作為君王,難道不能乾坤獨斷嗎?
自信、健康、熱愛生命、有知識、有追求的國民,這才有做國人的驕傲。
朝廷可是廣而告之,在報紙上昭告天下,和_圖_書王泰亂臣賊子,天下人都在等待河南的回復,傅山也是一樣。
但在無神論、信仰科學的王泰看來,無論醫術如何精湛,礙於時代的局限性,能在懷孕初期便能分辨男女,這不是扯淡嗎?
傅山、傅青主,這位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之一,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齊名,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時有「醫聖」之名,乃不折不扣的國手大家。
「大明本就積重難返,還不革新變法,因循守舊,只能是死路一條。一個爛掉了的房子,還要那些個破瓦朽木有何用?那些個蛀蟲鼴鼠,只有破壞,沒有建設,還真以為他們是救世濟民的良藥嗎?」
陳子龍面帶微笑,輕聲說道。
傅山也是搖搖頭。
這個時候的王泰,對大明王朝,已經開始失去了信心。
這位五省總理還是有些優柔寡斷,不過這種婦人之仁,對天下百姓,的確是大善。
兵臨天下、四海賓服,文明沐浴太陽能照到的地方,這便是漢民族的驕傲!
也許,人人擔憂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
傅山搖了搖頭,鄭重其事。
朱妙婉懷孕,王泰有了後人,消息一旦傳出,對於麾下將士,無疑是吃了顆定心丸。王泰若是沒有後人,眾人的心都得懸著。
「天下之主,至高無上的權力、驕奢淫逸的生活、三千佳麗的後宮,處理一下政務、批閱批閱奏章,任意妄為,驕奢淫逸。真是可笑至極!」
王泰苦笑一聲,面對這位歷史上的忠義志士,毫不掩飾。
傅山避而不答,又扯到了河南的處境問題上。
而能讓百姓活成這樣,在生死線上掙扎,能讓流民生不如死,水深火熱,每一個執政官都應該感到臉紅。
顧炎武肅拜一禮,心悅誠服。
陳子龍憂心忡忡。
北地糜爛,京師所需皆仰于江南,一旦漕運隔斷,京師無糧餉可供,朝堂震動,大明朝廷的天下,又豈能久和圖書之?
傅山眼睛里,露出一絲戲謔。
漢民族還有驕傲嗎?
王泰冷冷一笑,傅山臉上一紅。
傅山點點頭,繼續問道。
都認為自己高於秦皇漢武了,還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陳子龍臉上一紅,他曾是地方父母官,對王泰的話,自然是感同身受。
「大人,為了大明百姓,還是慎重,一旦和朝廷開啟兵端,那便是生靈塗炭了。」
王泰對這位仙風道骨的傅山,儘管名滿山西,儘管其是清流袁繼鹹的得意門生,但歸根結底,傅山不過是一介廩生,王泰對傅山如此掏心掏肺,禮賢下士,可見其愛才,絕非道貌岸然。
雖然他為王泰做事,也目睹王泰治下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要和朝廷公然割裂,他心裏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在乎又怎樣?不在乎又如何?德不配位,只能是萬民遭殃,職位越大,責任越大,國就是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先賢已經講的夠清楚了。」
傅山看著眼前的王泰,暗自搖頭。
王泰也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
王泰微微點了點頭,沉吟片刻。
陳子龍和顧炎武,包括傅山,都是面色通紅,肅然起敬。
傅山盯著王泰,目光炯炯。
因為河南的決策,已經牽扯到上千萬百姓,甚至是數千萬百姓的生計和生活,而一旦和朝廷開戰,可是事關天下百姓的生計和前程。
一個王朝好不好,問問黃河上、運河上的那些流民就知道了。什麼時候流民沒有了,這才是王朝的正道。
官以財進,政以賄成,文官愛才,武官怕死,吏治腐敗、土地兼并、豪強宗室,如此局面,不根除如何改變?
「高皇帝對我中國有大功,當今天子亦無惡行,皇帝又將公主下嫁於我,我和天子有婿翁之誼,非到萬不得已,我也不會和朝廷開戰。」
為了生活奴顏婢膝、卑躬屈膝,面黃肌瘦、渾身髒兮兮,眼神空洞、神情麻木,這樣的人,還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